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女兵英姿 > 046章 心与心相通

女兵英姿 046章 心与心相通

作者:江心舟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1 09:36: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阿哥从金马艺术节出事和蒲英失踪后,就一直很忙。

他主要忙着清理混入自治区高层内部的**分子,后来又根据蒲英发回的密信,抓捕了一批贵族头人后代和喇嘛。没多久,得到蒲英从印度发回来的最新内幕情报,又在上级的协调下,和军方情报部门互通消息、整合资源,对境外**势力的斗争工作进行重新布局。

这些事都是影响深远的大事,所以他虽然听说蒲英出任务时受了伤,却忙得抽不出时间来看她。

但他还是一直牵挂着她的,后来听说她能站起来了,阿哥也松了口气。

没想到蒲英的伤还没完全康复,却又卷入了惊天大案。

阿哥从外调人员的态度中,已经知道这事闹得够大了。他急忙放下手里的工作,专程跑回内地,就是要给蒲英帮忙的,何况这也是和他关系一直很好的冯垚兄弟的请求呢?

麻烦的是,蒲英在国外做的那些事情,属于五十年内都不能解密的国家机密。

以调查组成员的保密级别,自然也不够资格知道这些秘密。

也正因为如此,调查组对蒲英在佛学院的那些事虽然不再有疑问,但对她擅自出国搞侦察这一举动的动机和价值,还是一直无法理解,也不认可。

蒲英一再解释,她的动机就是为了给教官报仇,就是为了将这支杀人如麻的特种兵小队引出国外,就是为了探查**势力的大本营。

而当时的情况紧急,她若返回报告,必然会失去最好的潜入机会。所以,她才不得不临机决断,毅然孤身入虎穴,与敌周旋。

调查组不相信蒲英的解释,因为他们不相信,一个女兵竟会有这样大的勇气——在可以安全回家的时候,却要倔强地选择一条危机四伏的道路。

他们本来大多毕业自地方法学院、是专门钻研法律的人。虽然也是军官,但骨子里少了点军魂。而且他们经常打交道的是犯了罪的军人,接触人性阴暗面的时候较多。

见惯了那些自私、贪婪、怕死的罪犯,他们难以相信。在和平年代也有人可以做到为了信仰和使命,置自己的生命安危于不顾,尤其这还是一名年轻的女兵!

他们更愿意相信,这个女兵是受到感情的驱使,做出了不理智的事情——这才是比较符合女性思维特点的行为。

所以。他们逼着蒲英承认,她就是羡慕那些藏族权贵在国外的奢靡生活,并且被那个甲日家少爷的痴情感动了,这才选择跟随他们叛逃出国。

她后来返回国内,带回一些情报,也不过是接受了**情报部门的招安,被他们派遣回来,要以女兵的身份进行情报和破坏活动。

这个荒谬的指控,极大地侮辱了蒲英的人格。

蒲英断然否认,并以绝食抗议。

调查组倒也没有对她进行刑讯拷打。只是以延长审问时间不让她休息的方式,对她进行身体上的疲劳轰炸,想让她的精神随之崩溃。

这是一种很老套的逼供招数,对一般人还是很有用的,只不过用来对付早已经过千锤百炼、淬炼成钢的蒲英,还是欠了点火候。

但是,蒲英心里依然很悲哀。

因为她从来没有想到,自己在特种部队的战俘训练中学到的反刑讯技巧,第一次实战竟然是用在了自己人的身上。

这样的心灵折磨,让她既痛苦又迷茫。对自己一直坚守的理想和信仰,都发生了动摇。

只不过因为不能接受那种侮辱人格的指控,她才坚持着抗争,没有妥协。

某一天的深夜。蒲英饿得饥火难耐、辗转反侧,无意中摸到了枕头下面放着的那本冯垚送的书。

既然睡不着觉,她索性打开灯,抱着书看了起来。

这回,再看到扉页上的那几句话时,蒲英终于想起了它的出处!

