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战争世界 > 第七十五章 地面战争

战争世界 第七十五章 地面战争

作者:闪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37: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开战第十八天,也就是花旗第四舰队在阿拉伯海遭到波斯潜艇偷袭,两艘超级航母遭到重创的第三天,地面战争打响。

花旗首先投入的是第1陆战师,以及率先部署到位的第3步兵师。

不管是进攻时间,还是进攻的兵力,都在甄必胜的预料之中,连进攻采用的战术都被甄必胜料到了。

第1陆战师从巴士拉出发,在越过边境线之后,全速向北挺进,兵锋直指阿瓦士。

名为一个师,其实只有一个战斗旅,只是师部跟这个旅在一起,所以花旗国防部对外宣称是一个师。

能抽调一个战斗旅,已经很不错了。

要知道,第1陆战师负责镇守巴士拉,确保这座城市在两河国代总统的控制之下,还担负起了后勤保障的重任。

此外,第1陆战师还分了一个旅北上前往阿马拉。

这样一来,第1陆战师的三个战斗旅当中,最多只有一个旅能够用来发起进攻。

当然,绝不能小看这个旅的战斗力。

很简单,这是陆战队的旅,而不是陆军的旅。

第1陆战师在战时状态下的总兵力超过两万,而且按照美军的编制,在得到加强之后能达到三万。通常情况下,一个战斗旅的兵力在六千左右,战时一般会增加几个营,兵力突破八千。

以战斗力为准,第1陆战师的一个战斗旅比波斯陆军的王牌装甲师还要强一些。

如果把花旗军队的强大火力支援算进去,那么第1陆战师的一个战斗旅,能够在正面交锋中打败几个波斯陆军的主力师。

当然,前提是野外运动战。

只是,靠一个旅就能打下阿瓦士?

显然,这是痴人说梦。

别的不说,从边境到阿瓦士的距离超过三百千米,而花旗陆战队的M1A1主战坦克在野外的行军距离不到三百千米,因此在到达阿瓦士之前肯定要进行一次补给,因此只能沿着公路线推进。在霍拉姆沙赫尔没有拿下来的情况下,从巴士拉出发的运输车队根本无法顺利到达阿瓦士。

可见,第1陆战师的行动,其实只是佯攻。

从战术的角度来看,花旗在这个时候让第1陆战师向阿瓦士进军,更多的是摆出攻打阿瓦士的架势,从而迫使霍拉姆沙赫尔的波斯守军主动撤退,最好是向阿瓦士退却,从而在路上被花旗军队围歼。

简单的说,就是降低攻打霍拉姆沙赫尔的难度。

当然,如果能够顺里拿下霍拉姆沙赫尔,那么第1陆战师的这个战斗旅肯定会率先攻打阿瓦士,从而拖住阿瓦士的守军,迫使波斯陆军向阿瓦士增兵,从而让花旗空军能够获得展露头角的机会。

由此可见,能否顺利拿下霍拉姆沙赫尔,是地面战争第一阶段,或者说是第一场地面战的关键所在。

为此,在第1陆战师发动进攻之后不到四个小时,第3步兵师就参战了。

其攻打目标,就是霍拉姆沙赫尔。

准确的说,是第3步兵师的第一个目标。

这次,不是一个战斗旅,而是一整个师的兵力。

名义上,第3步兵师只是“步兵师”,实际上,第3步兵师是名副其实的装甲部队,战斗力极为强大。

被命名为“步兵师”,只是因为其下属的三个旅都是机械化步兵旅。

当然,这并不是说缺少重装备。

在花旗陆军中,机械化步兵旅与装甲旅的最大区别,其实就是少了一个坦克营,少了三十多辆主战坦克,此外多了一个步兵营,多了几十辆步兵战车。也就是说,花旗陆军的机械化步兵旅也有上百辆主战坦克,与两百多辆步兵战车,还有数十门自行火炮,必要的时候甚至还能加强一个火箭炮营。

当然,陆军旅的编制规模小得多。

通常情况下,陆军旅在战时状态下的兵力不到六千,作战部队只有三个营,最多会加强一个营,此外还有炮兵营、防空营、运输营与航空营,以及由旅部直接指挥的通信连、防化连等技术性质的部队。

