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女兵英姿 > 073章 尼亚拉郊外

女兵英姿 073章 尼亚拉郊外

作者:江心舟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1 09:36: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雨季来临之后,这片红土地上多了些绿意和生气,早晚的气温也稍稍凉爽了一点。

但这并不意味着维和官兵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就好转了,恰恰相反,大家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倒是更多了起来。

首先,雨季的天气更加变幻无常,不但旱季的烈日暴晒和沙尘暴并没有消失,又多了冰雹雷暴这样极端的恶劣天气。

雨水虽然使得万物生长,但是,蛇鼠毒虫之类的也泛滥成灾了。战士们总结,维和营中的四害就是“蚂蚁能堆山,苍蝇会咬人,老鼠有猫大,白蚁像飞雪。”

还有,暴雨山洪对营中水井的水质,也产生了威胁。所以,医疗分队近期又对官兵开展了一次关于霍乱、脑炎、疟疾等传染病的科普宣传活动,也加强了整个营区的防疫工作。

雨季对工程队的施工影响就更大了。

大暴雨时,根本没法施工。雨停了,太阳一晒,热气蒸腾,那种潮湿闷热的蒸桑拿的感觉,坐着不动都会汗流浃背,战士却还要干活!辛苦程度,可想而知了。

所以,这些日子以来,战士们之中长痱子的、得日光性皮炎的,反而比旱季的时候还更多了。

而最辛苦最劳累的,还得是运输分队的官兵们。

出车在外,日晒雨淋的就不说了,路况更是由原来简单夯实的土路,变得泥泞难行了。

以前一天就能走完的路程,现在基本就得两三天。行车的安全性也成了大问题,因为慢车很容易中伏。

偏偏进入雨季以来,当地的形势变化,使得运输任务也更重了。

在年初的大选结束之后,达尔富尔地区的政治形势,依然是一团乱局。甚至在选举刚结束的时候,就有一些重要的反对派别宣布退出大选,不承认选举结果的有效性。

所以,政府军和**武装在当地展开的各种战斗。一直就没有停止过。

这些状况,都严重影响到了联合国的人道救援行动。

苏丹全国有170万注册难民,必须依靠联合国的救济维持生活。尼亚拉周边就居住了将近36万难民,占苏丹全国难民总数的五分之一。这里当然是联合国救援物资的重点投放点。

可是受暴雨和沙尘暴的影响,空运的运力难以满足难民们的需要,很多物资必须依靠陆路运输,但这又受到**武装的威胁,所以。尽管维和营的各运输分队加班加点地往返运输,从联合国发过来的物资,却还是常常滞留在喀土穆机场。

尼亚拉周边的难民营,有的已经6个月都没有接到任何人道主义援助了,甚至已经饿死了数名儿童和老人。

超级营地的高级官员们,一直努力和苏丹政府协商、协作,以解决这些困难,但还是难以做到令人满意。

甚至有时候,维和营地自己的给养,也都会发生困难。

联合国总部对参与维和的军人和文职人员。都提供津贴和给养。但是为了防止抬高当地物价,这些给养按规定不能在当地购买,大多只能从加拿大、新西兰等国采购。

维和人员每天的伙食标准是15美元,听起来是不少,但是海外采购价本来比较高,再扣除昂贵的空运费用,真正能发到维和官兵手中的东西,其实挺少的。甚至因为从海外辗转万里运到尼亚拉之后,蔬菜肉蛋都不新鲜了,还经常会腐烂变质。

另外。这里的食品供应,也主要是照顾西方人和穆斯林的饮食习惯,品种有限、肉多菜少,每顿只能有一荤一素两个菜。多是牛肉、土豆、洋葱、卷心菜这几样,口味十分单调。供应紧张时,每顿甚至只有一个菜。

