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战争世界 > 第二十四章 分分和和

战争世界 第二十四章 分分和和

作者:闪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37: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看着飞近的直升机,阿佳吉尔立即下令升起“通航旗”。

虽然不是象征着投降的白旗,但是意义差不多。按照国际惯例,当一艘舰艇在升起表示无害通过的“通航旗”之后,等于宣布不会采取任何有威胁的行动。如果是战舰,这个时候就得封上炮口,并且取下导弹发射架上的导弹。“卡尔瓦里”号是潜艇,因此只能让部分官兵来到艇体外。

飞来的确实是两架反潜直升机,不过不是Z-9,而是传说中的Z-20H。

华夏海军的Z-20H已经正式服役了?

阿佳吉尔不敢相信,却不得不相信,因为那确实是两架Z-20H。

Z-20与已经服役的J-20A、Y-20A,以及至今没有透露的H-20一道,并称为华夏的“四大金刚”,而且是唯一由陆军主导的“20”机型。做为华夏自行研制的第一款十吨级通用直升机,Z-20自问世后就备受关注。当然,这也与其外形有很大关系,即Z-20与花旗的“黑鹰”极为相似。早在三年前,Z-20就加入陆军航空兵,只是没有大规模量产,主要问题出在发动机上。虽然外界一直认为Z-20有海军型,而且肯定会取代Z-9与Z-18,成为华夏海军的主力反潜直升机,但是三年来,Z-20的海军型从来没有出现过,外界由此认为仍然是发动机不过关。没有功率足够大的涡轴发动机,Z-20不但上不了高原,也很难在战舰上服役,毕竟海上的环境更加恶劣。

两架Z-20H的出现,等于证明华夏已经解决了发动机的问题,而且优先为海军供货。

其实,这完全可以理解。

在此之前,华夏海军有三种反潜直升机,其中从伊万国进口的Ka-27早已落后,装备数量也不是很多,完全没有改进的必要。装备数量最多的是Z-9,虽然做了多次改进,但是受机体尺寸与吨位的限制,改进潜力早就耗尽,性能依然不太理想。第三种就是Z-18,虽然吨位与尺寸都足够大,但是问题也很大,即尺寸太大了,只能用在航母等大型战舰上,很难取代用在驱逐舰与护卫舰上的Z-9。跟Z-9相比,Z-20是十吨级直升机,而且尺寸比十三吨级的Z-18小得多,在采用折叠旋翼与折叠尾梁设计之后,部署在驱逐舰与护卫舰上完全没有问题。得益于更大的吨位,Z-20在执行反潜任务的时候肯定比Z-9好用得多,只是更长的滞空时间就有着不可取代的价值。

相对而言,陆军还有大量从伊万国引进的Mi-17直升机,因此短期内对中型通用直升机的需求反到不太强烈,真正需要的是WZ-10这类攻击直升机。随着海军舰队建设加快,特别是在走向远洋之后,反潜的问题越发变得突出。在暂时不可能获得舰载固定翼反潜巡逻机的情况下,海军急需一种中型反潜直升机来弥补反潜能力上的缺陷。为次,陆军为海军让路也就不算什么怪事了。

显然,华夏当局极为重视海军,把海军放在了最高的位置上。

想到这,阿佳吉尔无不感叹。

虽然白象海军在几十年前就获得了航母,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第一个获得与装备航母的亚洲国家,但是数十年来,海军只是第三军种,地位不但在陆军之下,连空军都比不上。拿装备建设来说,白象当局愿意花八十亿绿币为空军采购三十六架“阵风”战斗机,却不舍得在国产航母上投入更多的资金,更别说全新的战舰了。如果海军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哪怕依然无法跟国力蒸蒸日上的华夏比,至少不会沦落到现在的地步。要知道,被逼浮上水面绝对是潜艇艇长的奇耻大辱。

此时,阿佳吉尔注意到,前面那架Z-20H上的一名机组人员拿着摄像机,而且镜头就对着海面上的潜艇。

由这部摄像机拍摄下来的画面,通过数据链传回到后方的护卫舰上,再由通信卫星转发到了国内。

收看“现场直播”的不止有海军的将领,还有赵耀国等领导人。

为了让赵耀国等领导人搞清楚情况,何长风亲自担任了讲解员,说明白象潜艇升起那种旗帜的含义。

观看了一阵,在收到了远航舰队发回来的消息之后,赵耀国才让秘书拨通电话。

在那艘白象潜艇被赶到海面上来的时候,白象东部舰队转向撤退,预计将在天亮之前穿过安达曼尼科巴群岛进入孟加拉湾。看上去,白象海军已经全面败退,但是赵耀国知道,情况没有这么理想。

就在几个小时前,他接到了伊万国总统打来的电话。

显然,伊万国总统在这个时候打电话给赵耀国,肯定跟华夏远航舰队,准确说是发生在印度洋上的事情有关。

赵耀国的没猜错,不过却没料到伊万国总统对此事不是很热心,只是传个话。

随后,赵耀国才想明白。

很明显,伊万国总统对白象当局十分不满,因为在事态恶化的时候,白象总理没有首先找他,而是跟花旗特使会晤了好几次。在局势即将失去控制的时候,白象总理才想到伊万国总统。

这是什么意思,把伊万国总统当成了擦屁股的?

