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战争世界 > 第十三章 危机同存

战争世界 第十三章 危机同存

作者:闪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37: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白象首都,总理府。

看着参与会议的几十名官员与将领,辛迪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因为这不但是三个月的第七次会议,而且跟之前的六次一样,依然没有达成内部共识,阵营分明的两派依旧不肯妥协。

辛迪非常清楚,这种情况再也不能持续下去了。

可是,又能怎么样?

虽然坐在总理的位置上,但是辛迪没有真正的决策权,最多只能算得上是发起者,所有的决策都需要在部长会议上进行表决,并且获得半数以上部长支持。如果跟国家的根本利益有关,还要拿到国会进行讨论与表决。只有在获得国会的授权之后,以辛迪为首的政府才能采取行动。

现在,连在政府内部达成共识都办不到,怎么可能在国会获得支持?

讨论还在进行,几名抢着发言的部长都是意犹未尽的样子,似乎觉得不在这个时候把意见说出来就再也没有机会了。其实,他们一直反复强调的只是自己的观点与意见,没有人仔细聆听其他人的观点与意见。

这样的讨论,能有什么结果?

秘书走过来的时候,辛迪靠到了椅背上,并且侧过头去。秘书在他耳边低语时,他的表情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在秘书说完后,辛迪才微微点了点头,同时摆了摆手,秘书也就识趣的退开了。

随着辛迪在桌上敲了几下,还在发言的那名部长才闭上了嘴。

“刚收到消息,华夏的远航舰队已经出港。”辛迪的目光在房间中缓缓扫过。“与我们之前收到的情报一样,这支舰队有两艘航母,而且都是今年服役的常规航母,护航的驱逐舰与护卫舰多达十二艘,此外还有四艘补给舰,以及数量不明的潜艇。根据可靠消息,在这两艘航母上,至少有两个中队的J-20C战斗机,总数为二十四架。如果华夏当局对外宣布的消息没有错,那么这支舰队将在一周之内抵达。也就是说,不管我们要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都得在七天之内做出决定。如果我们依然没有在该问题上达成共识,那么七天之后,我们肯定什么都做不了。”

“没有七天,最多只有三天,而且最好现在就做出决定。”国防部长帕卡斯说道,“如果我们要做点什么,那么至少需要四天才能完成前期准备工作。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变数,最好能多给几天时间。如果我们没有能够在三天内做出决定,那么我们所能做的,就只是看着华夏舰队在我们家门外耀武扬威了。”

这下,会议室里顿时热闹了起来。

对此,辛迪早已经见怪不惊。

与之前六次会议一样,这次也不会有任何结果。

半个小时后,辛迪宣布会议结束,让参会人员离开了总理府。只是,他没有休息的机会,因为花旗特使已经在会客厅等了半个小时。

要不要会见花旗特使?

回到书房之后,辛迪思考了一阵,才把秘书叫了进来。

三个月前,华夏当局正式宣布,将在年内组建一支舰队进行环球航行,对众多友好国家进行访问,推进与这些国家在国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而且访问的首个国家就是白象南面的锡兰。

随后,在华夏国防部的官方网站上出现了一条不显眼,却非常重要的公告。华夏将为锡兰提供包括战斗机、装甲车、巡逻艇与潜艇在内的众多武器装备,并且帮助锡兰培训操作这些武器装备的人员。虽然几天后,华夏国防部的新闻发言人在回答记者提问的时候对此做了说明,华夏援助给锡兰的都是二手装备,并不是新式装备,但是站在白象的立场上,华夏提供无偿援助的政治与外交意义更大,军事意义反到不是很明显。锡兰只是弹丸小国,哪怕获得了新式装备也不可能对白象构成威胁。通过军事领域的合作,跟华夏走近,甚至成为华夏盟友,那才是威胁。

到此,辛迪不得不仔细考虑对待此事的态度。

只是,局势的发展显然比辛迪预期得快得多。

在华夏援助的第一批二手战斗机运抵锡兰的当天,锡兰国防部长就公开宣布,将向巴铁寻求人员培训方面的帮助。几个小时后,第一批巴铁军事教官乘坐的客机就降落在了锡兰首都的机场上。

这下,事情变得复杂了。

看上去,巴铁派遣教官去帮助锡兰掌握由华夏提供的二手战斗机在情理之中,因为华夏提供的F-7MG同样在巴铁空军服役,而且由巴铁空军使用了几十年,反到是华夏空军没有大批量装备这种战斗机。在聘请教官的费用上,巴铁的肯定更加低廉。此外,在文化上也更有认同感。

问题是,只是提供培训?

