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打卡:从三流主播到顶尖食神 > 1

打卡:从三流主播到顶尖食神 1

作者:南墙先生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5 15:26:28 来源:平板电子书

高楼大厦的灯光或明或暗,或红或绿,交相辉映,宛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远处,长江和嘉陵江的江水在灯光的映照下,波光粼粼,宛如两条银色的丝带环绕着城市。

李潇被眼前的美景震撼得说不出话来,许久才回过神来:“这夜景,简直是人间仙境,我从来没见过这么美的城市夜景。”

林一飞则架起相机,长时间曝光拍摄,想要将这如梦如幻的夜景完美定格:“这光线,这角度,我一定要拍出最震撼的重庆夜景照片,让更多人看到这座城市的魅力。”

从观景台下来,他们前往附近的一家火锅店。还未进店门,浓郁的牛油香气便扑鼻而来。店内人声鼎沸,热闹非凡,食客们围坐在火锅旁,欢声笑语,空气中弥漫着**的气息。

三人找了个空位坐下,点了一份经典的九宫格火锅,红汤锅底红亮诱人,牛油香气四溢,清汤锅底则鲜香滋补,汤鲜味美。

不一会儿,菜品上桌,毛肚、鸭肠、黄喉、牛肉、郡花等摆满了一桌。李潇看着这满满一桌菜,兴奋地说:“在重庆吃火锅,就是要这么丰盛,看着就过瘾。”张悦东笑着介绍:“重庆火锅讲究‘七上八下’涮毛肚,这样涮出来的毛肚口感最脆;鸭肠也是,稍微涮一下,打个卷儿就可以吃了,又脆又嫩。”

说着,他拿起筷子,夹起一片毛肚,放入红汤锅底中,熟练地涮动几下,毛肚上沾满了麻辣的汤汁,放入口中,发出“嘎吱嘎吱”的脆响:“这毛肚,太脆了,麻辣鲜香,太过瘾了!”

李潇也学着张悦东的样子,涮起了鸭肠,鸭肠在锅中瞬间卷曲,她迫不及待地捞出来,蘸上香油蒜泥调料,放入口中,鸭肠的鲜嫩与调料的鲜香完美结合,让她赞不绝口:

“这鸭肠,绝了,又嫩又入味,我感觉我能吃下一整盘。”林一飞则忙着拍摄桌上热气腾腾的火锅和吃得正香的同伴,还不时夹起一筷子菜放入口中:“这火锅,不仅好吃,看着也太有食欲了,拍出来的照片肯定很诱人。”

吃完火锅,三人来到附近的一个露天茶馆,准备观看川剧变脸表演。

茶馆里,摆放着一张张古朴的竹椅,中间是一个简易的舞台,舞台上挂着红色的幕布,充满了浓郁的巴蜀风情。观众们陆续入座,点上一杯盖碗茶,嗑着瓜子,等待表演开始。

表演开始,一位身着华丽戏服的演员走上舞台,向观众拱手致意。随着激昂的锣鼓声响起,演员瞬间变脸,一张红脸眨眼间变成了黑脸,手法之快,让人目不暇接。台下观众纷纷鼓掌叫好。

紧接着,演员又接连变出多张脸谱,蓝脸、绿脸、白脸……每张脸谱都栩栩如生,代表着不同的人物性格。

李潇看得眼睛都不眨一下,惊叹道:“这变脸也太神奇了,完全看不出破绽,演员是怎么做到的?”张悦东笑着解释:

“川剧变脸可是一门绝技,有抹脸、吹脸、扯脸等多种手法,演员们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才能在舞台上如此娴熟地表演,这背后蕴含着深厚的巴蜀文化底蕴。”林一飞则迅速按下快门,记录下这精彩的瞬间:“这表演太有特色了,回去一定要把照片整理好,让大家感受一下川剧变脸的魅力。”

表演结束后,三人来到茶馆旁边的特产店,挑选重庆特产。店里摆满了各种特色商品,火锅底料、陈麻花、磁器口古镇的小吃、三峡乌木工艺品等琳琅满目。

李潇挑选了几包不同口味的火锅底料,准备带回去送给亲朋好友:“这重庆火锅太好吃了,让大家尝尝正宗的重庆味道。”张悦东则买了几本关于重庆历史文化的书籍和一些明信片:

