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战争世界 > 第二章 经济战争

战争世界 第二章 经济战争

作者:闪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37: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欧洲之外,受到影响最大的就是扶桑。

虽然在过去的几年里,通过进行大规模的重建,扶桑的经济有所好转,连续几年实现了正增长,基本上摆脱了萎缩的泥潭,但是在《减税法案》的冲击下,扶桑的发展势头顿时烟消云散。

其实,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在华夏崛起之前,扶桑一直是全球第二大制造业国家,仅次于花旗,制造业规模还在日耳曼之上。此外,扶桑曾经数十年霸占着全球第二经济强国的地位,还是全球最依赖贸易的国家。因为国土狭窄,资源贫瘠,所以在二战后,扶桑走的就是产业立国的道路,经济支柱就是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加工贸易。虽然随着华夏崛起,扶桑不再是第二经济强国,在制造业领域也受到严重冲击,像在家电、电子、船舶、汽车等领域均受到了华夏企业的挑战,但是在根本上,扶桑在高端制造业领域受到的威胁并不大,至少算不上致命。道理很简单,华夏在高端制造业领域的竞争力远没有达到可以对扶桑构成致命威胁的程度,最多只是抢占一些市场份额。

来自花旗的竞争,那就不一样了。

即便在最强盛的时候,扶桑在高端制造业领域也不是花旗的对手,甚至连跟花旗竞争的资格都没有。比如扶桑至今没有生产大型客机的能力,无法制造计算机芯片,没有像样的军火工业。

那么,在花旗开始加强本国制造业,特别是高端制造业的竞争力的时候,扶桑的日子肯定不好过。

去年,在花旗经济实现百分之三的增长时,扶桑经济是负增长百分之一点五。

由此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已经执政三年的山口友雄在去年年底宣布辞职,并且解散了议会,提前举行大选。按照最新民意调查,新右翼集团的几个政党很可能在大选中获得多数席位,而最有可能担任首相的是这些年一直鼓吹“扶桑自决”的大村文睦。要是让这个家伙住进了首相府,恐怕华夏与扶桑的关系又要出问题了。

此外,扶桑的政党也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个派别,即以山口友雄为首的新左翼,以及由大村文睦为代表的新右翼。这两个派别其实有一个共同点,即都主张实现自决,只不过在采用的方式方法上完全相反。新左翼的政治主张改善跟周边国家,特别是华夏的关系,通过与华夏在经济层面上进行跟广泛深入的合作,实现经济强国,再以此为基础,逐步摆脱花旗的束缚。新右翼则主张一步到位,即充分利用华夏与花旗的矛盾,利用对扶桑相对有利的国际环境,首先在政治上实现自决,为此就需要拥有获得相应资本,比如一支足够强大、不用借助外来援助就能确保本国安全的军事力量。说得简单一点,新左派主张先富国,而新右派主张先强军。

在两个派别的斗争当中,扶桑国内民意不可避免的出现了无法弥补的裂痕。

山口友雄宣布辞职之后,就有支持者在首相府外面**,也有支持者在皇宫外面向天皇请愿。在另外一面,新右翼集团的众多支持者却在弹冠相庆,甚至有人提出把山口友雄送上法庭,理由是在冲突中,山口友雄有叛国行为。

扶桑乱象,在本质上就是经济出了问题。

因为看不到希望,所以新左翼主张的经济战略根本行不通,也才给新右翼提供了表演的舞台。

扶桑经济出的问题,其实就是在高端制造业领域逐渐丧失竞争力。

显然,正是拜《减税法案》所赐。

相对而言,像澳国、枫叶国这类国土广袤、资源丰富、人口又不是很多的国家,受到的影响反而要小一些。说白了,就算没有利润丰厚的高端制造业,这些国家也能依靠自然资源过得舒服滋润。

有趣的是,在主要发达国家一片哀号的情况下,以石油为主的大宗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却在暴涨。

只是去年,原油的市场价格就上涨了百分之四十,年均价格达到每桶八十五绿币。

经济学家给出的理由是,花旗经济强劲复苏,特别是制造业的快速增长,对石油等能源的消耗大幅度提升,而且花旗的国内消费市场也出现暴增行情,只是民用消费就上涨了百分之十五。与此同时,华夏因为扩大战略储备规模,进口原油一直在增加,对国际原油价格产生了拉动效应。

这是事实,没人能反驳。

问题是,这是原油价格暴涨的原因吗?

