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科幻 > 傻子怪才传奇人生 > 第1091章 舰艇的动力奥秘

傻子怪才传奇人生 第1091章 舰艇的动力奥秘

作者:刘荆洪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3-11 11:06:0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小梦石打开穿越号机器人手机的穿越功能,沈聪明编辑、李任惠科普作家、于张喜文史作家、齐红霞特警、沈琳特警,红学家范想林、考古学家张洪德、神话学者夏青、刘媛媛编辑、程萍编辑、林燕子舞蹈家等,纷纷打开魔衣与魔幻背心的穿越功能,他们穿越来到了南海梦想科考艇上。海洋奥秘研究所高敏所长、王可博士、刘梦石带着梦弟、小燕子、小聪、小明、小波等与夏青、张洪德、小梦石等众人来到舰艇上参观。

小梦石问:“舰艇动力的奥秘何在?”邓青艇长说,舰艇的动力系统是其核心组成部分之一,直接影响其性能、续航能力和作战效能。舰艇动力类型有蒸汽动力。蒸汽动力是航母使用最早、最多的动力形式。其工作原理是将水烧开,形成高压高温的蒸汽,然后利用蒸汽推动叶片旋转,从而驱动螺旋桨。蒸汽动力的优点包括尺寸小、重量轻、经济性高、工作平稳、噪音低和生命力强。然而,这种动力系统需要频繁的维护和燃料补给。

副艇长胡虎说,还有燃气动力。燃气轮机是一种高效的动力装置,广泛应用于现代舰艇。燃气轮机通过燃烧燃料产生高温高压气体,驱动涡轮旋转,进而带动发电机或螺旋桨。燃气轮机的优点在于能量密度高,体积小而功率大。例如,美国伯克级巡洋舰使用的通用电气生产的LM2500航改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邓青艇长说,还有核动力。核动力是现代大型舰艇,尤其是航母,所采用的一种先进动力形式。核动力航母的优势包括:海水淡化系统:能够提供足量淡水,减少补给频率。长时间高速航行:可以长时间保持最高速满速航行。节省空间:无需烟囱,舰岛缩小,甲板空间得以优化。快速动力响应:锅炉时刻处于热机状态,动力随叫随到。增加载荷:燃油载重转为战机、其他油料和弹药,提高了舰艇的作战能力。下面请徐舰长对动力系统进行比较。

徐舰长说:“邓青艇长,客气了,邓青艇长曾经是驱逐舰舰长,我简单回答,常规动力(蒸汽动力、燃气动力)优点是造价较低,技术成熟,维护相对简单。缺点是需要频繁补给燃料,续航能力有限,蒸汽动力噪音较大。核动力的优点是续航能力强,不需要频繁补给,动力响应快,节省空间,适合长时间部署。缺点是造价高昂,技术复杂,维护要求高,核废料处理问题。结论舰艇动力系统的选择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任务需求、预算限制、技术水平和战略考虑。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的舰艇动力系统可能会更加高效、环保和智能化。”

接着,邓青艇长详细地介绍舰艇动力装置知识 。蒸汽轮机动力装置。以蒸汽轮机为主机的推进装置 。包括主锅炉 、主蒸汽轮机 、主冷凝器 、主传动力装置是在 20 世纪初期发展起来的, 至今仍为中、小型舰艇广泛 用 。其优点是经济性好 ,重量和尺寸小, 机动性高, 操纵管理方便。 缺点是噪音高, 振动大 ,单机功率小。”

舰长停顿了片刻 ,补充说: “发展趋向是进一步提高增压比以增 大单机功率 ,采用减振和消音技术以提高隐蔽性,进一步提高经济性和自动化程度 。它是在 20 世纪中叶发展起来的新型动力装置 ,兼有蒸汽轮机和柴油机动力装置的优点 ,单机功率 、经济性和寿命等性能指 标已达到较高的水平 。

刘傻子说,70 年代以来 , 已被大、中型水面舰艇和特种艇 广为采用 。其缺点是: 低负荷热效率低 ,须用结构较复杂的变向传动 装置或变螺距螺旋桨,进排气装置尺寸大,对制造材料和工艺要求高,

刘傻子教授说:“日俄战争后,出现了近代护卫舰和水上飞机母舰 。第一次世界大 战中, 潜艇发挥了重大作用,出现了航空母舰、反潜舰艇 ;水面舰艇普遍加强反潜武器。”

邓青艇长说:“战后,各国成批建造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 、护卫舰 、潜艇、 航空母舰和其他小型舰艇, 勤务舰船也得到相应的发展。从 19 世纪 30 年代起 ,舰炮口径不断加大,爆炸弹,取代实心弹;19 世纪中叶后,后装线膛炮,逐步取代前装滑膛炮 ;旋转炮塔炮,逐步取代舷炮。”

胡虎副艇长说:“ 随着舰炮破坏力的提高,迫使大型舰艇装设舷部和甲板的装甲防护带 。 19 世纪 50 年代开始,装甲舰和装甲巡洋舰应运而生, 并逐渐成为舰队的主力 。”

