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之工艺强国 > 第92章 研讨会(1)

重生之工艺强国 第92章 研讨会(1)

作者:创里有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1 10:49:3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当方翰民带着旅途的疲劳,出现在会务组报到处的时候,几位年轻人正在接待陆续到达的参会人员,还有一位戴着眼镜,面容清瘦,头发有些花白,年近六十的工作人员,随便翻看着已经办理报到手续的参会者资料表格。

按照工作人员的要求,方翰民把填写好的表格放在桌上,等待会务组安排住宿宾馆的房间号,年纪较大这位工作人员拿起表格一看,非常吃惊地问:“你就是红星制药厂的方翰民同志?”

突然听到有人问话,方翰民也很意外,“对,我就是红星制药厂的方翰民,请问你是......?”

“方翰民同志,欢迎你来参加我们的会议!我是《制药科技》杂志社的老许,咱们通过几次书信,也打过几次电话,我专门在此恭候你的到来。”

方翰民马上放下随身行李,主动伸出双手,上前一步跟老许相握,“谢谢许总编!劳你大驾,不胜感激!是的,咱们已经是老熟人了,但这是第一次见面,幸会幸会!”

“说的很对,通过你的论文,咱们早就熟悉了,虽然这是第一次见面,但有一见如故的感觉。”老许侧身招呼道:“小林,方科长的房间,不要安排其他人了。”

“许总,你是说这位方翰民先生的房间,只安排他自己吗?”

“对,就是这个意思。”

“可是,会务组规定,所有参会者都入住标准双人间,每个房间必须安排两名来宾入住,不能造成浪费。”

“会务组的规定我知道,但方科长例外,他必须有一个安静的环境。回头我跟会务组打个招呼,有事我负责。”

一旁的方翰民有点不好意思,“许总,我还是按会务组要求,入住双人标准间吧。”

“你不用管,这是我的安排。走,我陪你去宾馆。”老许再次问道:“小林,方科长的房间安排好了吗?在哪个房间?”

“安排好了,那就让方先生入住606号房间吧。”

“好,方科长,咱们走。”......

在许总编辑的亲自陪同下,会务组的司机将他们两人送到预定宾馆。进入房间,放下行李,老许让方翰民稍事休息,晚上组委会为参会者安排了欢迎宴会。

老许是《制药科技》杂志社的总编辑,这次技术研讨会,他负责联系各位专家教授,研讨会上宣读的论文和演讲报告涉及的题材,均由他选定。

晚宴开始前,许总编非要让方翰民跟几位全国著名的业界专家坐在同一桌,方翰民不太喜欢这样的场合,他跟这些医药行业的技术权威年龄相差太大,有人免不了询问他的学历职称,因为自己穿越者的身份,每当方翰民撒谎搪塞这样的问题,他自己都觉得无聊。另外,由于跟那些行业大佬是两个世界的人,方翰民不愿意跟他们产生任何瓜葛。

但是,老许的邀请,是对方翰民的尊重,这份盛情方翰民完全体会得到。从见面到现在,许总编绝口不提他的老同学----红星制药厂总工程师老夏,他对方翰民的热情,让方翰民自己都感到意外。

不是许总编把他的老同学忘记了,他跟老夏这么多年一直都有联系,在他们大学时代的同班同学中,是唯一的存在。老许跟方翰民取得联系,还是老夏牵的线。

但是,方翰民给许总编的印象太深刻了!

尽管两人此前并不认识,但是,半年多前方翰民在《制药科技》上连续发表的四篇论文,在业界引起了强烈震动,编辑部不仅收到很多的读者来信,还为杂志的订阅量做出了巨大贡献,《制药科技》杂志今年的订阅数量,比往年增加了百分之五十!

关键是以老许从事制药科技编辑三十多年的视角衡量,他认为方翰民的论文水平太高了,在《制药科技》创刊三十多年的历史中,方翰民那四篇论文属于独一档的水平。

老许认为,四篇论文阐述的工艺技术,具有相当的超前性,当下在国内是独一无二的。

所以,老许在物色论文宣读人选的时候,第一个想到了方翰民和他的论文,甫一见面,两人有说不完的话,他当然没有时间打听老同学夏总的情况。

尽管方翰民才二十多岁,还是个初出茅庐的小青年,在名气上跟几位在国内大名鼎鼎的业内专家没法比,但他的几篇论文可谓鹤立鸡群,而红星制药厂的加氢催化新工艺,在业内足可傲视群雄。老许认为,方翰民完全有资格跟这些著名专家平起平坐。

盛情难却,方翰民实在不好驳老许的面子,他只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当老许跟方翰民来到1号桌的时候,几位专家已经入座了。

“许总编,你姗姗来迟,让我们好等啊!”一位专家说道。

“让专家们久等了,不好意思,不过还没上菜,也不算晚,一会儿我自罚一杯,算是给各位赔罪了。”看得出来,老许跟这些专家早就很熟悉。

“就你那酒量,我们不忍心,罚酒就算了。唉,你也不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旁边这位年轻人,来自哪个院所或高校?”

