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战争世界 > 第十三章 不是演习

战争世界 第十三章 不是演习

作者:闪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37: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再说一遍,这不是演习,这不是演习!”

“明白!”文翰默默的关闭了语音通信频道,将通信设备切换到静默状态。真是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只是“这不是演习”,大队长就足足说了三次,似乎座在J-11C机舱里的飞行员全都耳背。

当然,文翰明白大队长为什么要说三遍。

虽然与其他人一样,文翰相信,华夏与扶桑迟早会有一战,但是他没有想到,这一天尽然来得如此之快。

只是,文翰早就为这一刻的到来做好了准备,跟他并肩作战的飞行员也一样。

大半年前,文翰所在的部队刚刚完成了建制改革,也就是将原来的航空师改编为战术航空大队,由单一配制转变为多样配制,就飞往内地的“新高峰”基地,开始了为期半年的对抗训练。

改编只是前提条件,对抗训练才是根本所在。

也就是在这半年里,文翰等“精英”有了更加充分、彻底与全面的自我认识,至少明白了“山外有山”的道理。在此之前,做为海航王牌部队,文翰等飞行员全都牛皮烘烘,自诩为天下无敌。他们也有骄傲的资本,因为在过去几年的实兵考核中,这支部队就没有被击败过,年年都是第一,还多次拿下金头盔。不要说在海航,即便跟空军的王牌部队相比,也不会落于下风。虽然绰号“憨子”,但是文翰是大队三个金头盔之一,因为年龄的关系,也是唯一没有当上中队长的金头盔。

在有记录的三十五次对抗当中,文翰他们没有取得一次胜利,而唯一的一次平手,还是拜裁判所赐,或者说是给这些“精英”保留点面子。对抗的总成绩是1比72,即文翰他们被“击落”了七十二次,却只击落了一架敌机。即便是这唯一的战果,也是在牺牲了十二架友机后才取得。

当然,这是不对等的对抗训练,文风他们的对手,即蓝军配备的是J-20A。

只是,在对抗训练开始前,前来视察的首长就明确提到,在未来战场上,不要指望敌人继续让老掉牙的F-15冲锋陷阵,更别指望敌人会手下留情。如果连扮演假想敌的J-20A都打不过,那么在战场上遇到了F-22A与F-35A,就打得过?让空军与海航的王牌部队到“新高峰”基地跟扮演假想敌的J-20A进行对抗训练,就是要让精英飞行员适应新对手,摸索与探询对付第四代战斗机的战术与战法。如果连这些精英飞行员都束手无策,那么其他飞行员恐怕只能任人宰割了。

半年时间不算太久,对抗训练的结果也很糟糕,只是文翰他们摸到了一些门道。

拿第三代战斗机,那怕是最先进的第三代战斗机跟第四代战斗机单独对抗,基本上就是自杀。不说什么超音速巡航与超机动性,只是隐身就足以掌握战场主动权,让三代机始终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也就是吊打三代机。只是,现代空战绝不是战斗机之间的对抗,而是系统的对抗。四代机再凶狠,如果没有由预警机、电子战机、加油机、指挥机等支援飞机组成的空战系统的支持,也绝对不是得到系统支持的三代机的对手。因此用三代机对付四代机的本质并不是跟四代机比拼空战能力,而是比拼系统。只要能够破坏对手的系统,也就是打掉支援飞机,就能利用己方的支援飞机来对抗四代机,从而取得最终的胜利。只不过,肯定要为此付出巨大代价。

根据对抗训练的经验与教训,文翰他们总结出了一些战术战法。

在与四代机对抗的时候,第一个要点是打掉对手的预警机,至少迫使对手的预警机撤离战场,同时保护好自己的预警机。在丧失了预警机提供的情报支持之后,四代机只能使用自身的探测手段。如果用火控雷达,即便是最先进的AESA也会发出电磁信号,从而被电子侦察机发现。如果四代机为了保持隐蔽,没有使用火控雷达,使用不会产生电磁辐射的光学探测设备就无法发现远处的三代机,探测距离最多也就几十千米。这个时候,支持三代机的预警机就有机会发现逼近的四代机。在进入到格斗空战阶段之后,三代机就算依然没有明显的优势,也能凭借数量碾压四代机。如果对手是F-35A这类格斗能力不怎么样的四代机,三代机就能掌握主动权。如果充分利用了先进的格斗导弹,以及头盔瞄准等先进设备,三代机在格斗空战中未必会败下阵来。再说了,空战进入格斗阶段之后,更多的是看飞行员的能力与心里素质。

