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女兵英姿 > 081章 用笛子试探

女兵英姿 081章 用笛子试探

作者:江心舟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1 09:36: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甲日摇头答道:“你误会了,我并不赞成西**立,我只是希望西藏地区能够有更多的独立性,能够保留我们民族的特色文化,不要汉化得那么厉害。康巴那边的藏人一直就比较汉化,这我就不说了。但我发现,现在就是拉萨和日喀则附近的藏人,也都汉化得非常厉害了,很多人的藏语还不如汉语说得顺溜,就连生活饮食习惯也越来越四川化了。我们藏人以前是绝对不吃鱼的,现在鱼都成了餐桌上常见的菜肴了,而且做的都是麻辣水煮鱼。还有,我去年在拉萨跟着朋友一起耍林卡的时候,看到他们都在帐篷里打麻将、斗地主,连藏戏都不看了……”

蒲英听到这里,也不禁莞尔。

大四川的饮食文化和休闲文化,渗透力不要太强哦!

“你别笑嘛!”甲日抗议道。

蒲英收了笑容,正经地看向甲日。

后者继续抱怨道:“这些都还是小事。我最不喜欢的是,内地办了不少藏族学校,将大量藏区的小孩接到内地去上中学――老这样下去,我担心以后,我们藏族的孩子,就只知道汉文化,不知道本民族的东西了。”

蒲英忍不住反驳道:“甲日,你的想法太不对了!政府出钱,将那些贫困边远地区的失学藏族孩子接出来,送到条件更好的内地中学接受教育,这明明是提高藏族人的文化素质的大好事啊!……对了,我曾经有一位教官,就是得益于这一计划,才能考上军校,成为一名军官的。如果他一直待在藏区,能这么有出息吗?……还有,据我所知,藏族聚居区的孩子们,初高中毕业后考不上大学的,还可以免费在川内的中职中专技术学校学习。三年的学习期内。国家还给他们生活补贴。这么优惠的政策,也就只有藏族有,其他少数民族都没有。――你看,国家下这么大力气。发展藏区的教育,为藏族培养本民族的技术人才,这不都是为了藏区的发展吗?你怎么就不能理解呢?”

“办教育是好事,我当然不反对。可我觉得,在藏区多修些学校。让孩子们就近上学,不是更好吗?没有必要把他们迁出藏区吧?小孩子离开父母和家乡,在外地长大,以后一定会对家乡的认同感变得淡漠了――政府这么做,真的没有在文化传承上消灭藏族的意图吗!”

“我的天呐!”蒲英不禁仰天感叹:“哪来那么多阴谋论啊?!――哎,我看你真是被达兰萨拉的人给洗脑了,怎么看问题这么偏激?好,我先给你说说在藏区办教育的困难吧!牧民放牧的点那么分散,孩子们要上学,不是骑马就是坐车。冬天下雪了怎么办?再说,高原那么艰苦的自然条件,内地有多少好老师能在高原牧区安安心心地教书――没有老师,你怎么办教育?所以变通一下,把孩子们送到内地上学,这样不但利用了内地过剩的教育资源,还可以让孩子们多接触藏区以外的世界,增长见识――这种一举多得的事儿,何乐而不为呢?”

甲日认真地听着,虽然也在点头。但最后还是说出了不同的意见,“我就怕,孩子们见到外面的花花世界,都不想回家乡了。那我们藏区的人口不是越来越少了?”

蒲英笑了:“你这是杞人忧天!你可以去查查看近年来藏族人口的增长情况。看是不是减少了!还有,你为什么忘了草原的魅力?连你这个在国外长大的不够地道的藏人,一来到草原都不愿离开,何况那些从小在马背上长大,吃惯了酥油糌粑味道的地道牧民?当然,有些人为了更好的发展。可能会留在内地。但他们不会是全部,而且我保证,那些中职中专的学生,一定会回家乡的,因为他们是为了藏区定向培养的初级人才。我相信,随着教育的发展,藏区的建设人才越来越多,再加上国家的支援和扶持,藏区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就能吸引更多的人回来。所以,根本不存在你说的政府‘想消灭藏人’的阴谋论。”

甲日这两年四处行走,也对藏区经济的发展印象深刻。他开始反省,但还有疑惑。

“好吧,你说的有道理,我也许真的是受那些人的宣传影响太多……不过,我还有个问题!我看到,康巴藏区的政府在向牧民推广所谓的‘安居计划’,就是让他们在指定的定居点居住――这种改变藏人游牧习惯的做法,总是不好的吧?”