徐舰长说:“ 19 世 纪下半叶,钢铁逐步成为主要造船材料,使船体结构更加坚固耐用,排水量增至万吨以上,同时,水雷和鱼雷陆续装备舰艇。 1877 年 ,英国研制出鱼 雷艇。”

刘傻子说:“1892 年,俄国研制成布雷舰 。接着 ,各国陆续建造鱼雷艇和布雷 舰并用于海战。水雷和鱼雷装置 ,增强了海军的战斗力, 也给军舰带 来新的威胁 ,迫使大型军舰设置水下防雷结构 。1893 年 ,英国建成专 门对付鱼雷艇的驱逐舰。”

邓青告诉大家说:“20 世纪初,出现具备一定作战能力的潜艇。 俄国开始建造世界上第一批扫雷舰艇。 如果,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因此,我们要深刻认识到 ,拥有自主发展的先进航海科学技术,中国才能真正成为世界航海强国。”

梦弟讲述了自己梦见老海龟谈潜艇科技, 胡虎听了 , 笑道:“梦弟,我听见刘傻子教授介绍你了,你真是名不虚传。”“胡虎叔叔 ,你能继续给我们介绍潜艇的功能么?” 梦弟说。“好的, 双壳潜艇艇体,分内壳和外壳,内壳是钢制的耐压艇体,保证潜艇在水下活动时 ,能承受与深度相对应的静水压力 ;外壳是钢制的非耐压艇体, 不承受海水压力。” 指挥员李君说。

王可博士说,内壳与外壳之间,是主压载水舱和燃油舱等 。单壳潜艇只有耐压艇体, 主压载水舱布置在耐压艇体内,在耐压艇体两侧 ,设有部分不 耐压的外壳 ,作为潜艇的主压载水舱。

李君指挥员说,现代潜艇进度耐压艇体内, 通常分为艏 、舯 、艉三大段,分隔成 3~8 个密封舱室 ,舱室内设置有操纵指挥部位及武器 、设备 、装置、 各种系统和艇员生活设施等,以保证艇员正常工作、生活和实施战斗。

刘傻子说,现代潜艇在艄段安装有大型球形声纳基阵和鱼雷舱,在鱼雷舱内,一般安装有 4-8 具鱼雷发射管 。舯段有耐压的指挥室和非耐压的水上指挥舰桥。

刘傻子教授问:“舰长 ,舰艇的现代化体现在哪些方面?你可以给我们海洋奥秘探索行动组的学生志愿者讲讲。”

舰长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大批旧式舰艇陆续退役 , 少数进行现代化改装 。随着舰载武器 、动力装置 、电子设备 、造船材料和工艺的迅速发展 ,舰艇的发展跨入现代化阶段 。20 世纪 50 年代初期 , 航空母舰开始装备喷气式飞机和机载核武器 , 采用斜角甲板、 新式起飞弹射器 、升降机 、降落拦阻装置和助降系统。”

海洋爷爷插话说:“50 年代中期 ,第一艘核潜艇“鹦鹉螺 ”号建成服役。50 年代末期 ,导弹开始装备到大、中型舰艇;反潜舰艇、 登陆作战舰艇得到进一步发展 。60 年代 , 出现新型导弹巡洋舰 、导弹驱逐舰 、导弹护卫舰、战略导弹核潜艇、 核动力航空母舰 、直升机母舰、两栖攻击舰、猎雷舰 、遥控扫雷艇。”

舰长接着讲:“ 1967 年 ,第三次中东战争后 ,许多国家普遍重视发展导弹艇, 出现导弹卫星跟踪测量船 、卫星通信船 、武器和设备试验船等 ,航行补给船、海洋调查船和电子侦察船在技术上也有新发展。

直升机开始普遍装备大、中型水面舰艇, 军用快艇开始装备燃气轮机动力装置并采用水翼和气垫技术。”

70 年代以后 , 出现搭载垂直 / 短距起落飞机的航空母舰 、多用途航空母舰 、通用两栖攻击舰等 , 导弹已成为战斗舰艇的主要武器。

大、中型舰艇,普遍搭载直升机 。战斗舰艇, 装有指挥控制自动化系 统和火控系统 。燃气轮机 , 已为水面舰艇广泛采用 ,舰艇各系统的 自动化程度提高。 舰艇隐身技术开始得到应用 ,模块化造船工艺日趋 完善。

舰长说到这里 ,停顿了片刻说:“中国海军自 20 世纪 50 年代起,研制成一批巡逻艇, 随后引进技术资料和部分装备,建成一批护卫舰 、潜艇、扫雷舰 、猎潜艇和鱼雷艇。

到 60年代初,海军舰艇和武器装备进入全面自行研制 阶 段 。 1962 年建成“62 ”型护卫艇。 1964年,建成“037”型猎潜艇。 同学们, 你们可以打开梦幻帽的搜索功能 ,谈一下舰艇的发展历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