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之工艺强国 > 第234章 受到孤立

重生之工艺强国 第234章 受到孤立

作者:创里有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1 10:49:3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前段时间郭鹏偶然看到的那份报告,是方翰民为技术中心布置的下一步科研任务,只是因为他的不轨行为,彻底失去了方翰民对他的信任,方翰民决意不让他染指新的科研项目,才把那份报告直接给了基层课题组长,并叮嘱他们不要外传。

赵春明当然知道方厂长的意思,当郭鹏问及报告来源时,赵春明不可能告诉他真相,郭鹏也知道赵春明没有说实话,但他无可奈何。现在,郭鹏想借阅那份报告,即使就锁在面前的抽屉里,赵春明照样可以搪塞他。

一段时间以来,郭鹏明显感觉到基层课题组的科技人员故意跟他保持距离,甚至试验工人都不愿意搭理他。但是,为了接近新的科研项目,尽管受到冷落,郭鹏仍然面带微笑,继续跟赵春明攀谈,“春明,你们正在开展的试验,是什么科研项目?”

本以为郭鹏转一圈就会离开,没想到他坐下来就不想走,不陪他说几句话,显得不尊重领导,可方翰民一再叮嘱各课题组,不让他们向郭鹏透露新科研项目的任何信息。

面对郭鹏的问题,赵春明有些为难,毕竟做了好几年同事,郭鹏现在还是技术中心常务副主任,如果一言不发,故意回避,面子上实在过意不去,如果照实回答,不仅违背方翰民的指示,赵春明自己也不愿意,因为他们这些基层科技人员,知道郭鹏的所作所为后,也是义愤填膺,但碍于情面,赵春明支支吾吾地说:“生产一线反映,上个仿制药的2#原料,据说质量不稳定,方厂长让我们在实验室验证一下生产条件,再找其他原因。”

“我看你们这试验已经开展半个多月了吧,找到原因了吗?”因为郭鹏对上个仿制药的合成工艺和原料都很熟悉,从试验台的仪器设备种类和布局情况,可以看出赵春明在撒谎。

“我不是说了嘛,方厂长让我们在实验室验证生产条件,然后再找原因,如果发现生产条件控制不严,反馈给生产部门就可以了。”

知道赵春明在糊弄他,郭鹏不再打听试验方面的事,“春明,你去忙工作吧,我没事,在你们这里呆一会儿,我再去别处看看”

除了不让郭鹏接触新的科研课题,方翰民并没有限制郭鹏的活动范围,他至今仍是技术中心主管日常工作的常务副主任,督促或检查各基层班组的管理工作,是他职责范围内的事,他要在二组的实验室再待一会儿,赵春明当然不能拒绝。

回到试验台前,赵春明顺手把试验记录本塞进台下的抽屉里,四台合成反应器在实验台上一字摆开,技术人员和试验工人一边观察试验过程,一边讨论出现的试验现象,赵春明走到每台设备跟前,示意大家不要议论,众人心领神会。

实验室里突然安静下来,郭鹏起身走了过来,见每台设备都在正常运转,他感到奇怪,“大家怎么都不说话了?”

“工作时间就应该专心致志观察试验过程,试验室不是聊天的地方,叽叽喳喳不成体统。”赵春明解释道。

“郭主任,你深入班组检查工作,有你在这里,工作期间我们哪敢高声喧哗呀!”几位试验工异口同声地揶揄道。

“听你们这意思,如果我不来这里,你们就可以高谈阔论了,看来我很不受欢迎啊!”郭鹏表情有点尴尬。

赵春明赶忙解围,“郭主任,别听他们瞎说,工作时间任何人都要遵守劳动纪律,你来不来组里检查,我们都应该集中精力观察试验过程。”

知道自己被排除在新的科研课题之外,郭鹏到试验二组的目的,是想通过查看试验记录和倾听试验人员之间的讨论,了解他们正在开展的科研项目。

因为赵春明把试验记录藏进抽屉里,郭鹏用目光在试验台和其他办公桌上扫了一圈,也没见到他感兴趣的东西。由于心知肚明的原因,郭鹏不好主动向赵春明索要试验记录,甚至认为即使他提出那样的要求,赵春明也会找理由搪塞他,所以,他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不仅如此,刚才大家还在谈论手头的工作,现在,全组人员突然像商量好似的,谁也不提工作上的事情,这让他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失落感。

虽然方翰民从未在任何场合公开谈论过郭鹏的所作所为,即使后来因为方圆公司盗用红星制药厂的包装和商标,引发的官司也仅限制在几个人知晓的范围,但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厂里发生了那么大的事,突然不让郭鹏兼任课题组长,并禁止郭鹏接触新科研课题的任何信息,无论技术中心的科技人员还是普通试验工人,都主动跟郭鹏保持距离,使他面临空前孤立的境地。

郭鹏在试验二组继续呆了十几分钟,什么信息也没得到,他只好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

回到办公室,郭鹏心里感到很窝囊,这些下属目无领导,要是在以前,自己需要调阅任何课题组的科研资料,没有人敢阻挠,现在,自己被孤立,这些人就像防贼一样防着他,有方翰民暗地里给他们撑腰,这些家伙简直是有恃无恐!

