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之工艺强国 > 第103章 正式见面(4)

重生之工艺强国 第103章 正式见面(4)

作者:创里有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1 10:49:34 来源:平板电子书

虽然方翰民的终身大事完全可以自己做主,但宋玉萍任教的学校离老家比较近,她平时住在学校的教师宿舍,星期天节假日都要回父母家,所以,她在考虑个人问题的时候,不能完全忽视父母的意见。

第一次正式接触,方翰民没有丝毫隐瞒,他开诚布公地把自己老家的情况和盘托出,让宋玉萍权衡,以便她做出最终的决定。

宋玉萍对方翰民的好感,完全是凭借中学时代对他的印象,至于方翰民的工作成就,也是她近一两年通过报纸上的新闻了解到的,今天从方翰民这里亲自得知他的家庭状况,说实话,这让她有点意外。

作为新时代的知识女性,宋玉萍的恋爱观比较现代,她觉得爱一个人,主要看对方的人品和自身条件,跟他的家庭背景没有关系,所以,她对方翰民老家的状况并不在意。

两人聊到了深夜十一点多,尽管都有些困了,宋玉萍还是继续问道:“这次回去后,如果父母再次催问我的个人问题,我是否可以把咱俩这关系告诉他们?”

在这件事情上,宋玉萍非常谨慎,她担心没得到方翰民允许,贸然把关系告诉父母家人,如果父母让她把男朋友带回家见面,要是方翰民不配合,那她就被动了。

“如果你觉得可以,我这里没问题。”方翰民干脆利落地答应下来,“不过我也有个问题,要是咱们最终能走到一起,因为工作关系,我不可能频繁往你那边跑,我想把家安在市里,不知你是否愿意离开老家那边?”

“你是说将来想把家安在市里?当然好啦!谁不想在大城市生活?但我的工作怎么办?我不可能在那边上班,到这里居住吧?来回坐车就得三四个小时,即使每个周末跑一趟,也不太现实。”

方翰民想了想,“这件事先说到这里,只要你愿意到市里居住,我就放心了。工作的事以后再想办法,车到山前必有路。”......

夜很深了,方翰民把宋玉萍送回肖敏的房间,又给她打了一壶开水,拿来一套洗漱用品和一条崭新的毛巾,叮嘱她睡觉以前插好门。

第二天上午九点左右,宋玉萍洗漱完毕,简单化了妆,见方翰民还没有动静,她跑到方翰民宿舍的门外敲了几下,“九点多了,还没起床吗?”

只要厂里没有事,方翰民星期天养成了睡懒觉的习惯,加上昨天晚上睡得很晚,这个时候他还在做梦呢。

听见敲门声和宋玉萍的说话声,方翰民猛然睁眼看了看表,马上坐了起来,“稍等,我一会儿就好!”

宋玉萍回到宿舍等待,大约过了十几分钟,方翰民推门进来,“我好啦,咱们出去吃早饭。”

“都九点多了,还吃早饭吗?要不跟午饭一起吃吧。”

“那不行!你到我这里来,让你饿一上午肚子,怕你说我虐待你。”

“嘁,学会幽默了?行啊!”

“你不是说生活需要幽默吗?这玩意其实不难。走吧,吃过早饭去看风景。”

“你掌握时间,下午我不能回去的太晚啊!”

“放心吧,保证不让你走晚了。”......

上午十点半左右,方翰民跟宋玉萍来到双菱市植物园,走在园里那曲径通幽的小路上,扑面而来的是百花的芬芳,映入眼帘的是树木的苍翠和花朵的娇艳。

徜徉于花草树木之间,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中,已到中午,两人商定晚点吃午饭,他们来到一处稍微开阔的地带,这里有几排长椅,还有树荫,正好感到有点累,也有点热,便决定坐下来休息一会儿。

坐在长条椅上,看着前面那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方翰民自言自语道:“唉,那是一种什么树木?这几年搞市容美化,马路两边都是这种树。”

“那叫银杏。”

宋玉萍的回答出乎方翰民预料,他没想到这个跟农事不沾边的姑娘还懂这种知识,“哟,你行啊!我记得老家那边没有这种树,你是怎么知道的?”

宋玉萍并未回答问题,而是自顾自地说:“银杏又叫白果树,果实和树叶都有药用价值,树干是优质木材,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这种树在中国分部很广,但以前园林绿化和城市管理部门并未意识到它的价值。除了冬季,银杏在春夏秋三个季节,分别呈现出三种不同的颜色,是城市绿化的理想树种。”

“还有药用价值?”方翰民特别注意到这句话,“玉萍,看你这一套一套的,可你是学中文的,属于纯文科专业,你怎么知道这些知识的?”

