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科幻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1414章 故技重施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414章 故技重施

作者:十月廿二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3-21 23:05:04 来源:小说旗

第1414章 故技重施

正所谓舍不着孩子套不着狼。

既然要搞个大活,那首先就得释放出一些诱饵来。

但又不能真的泄露太多秘密。

让外国人直接接触验证机状态的歼20显然绝无可能,而且实际也无法达到最终目的。

思来想去,还是决定把位于电科14所建在渝都的大型微波暗室抛出去。

虽说这东西背后的技术敏感程度丝毫不亚于歼20本身,但微波测试中心就像风洞基地一样是个相当大的范围,真正重要的控制室和分析中心都在单独的建筑里面,暗室本身只是个布满吸波锥和传感器的屋子而已,让人看看反倒没什么。

并且另一方面,测试中心的构造比较复杂,很容易布置一些线索让对方发现,从而引导别人“推测”出想要的结论。

这比直截了当地把相同内容告诉对方更容易取信于人。

把计划上报之后,上级很快批准同意。

而常浩南也一不做二不休,趁着“华夏欧洲航空产业交流月”的机会,让刘永全直接邀请包括艾德斯坦纳在内的几名欧洲技术人员参观渝都微波测试中心。

名义上的理由是增进双方互信,并希望空客a320neo能够选择西罗公司“研发”的ae1500发动机作为首发动力。

欧洲人其实也猜得到,这里面肯定还有其它猫腻。

所谓增进互信,基本就是一些例行公式,而后一件事目前虽然还没官宣,但也已经谈的**不离十。

根本犯不上做出如此大的动作。

但没办法,大型微波暗室这东西确实稀罕,再加上华夏第四代战机首飞的事情又是最近两个月国际航空界讨论最多的话题。

就算明知道是个饵,也得吃进去尝尝味道。

此外,常浩南也特地嘱咐过,邀请名单中不能包括罗罗的项目主管蒂姆·波迪。

因为后者曾经被他用几乎相同的套路骗过一次,不仅自己可能警惕性拉满,还有可能影响到同行的其他人……

……

当艾德斯坦纳走下考斯特中巴车时,感觉自己的头发几乎立刻就沾上了细密的水珠。

有点像他最讨厌的伦敦的天气。

不过,法国人的注意力很快就被眼前依山而建的灰色建筑群吸引,他看到厚重的钢筋混凝土外墙上,蜂窝状的通风口像无数双沉默的眼睛。

“请各位先换上特制的衣服和鞋子,接下来请按照我们的引导进行参观……”

欧洲虽然没有同等规模的大型设备,但大家毕竟都是高段位选手,研究机构用的小型微波暗室还是见过的。

所以倒也没人多说什么,都用最快的速度换好装备,像小学生春游一般排着队等待进入。

整个参观团虽然是刘永全带头,但他毕竟不是电磁学领域专家,所以到了具体介绍的时候,还是换成了来自14所本身的杨杰负责。

“这是我们三年前落成的第二代多功能电磁场综合测试设备,也就是一般所说的微波暗室,可以屏蔽外界电磁波的干扰,使测量活动不受外界电磁环境的影响,同时能够抑制内部电磁多路径反射干扰,构建一种对来波几乎全部吸收的纯净的电磁测量环境……”

二人带着一众好奇宝宝来到一个挂着“rcs近”牌子的大门口,然后继续道:

“整个测试中心包括一间天线远场实验室、两间天线近场实验室、两间rcs远场实验室、三间rcs近场实验室、一间emc实验室……而眼前的就是rcs近场测试区。”

通过翻译听到这句话之后,一众欧洲人虽然早有所料,但脸上还是难免露出了遗憾的表情。

毕竟,如果只是绕着外面这么走马观地来一圈,那似乎也没什么太大意思。

当然转念想想,这似乎才更加合理。

毕竟就连美国人,当年都只允许他们隔着几十米的距离远远看上一眼。

然而,他们刚做好心理建设,就看见杨杰掏出一张id卡,直接把门给刷开了。

“请各位跟紧脚步,这里的结构比较复杂。”

看这意思,似乎是请他们更进一步?

艾德斯坦纳甚至怀疑是不是对方准备钓鱼执法,只等着自己一行人进去就直接以间谍行为的名义按住。

当然这种离谱的想法也只是闪过了一瞬间,而且他脚上的动作可比所有人都快,率先迈了进去。

“我们专门腾出了二号rcs近场实验室供各位近距离参观,以展示我们对欧洲同伴的高水平信任……”

虽然理性上,谁都知道这属于场面发言,但杨杰的一番话还是让一众欧洲人难免有些感慨。

甚至感动。

毕竟别管人家嘴上怎么说,带着你近距离参观的决定总是实实在在的。

防静电鞋踩在地板上发出特有的吱嘎摩擦声,艾德斯坦纳注意到走廊两侧的吸波尖劈呈现出奇特的渐变结构,从入口处的浅灰逐渐过渡到深处的墨黑。

当进门的一刹那,仿佛连呼吸声都变得比刚才清晰了不少。

参观路线显然经过精心设计,就在杨杰准备关门之前的一瞬间,正巧有一组技术人员推着三辆设备车迎面而来。

艾德斯坦纳下意识回头,发现杨杰似乎表现的非常慌乱,正在朝身后迅速挥手,示意对方快点离开。

在电光火石之间的刹那,他看到每辆推车都严丝合缝地盖着银灰色防静电布,但在第二辆推车转弯时,布角掀起的刹那露出半截s型的进气道曲面。

然而从轮廓上看,却和大上个月首飞的那架2001号机完全不像。

反而是单垂尾、机腹进气,且鸭翼和主翼并不位于同一个水平面上。

换句话说,更接近现有的的歼10。

他还想再探出头去进一步细看时,杨杰却已经把门关上:

“这间暗室中总计包括个吸波尖劈,壳体结构屏蔽体为焊接式……”

尽管后者在介绍时已经隐去了大部分敏感信息,但仍然不可能做到滴水不漏。

比如有人已经开始观察,屏蔽壳体主结构是否完全依托于壳体外部的土建钢柱及钢梁框架。

但艾德斯坦纳的思维却仍然沉浸在刚才那一瞬间。

他此时基本已经确定,那个模型的总体设计就是一架歼10。

只不过,似乎整体更加臃肿,似乎在腹部增加了什么额外的设施。

“或许是弹舱?”

艾德斯坦纳这样推测道。

在如今的超视距空战时代,非隐身机也会测试雷达反射面积,但一般都是在试飞过程中顺便完成,数据也是有个大概即可,用不着如此大费周章。

那么,如果进行合理推测,是否说明华夏方面仍然没有放弃为歼10研制隐身改进型的努力?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