“这些书和明信片可以让我更深入地了解重庆,也能给学生们讲讲重庆的故事。”林一飞买了几个带有重庆特色元素的手机壳和钥匙链,准备装饰自己的摄影装备:“这些小物件很有重庆特色,看着就能想起这次难忘的山城之旅。”

带着满满的欢乐与收获,三人返回酒店。房间里,李潇躺在床上,回忆着一天的点点滴滴,兴奋地说:“今天的重庆之旅太精彩了,洪崖洞的夜景、长江索道、火锅、变脸表演,每一项都让我印象深刻,这座城市充满了魅力。”

张悦东也点头赞同:“是啊,重庆既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又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还有这热情似火的城市氛围,让人来了就不想离开。”林一飞则在一旁整理着相机里的照片,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明天还有更多美景等着我们呢,赶紧睡,养足精神,继续探索这座魔幻山城。”在山城的夜色与对明天的期待中,他们渐渐进入了梦乡,而重庆的故事,还在继续书写……

告别重庆的火辣与热情,三人乘坐动车奔赴苏州,那座充满江南水乡柔情与诗意的城市。车窗外,江南的景致如诗如画般展开,绿意盎然的田野、蜿蜒流淌的小河、错落有致的村落,仿佛一幅水墨画卷。

李潇的目光被窗外的美景吸引,不禁感叹:“都说江南美如画,这下可算是亲眼见识到了,这一路上的风景都如此迷人,真不敢想象苏州会有多美。”

张悦东也微笑着点头,眼中满是对江南历史文化的向往:“苏州可是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吴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园林、古镇、丝绸、昆曲……每一项都承载着深厚的底蕴,咱们这次可得好好领略一番。”

林一飞则早已调好相机,不停地按动快门,想要捕捉这江南水乡的神韵:“这光线,这色彩,太有感觉了,我感觉我能拍出一组绝美的江南风情照。”

抵达苏州,他们乘坐地铁前往位于平江路附近的酒店。

放下行李后,稍作休息,便迫不及待地前往平江路。平江路,这条苏州古城保存最为完整的古街,宛如一条静谧的时光长河,流淌着千年的故事。

青石板路蜿蜒曲折,两旁是粉墙黛瓦的江南民居,斑驳的墙面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屋前,河水潺潺流淌,河面上,小船悠悠划过,船夫哼唱着悠扬的江南小调,船头剪开碧绿的水波,泛起层层涟漪。

李潇漫步在平江路上,轻轻抚摸着古老的墙壁,感慨道:“走在这条路上,感觉时间都慢了下来,仿佛一下子穿越回了古代,每一步都能踩到历史的痕迹。”张悦东则指着街边的一座老宅,向同伴介绍:

“你们看,这座老宅的木雕窗花,工艺精湛,每一处细节都蕴含着古人的匠心,这就是江南传统建筑的魅力所在。”

沿途,他们看到许多特色小店。走进一家苏绣店,店内挂满了精美的绣品,花鸟鱼虫、山水人物,栩栩如生,针法细腻,丝线的光泽在光线下熠熠生辉。

店主热情地介绍道:“苏绣可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以针法精细、色彩雅致著称,一幅好的苏绣作品,往往要耗费绣娘们数月甚至数年的心血。”

李潇被一幅绣着牡丹的手帕吸引,手帕上的牡丹娇艳欲滴,花瓣层层叠叠,仿佛能闻到花香,她爱不释手地买下:“这手帕太美了,带着浓浓的江南韵味,回去送给朋友,肯定能让她们感受到苏州的美。”

逛累了,他们寻了一家临河的茶馆坐下,点了一壶碧螺春。不一会儿,服务员端上茶具,滚烫的热水注入茶壶,瞬间,茶香四溢。李潇轻轻抿了一口,茶香在口腔中散开,清新淡雅,她满足地闭上眼睛:“这碧螺春,不愧是苏州的名茶,香气浓郁,口感醇厚,喝上一口,感觉整个人都舒畅了。”

张悦东则拿起茶盖,轻轻拂去茶沫,说道:“碧螺春产于太湖洞庭山,原名‘吓煞人香’,康熙皇帝南巡时赐名‘碧螺春’,它可是集花香、果香、茶香于一体,有‘一嫩三鲜’之称,嫩指芽叶嫩,鲜指色、香、味鲜。”