“虽然我在大学读的是中文专业,但我是中学语文教师,你应该知道,中学语文课本中,很多课文涉及各种自然知识,作为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我在讲授课文之前,必须把课文涉及的知识弄明白,否则,怎么给学生讲课?”

“对,我记得有些课文就是描写大自然的,如游记或说明文,其中涉及一些自然科学知识。”

“虽然我不可能跟那些方面的专业人士相比,但基本知识还是必须了解的,比如,我还看过一篇分析银杏树经济价值的文章。”

“你对这种事还有兴趣呀?”

“不是有兴趣,我又不研究林业经济,仅仅是为了拓展自己的知识面。说起来,以前好多城市管理部门都没意识到,在城市道路两边栽种茶杯粗细的银杏树,十多年后,长到三四十公分胸径,每棵树的价值将会增加很多倍,在绿化美化城市环境的同时,还将取得一定的经济收益,这不是两全其美吗?”

“对呀,以前街道两边那些绿化树,不是柳树槐树,就是榆树或杨树之类的本地树种,根本成不了才,没有一点实用价值,老了只能砍下来当垃圾扔掉。”方翰民对此深有感触。

“说到这里,我还想起一篇文章中说过,银杏树抗虫耐旱,一旦存活,就很少需要管理,没有柳树的柳絮和槐树、杨树及梧桐的花瓣对市容的污染,是美化市容环境的理想树种。”

“嗯,真没看出来,你的知识面这么宽。”

“我也不是知识面多宽,只是书看多了,接触的知识比较杂,什么人文历史、自然地理、植物花卉、餐饮美食、音乐舞蹈、迎送礼仪、经济核算这些领域,多少都知道一点,但仅是皮毛而已,如果再往深究,我就不知道了。”

方翰民点点头,“是啊,教书育人,要给学生半桶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这是当年一位老师说过的话。”......

他们来到一处丘陵地带,爬上一座小山包,站在凉亭举目四望,宛若置身于绿的海洋。植物园面积很大,要想横穿过去,起码还要两三个小时。

不知不觉中,太阳已经偏西,因为宋玉萍下午要返回学校,他们只能恋恋不舍地离开植物园,正好两人都感到有点饿了,他们从植物园出来,往前走了一千多米,看见一家“玫瑰花园酒店”,便决定在这里吃午饭。

因为时间比较紧张,午饭吃的相对简单,方翰民过意不去,“给你送行,本来应该隆重点,两菜一汤,有些寒酸啊!”

“难道你打算点五六个菜,再来一瓶白酒,慢条斯理地喝着,你还让不让我回去?”

“是啊,这次时间来不及了,只能这么将就一下,不过以后机会就多了,常来常往,有时间再好好招待你。”

“常来常往更应该随便一些,不要把精力浪费在这种小事上。”方翰民本想献殷勤,宋玉萍却一点也不领情。

午饭吃得简单,不到半小时就结束了,从饭店出来,他们打车回方翰民的单身宿舍,害怕时间来不及,两人拿起宋玉萍买的衣服和书籍,急匆匆往车站赶去。

到了车站,方翰民直奔售票窗口,等他买上车票,两人来到候车室,发现离下一班长途汽车的发车时间还有十几分钟,方翰民得意地说:“怎么样,我说保证不会耽误你坐车吧?”

“那是因为时间抓得紧,要是慢腾腾的磨蹭,那就很难说了,为了保险,我觉得还是应该早点到车站。”

方翰民凑近宋玉萍耳边,温情地说:“来那么早干嘛?还不如咱俩在一起多待一会儿呢。”

宋玉萍白了他一眼,“嘁,就你主意正。好啦,车来了,我上车了。”

“有时间给我写信,打电话。”

......

星期一上午,方翰民 主持召开技术科月度工作会议,听取上个月各部门工作总结和回报,并布置当月任务。

徐辉和蒋国新汇报了一车间工艺改造进展,“安装施工已经进入尾声,最多再有十来天,将进行设备调试,参照二车间的经验,生产一线操作工应该参与设备调试工作。”

方翰民点头赞同,“根据以往经验,一线职工必须参与设备调试,我想知道的是,职工们的理论培训进行到什么程度了?”

“培训课程已经讲完,就差考试了。”

“今明两天抓紧时间安排考试,只有考试获得通过的职工,才能参与设备调试。”方翰民吩咐道。

车间主任苏文权阴阳怪气地说:“方科长的意思,那些没有通过考试的职工,将来就不能上岗了。但你不要忘记,他们也是国营企业的正式职工,难道你要让他们失业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