没等许总编介绍,对面那位老专家突然站起身来,“小方,方翰民,是你吗?你什么时间到的?”

除了两位当事人,包括老许在内的其他人都觉得莫名其妙。

因为第一次跟这么多不认识的国内著名业内专家坐在一桌,方翰民不免有些忐忑,所以,他坐下后就低着头,并没有注意同桌的其他嘉宾。

听见有人喊自己的名字,方翰民抬起头,马上就认出了对方,他急忙起身跑过去,伸出双手跟对方相握,“费教授,你也来了?你身体还好吗?”

众人一头雾水,这两人在年龄上估计要差五十来岁,怎么跟一见如故似的?难道他俩是师生、同乡或校友?都知道老费毕业于名校,看来这个年轻人的背景也不简单。

就在大家迷惑不解的时候,费教授向老许征求道:“许总编,我越俎代庖,先把这位年轻人向大家介绍一下,可以吗?”

“当然可以!费教授,我也想知道,你们是怎么认识的?”

老费示意方翰民回到自己的座位,他向大家介绍了他跟方翰民认识的大致经过,“他们那个成果技术含量很高,红星制药厂请了我们七个人去做鉴定,其他六个也很厉害,我说出来在座的都熟悉,据说那项成果后来得了他们省的科技进步一等奖,确实不错。我要说的是,小方同志在鉴定会上的表现,非常精彩!”

“费教授,能得到你的夸奖,应该相当不错!”另一位专家附和道。

“光听我说不行,我看了研讨会议程,他好像要在会上宣读论文,到时候你看看就知道了。”老费这样的大专家,从来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别人。

许总编接了过去,先对各位专家进行了介绍,然后说道:“对,他要在研讨会宣读论文,如果时间允许,有可能还要做一个关于‘制药科技发展趋势浅析’的报告。”

其中一位专家恍然大悟地说:“搞了半天,他就是在《制药科技》连发四篇论文的作者?想不到啊!这么年轻?”

“那几篇论文我都看了,水平相当高。”

“几篇论文涉及的技术,就是费教授主持鉴定的成果吗?那项技术已经实现工业化了?令人难以置信!”

“那有什么难以置信的?费教授说了,人家的成果都鉴定了,而且鉴定规格很高,还得了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技术太超前了,不敢想象,确实不简单!”

“以前没听说过红星制药厂,是一家地方小企业吧?”.....

专家们议论纷纷,方翰民正想借此机会宣传一下红星制药厂,“我们单位是一家地方国营企业,职工四千余人,现有两大车间,六条生产线,费教授他们亲眼所见,我们二车间的所有生产线,全部采用的都是这种新工艺,效果非常好。”

说话间,丰盛的菜肴已经上桌,许总编吩咐服务员倒酒,“给每人面前的杯子都倒满,不限量,随意喝。大家见面不容易,借此机会,咱们一边喝酒,一边交流。”

跟一般饭局不一样,在座的人都是技术精英,他们喝酒全凭自愿,这里没有社交酒局上那些套路,即使代表会议主办方的许总编,在简短的致辞之后,也只是象征性的提议大家共同举杯,喝了一口就再也不带头倡议了。

一位年纪较轻的专家也许想找人陪他喝酒,端起酒杯说道:“方科长,看上去你年龄不大,应该能喝一些酒吧?”

“多少能喝一点,李教授,认识你很荣幸,我敬你。”方翰民端着酒杯走了过来。

“哎哟,多谢多谢!咱们互敬,好吗?”李教授站起身,跟方翰民碰杯。

李教授是某医药研究院的教授级高工,他像找到了酒桌上的知音,等方翰民回到自己座位后,李教授跟方翰民旁边的嘉宾换了个座位,非要跟方翰民挨坐在一起。

刚才这杯酒是李教授主动提议的,方翰民知道来而不往非礼也,何况老李还是德高望重的专家,方翰民当然要回敬他,“李教授,虽然我酒量有限,但今天能认识这么多国内顶级的制药专家,让我大开眼界,我再敬你!”

李教授也不推辞,端起酒杯畅饮了一口,然后问道:“方科长,你们的成果能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说明技术等级相当高。刚才你说红星制药厂是一家地方国营企业,四千多人的单位,规模不算大,我想知道的是,你们这项全国首创性技术,是红星制药厂自主研发的吗?”

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不能简单对待,李教授是制药科技方面的顶级专家,他知道这项技术的难度有多大,莫说一个规模不大的企业,即使放在他们那样的国家级科研机构,在现阶段开发这样的技术,也存在极大的困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