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女兵英姿 > 065章 左邻和右舍

女兵英姿 065章 左邻和右舍

作者:江心舟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1 09:36: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

因为她的行李里,都是普普通通再正常不过的东西,根本没有007特工电影中的那些高科技玩意儿。

不是说我们的情报部门造不出来,而是蒲英所执行的任务,根本不是窃取情报资料、也不是杀人越货,所以不需要能发射导弹的跑车、杀人于无形的氰化物香烟、让人意乱情迷的迷幻剂、可摄录窃听的多功能眼镜……那些东西虽然设计巧妙,但是再怎么伪装,只要有心,还是可以看出端倪。

真正有科技含量的东西,往往返璞归真,外观一点都不高端大气上档次。

比如,蒲英随身携带的山寨手机,就是“充话费送手机”的那种白菜价手机。它虽然是阿哥亲自拿给她的,却绝对没有经过技术部门的任何改装——市场上买回来什么样就原样地交给蒲英。

只要蒲英随身带着这部手机,不管她走到哪里,技术部门都可以锁定她的位置。即使手机没有开机,也可以窃听到她周围的各种声音。至于她和别人打电话时的内容,更是可以直接窃听和录制下来。——这些技术,对一个国家的安全部门来说,真的只是小case而已。

蒲英又有报务员的基本功,还能够通过敲击手机麦克风附近,或是点按手机的按键——输入密码电文。这样她就可以在不知不觉之中,将情报信息送出去,让对手防不胜防。

而这个手机的外观又实在太普通了,就算她把它直接交给昨晚的不速之客,请他当面验看。估计他也猜不到这手机的附加作用。

这,就是阳谋!

因此,当蒲英发现自己的住所被人刺探过后,反而一点都不担心,更没有告诉小米。

别看小米来这儿都两三年了,她却显然不知道佛学院的水有多深,一直都没有发现什么,只管过着自己潜心学佛的生活。

这倒是个好榜样。

蒲英让自己尽量向小米看齐——每天按部就班地起床、做饭、听课、自修,看到阳光彩霞就乐。看到蓝天白云也笑,天天都很开心地活着!

即使是吃得不好、穿得不暖,过着没有洗衣机、电饭煲、电视机和抽水马桶,提水、砍柴、做饭、打扫各种活儿都要自己去干的原始社会一样的生活,也毫无怨言!

这种贫瘠艰辛的生活,对一般的城市女孩来说,还真是挺受不了的。

但对蒲英这个特种兵来说。倒是和度假差不多了。

于是,她对清修生活的淡定反应,让米思慧和邻居们都对她刮目相看。

他们都以为蒲英天生就有佛性——淡泊、宁静,所以即使她说自己对佛理还一点不通,也不愿剃头,他们还是很快在心理上接纳她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由于佛学院的僧舍并没有像大学一样,划出男女宿舍区,所以蒲英和小米的邻居中,既有喇嘛也有觉姆。既有汉人也有藏人,既有开朗的也有内向的。

藏人来这里学习,一般在生活上都不会有什么问题,因为他们大部分都是来自牧区的普通人,游牧的生活比这儿可苦多了。即使是来自城市和农耕区、原先的生活条件较好的人,既然选择了来这里,自然也有思想准备。所以对吃点苦都能接受。

汉人在这方面就要差得多了。

像小米,最初本来是抱着纯粹的宗教理想来金马佛学院的,自然也知道这里很艰苦,结果到了才知道,真的是太艰苦了!

别的还好说,高原反应和饮食习惯,就是两道难关。小米直到现在还吃不惯酥油和糌粑,总要买米买菜来自己做吃的。

总之,不管是藏人还是汉人,都没见过像蒲英这样的内地女孩——刚来的时候。就对青稞糌粑酥油茶之类的东西吃起来完全没有障碍,就好像她从小就这么吃,吃了很多年似的。

他们也没看见过,像她这样一个瘦瘦的女孩,能背着两三个总重二十多公斤的水桶,上坡下坡地来回跑个三趟!而且是像藏人一样健步如飞。还不会大喘气!