要知道,在过去的数十年里,伊万国一直是白象国最重要的盟友。虽然白象国一直奉行不结盟政策,但是在持续了近半个世纪的冷战期间,白象国与红色帝国的关系都很亲密,而伊万国是红色帝国的直接继承人,也继承了跟白象国的关系。可以说,白象国与伊万国在各个方面都有极为深入的合作。拿军事贸易来说,伊万国一直是白象国最大的供应商,提供了战斗机、坦克、舰艇等各种武器装备,就连白象海军的“维克拉马迪亚”号都是伊万国免费赠送的,只是改装用了二十多亿绿币。因为军火交易不是单纯的贸易,所以说白象国是伊万国的盟国也不为过。

问题就出在这里。

按理说,在危机出现的时候,白象总理首先就应该找伊万国总统,请伊万国出面向华夏施压。先不说此举是否有用,毕竟伊万国总统在赵耀国那里的影响力已是微乎其微,可是这是最基本的礼貌,更是两国密切关系的象征。

其实,在此之前,每当局势出现了动荡,都是伊万国出面调解。

只是这次,白象总理首先找的不是伊万国总统,而是花旗特使!

在伊万国总统看来,他连花旗特使都比不上!

如果不是考虑到跟白象的关系,伊万国总统恐怕不会打这个电话。此外,他本来就拖了几个小时才给赵耀国打电话。

换个角度来看,其实也不能全怪白象总理。

就如前面说的,白象与伊万国确实在各个方面深入合作,可是矛盾也很大,甚至说无法调和。同样拿军事贸易来说,在“维克拉马迪亚”号航母的改造工作上,伊万国就狠狠宰了白象几刀,只是改造费用就从十亿绿币增加到二十多亿绿币,此后白象还花二十多亿绿币购买舰载战斗机。伊万国靠此养活了国内唯一能够建造大型舰艇的造船厂,还用极为低廉的价格为本国航母更换了舰载战斗机,等于说是由白象出资完成了Mig-29K的设计工作,伊万国拣了个大便宜。

简单的说,伊万国把白象当成了冤大头,仗着自己的雄厚家底欺负白象没有完善的国防工业体系。

如果说,这种关系在以往还能维持,那么在冲突之后就不一样了。

在这场持续三天的冲突中,第四代战斗机的价值得到了充分证明。两种以制空为主的重型战斗机,即F-22A与J-20A都扮演了“三代机杀手”的角色,不但取得大量战果,还没有一架被第三代战斗机击落。此外,战局的发展,跟双方第四代重型战斗机的活跃程度有密切关系。简单的说,谁的第四代战斗机更加活跃,在战场上发挥的作用更大,谁就能掌握战场的主动权。特别是在最后一天的战斗中,扶桑空中自卫队就是凭借十多架F-22A获得了短暂的主动权,最终也是因为F-22A的战斗力耗光,华夏空军的J-20A顺势发起反击,扶桑空中自卫队才丧失了主动权。

第四代战斗机的价值有多大,由此可见一斑。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伊万国在T-50已经小批量量产的情况下,再次以研制费用超标为由,要求白象追加投入,不然别想在两年后获得T-50战斗机。很明显,伊万国就是利用了白象急于获得第四代战斗机的心态在漫天要价,借机痛宰白象一笔,从而降低本国采购战斗机的价格。

在追加投入的谈判破裂后,伊万国把T-50的量产时间推迟到了西元2024年,而且威胁要取消该项目。

随后,白象开始跟花旗就采购F-22A与F-35A进行谈判。

到此,白象与伊万国的关系基本走到头了。

由此可见,白象与伊万国其实也就只是相互利用。白象希望通过跟伊万国的合作获得较为廉价的军火,以维持必要的装备规模,毕竟花旗等西方国家的军火极为昂贵,根本无法大批量采购。伊万国则希望通过向白象出口军火来养活本国的军火企业,从而降低研制新式武器装备的费用,并且留住人才。

当然,伊万国总统打了电话来,也把话说清楚了,赵耀国自然不能置之不理,现在也该给白象总理回个电话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