长期吃这样的饮食,自然导致了很多战士都有水土不服、营养不良的情况,严重的人甚至还出现了失眠、脱发,便秘和腹泻的也不少。

中国士兵们虽然也自己搞起了菜园子。但是那里的产量毕竟有限,只能偶尔调调味,解解馋,指望靠它增加营养,还不如天天吃金维他。

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别说战士们了,就是蒲英,有时也会觉得郁闷和压抑。

她倒不是怕艰苦,而是为看不到这片土地的和平希望而沮丧。

这里的人太穷了。有人总结,非洲人就是“吃饭一棵树(芒果、香蕉),穿衣一块布,出入茅草屋,光着脚走完人生路。”

可是,非洲人本不该这么穷的,因为非洲其实是一个资源非常丰富的大陆,已知的产量丰富的矿产就有黄金、钻石、铜、铁、铀、铝土矿等,已经探明的石油储量也是仅次于中东地区和拉丁美洲。

更何况非洲还有很多地区,因为长期战乱,根本就没有进行过科学系统的勘探。

而且,非洲虽然有沙漠,土地其实还是很肥沃的,只是很多都是无人开垦的荒地。

这里的农业生产水平十分低下,完全是靠天吃饭,撒下种子就不管了。说非洲大部分地区还处在原始社会,也一点不为过。

如果非洲能够大兴水利,引进机械化农具和良种化肥这些农业技术,一定会成为世界粮仓。

其实,就算是以干旱著称的达尔富尔,地下水资源也是非常丰富的,只是一直没有被人们有效地利用起来。

非洲的人民,坐拥这么多没有开发出来的资源宝山,却只能白白忍受着干旱和饥荒,怎不让人惋惜?

如果这里不再有战乱,当地政府能大力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普及教育,再在人道和卫生组织的帮助下,也应该是可以迅速发展起来,并最终消灭饥饿、贫穷和瘟疫的。

可惜,愚昧落后的意识、狭隘极端的仇恨,还有某些势力的挑拨,让这里的人们始终不能摆脱战乱之苦。

一位伟人曾经说过,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可惜,这两个主题,哪一个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尤其是在非洲。

联合国在2007年就向达尔富尔派出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维和部队。当时拟定的任务期限是12个月。

可是这个期限,每年都在延期,因为这里的战火一直没有停息,而且直到现在。也看不到结束任务的希望。

蒲英算一算,自己这批维和人员来到达尔富尔,已经快七个月了,还有不到一个月就可以轮换回国了。

能够回国和亲人团聚,她当然非常高兴。但是回看这片土地的苦难并没有明显改善,她又会为自己做得太少,而感到惭愧不安。

而且,毕竟在这里待了这么长时间,似乎对这片土地和人民也产生了感情,在快要离开的时候,竟然也有点留恋不舍了。

可能最舍不得的,还是在尼亚拉市SOS国际儿童村的那些孤儿们了。

女兵们经常在休息日去看那里的小孩,陪他们玩耍、游戏、学习,给他们做中国饺子吃。孩子们都把女兵们叫做“中国妈妈”。

六一儿童节的那天,女兵们又去儿童村和孩子们玩了一天。

儿童村里有一对的双胞胎姐妹,今年应该满八岁了。只是她们的父母早年死于战火,所以两姐妹也不知道自己的出生日,儿童村的“妈妈”就用六月一日作为了她俩的生日。

这两姐妹在非洲孩子中是比较难得的文静内向的性格,皮肤虽然黑,却很光滑,也都有一双大大的明亮眼睛,特别讨人喜欢。

李琪来之前就在UN城的免税店买了一块粉红的布料,给两孩子做了两条一模一样的连衣裙。

也许是天气太热。儿童村里不管男孩女孩都剃着光头,不仔细看,常常一下子分不出他们的性别。不过,女孩子毕竟天**美。这双胞胎姐妹俩穿上李琪给她们做的裙子,都喜欢得不得了。

李琪还觉得裙子有点肥了,要给她们改一改,两个女孩却怎么也不肯脱下来了。

后来吹蜡烛、切蛋糕的时候,两个女孩都主动地掰下自己那份蛋糕的一小块,喂给李琪吃。还一人一下亲李琪的脸。看得儿童村的“妈妈”都嫉妒地说,这两孩子一贯内向,难得对人这么亲热呢!