喝完茶,他们继续前行,来到了拙政园。拙政园,这座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的江南古典园林,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园林以水为中心,亭台楼阁、假山池沼、花草树木错落有致地分布其中,一步一景,美不胜收。踏入拙政园,仿佛进入了一个世外桃源,隔绝了尘世的喧嚣。

他们沿着曲径通幽的小道前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远香堂。远香堂四面透风,格外凉爽,堂前大水池中荷花盛开,香气扑鼻。

张悦东介绍道:“远香堂是拙政园的主体建筑,取周敦颐《爱莲说》中‘香远益清’之意,夏日在此赏荷,最为惬意。你们看这堂内的陈设,简洁大方,与周围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尽显江南文人的高雅情趣。”

李潇站在堂前,望着满池荷花,深吸一口气:“这荷花真美,古人可真会享受,在这样的地方生活,每天都能与美景相伴,心情肯定格外舒畅。”

绕过远香堂,来到小飞虹。小飞虹是一座精美的廊桥,朱红色的栏杆倒映在水中,宛如一条绚丽的彩虹。桥身两侧种满了花草,微风拂过,花香四溢。

林一飞迅速找到最佳拍摄角度,按下快门:“这小飞虹简直是摄影的天堂,无论是色彩、构图还是光影,都恰到好处,拍出来的照片肯定美极了。”

接着,他们来到香洲。香洲形似一艘游船,船头微微上扬,船尾轻盈翘起,停靠在岸边。船舱内设有桌椅,可供游人休息。李潇走进船舱,坐下感受了一番:“坐在这儿,仿佛真的置身于游船之上,随着水流飘荡,欣赏着沿途的美景,古人的想象力真是丰富。”

张悦东笑着解释:“香洲是拙政园中的经典景观之一,它不仅是一处建筑,更是一种意境的营造,让人在园林中也能体验到泛舟水上的乐趣。”

游览完拙政园,已近傍晚,三人的肚子开始咕咕叫了起来。他们来到一家苏帮菜馆,点了几道招牌菜。

不一会儿,松鼠鳜鱼上桌了,只见鱼身被炸得金黄酥脆,昂首翘尾,形似松鼠,浇上热气腾腾的卤汁,瞬间发出“吱吱”的响声,香气扑鼻。李潇惊叹道:“这道菜简直是艺术品,造型太精美了,都舍不得下筷。”张悦东笑着说:

“松鼠鳜鱼可是苏帮菜的代表之一,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品尝过,对其赞不绝口。这鱼要选用新鲜的鳜鱼,经过精心处理、油炸,再浇上特制的卤汁,才能达到外脆里嫩、酸甜可口的口感。”李潇夹起一块鱼肉放入口中,鱼肉外酥里嫩,卤汁酸甜适中,在口腔中完美融合,她竖起大拇指:“果然美味,这口感,绝了!”

接着,又上了一道碧螺春虾仁。虾仁晶莹剔透,颗颗饱满,散发着淡淡的茶香。林一飞夹起一颗虾仁放入口中,虾肉鲜嫩弹牙,带着清新的碧螺春香气,他赞不绝口:“这虾仁与碧螺春的搭配太巧妙了,既能品尝到虾肉的鲜美,又能感受到茶香的悠长,真是别具一格。”

吃完晚饭,他们来到平江路的一个昆曲茶馆,准备欣赏一场昆曲表演。茶馆内布置得古色古香,木质的桌椅、精美的雕花、柔和的灯光,营造出一种优雅的氛围。观众们陆续入座,点上一杯茶,静静等待表演开始。

表演开始,演员们身着华丽的戏服,妆容精致,迈着轻盈的步伐走上舞台。悠扬的笛声响起,演员们婉转开腔,唱腔柔美细腻,如泣如诉,仿佛将听众带入了一个梦幻般的世界。他们表演的是《牡丹亭》中的经典片段,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故事在舞台上缓缓展开,演员们通过精湛的表演,将人物的情感演绎得淋漓尽致。

李潇听得如痴如醉,手中的茶杯都忘了放下:“昆曲不愧是百戏之祖,这唱腔、这表演,太有韵味了,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都饱含深情,让人沉浸其中。”张悦东也点头赞同:“昆曲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融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演员们从小就要接受严格的训练,才能掌握这门技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