花旗确实是全球最大能源消费国,可同时也是全球第三的原油生产国。在大幅度降低企业税收之后,花旗页岩油产业的盈亏平衡点已经降低到了三十五绿币左右,即国际原油价格在每桶三十五绿币以上就能实现盈利。得益于巨大的页岩油产量,花旗并不需要从国外大量进口原油。

华夏确实是全球第一大原油进口国,可是华夏进口的原油大多是通过开采授权,以协议价格进口,而不是从国际原油市场采购。更重要的是,受到产业冲击,华夏在去年的经济增长率只有百分之五,国内原油消费出现下滑,所以扩大原油战略储备对国际原油市场产生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

此外,像扶桑、日耳曼等主要的原油进口国都因为经济下滑而减少了进口。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在总产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国际原油价格应该降低。

那么,为什么会大幅度上涨?

原因很多,也很复杂,至少经济学家是这么认为。比如,做为欧佩克成员国,也是国际原油市场主要供应商的南美国家受国内秩序动荡,基础设施落后等因素影响,去年的原油产量减少了十分之一。又比如,在产业调整的冲击之下,大不列颠关闭了很多北海油田,导致北海原油产量降低了百分之二十。再比如,受到花旗国内政策的影响,几家花旗石油公司在扩大本国油田开采量的同时,降低了国外油田开采量,导致主要产油国大幅度的减产。此外还有伊万国的西伯利亚油田因为设施老旧,产量开始降低。有此种种,国际原油价格自然会上涨,而不是下降。

只不过,这些全是表面现象。

在这些现象的背后,其实都是花旗在经济领域对华夏进行全面围剿所致。

就拿伊万国的西伯利亚油田减产来说,其主要原因虽然是设施老旧,但是与花旗在前年通过的一项行政法案有很大关系,即禁止向伊万国出售用于石油开采的设备,而且外国企业也在限制范围之内。简单说,如果外国企业违反了这条禁令,那么在花旗的投资与经营活动都将受到限制。结果是,伊万国的很多油田因为无法获得维持生产的关键设备而不得不在去年减产或停产。

在高端制造业发力的同时,通过抬高国际油价在全领域向华夏施压,正是特鲁尼打出的经济组合拳。简单的说,在高油价的影响下,华夏的出口产业必然受到影响,因为高油价首先会抬高物流成本,提高运输费用,从而降低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因为暂时无法在高端制造业领域跟花旗竞争,所以摆在华夏面前的选择只有一个,降低产业水准,首先在中端制造业领域站稳脚跟,也就是跟花旗之外的西方国家竞争。只要华夏走上这条道路,不但会被众多西方国家敌视,还将耗费宝贵时间。等华夏在中端产业领域称霸的时候,花旗已经在高端领域获得绝对主导权。

特鲁尼很清楚,要想彻底打垮华夏是不可能的事情,毕竟十四亿用工业化武装起来的劳动力是无法战胜的。他的如意算盘很简单,在今后的世界中,花旗独霸高端产业,而华夏主宰中端产业,形成两强并存,而且相互依靠的局面。至于其他那些国家,显然不在特鲁尼考虑当中。

要达到这个目的,首先就得打掉华夏进军高端产业的野心,让华夏承认花旗在高端领域的霸权地位,并且高度依赖花旗。只要华夏在经济上,特别是在关系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必须依赖花旗提供的高端产品,华夏就只能承认花旗的霸主地位,同时接受以二号强国身份立足于世界的现实。

必须承认,特鲁尼确实是一个极为精明的商人,把各个方面都算到了。

唯一没有算到的就是,对十四亿炎黄子孙而言,实现民族复兴、国家振兴的理想根本就无法用价值来衡量。

此外,华夏在数千年里形成的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更不是可以算计的。

回首历史,振作起来的华夏在什么时候充当过老二?远有汉唐,近有明清,只要国内稳定团结,国家欣欣向荣,炎黄子孙就会勇争第一,而且甘愿为此承受苦难,也甘愿为此付出代价。

花旗已经擂响了经济战争的战鼓,华夏只能勇敢的迎接挑战。

当然,为了捍卫经济建设成果,也为了捍卫遍布全球的经济利益,华夏需要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特别是海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