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重生之大宋鬼医 > 083【雄关漫道】

重生之大宋鬼医 083【雄关漫道】

作者:镔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38: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很快,半个多月过去。

大宋出使辽国的团队也业已到达边关要地,前面不远就是大名鼎鼎的雁门关。

作为出使团队的精锐禁军,一开始的时候还能保持精气神,毕竟是皇帝老子手中最精锐的部队。可是随着一路颠簸,再加上天气变得炎热,这些精气神很快就涣散了。

俗话说得好,有什么样的皇帝就有什么样的兵。

大宋以前的禁军都是挑选那些部队出身好,身手好,又能吃苦耐劳者充之。可是到了现今,因为禁军待遇好,很多世家子弟,还有有关系之人,就把一些纨绔安插进去。这些人哪能受得了苦,一个月下去,就原形毕露。

恰又是六月份,天气炎热无比,这些原先在大宋老百姓面前尚能军装端正,挺胸凸肚的禁军,一看出了关外,就放松开来,一个个敞开衣襟,歪戴着帽子,更有甚者勾肩搭背,犹如散兵游勇。

作为虎贲头目,刘锜是看不过去的,奈何他本身也是出身世家,那些进军成员大小也都互相认识。所谓的军法处置如何能做到。最后还是童贯出手,一下子斩了三名军容不整,态度散漫者,出使团队这才重新振作起来。

可是随着行军队伍行动缓慢,天气也变得越来越热,尤其到了七月份,那种炎热是难以形容的。整个队伍穿戴沉重,每个人都挥汗如雨。

作为军队的最高领导,童贯却做到了能与士兵一起同甘共苦,越是艰苦的时候,越是和士兵吃喝在一块,甚至一起下河洗澡,当然,洗澡的时候童大人一个人在上游,并且是穿了亵裤的。

相比之下,一直以清流自傲的端明殿大学士郑允和就有些受不了了。天气太热,他就让郑三儿弄了一个大木桶,搞了干净的水,每天泡在里面,甚至行军的时候,也把那大木桶塞进轿子里,自己依然泡在里面。

作为被老爹塞进来镀金的大宋纨绔,高衙内高强实在是受不了这种炎热之苦。

在团队中他地位不高,虽然人人都知道他老爹是高俅,奈何这里面的人论背景都不是省油的灯,谁又会在乎他的感受。

高强苦也。

想以前在家的时候,每到炎热夏天,自己都会喝着冰镇酸梅汤,听着小曲,看着歌舞,哪像现在,没人伺候不说,还要自己去伺候别人。

可是很快,高强就发现了一个问题,貌似好久都没看见凌霄了,当别人下车纳凉的时候,依旧不见这厮身影。

该不会出了什么事儿?

本着一起吃过火锅的友谊,高衙内就非常关心地去探望凌霄,不曾想,刚把马车上面的门打开,一股凉风就扑面而至。

再看凌霄,正舒舒服服地斜躺在车内,靠着坐垫,吃着西瓜。在凌霄脚下,竟然是三盆冒着寒气的大冰块!

高强高衙内彻底傻眼。

这冰块哪来的?

要知道冰块储存艰难,大宋皇宫的冰窟内储存冰块,都是在每年冬季的时候切割搬运而来,有的时候甚至派遣车队专门从外地千里托运而来。

高强身在大户人家,当然明白夏日搞到冰块之艰难,何况这里是行驶的车队,又哪里有机会弄来如此稀罕之物?

高强脑海中飞过无数个诧异和疑惑。却再顾不了许多,直接扑在那冰盆上,感受那冷爽的寒气,嘴里大叫:“舒服死我了!”

制冰这种法门在前世可以说没啥神秘的,就算是稍微懂一些物理化学常识的高中生,有了材料也能把冰块给制出来,何况凌霄乎。

说白了,这种原理就是“硝石制冰”。

在一个大盆里倒一些水,再放入一个小盆,小盆里也倒一盆水,然后在大盆里倒入硝石,小盆里的水就会很快结成冰块。

凌霄是医生是大夫,在出使辽国之前,就已经考虑到了炎热天气,于是就带了很多的硝石,别人不懂,还以为他是拿来做医药之用。没想到他会用来制冰。

对于高衙内来说,他是理解不了这些原理的,甚至对大宋朝的很多人来说,这种制冰方法简直就是变魔术变戏法。

因此凌霄也懒得和他们解释,只是接下来的几天,童贯,郑大学士,凡是出使团队中地位显赫的,就都享受到了“冰块”空调的高级待遇。当然,大家嘴里不说,却都对凌霄这位制冰达人感激不尽,因此凌霄在团队中的地位也随之水涨船高,成了一个特殊的存在,没人再敢小看这位从六品的和安大夫。

为了良好地鼓舞士气,童贯童大人是不能一直呆在冰块马车内,每到中午,他就会随手抓几块冰,塞入帽子内,然后出去巡查军容军纪,大热天顶着毒辣辣的太阳,冰块化成水从他头顶盔甲流下,看得士兵们一个个感动不已---

……

女扮男装混迹在医疗团队中的赵若兰这段日子过的很辛苦。她甚至怀疑自己代替父亲出这一趟远门是对谁错。

由于是女儿身,在这以男子为主的队伍中很不方便,先不说吃睡方面,单单一个小解问题就让她头疼。还好,这队伍中还有一些大宋皇帝赵佶赠送给辽国国主的美女歌姬,赵若兰尚可借助与她们诊病机会,表明女儿身,得到一些帮助。

可是随着天气越来越热,洗澡沐浴方面就成了一个大难题。

……

这一日,出使军队驻终于抵达宋辽两国边界的雁门关。

根据史料记载,雁门关得名最通行的一种说法是,因为雁门山东西陡峭,且高耸入云,连南北往来的大雁都飞不过去,只能从这里狭窄的关隘飞过,所以起名为“雁门关”。

代山高峻,鸟飞不越,中有一缺,其形如门,鸿雁往来,因以名焉。

说起这座雁门关,对于大宋来说,寸土寸地,都是用大宋猛将和士兵的血肉铸成的。

公元986年,大宋太宗皇帝领兵30万,分3路向辽发动大规模进攻,宋太宗亲自指挥,其中战功赫赫的大将军杨业就在西路军中担任副帅。萧太后带领年幼的新帝辽圣宗亲自到今天的北京城一带抵御宋朝的东路、中路军,先后全面击退了宋军进攻;辽国大将耶律斜轸奉命抵御宋朝的西路军,萧太后下令务必活捉杨业,且不能使之受伤。在朔州一带,耶律斜轸几乎全歼了杨业的部队,辽**士用箭射伤杨业并将其生擒。耶律斜轸亲自劝说杨业投降,杨业拒不投降,绝食3天而亡。后人为纪念他的战功和忠贞精神,在雁门关北口立了“杨将军祠”。

作为一名有雄心有抱负,身残志坚的大太监,童贯一直希望马上封侯,成就一个太监的传说。因此对杨老令公也是很尊重的。在团队到达雁门关以后,他并未直接下令休憩,而是风尘仆仆直奔“杨将军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