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六零姑娘有点颠 > 第九十九章 喜临门

重生六零姑娘有点颠 第九十九章 喜临门

作者:与寂寞共舞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02 14:48:26 来源:小说旗

两边,一边站着远道而来齐聚于此的夏氏族人,

一边站着千里迢迢而来的余氏族人。

祖宗祠堂前,明媒正娶,结发之妻!

祖宗祠堂前,明媒正嫁,结发之夫!

祖宗祠堂前,依照族制之礼,记入双方族谱。

这意味着:只有丧偶,没有离异!

这代表着双方是都上了各自族谱的家族婚姻——生同床,死同穴,上族谱,埋祖坟!

只因夏知安身份太特殊,她,是现在夏氏宗族的掌舵人。

余老爷子执笔,族谱上余牧舟单开一页,旁边是他的妻子夏知安。

写好后传给余氏族老们传看。

夏知安,已经按照记忆修订夏氏族谱。

提笔将余牧舟写在夏氏族谱自己的身旁,然后提笔又写了一页,却封存起来,留待后世子孙来破解她的穿越之谜。

夏孟生这一支,从今天开始,单开一页。

有一个词快做“怀胎十月。”

这是笼统的计算法。

古时以二十八天为一个月,把七天视为一个孕周,四个孕周为一月。

因此整个孕期二百八十天正好对应十个“妊娠期”。

现代用公历计算,为九个月零十天,故有“十月怀胎九月生”倒的民间说法。

凡事,都没有绝对,都会有特例。

有比这个时间还要提前的,也有比十个孕期还要推后的。

竹屋住着的每个人,都以为夏知安身怀三四胎,会提前生,

也早就做好突发准备。

但是,每每估算的日子都不对。

夏知安却从未急过。

余牧舟每天给她搭脉数遍,他不确定是几胎,夏知安总是笑而不语,他很担心。

余家父母和余老爷子在竹屋一直住着,照料竹屋上下生活起居。

担心有突发情况,征询夏知安的意见想把家里懂医的女助产们叫来帮忙,被余牧舟拒绝。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我有安排。

若不是你们是我的亲爹妈,我也不会放心你们。”

其实余牧舟想说的是:涉及我的妻儿,我连亲爹妈都不相信,会信家族养着的人?

他们夫妻,自有安排。

但余母就怕夏知安说生就生,措手不及。

毕竟,早已超了预产期,毕竟,从未听说多胎能够足月生的。

余牧舟担心孩子们会选在自己出任务的时候,每天对着孩子们叮嘱:“必须我在的时候!

不许让我娘子受苦,你们给我俐落的出来。”

忐忑中迎来年三十!

祭祖时,每个人都盯着夏知安的肚子,生怕下一秒她就坐在地上要产子。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这种预感就越来越强烈,不约而同简化流程。

下山,团圆饭吃后,各回各家才齐齐松口气。

余牧舟扶着夏知安,二人边走边小声说话。

夏孟生走在最前面,夏小安走在二人身后,

夏小安的身后是旺财领着一大家子。

竹屋大门口,余老爷子吆喝夏孟生,不知道喊得什么,二老附和着吆喝山歌。

歌声喜庆,传得很远,会唱的人大声附和,不会的小声跟随哼哼。

“我想吃炖猪蹄。”夏知安抓着余牧舟的手突然就用了一些劲道。

余牧舟顿时紧张不会走路,拉着夏知安站在原地。

他不能左脚踩右脚,要是伤了荼荼,他怎么办?

扯着嗓子喊:“爷爷,知安要吃猪蹄。”

余老爷子站在大门外就朝厨房吆喝,让余母盛出来放凉。

“吃猪蹄”,孕妇产前吃猪蹄,那代表要生了,她需要有充足的体力,

这在乡下,人尽皆知,这是孕妇即将临盆的暗号。

听到这暗号的李碧英三步并作两步往家里跑。

夏孟生转身朝夏知安走,叮嘱:“不要怕,不要急,慢慢走过来?要不,抬你回家?”

听到夏爷爷的话,余牧舟忘记脑子里排练过数遍的流程。

“镇定点。”夏知安轻拍余牧舟的手臂:“你是想让我这种状态照顾你?

你要给我接生的,余大队长。”

“荼荼?”

“我不喜欢兴师动众,被人围观产子。

今天是个好日子,他们也想要一家团员呢。”

“现在疼吗?”余牧舟问:“我抱你回家?不,我和小安抬你回家。”

“羊水已经破了,抓紧时间,我自己走。”

“姐姐,我和姐夫抬你回家。”

夏知安不想在争执,调动内力,加速,甩开两个磨叽的男人,路上,还牵着爷爷回家。

夏知安刚吃了午饭,现在又吃了一大碗炖猪蹄,在院子里散步的第九圈时,回到床上,咬牙忍痛。

余牧舟给她擦汗。

村诊所王医生的两个女弟子在屋里做准备工作。

余母和余家两个保姆在厨房准备热水。

王医生陪着夏孟生,余老爷子,余父在堂屋等着。

王医生坐镇指挥,以防有突发事件。

生产之痛,不管身体素质有多好,有多能忍痛,都忍不了骨开十指的生产之痛。

所以,一直都没有听见夏知安的喊疼声,都以为还早。

突然,夏知安痛呼的声音从寝屋传出,紧接着石破天惊的婴儿啼哭震响竹屋,

回荡在竹屋,向竹屋守候等待的亲人宣告:“我来了!”

“我是为年三十的团圆饭来的!”

让一众等候的人又惊又喜!

这是生命!

这是希望!

这,是未来!

夏孟生僵硬的站着,久久不动,双眼欢喜的泪水在发红的眼眶滚了几圈才滑下脸颊,

这就生了。

怕自己说错话犯了忌讳,好半天才道:“母子平安么?”

夏孟生大声问。

余老爷子扶夏孟生坐下,安抚他:“你急,知安就会更急。

生孩子不能急。”

“哦。我不急,我不急。”

刚到竹屋大门的夏家族人都背着大背篓,自觉的等在大门外,没有去敲门。

李碧英背着大背篓,里面装着她做的小衣服。

“妈,你别急。”夏平安安抚母亲。

“女人生子,是鬼门关呢。屋里都是些不懂的男人,就她婆婆一个人,怎么照顾她嘛?”

夏平安看向大门:对于二妹来说,伤害过她的他们才是她此时此刻会提防的人。

屋内,两个女助产成了摆设。

余牧舟从接生到给小家伙清洗身体,检查身体状况等等全做了,比她俩更专业更严谨。

除了初时的不知所措,

除了初时小家伙平躺在他的双手掌心,初为人父的全身僵硬,目瞪口呆,又惊又喜各种表情。

她们,见多了,只要有了孩子,年轻的父母们就会瞬间长大,自动觉醒父母本能照顾孩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