那是中国**的早期领导人——瞿秋白烈士。在临刑前饮断头酒到一半时,随口吟诵的句子。

“人之公余,为小快乐;夜间安眠,为大快乐;辞世长逝,为真快乐。”

吟罢酒毕,瞿秋白缓步走出亭子,手执香烟,神色自若,沿途低唱着《国际歌》和《红军歌》。

到达刑场之后,他自行找了块空地,盘足坐下,微笑说道“此地甚好”,示意行刑者正面开枪,从容就义。

这个故事,是冯垚讲给蒲英听的。她也因此知道了,瞿秋白是冯垚最崇敬的文人和革命者。

在《大江东去》这本书里,冯垚曾经详细列举了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开始长征后,留在苏区的军队和地方干部中出现大量叛徒变节者的情况。可以说那是继大革命失败后,**党史和军史上第二个叛徒辈出的时期。

不过,他也重点介绍了好几位被俘后坚决不投降而英勇就义的烈士,瞿秋白就是他着墨最多的人物。

可是当年,蒲英在读到这一段时,也说出了自己和很多人都有的、对瞿秋白的不同看法。

这位**的早期领导人,虽然在行为上没有变节,但是他在狱中写下的《多余的话》一文,却暴露出了他软弱和消沉的一面。甚至在动乱的年代,有人牵强附会、曲解文意,将瞿秋白打成了“叛徒”。

蒲英虽然承认瞿秋白不是叛徒,但她对他在文中流露出的迷茫和怀疑情绪,还是有些看不起。因为她更崇拜那些始终无比坚定,临刑前怒斥敌人、大义凛然的革命者。

冯垚却不这么认为。

为了让蒲英能更好地理解瞿秋白的情操境界,冯垚介绍电影《秋之白华》给她看。

那是一部为了迎合现代年轻人口味而拍摄的红色偶像剧,主要是从杨之华的角度来叙述她和瞿秋白的爱情故事。

电影画面唯美,演员外形养眼,演技自然清新。

蒲英那时还是个小女生,把它当爱情剧,津津有味地看完了。

看后的观感就是——瞿秋白真是个好情人,秋白和之华的爱情也很美好。

冯垚听了不禁大摇其头,女孩子头脑里就只有言情。

他叹着气,一条一条地给蒲英剖析着——电影中对瞿秋白的性格是怎样刻画的。那些事件又反映了主人公什么样的思想境界……

其实,蒲英是和他开玩笑的。

电影虽然不是真实的人生,但她也由此了解了瞿秋白的人生轨迹和性格特点,特别是在那个残酷的年代里他在党内斗争中的无力和疲惫感。

此刻。蒲英回忆着和冯垚在观影后的那些讨论,当时一知半解的认识,现在因为境遇的相似,渐渐对瞿秋白的心境和文章都起了共鸣,可以说是感同身受。

再重新翻看冯垚在书中关于瞿秋白和那段党内斗争史的描述。蒲英终于明白了冯垚想传达给自己的意思——光明磊落的灵魂,不应害怕接受历史的审判!公道自在人间!

另外,她也想到了,冯垚在外面现在一定是在想方设法地营救自己——就算自己已经和他分了手,但他对自己的关心爱护,却永远不变。

蒲英有些酸楚又有些欣慰——虽然自己和冯垚分隔两地,不能相见,但两人的心灵还是相通的。

这样的认知,让蒲英不再颓废,也不再绝食了。

她对于调查组的指控。依然坚决否认,只是每次都会从容地重复着当初的解释,不再暴躁地发脾气。

调查组的人反反复复地询问,却也问不出新的东西,反而没了耐心,只好把功夫花在了外围调查上。

蒲英的提审减少了,但她可并没有闲着。

虽然每天只有三次、一次半小时的放风时间,但她会抓紧这段时间充分锻炼——做操、跑步、打拳,总之不让自己的复健停顿下来。

陪伴她的女警,还有调查组的人。对这个女兵遇到这么大的事还能安之若素的心理素质,对她比那些历经宦海沉浮的高官们还要沉稳淡定的表现,都暗暗称奇,也暗暗佩服。

来探视的梅骅骝很快注意到了蒲英的精神和身体方面的变化。

听到他描述的蒲英的最新情况后。冯垚稍稍松了口气。

只要蒲英的精神不崩溃,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冯垚坚信一切总会水落石出的。

但他也知道,必须采取行动,不能任由事态慢慢发展。因为像这样的大案,最快也要一两年才能结案,蒲英的青春好年华绝不能就这样消磨在半拘禁的状态中。

特战旅之前一直在给蒲英争取上军校的保送名额。只是因为她的身体状况不好,还有开学时间已经过了,也就办得不太顺利。

这次她又被隔离审查了,几家本来在考虑破例接收她的军校单位,立刻拒绝了特战旅的申请。

冯垚很了解蒲英,知道她的人生目标,绝不仅仅是站起来就足够了。

她一直都希望能进军校深造,一直都希望能成为真正的军官,一直都希望能和他比肩而立。

冯垚对她也是这样希望的,所以他同样不能容忍这个案件会耽误蒲英那么长的时间!

