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战争世界 > 序五 近忧远虑

战争世界 序五 近忧远虑

作者:闪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37: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老严,你也别躲得远远的,我们谈的是技术、安全与情报方面的话题。”

李佑廷这么一说,严青松才加快步伐跟了上去。

不多时,三人来到楼顶的平台上。东边的天空已经放亮,只是受雾霾影响,不要指望能够看到日出。

在三人坐下之后,赵耀国的秘书送来了水果与糕点。

“开始讨论的时候,你们两个都没有发言。”赵耀国看了李佑廷一眼,又朝坐在李佑廷旁边的严青松看了过去。“老李就这性格,三棍子打不出个闷屁来。老严,你是军方的首席技术专家,不会没有自己的观点吧?”

李佑廷苦笑了起来,也朝严青松点了点头,让他但说无妨。

严青松也有点尴尬,不过元首都直接问出来了,也不好继续保持沉默。

“只是从技术的角度来讲,我们有一近一远两个关键问题得设法解决。”

赵耀国微微点了点头,让严青松说下去。

“近的问题就是,如何尽快让‘驻点脉冲持续点火’理论实现商业应用,准确说是推动发起一场以该理论为基础的产业革命,从根本上解决能源问题,大幅度提高我国的工业生产效率,从而一举占领新产业的制高点,成为全球经济技术发展的火车头。可控核聚变技术带来的巨大变革,我们都很清楚,我也就不再累述了。只要我们能够率先攻占新能源技术的制高点,成为产业革命的发起者,未来将是一片光明。那一天到来的时候,我们甚至不用担心遭受战争威胁。”

“即便有,也不用害怕。”李佑廷补充了一句。

严青松微微一愣,不过没有多嘴。

“那么,远的问题呢?”赵耀国把话题拉了回来。

“如何保持在相关领域的领先优势,特别是在核心领域的领先优势。”

赵耀国的眉头跳了几下,不过依然看着严青松,显然是要严青松把话说明白一点。

“毫无疑问,我们很幸运。张清芳教授是该理论的发现者之一,而且一直跟军方保持着密切关系,最终通过军方资助的科研项目证明了该理论具有可行性。更幸运的是,他是周自强教授的博士生导师。如果没有这两个人,决然不会有现在的成果。当然,我们的保密工作也很到位,外界一直认为周自强教授回国之后在清华大学任教。可是还能隐瞒下去吗,或者说还能隐瞒多久?不管怎么说,周自强教授是人,我们不可能把他送回‘红峰’基地,更不可能让他去清华大学教授基础课程。当然,周自强教授的问题还不是很大,可以让他参加某个由军方资助的科研项目,继续从事相关的科研工作。真正的问题是,按照计划,我们将在几年内建成第一座实验反应堆。”

“你是说……”

李佑廷对严青松压了压手,说道:“老严说得没错,即便我们可以解决实验反应堆投入运行之后带来的保密问题,在我们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时候,我们所做的一切,特别是与‘驻点脉冲持续点火’理论相关的研究也不再是秘密。到那个时候,我们相对于发达国家只有十年左右的优势。因为在综合国力,特别是科技与人才上的差距,这十年的优势根本不值得炫耀。此外,该理论早就发表,只是之前一直没有得到证实所以没有引起西方国家科研人员注意。”

“也就是说,只要花旗等西方国家奋起直追,很快就能赶上我们。”

李佑廷点了点头,表示就是这个意思。

赵耀国眉头紧锁,思索了一阵,才说道:“你们既然提出了这个问题,肯定想到了解决的办法。”

严青松有点头大,因为这个问题是他才想到的。

“办法不是没有,只是代价很大。”

“说说看。”

听到李佑廷的话,严青松立即锁紧了眉头。显然,李佑廷早就想到了这些,只是没有说出来。

“就像老严说的,我们能够取得这个巨大的成果,靠的就是运气。虽然也与我们的坚持有关,如果不是我们相信与支持张清芳教授,他也不可能证明该理论的有效性,更别说让周自强教授回国,但是运气的因素依然很重要,如果不是张清芳教授的偶然发现,就不可能找到正确的研究方向。”

“显然,我们不能指望好运能持续下去。”

“没错,只不过对我们来说,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优势。”

“优势?”

