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战争世界 > 第三十三章 机遇挑战

战争世界 第三十三章 机遇挑战

作者:闪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37: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童兴武的胆子确实够大,不过在“新”号用1130拦截最后三枚导弹的时候,他也捏了一把汗。虽然那些导弹没携带战斗部,但是凭借巨大的质量与飞快的速度,肯定能把驱逐舰撞出几个窟窿来。此外,导弹还剩了一些燃料,在撞上“新”号之后肯定会引发大火,也就有可能毁掉战舰。

很幸运,这样的事情没有发生。

演习结束之后,穆罕默德上将与尼古拉少将就搭乘直升机离开了。童兴武没有远送,因为他已经收到命令,率领远航舰队进入波斯湾。至于去波斯湾干什么,他还不知道,命令中没有提到。

命令来自元首府,由海军司令部转发。

在远航舰队离开卡拉奇港之后,华夏外交部就收到了花旗国务院的照会,花旗正式邀请华夏加入联军,出兵参与在两河国进行的反恐作战行动。只要有需要,花旗愿意为华夏提供包括军事基地在内的相关设施。

显然,如此重要的事情,王学炽无权做出决定,立即向赵耀国做了汇报。

最兴奋的,显然是总参谋部的那些将军。

其实,在大约十年之前,就有一次类似的机会。当时,伊万国决定出兵中东,以反恐为名支持与其关系密切的当地政权。受国力限制,伊万国总统在第一时间联系了赵耀国,提议华夏一同出兵。可以说,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毕竟当时控制了大半个中东的SI组织已是过街老鼠,而且华夏也深受恐怖主义之害,出兵参与反恐战争合情合理。只不过,在考虑了数日之后,赵耀国理智的选择了拒绝。关键有两点,一是反恐只是伊万国的借口,并非真实目的,因此出兵参与由伊万国主导的军事行动,在道理上说不过去。其次是实力,即华夏缺乏有效的兵力投送手段,不管是派遣航空兵还是派遣舰队,在后勤保障上都存在难以克服的困难。

相对而言,后者的影响更大。

要知道,当时华夏空军只有十多架大型运输机,而中东离华夏数米,空运根本无法解决后勤保障上的问题。如果靠海运,先不说海运航线同样有数米,华夏在当地也没有可用的港口。如果连作战装备与物资都无法送过去,那么就算派兵参战,起到的作用也是微乎其微。

对伊万国来说,这些都不是问题。战区离伊万国更近,伊万国有数十架大型运输机,在当地有一座军港,还能得到当地政权的协助。

说得更透彻一点,华夏出兵要么求助伊万国,要么求助当地政权,必然欠下人情。

当然,赵耀国也没有一口回绝。

在表达了华夏暂时没有这样的军事实力,以及存在的显示问题后,赵耀国表示,可以通过提供包括武器装备在内的各方面援助来支持伊万国的反恐行动,以此表明华夏在中东问题上跟伊万国有相同的利益。

接下来,伊万国就在中东大打出手,而华夏提供的援助也源源不断的送到前线。

只不过,在华夏军人,特别是总参谋部的那些将军看来,错过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确实非常可惜。

要知道,华夏的护航舰队已经在亚丁湾活动了数年,缺的就是一个出兵海外的理由。

很明显,这些将军显然没有考虑政治上的问题。这就是,如果华夏出兵,那不是替伊万国火中取栗吗?先不说华夏能够从中获得多少好处,至少华夏跟伊万国的关系还没有好到这种程度。

那么,现在呢?

显然,兵力投送能力上的问题已经不存在了。空军的Y-20机群规模超过了五十架,而且在以每年近二十架的速度增长,还全都是配备国产WS-20发动机,最大载重量达到了七十吨的Y-20B。借助巴铁与波斯提供的机场,用这些运输机就能支持一个战术航空大队在前线作战。算上海运的话,就算支持两个战术航空大队也没有问题,兵力方面就更加不是问题了。

此外,第一个问题也不是问题。

确实是反恐,至少是出师有名。

问题是,花旗当局在这个时候邀请华夏参与反恐战争,必然是别有用心,而且根本不用猜测,明摆着。

特鲁尼大力推进“再工业化”,由其提出的“减税法案”已经在众议院获得通过,就等着参议院批准。虽然从长远来看,这项标志性的法案将大幅度提升花旗的工业竞争力,让花旗再次成为全球第一工业国,但是在短期内,该法案的负面影响非常显著,只是减少的税收就足以让花旗联邦政府破产。