其实,蒲英也记得,最初来这儿童村的时候,别的孩子都能很快和女兵们打成一片,这两姐妹却总是安静地坐在一角,用怯怯的眼神看着大家。

虽然她们不怎么说话,但是从她们纯真的眼神中,不难感到一种渴望——那是对爱的渴望,特别是母爱的渴望。

蒲英也很喜欢两姐妹的漂亮乖巧,也抱过她们、亲过她们,现在虽然是李琪得到了两姐妹的回应,但蒲英的心里同样感到欣慰和喜悦。

她另外还有一件为李琪开心的事,那就是她和方处长终于捅破了那层窗户纸,别扭而生涩地谈起了恋爱。

就在30日下暴雨的那天晚上,方霖天借着帮李琪修屋顶的机会,在她房间逗留了相当长的时间。

一开始,蒲英还不知道这事儿,还是和李琪同屋的黄韶容跑过来说,方处长今天有点反常。

蒲英这才反应过来了。她眼珠一转,一声令下,把所有女兵都悄悄地叫出了营房——免得她们在里面不知道情况,打打闹闹的,会干扰那对还在彼此试探的大龄男女。

可是,女兵们多机灵啊,不一会儿就从嘴巴不严的黄韶容区队长那里打听到了情况。

方处长和李区队,早就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一对了。

得知今晚可能是他们摊牌的日子,女兵们哪儿还能按捺得住心中熊熊燃烧的八卦火苗?

可是,蒲教导员不准大家进屋,也不准她们听墙角。

这些调皮鬼们,就站在祈福树下,遥望着区队长的窗口,不停地唱着一首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尤其是歌曲的第二段——“我的心上人坐在我身旁,默默看着我不作声。我想开口讲,但又不敢讲,多少话儿留在心上。长夜快过去天色蒙蒙亮,衷心祝福你好姑娘,但愿从今后,你我永不忘,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被她们重复了无数遍。

蒲英想了想。并没有阻止她们的行动。

后来男兵们也都闻声出来了,他们先是围观,之后,出车刚回来的庞龙。把他的吉它抱了出来,给女兵们伴起奏来,男生也都跟着轻轻和。

这下,歌声更加美妙悠扬了。

蒲英这才发现,事情有些搞大了。

她正在忐忑的时候。忽然看见女兵营房的门口,一个高大的人影飘飘然走了出来。

一看方处长那副晕晕乎乎找不到北的样子,蒲英就知道——事情成了!

她把手一挥,带着一帮丫头们围了上去。

“方处长,辛苦了!房顶都修好啦?”蒲英笑眯眯地问。

方霖天虽然使劲忍着笑,可还是没忍住,嘴角一咧就几乎到了耳根,“……都修好啦!”

蒲英眼尖地看到他手里还拿着一个塑料口袋,马上一把抢过来,“这是什么?”

“哎——别乱动!”方霖天急了。

蒲英已经闪身退开。把那物件抖落了出来,“啊哈!是件毛衣啊?”

她马上夸张地说;“方处长,你怎么偷拿女兵的毛衣啊?”

“别胡说!毛衣是我的。”方霖天脸都急红了。

“怎么可能?姑娘们,你们看,这大红的颜色,这可爱的卡通图案,怎么可能是男式毛衣呢?”蒲英问女兵们。

除了郭亚军、黄韶容,其他女兵还不太明白,但也都顺着蒲英的话答道:“明明是女式的嘛!”

蒲英抖着毛衣,问:“方处长。这——怎么回事啊?”

方霖天也知道她是在故意捉弄自己,只得拱手作揖,“小姑奶奶,我怕了你了!别闹了啊!怎么回事。你还不知道吗?”

蒲英笑了一笑,“好吧,既然方处长说这毛衣是你的,那你就穿上给我们看看!如果你穿上很合身,那我们就相信是你的毛衣!如果不合适的话,你可就不能离开这个门了!不把这个事情说清楚的话。我们找政委说去!”

