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女兵英姿 > 082章 江央再出现

女兵英姿 082章 江央再出现

作者:江心舟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1 09:36: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说起藏地的骨笛,.

在不了解藏传佛教的人眼中,多半会觉得用人骨来做法器,太残忍太野蛮了!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首先,这些骨头,是高僧或信徒们生前发下誓愿,将自己的骨头在死后捐献给寺庙做法器的。也就是说,骨头的主人认为将自己的遗骨制成法器,是一件无比神圣而光荣的事。

然后,在志愿者死后,寺庙的僧人会按照严格的密教规定,为他们举行隆重的天葬仪式后,才留取所需的人骨。

根据藏传佛教的“灵魂转世”和“六道轮回”学说,灵魂是永恒的,身体只是灵魂的容器。一旦人死之后,灵魂就会脱离原来的身体,通过转世轮回而找到新的容器,旧的身体也就变得和石块土木一样没有生命了。

总之,藏传佛教用人骨做法器,是想要警示世人,让他们知道人生无常的佛理。

这样的做法,包括藏人的天葬传统,都体现了藏民族看淡生死的人生观。虽然和汉人的风俗习惯很不一样,但也不能因为不理解,就给他们扣上残忍或野蛮的大帽子。

话说甲日亲手做的这对骨笛,蒲英倒是完全没有考虑过人骨的可能。

因为这笛子的装饰这么华丽,显然是乐器,而不是法器。

她首先联想到的,是自己曾经在新疆见过的,也是她最熟悉的一种骨笛。

但她又有点不太敢确定。

因为她所见过的骨笛,只开了三孔,长度也要比甲日的笛子短一些,细一些;骨质也没有这么硬,颜色也不是白的,而是略微发黄的暗红色。

她向甲日请求道:“让我再看看你手里那支。”

甲日把笛子递了过来,蒲英没有去接。只是将手中的笛子伸过去,让两支笛子并列在一起。

有了对比,蒲英就看得更清楚了。

这对笛子的形状完全一样,无论是粗细和弯度,还是细密的纹理。几乎没有差别。

现在。蒲英基本可以确认,这应该就是用鸟类的成对翅骨做的骨笛了!

为了进一步鉴定,她又请求道:“我能试吹一下吗?”

“……你会吹?”甲日看着蒲英。眼底忽然闪过一道亮光。

蒲英正在低头研究骨笛,并没有注意到他的眼神。

她摇摇头说:“我会吹口琴,笛子嘛……不熟。”

“哦,”甲日似乎有点失望,但也很快恢复了正常的脸色,“你手里拿着的笛子,我做好之后就只试过一次音,它是干净的——你随便吹好了。”

蒲英点点头,左右手的手指分别按住了笛子下端的音孔。然后嘴唇和手指配合着,试探地小声吹了几下,摸索着笛子的音阶。

自从冯垚送给她那个小口琴之后,吹奏就成了蒲英在训练闲暇时最重要的业余爱好之一。

另一个爱好,则是看书。

战友们都总结出来了,每到休息日的时候。只要有太阳,谁要找蒲英,只管去阳台好了,保证可以见到这样的场景——蒲英肯定是随随便便地躺在阳台的躺椅上,左手摊开一本书。右手摆弄着小口琴。暖阳照在她身上,她不时翻上几页书,等眼睛累了的时候,就会将小口琴送到嘴边,随口吹上一段;吹够了,她又会继续看书。