也就是说,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花旗必须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为此,特鲁尼正在努力废除前任总统的“医保法案”,大幅度降低福利开支,把能够缩减的支出全都砍掉,唯独没有大幅度降低军费。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当前国际形势一点都不稳定,花旗需要维持一支足够强大的军事力量。更何况,在特鲁尼的支持者中,传统产业,特别是企业主是绝对主力,因此特鲁尼肯定不会削减军费开支,为军火、重工等企业提供足够的订单。

从这个角度看,特鲁尼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设法降低没有列入军费的战争开支。

简单的说,花旗准备从反恐战争中脱身,把节省下的战争开支用在别的地方,比如推动几个关键军备项目。

问题是,反恐战争不能说停就停,特别是在两河国进行的混战。

在东海冲突之后,随着花旗重新把重点放回西太平洋地区,原本被打残了的SI组织卷土重来,不到一年时间就控制了两河国北部地区,攻占了几座重镇。因为本国的军事力量实在太弱,所以两河国效仿当年,再次邀请花旗等西方国家组建反恐联军,通过空中支援,派遣特种部队等方式协助打击SI组织。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目的,花期邀约枫叶国、大不列颠、澳国、高卢等盟友组建反恐联军。只是为了节约开支,花旗在反恐上的投入并不大,而直接结果就是,反恐联军提供的支援极为有限。两河国北部的拉锯战已经持续一年,至今都没出现结束的迹象。

显然,只要两河国的反恐战争没结束,花旗就很难从反恐战争中脱身。

别忘了,两河国现政权是花旗一手扶持起来的,哪怕与花旗已是行同陌路,也不能说放弃就放弃吧。

“其实,我们都知道,特鲁尼在这个时候邀请我们出兵参与反恐战争,而且是加入花旗为首的反恐联军,就是要我们接下反恐战争的重担,自己好脱身。”黎文强长出口气,才说道,“如果我们答应下来,等于帮助特鲁尼摆脱了一个烂摊子,更等于为花旗擦屁股,我们显然没有蠢到这种程度。”

“要不要出兵,不是由花旗的利益决定,而是由我们的利益决定。”彭建军显然持另外一种观点。“换句话说,出兵有什么好处?如果有足够大的好处,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拒绝这个机会?”

“显然,关键就是这个问题。”赵耀国及时开口,没让争辩继续下去。“只是,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必须搞清楚另外一个问题。这就是,为什么恐怖份子越打越多,持续快二十年的反恐战争到底打出了个什么名堂?难道说,反恐战争从一开始就错了,不应该用战争手段来对付恐怖份子?还是说,打的力度还不够,需要继续投入?如果没搞清楚这些,我们就不能出兵。”

彭建军犹豫了一下,不过还是闭紧嘴巴。

赵耀国提的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一连串的问题。别说彭建军,恐怕在座的没有一个人能够回答这些问题。

“就我个人认为,战争并不是消除恐怖威胁的有效手段。”赵耀国稍微停顿了一下,才说道,“从根本上讲,战争只能带来仇恨与敌视,为恐怖主义提供滋生的沃土。根本上,能够消除恐怖威胁的是建设与发展。换一个角度看,如果两河国的民众都过上了富足生活,他们有什么理由仇视这个世界,有什么理由搞破坏?不管是哪一个民族,也不管是哪一种信仰,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生活的内在动力,也只有建设与发展才能带来幸福生活。持续了近二十年的反恐战争,其实已经证明从一开始就错了。那么,我们还能够、还应该沿这条路走下去吗?如果不能,那么我们该从何入手?”

“问题是,以当前的局势,我们没有更多的选择。”郭战烈在这个时候说了一句。

赵耀国微微点了点头,说道:“找准了大方向,那么其他的就简单了。哪怕以目前的局势来看,我们唯一的选择就是出兵帮助两河国消灭境内的SI组织,可是我们必须为长远发展做好准备。要不然,我们在战场上获得的胜利将会在我们撤兵之后化为泡影,或者让我们陷入这个连花旗都敬而远之的战争泥潭。”

“要做长远规划,我们就更应该考虑清楚再采取行动。”段峰岭说了一句。

“没错,所以我们做两手准备。总参谋部得尽快拿出可行的军事行动方案,要考虑到各种情况,哪怕多制订几份也行。与此同时,国务院也要为长远规划做一套方案,以建设与发展为主。”

赵耀国做出了决定,军政要员也就没再争论,反正现在只是做方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