坐在办公桌前生了一阵闷气,郭鹏的情绪逐渐平复下来,毕竟试验二组除了上下级关系,以往在工作上跟他也没有什么交集,在目前情况下,以赵春明为首的一帮人不给他面子,也在情理之中。

但是,郭鹏此前一直兼任试验一组课题组长,虽然因为他自身的原因,上级不再让他兼任课题组长,并很快任命了新的组长,但那里毕竟是他的根据地,一组开展新的科研课题也有一段时间了,郭鹏觉得试验一组的人不会不给他面子。

在试验二组碰了一鼻子灰,郭鹏决定去试验一组看看,他若无其事地推门而入,见课题组长唐剑正在跟四五名科技人员讨论技术问题,也许因为意见不统一,几个人争论得面红耳赤。

“哟,这么热闹呀?你们在讨论什么问题?”

听见说话声,讨论戛然而止,转身看着郭鹏,唐剑感到很诧异,因为自从不让郭鹏兼任课题组长后,这是他第一次到试验一组来,“郭,郭主任,你怎么来了?”

“怎么,不欢迎啊?”郭鹏半真半假地说。

“岂敢岂敢,大家欢迎郭主任来组里检查工作!”唐剑带头鼓掌,其他员工有说有笑,也跟着鼓掌。

不知因为自己内心有鬼,还是感觉到职工们跟他真有隔膜,郭鹏觉得这些掌声和说笑声好像是在故意起哄,他摆出一副严肃的神态,“你们这是干嘛呢?我才离开几天,就跟我这么生疏?”

这话把唐剑搞得无所适从,“郭主任,这是从何说起呢?你来检查工作,我们表示欢迎,这有什么不对吗?”

虽然曾经是郭鹏的助手,但唐剑深得方翰民的赏识,在做出不让郭鹏兼任课题组长的决定后,方翰民马上想到唐剑是试验一组课题组长的合适人选。

几年前,方翰民还是红星制药厂的技术科长,但他得到当时一把手袁厂长的器重,有机会经常跟老袁接触,在相互交流过程中,方翰民多次向袁厂长建议,为了红星制药厂的未来发展,人才是决定性因素,在每年的毕业季,厂里应该要求主管部门往红星制药厂尽可能多地分配大学毕业生,唐剑就是那个时候进厂的。

说起来,唐剑跟方翰民算是有缘,他毕业于国内一所985高校的有机合成专业,方翰民在前世也毕业于同一所高校的生物化学专业,只不过本科毕业后,方翰民去了牛津大学继续深造,并顺利取得制药科学博士学位。

按照惯例,新入厂的大学毕业生,都要被安排到生产一线的基层班组实习一年,第二年才会分配正式工作岗位,但不知什么原因,一年后,唐剑竟然原地不动,继续在基层班组跟工人一起倒班,看见其他同期入厂的毕业生都有了新岗位,唐剑认为自己受到了不公正对待,他感到心灰意冷,觉得前途无望,整天意志消沉,得过且过。

幸好恰在此时,方翰民受命组建技术中心,并在全厂遴选相关专业的年轻科技人员,唐剑觉得这是离开基层的好机会,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主动报了名。

人事科把符合条件的年轻科技人员名单及他们的档案交给方翰民,让他权衡定夺,当他看到唐剑的档案资料时,觉得眼前一亮,这位年轻人竟跟自己在前世的本科阶段毕业于同一所高校,还是学有机专业的,正是技术中心需要的人才!

调到技术中心后,唐剑被分配到试验一组,很快在开发仿制药的试验中显露出才华。

记得试验一组负责的合成试验,有一步重氮化反应,按照原专利说明书提供的原料和反应条件,无论如何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当时郭鹏兼任一组的课题组长,试验中遇到的这个问题把他搞得焦头烂额。

郭鹏无计可施,只好向方翰民请教,方翰民决定到现场解决问题,但他要求亲眼观察试验过程。

在试验准备过程中,有人似乎很不情愿地念叨:“这个试验已经重复多少次了,如果原料质量问题得不到解决,再怎么做,结果也不会有什么区别,不信就等着瞧吧。”

循声望去,见说话的是位年轻人,正在进行试验装置的调试,方翰民不动声色,但记住了这位年轻人和他说的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