最后一次对抗,文翰他们用的就是这套战术。在付出惨重代价之后,文翰他们迫使蓝军的预警机撤离战场,随后己方的预警机与电子战机发现了蓝军突前的战斗机,文翰他们也由此取得半年来的第一个,而且是唯一的战绩。此后裁判以红军损失惨重无力再战,蓝军因为预警机撤离战场丧失了继续战斗的能力,判定双方打成平手。严格说来,文翰他们输掉了这次对抗,因为在对抗结束的时候,他们整个大队只剩下不到十架战斗机,还耗光导弹,蓝军还有三架弹药充足的战斗机。

一个多月前,文翰他们带着遗憾与震撼离开了“新高峰”基地,回到驻地。

接下来,他们开始进行换装训练。

其实,文翰他们并不知道。虽然他们不是第一批在对抗中击落蓝军战斗机的飞行员,但是他们首先总结出通过系统对抗来对付四代机的战术战法,而且是第一支跟蓝军打成平手的参训部队。

为此,他们成为了第一支装备J-11C与J-10C的海航战术大队。

J-11C与J-10C都是基本型号的深度改进型,只是跟之前的J-11B与J-10B相比,改进幅度算不上太大,主要就是针对与四代机对抗时暴露出来的问题与战术需求,换上了探测性能更强大的多频谱光学探测仪,以及用来增强系统作战能力的指挥通信设备。此外,J-11C增添了两个重载挂点,能够在不减少副油箱的情况下挂载两枚大型导弹,获得了更强悍的远程打击能力。如果执行争夺制空权的任务,就能用这两个挂点携带射程达到四百千米,专门用来对付支援飞机的远程空对空导弹。

此时,文翰所在的编队中,就有两架J-11C携带了这种导弹。

正是如此,在起飞前,文翰就猜到这绝不是一次平常的巡逻任务。

由空军资助研制的远程空对空导弹,最初是在空军的J-16上进行测试,海航没有参与相关工作。不是海航不愿参加,而是没有这个必要。直到数日前,文翰他们才第一次见到了这种传说中的导弹,并且知道他们驾驶的J-11C同样具备携带与使用这种导弹的能力,而且并非传说中的反辐射导弹,而是远程对空导弹。只是因为能使用被动寻的导引头,才被外界误认为反辐射导弹。当然,凭借重达上百千克的战斗部,这种导弹同样可以用来对付地面的防空雷达。

如果只是平常的巡逻任务,根本没有必要携带如此笨重的导弹。

要知道,携带两枚这种导弹,即便带上两具大型副油箱,J-11C的巡航时间都将缩短半个小时。再说了,也没有哪个飞行员愿意带着近两吨的额外载荷去跟扶桑空中自卫队的战斗机狗斗。如果对抗演变成为交火,那么近两吨的额外载荷足以让原本拥有机动优势的一方变得被动,甚至任由对手宰割。

此外,这种导弹还没有正式定型,更别说批量生产装备部队。

只是去测试?

就算是,测试地点也不可能是局势紧张的东海。

只是,文翰并不是指挥官,也就不清楚具体的任务安排。直到开始,在大队长下达命令之后,他才知道“这不是演习”。

不是演习,那就是实战!

进入静默状态后,文翰率先驾机降低飞行高度,僚机立即跟了上来。编队里携带了重型导弹的两架J-11C留在万米高空,而且没有抛掉副油箱,仍然以零点八马赫的巡航速度向东飞行。

此时,他们离事发海域还有大约三百千米,而扶桑的预警机在六百多千米之外。

座舱中央,战场态势屏幕上的那个黄色光点就是扶桑预警机,情报来自伴随KJ2000活动的电子战机。KJ2000在文翰他们身后一百多千米处,离扶桑预警机差不多八百千米,超过了雷达的最大探测距离。只是扶桑预警机上的雷达一直在工作,就如同海面上的灯塔,早就被电子战机发现了。

情报不是很准确,不足以引导导弹发起攻击。

当然,距离也太远了,没有任何一种对空导弹能够对付六百多千米外的预警机。

此外,在东面活动的,肯定不止是扶桑的预警机,还有扶桑的战斗机,说不定是几年前才装备扶桑空中自卫队的F-35A。因此就算有两架J-11C携带了远程空对空导弹,扶桑战斗机也不会让它们逼近己方预警机。

能不能打垮敌人的空战系统,关键不是高空的两架J-11C,而是低空的两架J-11C。

贴近海面之前,文翰就启动了加力燃烧室。在两台发动机输出的二百七十千牛的巨大推力下,重达二十六吨的J-11C在一分钟之内就跨过音障,以低空能够达到的最快速度向东面飞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