单纯从战斗力看,第3步兵师超过了波斯陆军任何一支部队,哪怕只是一个旅,也能打垮波斯陆军的一个王牌装甲师。

要知道,波斯陆军的王牌装甲师,也只有不到三百辆主战坦克。

如果第3步兵师集中在一个方向上行动,绝对能横扫一切,至少是独挡一方,不需要其他部队的支持。

显然,用一个师的兵力去攻打一座边境城市,肯定是大材小用。

其实,这也证明,花旗军队的目的不止是攻占霍拉姆沙赫尔,或者说只是顺道占领霍拉姆沙赫尔。

在此之前,波斯陆军其实已经做好了放弃霍拉姆沙赫尔的准备。

为此,波斯军方不但在十多天前就开始疏散该城的居民,还让守军做好了坚壁清野的准备。别的不说,只是用来进行爆破拆除的炸药就用了上千吨,几乎每一栋能够被敌人利用的建筑物都被装上了定向爆破的炸药。为了不让敌人利用这座城市,波斯陆军甚至做好了炸毁城市北面一座水库的准备。

可以说,为了家园,波斯军方已经豁出去了。

只是现在,显然不能就这么一走了之。

很简单,波斯陆军能够炸掉市区内的建筑物,能够破坏市区外的水库,却无法完全摧毁经过该城北上前往阿瓦士的公路。

显然,花旗军队要的就是这条公路。

当然,在地面战争打响的时候,守卫霍拉姆沙赫尔的波斯军队还没有撤走。

此外,动员起来的一万多名民兵都在城内,原本计划协助驻军进行破坏,只是现在有了新的任务。

地面战争打响之后,波斯陆军司令部就给该城守军下了一道命令。

哪怕拼到最后一个人,至少也要坚持三天。

很简单,需要三天时间来完成对巴士拉的疏散与转移,也需要三天时间让阿瓦士与霍梅尼港的守军完成部署调整。

当然,波斯陆军司令部也给了守军极大的自主权。

其实,这不是拨司陆军的决定,而是甄必胜的要求。

关键就是三天。

按照甄必胜的判断,花旗的先头部队,也就是第1陆战师最多只能坚持三天。

如果三天之内,第3步兵师没有拿下霍拉姆沙赫尔,打通地面交通线,让运送给养的车队跟上去,那么第1陆战师就得在阿瓦士南面停下步伐,甚至有可能迫使花旗军方调整整个作战部署。

很简单,让第1陆战师,准确的说是一个旅孤军北上,风险太大了。

哪怕花旗空军掌握着绝对制空权,也不敢保证能够炸掉波斯的所有地面部队。

如果第1陆战师在阿瓦士附近陷入苦战,而增援部队又无法及时赶到,连补给都无法得到保证,后果将难以设想。

那么,让第1陆战师暂停北上?

显然,这也不现实。

花旗军方在地面战争打响的第一天就出动了两支主力部队,足以证明拿下阿瓦士,关系到接下来的作战行动。

换句话说,如果阿瓦士不够重要,花旗军方没有必要让一个旅去冒险。

从战术的角度看,先拿下霍拉姆沙赫尔,然后让第3步兵师挥师北上,而第1陆战师负责扫荡沿海地区,明显更加理想。

花旗军方急于拿下阿瓦士,就只有一个目的,即通过攻占阿瓦士,堵住霍梅尼港三个波斯主力师的退路。到时候再让第3步兵师向东挺进,那么波斯陆军就只能在极为不利的情况下打一场防御战。只要能够一鼓作气的消灭掉霍梅尼港的三个主力师,那么拿下胡齐斯坦省就指日可待。反过来,如果让这三个主力师顺利到达阿瓦士,与当地驻军会合,那么花旗军队就不可能靠一个陆军师来攻占整个胡齐斯坦省,必须投入更多兵力,而且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

很明显,能否让霍梅尼港的三个主力师及时北上,关系到整个地面战局的走向。

问题是,霍拉姆沙赫尔的守军能坚持三天吗?

要知道,波斯陆军一直按照大纵深防御进行部署,留在边境的都是二流部队,有的甚至是临时动员的部队。

在霍拉姆沙赫尔的,只是一个普通的步兵师,而且只有一万兵力。

关键是,这个师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重装备,其编制内的五十多辆坦克,全都是已经服役了几十年的69式。

这种坦克,还是在上个世纪跟两河国的那场战争中,从华夏购买的。

哪怕有一万多民兵协助,哪怕士气不成问题,哪怕早就做好了准备,这一万多名波斯陆军官兵也未必能够坚持三天。

他们能够依靠的,也就只有誓死捍卫家园的决心。

用甄必胜的话来说,只要他们寸步不让,把整座城市变成焦土,花旗第3步兵师就不可能在三天内攻占霍拉姆沙赫尔。

当然,真正的主战场不在霍拉姆沙赫尔,而是在霍梅尼港。

在给霍拉姆沙赫尔的守军下达死守的命令时,波斯陆军司令部就给霍梅尼港的三个主力师下达了撤退命令。

死守霍梅尼港没有任何战略价值,还不如早点放弃。

只是,三个主力师能否顺利到达阿瓦士,还真是个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