她那以书香琴韵为伴的闲适劲儿,一开始曾让她的新室友——姜美云,有点接受不了。因为这和一区队长在训练场上矫健飒爽的风格,太不一样了。

蒲英却说,这才是她的本色呢——如果不当兵,她八成会一直这个样子地当一名宅女。

由于没事就会吹两下,蒲英的口琴技术也练得像模像样的,足以自娱自乐。

本来,那个小口琴她一般是随身携带的。但是出来执行任务,怕弄丢了,自然就不带了。

她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吹过小曲了,乍一看到这个笛子,也不禁有些技痒了。

而且,蒲英之前曾经吹过骨笛。

那还是前阵子在新疆养伤的短暂的两天里,她因为好奇,曾向来探望她的托什塔合大哥,请教过鹰笛的基本吹奏法。

虽然她当时只是随便试吹了一下,甚至都不敢说会吹了,但她对鹰笛多少是有些了解的。

甲日的这个笛子,看上去和塔吉克族的鹰笛,不太一样。

这个的笛身更长,钻的按音孔也更多,音阶倒是更全了。

不过,这样的笛子,应该更好吹才对。

果然,蒲英摸索了一会儿之后,就大致找到了音阶。

她做个了深呼吸,让胸腔鼓足了气,然后慢慢吹了一段齐豫那首著名的《橄榄树》开头的两句:“拉拉米索发米来米(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拉拉米发发米来多(我的故乡在远方)——”

这笛声的音色,果然和蒲英预期的一样——好像鹰啼鹤唳,又清亮得如同天籁。

仔细分辨,她也能感觉到,这笛声和托什塔合的鹰笛音色相似,但也更浑厚一些。

它们应该都是鹰笛,却有不同的韵味?!

蒲英刚吹出乐音的时候,甲日就听得痴了。倒不是为了音乐本身,而是为了她竟然能吹出曲调!

正当他还在愣神的时候,笛声突然戛然而止。

蒲英将笛子从嘴边拿开,留恋地再巡视了它一番后,才把它放回了盒子里。

然后她抬起头,看着甲日的眼睛说道:“我猜到了,这个是鹰笛!不是一般的雄鹰,是用藏区的鹫鹰的翅骨做的吧?”

“你,你,怎么知道?”甲日无法掩饰心中的惊骇,瞪大眼睛问,“你是不是,听钦泽师父说起过?”

“没有啊!哈哈,这么说,我猜对了?那你不是该给我吹一曲了?”

蒲英得意之余。也有点孩子气,为了显得自己很厉害,便没有说起曾经见过塔吉克鹰笛的事儿。

甲日极力按捺住心中的惊喜,将笛子举在唇边了,“好。我给你吹……不过。我也是刚研究这笛子没多久,可能没有扎木年弹得好……”

“没事没事,你既然会做笛子。水平就不会差到哪里去。”

蒲英可不想老听甲日弹扎木年。因为她怕甲日一弹起扎木年,就想起前世的央金玛,那她的压力就大了。

不一会儿,甲日的笛声响起,比他弹的扎木年还要悠扬动听。

蒲英单手托腮,静静地听着。思绪慢慢地随着笛声,向远方的草原和天际延伸。

一曲终了,她感觉心里疏阔了很多,平和而舒服。

“真好听。”蒲英轻轻地拍了拍手。“这是什么曲子?”

“牧歌。”

“怪不得有情景交融的感觉……我就说嘛,你可是专业的音乐家,什么乐器都能拿得起来!”

甲日放下了笛子,腼腆地笑了笑,拿起盒中的红丝绢,正要擦拭笛身。

蒲英见状。忙说:“哎,你别急着收啊!再吹一曲嘛!”

“你喜欢听?”

“喜欢。”

“那你想学吗?”甲日的神情跃跃欲试。

收到这么明显的暗示,蒲英却犹豫了一下,才问:“你愿意教我?”

“嗯,只要你想学!”

“那……”蒲英想了想。还是不能割舍美妙笛声的诱惑,最后说道:“好!我跟你拜师学艺!”

“太好了!”甲日的样子似乎是要从草地上蹦起来,但下一秒他又马上收敛住笑容,小心翼翼地对蒲英说:“也不用那么正式,不用拜师的!”

“哦。”蒲英点头同意。她本来说拜师也只是调侃,没想到甲日还当真了。

甲日又笑眯眯地说:“你很聪明的,我随便指点一下,你就能学会了。”

“是吗?但愿吧。”蒲英又说,“不过,你得等我去买根鹰笛,再来教我。对了,你知道哪儿有卖的吗?”

