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战争世界 > 第七章 军火贸易

战争世界 第七章 军火贸易

作者:闪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37: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王学炽要说的,显然不是早已结束的停火谈判,而是国际社会的风云变幻。

虽然扶桑是冲突的制造者,遭受了惨重损失,并且受到惩罚,但是从总体上讲,这场冲突对花旗造成的影响绝不在扶桑之下。只是在冲突期间的不作为,就让花旗的威望遭到重创。

在冲突结束,准确的说是双方宣布停火之后的一个月内,花旗总统、副总统与国务卿轮流出访,走遍了所有盟国与准盟国。与此同时,花旗总统还一改以往的态度,宣布将通过增加驻军、部署更多的防御武器、加大与盟国的军事合作等方式来提高花旗在共同防务中承担的义务。接下来,花旗就向高丽增派了一个旅的地面部队,并且与高丽举行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联合军事演习。在访问高丽的时候,花旗国务卿还以暗示的口吻提到,如果高丽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会考虑在高丽部署战术核武器。只不过,此举非但没有安抚住高丽,反到把高丽当局吓个半死。在花旗国务卿表态后不久,高丽总统就公开表示,高丽绝不会以任何方式在本土拥核。

当然,冲突造成的影响不是一下全部都显现出来,而是逐渐显现出来的。

首先出现的,或者说最明显的影响就是,众多国家开始质疑花旗军火的性能,有的国家还在重新考虑军购计划。

毫无疑问,最受质疑的就是F-35A战斗机。

在此之前,花旗一直宣称,F-35A是标准的第四代战斗机,哪怕不是为空战而生,也能轻易战胜第三代战斗机。虽然在冲突结束之后,花旗五角大楼给出了明确解释,F-35A在空战中落败,不是性能不如华夏的第三代战斗机,而是没有获得必要的支持,即扶桑空中自卫队没有用正确的方式使用这种战斗机,但是对众多F-35A销售清单上的国家来说,事实胜于雄辩。很简单,不管是单机对抗、还是系统对抗,F-35A都有被J-11击落的记录,而且战损比例高得吓人。

首先得承认,花旗国防部确实没有乱说。在冲突中损失的F-35A,特别是在空战中被击落的F-35A,大部分都没有获得预警机的支持。在获得预警机支持的情况下,F-35A取得过不错的战绩。可以说,只要基本条件相当,那么F-35A与J-11的空战交换比就算达不到花旗国防部吹嘘的程度,也不会太低。

当然,针对这些情况,花旗国防部也给出了解决方案,即建议购买F-35A,并且主要用来执行制空任务的国家同时购买预警机,至少是E-2D,最好是E-3C。只是,有能力购买预警机的国家显然不多,而买得起大型预警机的国家更是少之又少,也没几个国家愿意花巨额资金打造完美的制空体系。

与F-35A饱受质疑相比,F-22A的价值得到了广泛认可。

虽然在冲突中,扶桑空中自卫队损失了六架F-22A,其中四架被J-20A击落,但是F-22A同样取得了骄人的战绩,不但击落了大量华夏空军的第三代战斗机,还击落了数架J-20A战斗机。更重要的是,F-22A在冲突中发挥的作用,特别是在争夺制空权的战斗中表现出了无可取代的价值。

用花旗国防部的话来说,只要F-22A在空中活动,扶桑空中自卫队就拥有制空权。在最后一场战斗中,扶桑空中自卫队完全丧失制空权,并且遭受惨败,就是因为所有F-22A都离开了战场。

至于F-22A的性能,更加不用怀疑。

在与J-20A的战斗中,除了遭到偷袭被击落四架之外,F-22A全都掌握了主动权,几乎没有给J-20A任何反败为胜的机会。至于跟J-11与J-10这些三代机的空战,F-22A更是压倒性的胜利。

正是如此,一些有着制空需求,又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国家开始考虑购买F-22A。

在扶桑之后,犹太国率先订购F-22A,而且是按照其要求的改进型号,正式服役之后的编号为F-22I。随后两年内,沙地国、酋长国、澳国与大不列颠先后成为F-22A的用户,只是购买数量都极为有限。此外,还有包括白象在内的十多个国家正在跟花旗谈判,或许会在不久之后购买F-22A。

很简单,F-22A太贵了。

即便是花旗大力扶持的犹太国,采购F-22I的单价都高达三点八亿绿币,而其他国家的采购价格必然更高。如此昂贵,别说是一般的国家,哪怕是财大气粗的沙地国与酋长国,也只购买十多架拿来充面子。