小米直到现在,一次还是只能最多背十斤水,多了就要喘了。

所以,蒲英来了之后,不光是她们屋里背水的活儿都给她包圆了,她还常常顺便帮左邻右舍背上一桶两桶的。

因为蒲英这个“挑水工”太给力了,小米现在每天的洗漱做饭等生活用水,都比以前大大充裕起来。以前小米因为背不动水,就只能大大减少洗澡的次数,差不多一个月才洗一次。现在蒲英刚来,就给她打了水,好好洗了一回。

小米本来想,小蒲每天背那么多水,太辛苦了!那就让她来负责家中做菜做饭和清洁打扫的活儿好了。

那一天,为了感谢蒲英,小米特意买了点新鲜蔬菜,做了一顿“丰盛”的中餐。

蒲英已经吃了几天糌粑了,能再吃到中餐,还是很高兴的。不过她在尝了几筷子菜之后,一声不吭地站起身,去灶边把剩下的食材翻了翻,再切了切,三下五除二地炒了盘青椒土豆丝,端上来。

小米一吃,这筷子就停不下来了,一会儿工夫就把这盘土豆丝风卷残云了。

和蒲英随手炒的小菜一比,小米费半天劲烧的那些土豆炖萝卜什么的,就显得太没有滋味了。

小米不好意思了:“你们南方人怎么那么会做吃的?要不这样吧,以后我出伙食费,我可以做饭,你来烧菜?”

蒲英点点头:“行啊,没问题。”

小米想一想,觉得自己还是太占便宜了——还没谢谢她把背水的活儿都包了,怎么又让人家当起了厨子?

她便说:“以后你的衣服床单,都拿给我,帮你洗吧!”

蒲英这才明白小米在纠结什么——自己把小米反衬得成了压迫喜儿的地主婆了!

其实她之所以这么勤快地去背水。并不是为了学雷锋,也不是受了佛教教义的影响要去做善事,她只是为了保持自己的体能状态罢了。

专业训练在这里当然是不可能了,再要把体能丢了,等她回到部队之后,还怎么去当区队长啊?

在这个整天慢节奏的佛门之地,跑操、打拳、劈砖还有俯卧撑,又实在是太不合时宜了!

也就只有背水这种体力活,可以不让她在这儿度假度得骨头都松了。

蒲英对小米笑了笑:“好了。我不是告诉过你,我曾经当过兵,身体素质很好!所以我多干一点,真的没什么!你就别放在心上了!”

至此,小米对找到蒲英这个室友,真的是太满意太称心了。她自然忍不住和左邻右舍的朋友们常常夸奖蒲英,这让蒲英也很快和他们熟识起来。

左边的木屋。只住了一个男学员,名字叫陈博,是来自浙江大学的高材生。人长得白净瘦弱,戴了个半框的黑眼镜。

他是从小就对佛学感兴趣,上了大一后听说了有这么一家佛学院,便一个人千里迢迢地找来了。

陈博来的时间比小米短一点,才两年多,但他的藏语已经说得很溜了,而且在佛学上的进步更快。

据说。有几次讲经时,他对佛理上的见解,还得到过上师们的赞赏。

陈博对佛学真的很虔诚。

他常对人说,他不但要在这个学院内修完所有课程,获得噶仁巴(经学士)的称号,还要再申请修学显宗的最高学位——格西拉让巴。这个相当于现代意义上博士学位的宗教学位,是每一个藏传佛教学经僧人的最高目标。

可是。普通人循序渐进地完成噶仁巴的学习过程,一般要十六年。

格西(藏语意为善知识)学位,分了四个等级,拉让巴是最高级,也是最难获得的那一级。

每年全藏的格鲁派学僧,在拉萨大昭寺经过考核获得这一学位的,一般都不超过十人,而且平均年龄都在四十多岁。

数年前,有一名僧人三十三岁就成功晋升了拉让巴,一时被传为佳话。

陈博表示。他希望能打破那名藏族僧人的记录。

他的这个牛吹得就有点太大了。人家可是从小就到寺院当小喇嘛的,而他是十八岁才来的,现在最多还有十三年时间,供他赶超——但是别忘了,那个学位就是在土生土长、深受宗教氛围熏陶的藏族僧人中,都是非常稀少的。

陈博刚来两年。就敢信誓旦旦地一定要拿到格西拉让巴学位,真的让学院的汉藏学员们都很吃惊。所以,人们送了他一个外号——“博士”。

陈博对这个外号还挺喜欢的。显然,这位高材生大概是在学校里当学霸当惯了,来到佛学院也这么霸气侧漏。

不过,陈松的生活自理能力,就比较差了。好在小米和她的前室友,一直以来和陈博的关系还挺不错的,经常帮他洗个东西,还让陈博去她们那里蹭饭,陈博则给她们讲经,就算是互帮互助了。