李佑廷长出口气,说道:“该理论提出之后,全球数十个国家、上百所大学的理论物理实验室都没有能证明其可行性,而且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我们有理由相信,西方国家的科研人员早就放弃了相关方面的研究,也就不存在中大奖的可能。就算有,那也是很多年后的事情了。如果我们能够让西方国家的科研人员相信该理论没有价值,以此将西方国家在可控核聚变领域的研究引到错误的方向上去,我们就能获得充足的时间,只是我们也要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

“如何才能办到?”

李佑廷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朝严青松看了过去。

“在此之前,包括我们在内,所有人都认为,最有可能实现可控核聚变的是增强型托卡马克装置。为此,我们与花旗、伊万国等国家联合建造了ITER,还单独建造了EAST,并且准备建造更大的加速器。只是,到目前为止,EAST实现的最长等离子体放电时间还不到两分钟,即便是实现了预定目标,既一亿度的一千秒等离子体放电,也达不到进行商业应用的最低要求。虽然我们已经知道这条路行不通,但是只要我们在该领域继续投入,那么花旗等西方国家就会跟进。”

“需要多大的投入?”

“建造下一代实验堆的预期投入是两千亿,而实际投入很有可能是这个数字的两倍。”

“至少两千亿,最多可能需要四千亿?”

严青松点了点头,没多做解释,因为不管是两千亿,还是四千亿都不是一笔小钱。

“所幸的是,并不是一次性投入这么多资金,而是根据工程与实验进展分期投入,启动资金不会超过一百亿元。”

“这也不是一笔小钱。”赵耀国朝李佑廷看了过去。

“耗费确实巨大,而且很可能会持续投入,最终花掉的肯定不止一百亿,但是以此争取到的时间却是无价的。”李佑廷稍微停顿一下,又说道,“更何况,只要我们启动了下一代增强型托卡马克装置的建造工作,花旗等西方国家肯定会立即跟进,甚至会投入更多资金来赶超我们。”

赵耀国微微点了点头,表示明白李佑廷的意思,不过没有立即表态。

“除了时间,资源方面的问题更值得重视。”李佑廷没有急着让元首表态,而是转移了话题。

赵耀国长出口气,让李佑廷说下去。

“在开始的会议上,几位部长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我们不可能等到实现了商业应用之后再去解决资源上的问题,必须在此之前着手处理,特别是那几种我国没有、以及储量稀少的贵重金属。只不过,我们要做的不只是提前购买,还要控制资源的出产地,确保将这几种关键资源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老李,你知道这么做的影响吗?”

严青松眉头紧锁,他已经听出了李佑廷这番话里的火药味。

“只是即将到来的产业革命就足以改变整个世界,到那个时候,哪怕我们坚持和平发展的方针,恐怕也不得安宁。只要我们具备了挑战由西方文明领导与主导全球,已经维持数百年的旧有秩序的能力,不管我们是否愿意,战争都会被强加到我们头上。我们热爱和平,但是不能把国家与民族的生死存亡寄托在对和平的幻想之上。用西方谚语来说,只有胜利者才有资格谈论和平。”李佑廷长出口气,才说道,“其实,我们能够走到这一步,能够取得这个巨大的成果,正是因为我们不相信由对手施舍的和平能够一直维持下去,正是因为我们坚信只有自己的实力足够强大才有资格谈论和平,也才有能力营造出一个对我们有利,能够让所有炎黄子孙过上幸福生活的理想环境。”

赵耀国也叹了口气,神色显得万分凝重。

“当然,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哪怕一切顺利,这场产业革命也要在数十年之后才能完成。我们已经取得优势,那么我们就有数十年的时间把优势转变为果实。只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现在就得迈出第一步。”

“看来,你比我想得透彻。”

李佑廷淡淡一笑,说道:“不是我想得透彻,而是我没有那么大的责任,没有肩负责任的巨大压力,也就能够畅所欲言,甚至胡说八道。如果让我来做决策,恐怕我早就打退堂鼓了。”

赵耀国笑着摇了摇头,说道:“我得好好考虑一下,你把这些观点整理出来,在下次会议上讨论。到时候,由你做简介。由你提出来更好一些,至少在有人反对的时候,我能出面圆场。”

李佑廷没多罗嗦,点头答应了下来。

这个时候,秘书把早餐送了过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