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六零姑娘有点颠 > 第二十二章 搭竹棚

重生六零姑娘有点颠 第二十二章 搭竹棚

作者:与寂寞共舞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29 15:41:07 来源:小说旗

夏知安和李伯娘在灶房屋檐下说话,从背篓里拿出酒和糖,饼干,两本小人书,两卷布,几副袖套,两条新式围裙,还有二十斤面粉往灶房搬。

“李伯娘,我卖了草草药,也想表达一下我的心意。”

“娃娃,你快拿回去,这可不能要。你还困难的很呢。

你和老三艰难着呢。你也晓得他的病。”

“李伯娘,你给我做了好几天的白面馒头的,我还想吃你做的玉米面馒头的嘛。”

你不收,我怎么好意思再蹭饭。

“给你做,装一背篓。”

“要得。”

李伯娘去厨房忙活,拿盆和面:是个好娃娃。

自己家哪里会舍得吃精面哦,都是粗粮馒头。

今天中午就用精面馒头待客,再杀只鸡。

堂屋头,杨老头已经办完事走了,他忙着回去搬东西,安置。

夏知安进去的时候,李村长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文件递给夏知安。

夏孟生手里拿着房屋买卖协议在看按红手印的地方,有孙孙了,他有盼头了。

夏知安打开,上面是她的名字,上面写着宅基地审批合格,已经走完了所有流程。

她以为她拿不到宅基地呢?

夏知安给夏孟生看:“爷爷,我们有宅基地咯,你看。”

“我本来今天也要去找你的。你选好地方,李伯伯说话算话,找人给你盖两间屋。”

夏知安抿嘴笑:“李伯伯,我今天来是想问你,我要把我自己过继给三爷爷,我给他养老送终,我们是亲亲祖孙俩,需要哪些手续?”

李村长惊着了,第一回听到说自己把自己过继出去的。

问夏孟生:“你想好了?以后就没得补助了?村里就不管你了?”

他还以为夏孟生的病又严重了,要卖祖屋治病,以为他去夏仲生家住。

“我有这么大的孙女了,还要啥子补助哦。这是我的户口本,还要辛苦你跑一趟户籍所。”

“本分。你老有所依,我也欣慰。”

“李伯伯,”夏知安在纸上画图:“我和爷爷的田,地都有点远,远的在上家湾,近的在家门口,我想请你问问,这几家有没有愿意同我换地的?”

“我看看。”李村长家里挂着八角树村的平面图,夏知安画的地方他看懂了意思。

“娃娃,你的田是水田哦,挨着河沟,一年四季不愁水,也不用抽水灌溉,是上等田,

你要换的这些田,种水稻起码要抽三次水灌溉。”

李村长看向夏孟生:娃娃年纪小不懂,你是老把式了,也不懂吗?

夏孟生不好意思道:“就听娃娃的。”

李村长无语:这是有了后人一副万事足的样子,欺负哪个没有后人吗?

这爷孙就不怕青黄不接稀的都没有啊?

李村长只得讲清楚田,土地好坏的优势:“娃娃,远点就远点,种下去,除了施肥,除虫,啥都不用管。”

“李伯伯,我想好了的。种地,也要量力而为,我种不了谷子。

我就想把干田当成土地种,我种南瓜,西瓜,卖了再去买谷子交公粮,

这样就不用很辛苦,我们爷孙也有体力做,绝不给村集体拖后腿。

您放心。”

李村长也不好再劝说,想了想道:“如果是二等田的话就多给你两分,行不行?”

“那样就太好了,辛苦李伯伯了。

这样的话,我在家门口就把田和地就种了,省了好多事噢。”

“我去问,尽量周旋。”

李伯娘蒸好馒头,端到堂屋,没有见到人,问:“人呢?”

“走了。”

“你咋不留呢?”

“留了,他们说有事,忙。”

“忙?那祖孙现在连个窝都没得,忙啥?哪有地方吃饭嘛?”

李村长今天还没有出屋,不晓得外面的八卦。

“夏革文又打夏二娃了?”

“是夏仲生和他的九娃,想霸占祖孙俩的房子,就胡说八道造谣。

祖孙俩才把房子卖给杨家的。”

“这样也好,那个窝窝头闹心。”

“问题是,他们住露天坝吗?以前还有山洞洞可以凑合,现在哪里还有?

今天买的东西,说不定是卖房子的钱,还哄我说是卖草草药。”

李村长起身出门。

“你走哪去?”李伯娘问。

“我去看哈。”

一天天的闹腾。

“你给他们背点馒头,拿碗泡菜。”

石骨土靠路的第二层,祖孙俩在自己的竹林里砍了竹子拖到石骨土,

打算先搭两个简易遮风挡雨的三角形棚子,两边用竹竿夹稻草作墙,先这样住一段时间,慢慢按计划来。

李村长来了,放下小背篓,帮忙砍竹子,帮忙搭棚子。

“建屋子不要担心,我每家去借十块,等小麦种下去,就给你们盖房子,先把房子修起来,慢慢还。”

夏知安在挥舞砍柴刀剃竹子的丫枝,欢乐的声音:“李伯伯,困难只是暂时的,相信曙光很快就会到来。”

李村长原本不舒坦的心在听了这句话后就感觉阳光突然就照进来了。

他知道自己为什么上心夏知安的事了。

这个娃娃,身上有股子韧劲,只要不死,天塌下来都压不垮她似的。

像初升的太阳,攒着劲的往上爬,痛了就嗷嗷哭。

哭,不代表认命,不代表服输,只代表发泄心中的委屈。

代表她的反击,无声无息就让四邻村的人同情她,知道她,心甘情愿把口粮省下来,给她一口,能够活下去。

李村长想到这个狡猾的娃娃就想起在乡上传播的流言笑出了声。

人啊,还是要圆滑些,才是生存之道。

附近田地里干农活的男人,干脆停了一天家里的活计,让自己婆娘把红苕挖出来,装箩筐,天黑前他们去挑。

先把那祖孙的棚棚架起来,总要挡哈风雨嘛。

在农村,不仅田,地是分到户,就是一棵树,一条田埂也是分了的。

夏知安没有竹林。

夏孟生只有两笼竹林,老竹子,根本就不多。

平时还要编箩筐等农用工具用掉一些成年竹,根本没有多少五年老竹。

而且,全都是慈竹,不是盖房用的硬竹。

看到石骨土堆放的十几根竹子,几个男人回家拿了砍柴刀,走进自家的竹林。

“老三,”夏仲生远远的就在吼,身后跟着大儿夏革昌,老六夏革文。

正在扎稻草墙的夏知安和夏孟生头也未抬,不理,忙活手上的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