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科幻 > 傻子怪才传奇人生 > 第1074章 穿越郑和下西洋

傻子怪才传奇人生 第1074章 穿越郑和下西洋

作者:刘荆洪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3-02 18:38:1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小梦石打开穿越号机器人手机的穿越功能,沈聪明编辑、李任惠科普作家、于张喜文史作家、齐红霞特警、沈琳特警,红学家范想林、考古学家张洪德、神话学者夏青、刘媛媛编辑、程萍编辑、林燕子舞蹈家等,纷纷打开魔衣与魔幻背心的穿越功能,他们穿越来到了南海梦想科考艇上。

科学奥秘探索小分队队长刘傻子教授,带领科学奥秘探索小分队海洋奥秘探索行动组,乘坐南海梦想科考艇在大海上行驶。小明、小波、小聪、小燕子与梦弟 , 在一起议论航海家郑和。

刘梦石说:“我做了一个很奇怪的梦,我驾驶小车来到三亚一个地方,要见自己的一个文友,谁知道,我出门的时候,找不到自己的小车,看见一个工地的大坑,挖掘机在运行,我发现下面有一辆小车,我上去一看,窗户玻璃是破的,用手一推,车子可以移动,细细一看,不是我的小车,而是面包车。这个梦太怪了。更奇怪的是,我忽然发现自己到了海边,我的小汽车居然变成了一只汽艇,载着我,在海上行驶,遇到了一只浩浩荡荡的船队,一打听,是郑和下西洋的团队。”

考古专家张洪德说,明朝航海家郑和,率领庞大舟师七下西洋 , 拉开了人类走向远洋的序幕 。郑和下西洋的历史之久 、规模之大 、航程之远与抵达国家和地区之多,是当时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无可比拟的,比欧洲航海家哥伦布、达伽马的远洋航行时间,早了半个多世纪。

梦弟问高敏所长:“海洋爷爷,老师说,郑和下西洋是华夏航海历史上的创举,是这样吗? ”

高敏说,郑和下西洋是明代永乐、宣德年间的一场海上远航活动,首次航行始于永乐三年(1405年),末次航行结束于宣德八年(1433年),共计七次。由于使团正使由郑和担任,且船队航行至婆罗洲以西洋面(即明代所谓“西洋”),故名。

考古学者张洪德说,在七次航行中,三宝太监郑和率领船队从南京出发,在江苏太仓的刘家港集结,至福建福州长乐太平港驻泊伺风开洋,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地,已知最远到达东非、红海。

刘梦石教授说,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和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也是15世纪末欧洲的地理大发现的航行以前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险。

关于郑和船队的航海目的、航行范围等史实以及对七次航行的评价,学术界仍存在争议。不过,郑和下西洋无疑展现了中国古代先进的航海技术和强大的海上力量,同时也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神话学者夏青说,明成祖朱棣通过靖难之役夺取皇位,为了巩固统治地位,宣扬国威,同时也为了加强对海外的影响力,决定派遣船队下西洋。明初社会生产力得到恢复与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繁荣,国库充盈,为远航提供了物质基础。且朱棣希望通过发展海外贸易,增加财政收入,满足国内建设和对外征战的需求。

高敏说,中国造船技术历史悠久,到宋元时期更是发展出铅锤测海、指南针导航、航海针图等先进航海技术,为郑和下西洋提供了技术支撑。第一次下西洋:1405年7月11日,郑和率队从福建省长乐县五虎门出发,共计27800人。涉及占城、爪哇、旧港、暹罗、南渤里、苏门答腊、满刺加、古里、锡兰山等国家及地区。途中遭遇海盗陈祖义袭击,郑和反击并活捉陈祖义,后在旧港设立宣慰使司。

黄小燕说,第二次下西洋:1407年至1409年夏,郑和再次出使西洋,共27000人,途径暹罗、占城、爪哇、古里、满刺加、柯枝、渤泥、锡兰和加异、柬埔寨等国家及地区,正式册封了古里王,并在古里刻石立碑,回国途径锡兰时向当地佛寺布施。

程萍编辑说,第三次下西洋:1409年10月至1411年7月6日,郑和经过阿拨巴丹、占城、加异勒、爪哇、满刺加、锡兰山、古里、阿鲁、小葛兰、柯枝、苏门答腊、喃渤里、甘巴里等国家及地区,调解了满剌加与暹罗国的矛盾,还处理了锡兰山国王亚烈苦奈儿的问题。