几天后,辛迪就收到了确切情报,巴铁派往锡兰的不止有空军的教官,还有数百名军事顾问。

在这几天里,又有几批巴铁军事人员到达锡兰。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也就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了。在巴铁军事顾问的协助下,锡兰当局开始整编军队,所有亲白象的高级将领与军官先后被清扫出门,而掌握实权的全都是亲华夏与巴铁的将领。

几乎是在一夜之间,锡兰军队就被巴铁军事顾问控制了。

这还了得!

要知道,巴铁是白象的夙敌,两国爆发了三次大规模战争,而算不上战争的冲突几乎就没有中断过。如果让巴铁控制了锡兰,等于在白象南面开辟了一条战线,实现了对白象的半包围。考虑到东面的东巴、还有北面的华夏,白象等于是四面环敌。如果战争再次爆发,白象还有活路?

当时,就有军方将领提出,立即采取行动,比如发动一场军事政变,推翻亲巴铁的锡兰政府,建立一个亲白象的政权。只是,在亲白象的高级将领与军官全被清洗掉后,拿什么去发动军事政变?

震惊归震惊,辛迪没有丧失理智,而且知道问题不是出在巴铁,而是出在华夏。

没有华夏的支持,巴铁敢去锡兰横插一手?

再说了,巴铁的实力远不如白象,可以说是自身难保,锡兰当局凭什么认为靠巴铁的支持就能不受白象控制?

想清楚这层厉害关系,辛迪亲自照会了华夏元首。

当然,赵耀国的答复没让他感到意外,也就是一些客套话。

虽然赵耀国说话算数,把应该在当月发往锡兰的援助物资,也就是足够武装一个师的装甲车扣押了下来,但是巴铁补上了这部分装备,在当月月底之前就把数量相当的装甲车送到了锡兰。更让辛迪气不过的是,一个月后,那些原本应该援助给锡兰的装甲车全部通过陆路开进了巴铁。

到这个时候,辛迪已经意识到,在搞事情的不是巴铁,而是华夏。

那么,接下来该怎么办?

如果是在两年前,辛迪不会有任何犹豫,那些政府官员也一样,肯定会立即发兵,用一次短暂的军事行动来解决所有问题。只可惜,今非昔比,在是否采取军事行动的问题上,连辛迪都犹豫不决,更别说那些政府官员了。关键就是,华夏已经用行动表明了捍卫国家核心利益的决心。虽然锡兰离华夏数米,但是华夏企业在锡兰的总投资高达数百亿,还有数千名华夏人在锡兰谋生。更何况,华夏一直在跟锡兰当局就租借罢加勒港进行谈判。如果白象在这个时候出兵锡兰,很有可能让华夏认为对其核心利益构成了威胁。要是华夏出兵,问题会变得更加复杂。

首先在军事实力上,白象就远不如华夏。

把综合国力算进去,特别是战争潜力,那么白象连华夏的十分之一都没有。

在锡兰搞一场军事政变?

显然,随着由巴铁提供的军火到达,锡兰政权已经变得十分稳固,幸存下来的少数亲白象的高级将领与军官都已失去实权。别说政变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能否找到合适的代言人都是个问题。

摆在辛迪面前的选择其实只有两个,一是接受既成事实,二是出兵锡兰。

选择前者,不止是辛迪,白象上下没有一个人甘心。选择后者,风险实在太大,而且没有丝毫把握。

正是如此,在连续召开了七次会议之后,白象当局都没有做出决定。

辛迪非常清楚,接受既成事实是明智的选择,因为接受不等于承认,今后依然有机会扳回来。

只是,辛迪同样清楚,这既是一颗难以咽下的苦果,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白象不是华夏的对手,不等于没有一个国家能压制华夏。

其实,就在锡兰与巴铁走近的时候,花旗就递来橄榄枝,通过多种渠道与方式鼓励白象采取行动。别的不说,在过去的一个多月里,花旗总统特使来了三次,而且现在就在外面等着跟辛迪会晤。

当然,辛迪不是笨蛋,非常清楚花旗的用意。

先是扶桑,现在是白象。两年多前,扶桑倒下了,花旗却什么都没做。那么,当白象倒下的时候,花旗就会采取行动吗?答案显而易见,扶桑是花旗的盟国,花旗尚且如此,而白象不是花旗的盟国,结局必然更加悲惨。花旗只是在利用白象,而辛迪所想的其实也是借助此事利用花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