“你怎么会这么想?”蒲英惊讶地站了起来,俯视着甲日。

不过,她马上想到了:他一定又是只听到了片面的传言。

蒲英对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很恼火,不禁大声责问起甲日:“真正的游牧生活,可是很艰苦的!你这个大少爷,恐怕根本不知道吧?你自己是享受过了现代文明生活,觉得不稀奇了。可是你为什么要阻止,那些一直过着没有自来水、没有电、缺少学校和医院的游牧生活的藏族同胞们,在天寒地冻的时候能有一个有水有电的房子可以住呢?我想,任何一位智商正常的牧民,都不喜欢过餐风饮雪、颠沛流离的生活,而希望住上温暖的新房、过上安居的生活吧?”

甲日被她一连串的发问,给问懵了。

他挠了挠头,疑惑地说:“是这样的吗?可我怎么听三哥说,那些牧民会被限制在定居点的房子里,不准他们四处随意走动,也不准他们的牲畜进入草场。这,难道不是剥夺了他们游牧的自由吗?”

“谣言,绝对是谣言!”

蒲英因为来之前做过藏区相关的风俗社情方面的功课,所以对一些政策也略知一二,便给甲日好好地科普了一番。

政府给藏民建定居点,有的是就近集中建新村,有的是就地把房子翻新一下,主要目的是改变他们过去只能住简陋帐篷、或是人畜共住的居住条件,并不是让牧民们远离草场,也没有改变他们的周边环境。

政府除了给牧民建房,还会给每一户牧民都发一顶新型帐篷。那帐篷里面配备了太阳能卫星电视、牛奶分离器、折叠钢床等现代化的生产生活设备。等到了春夏,牧民们就可以带着这新帐篷。四处放牧――那可比过去传统的蒙古包帐篷舒服多了!

另外,安居计划不仅仅是建定居点和发帐篷,政府还会资助牧民建立冬季贮草基地和日光牲畜大棚,让牛羊顺利过冬。

按照传统。每年11月到次年4月,都是草原上的牛羊越冬过春的“奶荒期”。为了保证母畜、幼畜不掉膘,降低牲畜死亡率,牧民在这个时期基本上都不挤奶,自然也没有收入。即使这样。只要照料不周,赶上降温,牲畜大量死亡,牧民的经济损失是很大的。

但是现在,有了贮草基地,牧民们在冬天到来之前,比过去可以多贮存近10倍的草料。甚至有些牧民相互联合起来,加大投入,建起了气调鲜草贮藏库。这种科技含量更高的贮藏库,可以让夏季收割的鲜草到了冬季拿出来。也和刚割不久的一样。

于是,过冬的牛羊都能吃到充足的草料,日光暖棚又让它们免于严寒,所以这些牛羊现在也可以在冬季挤奶了,还不掉膘。

新政策的确是改变了游牧文化的一部分,但它是改进,不是消灭!如果说有“消灭”,那消灭的也是困扰牧民们多少年的“奶荒期”问题――这难道不好吗?

甲日听了蒲英的介绍,非常意外。

“这么说,牧民们到了冬天。就在定居点过冬,人和牲畜都可以过得很舒服;到了春夏,他们依然可以带着帐篷去草原放牧――这和我以为的定居计划,完全不同嘛!嗯。这才是最理想的游牧生活啊!”

“就是嘛!不过,我说的这些,都是从报纸上看来的,没有实地调查过。你要是不相信我的话,可以等过两天金马艺术节开幕的时候,再去问问那些牧区来的藏民好了!”