小米的右邻,有两间小木屋,分别住着藏族兄妹三人。

哥哥多吉,有二十七八岁了,已经来了五六年。他的两个妹妹卓玛和兰泽完全是在他的影响下,才从家乡来到了这里当尼姑。

他们原来的文化底子较弱,在学习藏传佛教的教义经典时,反不如后来的陈博进步大。所以,他们也常常会来找陈博讨论请教。

这三兄妹整天见谁都笑呵呵的,不是藏人常见的那种外向爽朗的笑,而是很温和的笑。

他们的脾气也很温和,哥哥多吉更是个热心人。

蒲英刚到的那天,多吉看到了还主动过来帮她拿行李,并且帮她修理了一下桌椅床铺。

原来他之前是个木匠。小米和陈博家里有什么木工活儿,都会找他帮忙。

在某个晚上,这里下了一场中雨,小米和蒲英的屋子有些漏雨,便请多吉来修屋顶。

说起这木屋顶,真是太简陋了——就是一层三四公分厚的木板上,铺一张防水布,上面再铺上一层泥土。土大约有十公分厚,靠这个来压住木板。为了防止土被风吹走、被雨冲掉,那土里还撒上了从草原采集来的草籽。

蒲英不禁问:“那到了夏天,屋顶上不就成了绿草地吗?应该挺好看的吧?而且还防晒吸热!嘿,这个屋顶种草的主意真好啊!”

小米却唉声叹气起来:“好是好!可我来了两年,这屋顶上面的草,就没好好长起来过!夏天,暴雨冰雹容易把它们冲走打死,冬天下雪更是容易把它们冻死——然后这里还闹老鼠,我这屋顶的木头老被啃掉,所以就老漏雨了。”

啊?怎么会这样?完全和想象的不一样嘛!

蒲英有点失望,还以为能有屋顶花园呢!

没想到这个木屋太简陋了,环境又太恶劣,再浪漫的想法也只是水中月镜中花,根本不能实现。

多吉来帮她们修房子的时候,蒲英也跟在旁边帮忙,顺便学了一会儿木工活。

以她的学习能力,很快就干得似模似样了。

由于她的体重轻,最后还是她爬到房顶上,叮叮当当地钉起了木头,多吉反而给她当起了助手。

小米站在下面看得佩服不已,不禁对陈博做了个鬼脸说:“博士!你看看人家小蒲,一个女孩子,瘦瘦小小的,可是多能干啊!能砍柴背水,会烧饭做菜,还能上房顶钉木头!哪像你啊——一个大小伙子了,还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

陈博用食指顶了顶鼻梁上的眼镜,从容地说道:“我知道你的意思!不就是想说,我是伪娘,她是女汉子吗?”

“砰——哎哟!”

蒲英手里拿的木头一下子没拿稳,掉了下去,正打在躲闪不及的多吉的脸上。

“哎呀——对不起啊!手滑了一下!”蒲英忙举起手,歉意地说。

“没事没事!”多吉揉了揉脸,又呵呵地笑起来。

蒲英刚才这么失常,是因为意外听到了陈博和小米说话时蹦出的时尚词语——这实在有点颠覆她对严守戒律的僧人的印象。

后来,她才渐渐知道:陈博、小米这些僧人在这里学习,业余生活也不是她想象的那么清苦和枯燥的。

陈博因为有家中财政支持,经常去小卖部买点饼干、水果什么的就不说了,他还有收音机可以收听各种新闻和娱乐节目。而且这里是有信号的,他还可以用手机上网。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蒲英在军营的生活,恐怕还比他更脱离社会一些。

小米的业余爱好是绣花。她原来在家只会十字绣,现在到了藏区,就学起藏绣了,在蒲英眼中看起来还挺像那么回事的。

至于多吉、卓玛、兰泽,自然是天赋的歌舞技能。他们虽然长得不算俊男美女,但是草原上原生态的牧歌唱起来,也很好听。

所以,蒲英这几天在和邻居们的接触中,已经不知不觉中淡忘了初入佛院沟时的压抑和隔阂。

她几乎觉得自己会因为喜欢周围这些有意思的邻居,而喜欢上这个地方了。

其实,金马佛学院也没那么神秘,也没那么恐怖,它只不过是一个挺有个性的“大学”罢了。

当然蒲英不会忘记,自己身上还有特殊任务,自己并不是真的来这里观光,体验另类生活的。

很快,随着藏历四月初八(释迦摩尼佛诞生日)的到来,为期八天的**会也要开始了。

蒲英知道,她有机会见到任务目标了。

ps:

【谢谢潘潘0955的粉红】o(n_n)o~明天吃年夜饭了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