刘媛媛编辑说,第四次下西洋:1413年11月至1415年8月12日,郑和率27670人第四次下西洋,首次到达东非麻林迪国,同年麻林迪国向明王朝进献“麒麟”。郑和还在苏门答腊国打败了苏干剌,并将其带回明朝廷诛杀。

文史作家于张喜说,第五次下西洋:1417年6月至1419年8月8日,郑和第五次下西洋,抵达卜喇哇、占城、麻林、爪哇、木骨都束、东非等国家及地区,奉命在柯枝诏赐国王印诰,封国中大山为镇国山,并立碑铭文,还带回了多样异域动物。

科普作家李任惠说,第六次下西洋:1421年3月3日至1422年9月2日,郑和第六次出海,到达占城、暹罗、忽鲁谟斯、祖法儿、刺撒、竹步、麻林、古里、柯枝、加异勒、锡兰山、苏门答剌、阿鲁、满刺加、幔八萨等国家及地区,暹罗、苏门答剌和阿丹等国均派遣使节跟随郑和船队前往明王朝朝见。

刘梦石教授说,第七次下西洋:在明成祖朱棣驾崩后,继位的明仁宗朱高炽宣布停止下西洋,郑和被任命为南京守备。到了宣德5年,明宣宗朱瞻基打算再次让郑和出海远航,命令郑和往西洋忽鲁谟斯等国公干。此次出航的有太监王景弘、右少保洪保等人,船队人数也是达到27000余人。宣德6年12月,船队从五虎门出海,途经占城、接着往非洲南端开去,最远接近莫桑比克海峡之后就返航了。当船队航行到古里的时候,郑和因劳累过度于宣德8年4月去世。郑和去世后,船队在太监王景弘的率领下于宣德8年7月返回南京。

夏青教授说,郑和向世界宣告了大明王朝天下政治体系在南海的确立,加强了明朝对海外的影响力,确立了明朝在南海的海权,使各国承认明朝在南海建立的政治秩序,同时也调解了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矛盾,维护了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高敏说,航海事业方面:郑和下西洋是当时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队伍规模最庞大、航行范围最广的海上活动,开创了世界航海的新纪元,对后世的航海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来的航海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关于郑和下西洋,还有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传记,即《郑和下西洋:1405~1433》,这本书详细记录了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背景和具体过程,对于深入了解这一历史事件非常有帮助。

沈明贵说:“梦弟,你这个问题问傻子问错了人,我来回答吧。公元 15 世纪是东西方航海事业大发展时期 。1405—1433 年,华夏航海家郑和率船队七下西洋 , 历经 30 多个 国家和地区 , 远航至非洲东岸的现索马里和肯尼亚一带 , 成为中国航海史上的创举。”

小燕子说,历史老师告诉我们,当代美国史学家路易斯.利瓦塞斯这样评论:“郑和船队在世界历史上,是一支举世无双的舰队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没有人可以与之相匹。”英国科技史权威李约瑟博士则写道: “世界上第一个远洋舰队,由郑和率领,27800 名汉人分乘 208 艘船舰,驶向三大洋。”

计算机姐姐沈琳建议:“我作为你们的海洋奥秘探索辅导员,小燕子、小 聪 、梦弟,你们三个 谈谈郑和下西洋的意义吧! ”

小梦石说,我听穿越号机器人手机说过,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贸易往来,带回了大量的奇珍异宝、香料药品、异国动物等,同时也推动了中国国内的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小聪说,我知道,郑和下西洋还开辟了贯通太平洋西部与印度洋等大洋的直达航线,促进了海上贸易的繁荣。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文化交流,传播了中国的文化和科技,同时也吸收了各国的文化成果,丰富了中国的文化内涵。

小波说:“我知道,郑和下西洋的意义,在于把华夏和东南亚各国的政治经济交往推向了高峰,为东南亚地区的繁荣稳定 , 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小燕子说:“近年,东南亚许多国家,都举行了纪念郑和的活动,如马来西亚首度发行以郑和事迹为题材的纪念邮票,以纪念郑和下西洋六百周年及马中交往六百周年。新加坡旅游局还举办‘ 郑和文化村活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