为了蒲英的前途,冯垚开始四处奔波。

他先是找到阿哥了解蒲英出任务的详情。

阿哥把能说的都说了,甚至一些比较秘密的事情,也都告诉了冯垚。其实他也一直在向上级请示,希望国安部的领导能出面为蒲英作保。但是因为军队和地方不是一个系统,这个层面操作起来还是有点困难。

不过,冯垚从他告知的信息里,很快就确定了一个对蒲英很有用的信息。

两天后,正在家中休息的中央警卫局副处长——齐桂林大校,开门迎进了一名陌生的年轻军官。

他自称冯垚,说是西藏国安的索朗达杰介绍他过来的。

齐桂林请他坐下后,问:“你有什么事吗?”

“我听说,首长三个多月前,曾在西藏遇到了点麻烦?他老人家的身体没事吧?”

“你是听索朗达杰说的吧?”

齐桂林没有否认,捡着可以说的、境外报道过的信息透露道:“这件事,当时没在国内公布,是不想扰乱藏区的安宁。不过,境外媒体还是有些猜测的。所以首长又在其他地方露过几面。最近,他都在家中休养。你为什么要问这事儿?”

“我只是想问,您还记得在首长遇刺现场,那个开枪打断旗杆的小喇嘛吗?”

本来放松地靠着沙发而坐的齐桂林。立刻直起了身子,急切地问:“你说那个小喇嘛?我听索朗达杰说过,她其实是一名女特种兵。我对她的枪法,还有应变能力,都印象深刻。不过听说事发后。她被敌人掳了去,索朗达杰一直在找她——是不是已经找到了?”

“是,找到了,”冯垚拿出蒲英的几张照片,递了过去,“您看,这就是她!”

那些照片,有蒲英以前穿军装拍的标准照,有训练演习中的照片,还有躺在骨科病床上的照片。以及苗苗给她拍的复健锻炼时的照片。

齐桂林接过照片,一边翻看一边点头,“原来她长这个样子啊!嗯,不错!看这眼神,虎虎有生气,一看就是个好兵!咦——这是怎么回事?病了?受伤了?”

“两个月前,她执行任务时摔伤了腰椎,下肢不能行走……”冯垚即使看着事后拍的照片,也会为蒲英心疼,更是为不能近身陪伴蒲英度过人生最艰难的日子而有些黯然。

见到他的表情。齐桂林有些紧张了,“那她,现在怎么样了?”

“还好,她现在已经摆脱轮椅。可以自己行走一段路了,基本上恢复到了正常人的水平。”

齐桂林顿时松了口气,又看着那些照片说:“了不起,了不起,真是个坚强的姑娘!她叫什么名字?”

“蒲英。”

冯垚停顿了一下,又说:“齐副处长。蒲英她,现在又遇到了一件很困难的事儿。”

“是吗?快说说,怎么回事?”

冯垚又递过去一张照片,“您看看这个,就明白了!”

那正是蒲英和许上将的合影。

齐桂林看了片刻,很快就明白了,“怎么她也被牵进那个案子里去了?”

“主要是有人想从她这儿打开缺口……于是他们发现,蒲英曾经跟着**的人去了印度,便认为她变节叛变了,回来是为**收集情报的……”

“荒谬!他们是《无间道》看多了吧?想象力比编剧还丰富!”

等齐大校的火气稍小一点,冯垚接着说道:“现在,蒲英因为任务的一些内情不能公之于众,所以还在被调查组隔离审查。”

“哦……那你的来意是?”

“我想请您,把这事儿汇报给首长,然后能不能请他出面,为蒲英的忠诚做一个见证?”

“这……我可以汇报这件事,但是首长恐怕不一定愿意出面去管这件事儿——毕竟,他已经退了。”

其实齐桂林知道,首长虽然是退了的国家领导人,但是后任对他很尊敬,而这个案件又是因为有了首长的提前布局,安排了得力的办案人员,才能扳倒那个巨贪,所以他老人家对这个案子应该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

但是深知警卫工作纪律的他,不能随便代表首长答应什么。

不过,看到冯垚略有些失望的眼神,再看看照片上那个眼神清澈明亮的女兵,他还是忍不住说道:“不过我本人,对蒲英那天的出手相助很感激!如果没有她的开枪示警,我可能就会犯下一生中最大的错误。所以,我会尽全力去帮她——你明白了吗?”

冯垚点点头,能有这个承诺,他已经满意了。

PS: 呵呵,小江是亲妈,很快就让英子见到光明了吧(*^__^*)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