“对!就这么办!”女兵们也跟着起哄。

外围看热闹的男兵们都觉得很好笑,没人想到要去解救他们的参谋长,甚至还有人跟着起哄:“方处长!你不能带头违反纪律吧?”

被大家围攻的方霖天不禁对着蒲英吹胡子瞪眼了,“算你狠!拿来,我穿!”

蒲英笑着把毛衣递过去。

方霖天先把外面的迷彩服脱了,然后才爱惜地把毛衣往自己脑袋上套,不过嘴里还是忍不住抱怨:“英子,我非得跟冯垚好好说说,你现在是越来越难管了!”

“别扯那些没用的!你以为他就管的了我吗?”

“……那也是。”

方霖天想起了第一天见到蒲英,她就甩了冯垚一个大嘴巴,冯垚却一点没动怒。

那天,也是他第一次见到李琪。

他当时就觉得这个女兵长得很媚,饶是他颇有定力,也不禁会被她的眼神电到。

不过,那一天留给他最深印象的女兵,是蒲英和阿娜尔古丽。尤其是后者,被他按照剧本狠狠地“欺负”了一回,所以,他一直都对小姑娘很是过意不去。

李琪真正引起了他的注意,还是在和肖勇一起带女兵到喀什出任务的时候,尤其是在肖勇牺牲后,他才发现了李琪掩藏在冷艳外表下的一颗金子般的心灵。

老实说,方霖天其实一直抱着大不了就打一辈子光棍的主意,没有奢望过爱情,又因为对兄弟的情深义重,所以对于李琪,他虽然知道自己爱上了她,却并不是太渴望占有她。

不过,今天终于得到了心中女神的回应,他还是很开心的。

所以,就算蒲英当众捉弄他,让他穿这件大红的卡通毛衣,他也并没有真的生气,只是心里对李琪微微有些抱怨——亲爱的,你对服装那么有品味!你指导蒲英给冯垚织的那件毛背心,款式花样多好啊,多适合男人穿啊!可你怎么就给我织了一件这么“奇特”的儿童毛衣呢?

可是,心里再怎么抱怨,这也是女神给他织的,方霖天还是豁出去这张俊脸不要了——反正,他在特战旅也是著名的“二”营长,也不在乎多这一件“二”事了。

很快,方霖天穿好了毛衣,转了一圈,问:“怎么样?是我的吧?”

蒲英故作惊讶地大声说道:“哎呀!长短肥瘦,都合适得不能再合适了!姑娘们,这毛衣果然是方处长的!那我们就放过他吧!”

女兵们闪出了一条道,却纷纷指点着方霖天胸前的卡通羊,故作天真地说:“方处长,你的羊羊羊,好可爱啊!”

“去去去,一帮熊孩子!”

方霖天板着脸,端着架子,从她们之间走出去。

蒲英却又在他身后,继续落井下石:“方处长,我现在才发现,男人穿卡通毛衣,原来这么——萌!姑娘们,我们以后就叫方处长‘萌处长’,好不好?”

“萌处长!萌处长!萌处长!哈哈哈——”女兵男兵齐声大叫起来。

“你——!”方霖天回头指了指蒲英,又指了指大家,“还有你们——!敢给领导起外号?是不是想我今晚吹紧急集合了?”

方霖天不知道,自己穿着这么可爱的毛衣,再说那样的话,不但没有威慑力,反而更是萌翻了一众男兵女兵们。

就连李琪躲在宿舍窗户后面,看到这一切,也忍俊不禁了。

另一边,还站在祈福树下的庞龙,看到方参谋长在大家的哄笑声中落荒而逃,忍不住也微笑着拨了一下琴弦,轻声唱道:“但愿从今后,你我永不忘……尼亚拉郊外的晚上。”

PS: 【谢谢快乐紫妍筒子的平安符,谢谢开心珞巴筒子的粉红和平安符,谢谢坐骑如风筒子的粉红】\(^o^)/~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