蒲英说着话。已经走到几步之外,从那匹还在埋头专心吃草的马儿身边,解下了马鞍上挂着的水壶,猛喝了几口奶茶。

她刚才费了半天口舌,嗓子都冒烟了。

甲日的目光一直追随着她,却在她转过身的时候垂下了眼睛,讷讷地说:“我相信你啊!……看来我三哥也是道听途说,不清楚实际情况才……”

“你呆在国外的时间太长,对国内的情况不了解,还情有可原!你那三哥,江央多吉,不是常在青甘宁地区经商吗?怎么也会不了解情况呢?”蒲英走回来,又坐在草地上。

“那我就不知道了。不过,我觉得,藏区民族特色和传统文化的消失,还是很严重的……”

“你是不是指,穿藏袍的人越来越少、穿衬衣牛仔裤的人,越来越多了?这是经济发展、对外开放的必然结果啊!毕竟生产生活的时候,现代的衣服比传统服装更方便一些嘛!其实,你们藏族还算保留民族特色比较好的了!我们汉族,才是在历史中遗落了很多民族文化的精华,连民族服装都没有了,改变得太厉害……说起来都是血泪呢!不过,我觉得没必要抱着旧东西不放。服饰是文化的一部分,但文化不仅仅是服饰,只要民族精神还在,这个民族的文明和文化就不会消亡。对了,你要是真觉得藏文化有断代和缺失,也别光说不练,你可以去参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行动嘛!”

“哈,你说到我心里去了!”甲日的眼睛一亮,随即从怀里摸出一个长形的雕花银盒,“来――!我给你看个好东西!”

说着,他慢慢打开了银盒的盖子。

盒子里面铺着柔软的红色丝绢,中央并排躺着两根约手指粗细、开了六个按音孔的笛子。

白净如玉的笛身上,雕刻着简单大方的纹饰,在红色背景的衬托下,既醒目又美丽。

蒲英伸手轻轻摸了一下笛子表面的花纹,赞叹道:“好漂亮!――你这笛子包装得这么好,又这么郑重其事的,它是不是很贵啊?是用什么做的啊?”

甲日微笑不语,只是拿起其中一支笛子,让蒲英更看清了笛尾还垂着一个用绿松石和蜜蜡做装饰的笛坠。

价值不菲的宝石坠子,让这支泛着象牙白光泽的笛子,显得更加华贵了!

甲日温柔地抚摸着笛身,慢慢说道:“这个笛子的材质虽然难得,价钱……倒并不是很贵,就是制作起来挺不容易的。自从我得到材料后,足足思考了一年多,才敢动手制作。结果还是做坏了三根,幸好这一对终于做成了……”

“你自己做的?太厉害了!快吹一首歌,听听呗!”

蒲英的建议,其实也是顺水推舟之举。因为甲日把他自制的乐器特意带来给她看,显然就是想吹给她听的。

甲日依言已经将笛子放在唇边,刚想吹,却又突然放下了。

他偏过头看着蒲英,笑容里带着些调皮的意味,“我也不能白吹啊!这样吧,我考考你!你要是能猜出这笛子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我就吹给你听!”

“你要考我?”蒲英被他吊起了胃口,“好啊,我就不信我猜不出来。”

她很快拿起盒中的另一支笛子,先欣赏了一会儿它外在的华美后,就对着黄昏斜阳的柔和光线,仔细查看了起来。

笛子,多用竹子制成,但也有用红木、檀木、象牙、金银铜铁、玉石和树脂合成材料等制作。

甲日的笛子因为色白,乍一看有点像是玉石做的。

但是入手之后,当蒲英看清笛子那微弯的、粗细不均一的天然形状,还有自然的纹理之后,立刻知道它是什么做的了。

“是骨笛?”

“对!看出是骨笛并不难。你得说出是什么骨?”甲日笑着加大了难度。

“什么骨?那可得好好猜猜了。”

PS: 【谢谢z总监大人的平安符】ps:这章是昨天写的大部分,刚回家,饭还没吃,改了改,先发上来。好久没坐班车,又头痛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