“卖?”甲日的神情有点怪异,“这附近,应该没有卖的。”

“那怎么办?你能帮我再做一个吗?也不用做得像你的这么好,就用普通的鹰骨做一个好了!”

甲日沉默片刻,别扭地说:“你不用再去……买啊!这个笛子,送给你就是了!”

他将蒲英刚才试吹过的那支鹰笛,连盒子一起,放到了她手上。

“不行不行!你这个笛子太珍贵了,我不能要!”蒲英严肃地拒绝,又给他推了回去。

开玩笑吗?

甲日的笛子,光是上面吊着的绿松石和蜜蜡做的吊坠,价值就远远超过了英子的全部家当!

她哪敢要这么贵重的东西呢?

而且,这是一对鹰笛!

是同一只鹰上的一对翅骨制成的!

一对鹰笛,显然和单支的意义不一样。

托什塔合和迪丽胡玛尔,不就把成双成对的鹰笛当做了爱情的信物吗?

蒲英为了任务不得不接近甲日,但她一直尽力在淡化和转化甲日对自己的情感,所以她说什么也不能接受甲日送的这么暧昧的礼物。

其实,蒲英此时还不知道——除了以上理由之外,这对鹰笛的价值之大,根本超过了她的想象。

她是犯了先入为主的错误。

因为曾在塔吉克族人那里见过鹰笛,她就以为这东西并不少见。

其实,塔吉克族和藏族虽然都有鹰笛,来源却完全不一样。

塔吉克族号称“鹰之族”,很多人家里都会豢养猎鹰。他们制作鹰笛,都是用自家猎鹰自然死亡后的翅骨制成的,所以鹰笛虽然比较珍贵,但也并不是很稀缺。

藏人却将鹰视为神物,是绝对不能猎杀的。根据的民间传说,雄鹰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会冲向太阳,直到化为灰烬,因此地面上很难见到它的尸骨。

实际的情况是,高原鹰大多生活于海拔四千米之上的高山绝壁之间。那些地方人迹罕至,也就极少有人能见到死去的鹰。

只有偶尔因为极端的气候,鹫鹰没有飞过雪山被冻死而掉下山崖时,人们才有机会拾捡到鹰翅骨。

就是因为藏区很难觅到鹰翅骨,所以鹰笛在藏地已经近乎失传。只有在青海牧区还有少量的流传。

甲日从小就听说本民族有这样一种传说中的乐器,一直很想见见。

两年前回国后,知道了鹰笛的现状,他非常惋惜,也一直在寻找民间还会吹鹰笛的人。

直到一年多前。他才在青海见到了藏式鹰笛的实物。但那个鹰笛是牧民家中祖传的东西。已经有了破损,音质不好,不适宜吹奏了。

于是。甲日就想自己仿制出鹰笛,想让这种民族乐器能重新大放异彩。

后来他多方找寻,总算得到了五根珍贵的鹰翅骨。

在精心研究和设计了一番后,他先在三根散骨上试验。不料,那三根骨笛虽然也算做成了,音质却不够完美。

剩下成对的这两根鹰骨,是最为珍贵最为难得的鹫鹰翅骨。

甲日一直不太敢动工,怕浪费了材料。但在遇到蒲英后,他忽然想通了。大胆地开工了。

没想到,这一次非常顺利。

两支成品骨笛的音色,不但非常完美,还一模一样。如果同时吹奏,并将成为一绝。

最令甲日感到欣喜不已的,就是蒲英刚才轻轻松松地吹出了曲调。

因为这鹰笛。他都是研究了很长时间才仿制出来。没想到蒲英第一次试吹,不用人指点,就能顺利地找准音阶,吹出一段乐音。

虽然吹得谈不上美妙,但毕竟成了曲调——这样的天分。太神奇了!

这事之所以对甲日的震撼这么大,是因为他的第二世在遇到古格公主的时候,他就是弹着扎木年,公主却是骑在马上,吹着鹰笛和他应和。

这一世的蒲英,虽然不会弹扎木年,却为什么会对藏地久已失传的鹰笛这么有悟性?

不是前世的记忆,还能是什么原因?