此外,造成F-22A“畅销”的原因还有一个,即华夏没有外销J-20A的意思。

在冲突结束之后的一个月内,至少有二十个国家到华夏国防部询价,表达了购买J-20A的意思。虽然在冲突期间,J-20A表现出的战斗力确实不如F-22A,在很多方面依然存在巨大差距,但是没有人能够否认,J-20A是唯一在空战中击落了F-22A的战斗机,也是唯一能够跟F-22A抗衡的战斗机。更重要的是,在与F-15J的战斗中,J-20A无一败迹,而且有压倒性优势。如果只是为了对付潜在对手的第三代战斗机,那么J-20A同样能胜任,而且作战效率不比F-22A低。哪怕是对付F-35A,J-20A也能胜任,同样有巨大的优势,不存在无法战胜的问题。

关键就是,J-20A的价格肯定比F-22A便宜得多。

按照当时的非公开资料,华夏空军采购J-20A的单价还不到六亿华元,即便算上配套系统与维护保养,也不会超过十亿华元,相当于一点六亿绿币。这是个什么概念?花旗空军采购的第一批F-22A的单价就在两亿绿币之上,还是十多年前。即便出口的J-20A肯定比华夏空军自用的贵很多,可是以往常惯例,即加上了分摊的研制经费,出口型的价格达到自用型的一点五倍,J-20A的单价也才两亿绿币左右,还不到F-22A的一半,仍然可以算得上是物美价廉。

当时,沙地国的特使就表示,愿意以二点五亿绿币的单价采购一百二十架J-20A。

花三百亿绿币,购买一百二十架战斗机,如果这份军售合同生效,就是华夏数十年来获得的最大一笔军火买卖。

可惜的是,J-20A依然是非卖品。

很简单,更先进的,或者说完全达到军方性能指标的J-20B还在研制当中,暂时没有服役可能。

当然,华夏也不是什么都不卖。

在花旗全力推销F-22A与F-35A的时候,华夏把除J-20A之外的,所有在冲突中大放异彩的战斗机全都列入外销清单,而且表示会足量供应,绝对不会出现产能不够,无法按时交付的问题。

为此,还闹出了一些麻烦,得罪了伊万国。

这就是,J-11系列是以Su-27为原形发展出来的重型战斗机。虽然在经过了三个代次的演变后,J-11C与Su-27已经没有多少血缘关系,但是在华夏把J-11C列入出口清单之后,依然遭到伊万国的强烈谴责。

当然,J-11C最终一架都没有卖掉。

不是说华夏不想卖,而是J-11C的定价太贵,外销的单价高达一点八亿绿币,三十六架的配套总价接近八十亿绿币。要知道,高卢的“阵风”也就这个价格,而伊万国大力推销的Su-35要便宜三成以上。在战斗力相当的情况下,过高的定价让J-11C很难获得认同,也就很难推销出去。

相反,J-10B与J-10C大受欢迎。

对于很多买不起第四代战斗机,又养不起重型多用途战斗机的国家来说,J-10系列算得上是非常理想的选择。

做为J-10C的第一个海外用户,巴铁也为推销JF-20,也就是外销版的J-10C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接下来的数年之内,JF-20的销量超过了五百架,在十多个国家落户,成为最后一款热销的第三代战斗机。

也正是依靠J-10系列,华夏在接下来的几年之内成为花旗之后的第二大军火出口国。

此外,JF-20DG还成为了第一种在国际市场上大量出售的电子攻击机,而且是当时全球销量最多的电子攻击机。

显然,很多国家认识到了电子攻击机的巨大价值。

虽然华夏空军自用的J-16DG一直没有获得出口订单,原因依然是太贵,单价竟然达到了二点五亿绿币,比F-35A的出口价格还要高一些,导致很多希望购买电子攻击机的国家只能望而却步,但是JF-20DG的出现满足了市场需求,让这些国家获得了除EA-18G之外的选择。关键是,JF-20DG的价格确实便宜,全任务型也就一点三亿绿币,简配型才一亿绿币出头。当时,EA-18G的外销价格高达二点八亿绿币,是花旗出口的第二贵的战斗机,仅次于以昂贵著称的F-22A。

华夏与花旗在国际市场上大力推销军火,特别是性能先进的战斗机,正是冲突造成的直接结果之一。用西方军事专家的话来说,两个“超级大国”在军火市场上角力,把全球军备竞赛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随着大量先进战斗机迅速扩散开来,特别是出现在各个热点地区,世界将不得安宁。

只是,军火贸易本身就不是单纯的贸易。

从这个角度看,华夏与花旗大力推销自己的军火,特别是先进战斗机,除了赚取巨额利润,更多的是为了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即通过军火贸易跟其他国家建立起超越正常水准的政治与外交关系。

显然,军火贸易只是华夏与花旗在政治与外交上展开竞争的一种表现方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