于是,阴差阳错之下,甲日不知晓内情又脑补过度,再次确认了蒲英的转世身份。

这支鹰笛,他自然更是非要送给蒲英不可了——再让她多吹一吹,指不定哪一天就把前世都想起来了!

蒲英哪里知道这鹰笛得来的这么不容易,也不知道甲日对她的情感已经因此更加不可自拔了。

她要是知道的话,恐怕剁了她的手,都不会去碰那支鹰笛的。

两个人推让了半天,蒲英拒绝的意愿到底没有甲日馈赠的意愿强烈。而且到最后,甲日也让了一步,同意将鹰笛以借给蒲英练习吹奏的名义,让她拿去暂时保管。

蒲英在保证自己今后一定会归还甲日之后,才心安理得地接过了鹰笛。

不过,一接过来之后,她就爱不释手地把玩了起来,并且立刻兴致勃勃地跟着甲日开始学吹笛。

这第一次的教学,内容难免有点多。

两人在草地上,一个教一个学,直到月亮都升起来了,才骑上马,施施然地回到了佛学院。

来到后院的马厩,蒲英意外地发现,这儿多了十来匹马。

原来是甲日的三哥——江央多吉,带着他的手下们,再次出现了。

他们似乎也刚到没多久,正在洗刷马匹,牵马入厩。

江央多吉一抬头,看到蒲英和甲日并肩走进来,脸一下子就黑了。

甲日却浑然不觉,还热情地上前打招呼,“三哥,你来了!幸好没有错过金马艺术节。你们这一路上辛苦吗?生意怎么样……”

“嗯,嗯,还好。”江央多吉嘴里敷衍着弟弟的问候,眼睛却一直在蒲英的身上打转。

蒲英见到他也莫名地有点小激动,心里的小火苗也呼地一下燃了起来。

啊哈,你这个头号嫌疑犯,等你许久了!

这一趟出去,你是不是又走私夹带了军火回来?

奇怪,阿哥那边竟然一点风声都没收到,也没有提醒我一声?

江央多吉,你的本事,真的这么大吗?

想到这里,蒲英又低下了头,将心中的火苗压了下去。

冷静!

现在是探察军火窝点的大好机会!

她很快整理了一下缰绳,趁着甲日缠住了江央的机会,自己一个人牵着马往马厩里面走。

“劳驾!让一让!我的马位,在里面呢。”她嘴里不停吆喝。

马队的伙计们,本来都或蹲或站,在院中或马棚里,收拾着各自的马。当蒲英走过的时候,他们几乎都变换了姿势,以防卫的姿势看着蒲英。

一般人也许看不出什么,其实蒲英也没看出什么,她只是本能地觉得——他们有点奇怪!

蒲英一开始也不知道为什么奇怪,只能装作打招呼,在他们身边短暂驻留片刻,暗中注意观察。

“阿勒,阿勒,扎西德勒……”

几声含糊的问候之后,蒲英终于明确了一点——这些人,和上次跟着江央多吉来参加**会的那批人,完全不一样了!

她再仔细打量了一会儿,又发现——新来的人,似乎比原先的那批藏人还要精悍!

这种精悍,是一种感觉。

因为从身高、体型、肤色、衣着等方面,她倒也并没看出他们有太大的区别。

最多就是,这些新人的衣服,看上去要整齐多了——完全一样的黑色牛仔帽,棕褐色的藏袍,高筒皮靴……穿在他们身上,似乎有点制服的感觉。

要知道,草原上的藏民,现在也和县城的人一样穿着随意,都是藏袍和牛仔、西服之类的混搭着穿。不是正式的节日里,很少有人穿戴得这么藏式、这么传统,更别说还穿得一模一样了!

这又不是跳舞,他们也不是孪生兄弟,天性喜欢自由的藏人,怎么会和别人撞衫呢?

所以说,这些马帮人的穿着,有点诡异!

蒲英本来就对军人的纪律性和整齐性很敏感,见到这种“制式”的打扮,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军队!

可是,江央多吉从哪儿搞来的军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