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科幻 > 科技:打破垄断全球的霸权 > 第二千三百九十章 八月

科技:打破垄断全球的霸权 第二千三百九十章 八月

作者:女术士之友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4-20 00:45:42 来源:小说旗

与九州科技没有亲密合作,与大夏官方的关系也不足够好的企业,是不可能在昆仑市有工厂区的。

夏芯科技作为大夏半导体产业最顶级制程、中高端芯片代工规模最大的企业,不论是在九州科技这里,还是在大夏官方那里,都有着足够重量级的关系,所以它不仅在昆仑市有工厂,并且还预留有市中心的办公场地,只等昆仑市的内城建设完成,就可以派遣自家公司的工程师进城设计、装修场地。

在这段时间里,一众顶级企业机构、高校的精英高层们可以说是明明白白体验到了什么叫做更社会化的现代都市享受。

虽然蓉城市的新科区已经极为科幻,但毕竟每次进入新科区都不能长时间停留,而且很多区域,外人都无法进入,不像在昆仑市这里,虽然没有那么多市民,但能够停留的地方区域却比在新科区要多很多。

而在他们离开昆仑市,回到自家公司、学校之后,就取消了所有假期安排,开始极为密集的会议行程。

并且在这过程中,有相当多不太懂技术的高管被排除在外。同时还有包括大夏航天集团、燕京由研等大夏官方的企业机构,也在商讨该投入多少资源进去。

至于什么加不加入这个月球城项目的问题,根本就没有悬念。

大夏官方那位在第一场高规格会议现场,就拍板道:“自研技术,要抓。包括月球城市建设在内的外星球生态建设项目也要抓。

九州科技既然已经在这方面领先,那我们就要不耻下问,敢于学习,主动学习!

并且在合作的过程中,我们的科学家也可以学习进步。

我的想法就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大家尽可能商量出几个比较优秀的方案,不用太过考虑资源投入多少,最重要的是尽可能学习技术,成长!”

现在大夏既有全球最顶尖的高端制造业,境内欠发达地区也有产业转移的中低端产业,夏元购买力一个季度比一个季度强,本土居民消费数据也是年年上涨,是真真正正的“有钱人”,兜里面的底气足,自然说话才能这么豪气。

不像美利坚现在想要无限qE印钱,强卖美债,也没有大买家能够吞下这个苦果。

不过现在美利坚也实现了曾经的愿望,在美元“强势走低”之后,的的确确有一些中端产业回流到了本土。

只不过这些中端产业回到美利坚本土之后,基本都是吃着高额补贴,将商品价格上调销售。

一问就是本地成本太高,没有集群产业拉低成本,工人工资又高,不得不卖高价格。偏偏美利坚官方不仅不能对这些两头吃的制造业企业进行罚款,还得表示会增加补贴,为工厂拉低成本,并且愿意给产品销售进行价格补贴,让选民们可以用上性价比高的本土产品。

在这么多花销支出的情况下,每年都在喊的增加军费预算,也在不知不觉间开始了缩水。

当然,军工复合体也没有就这么坐以待毙的习惯,当知道军费预算在短期内无法满足他们的胃口时,美利坚军工复合体就开始在本土建设各种工厂,用来吃补贴。

产品内销本土一部分,大头销往海外基地,军用民用两手抓钱。

就在所有人认为这次全球格局东升西降会在这种和平又激荡的情况下完成变化,大夏官方与九州科技公司联合发布了一则项目启动公告。

《关于建设月球防御体系的若干……》

在这份公告中,将大夏企业机构与九州科技合作建设月球城,并将其交由九州星海公司进行运营的安排写得清清楚楚。

并且与此同时,九州科技也在时间到来之后,向全球各地符合要求的金融机构、有足够资金的企业送去了邀请函,邀请它们“共襄盛举”。

这些金融机构和企业,面对这份邀请函的时候,根本就没有什么抵抗力,十家有九家选择秒回函答应,剩下一家更是已经在安排高管层去往大夏昆仑市的出行方案。

除此之外,还有全球机甲挑战赛的开幕式时间,也被定在了八月下旬二十八号。

八月。

全球焦点聚集大夏昆仑市。

西蜀蓉城市的班子成员虽然有些许吃味儿,但在面对九州星海公司的“火星探索车发射项目”时,却是拿出了远超以往的重视。

甚至这群班子成员的几位大员,还在某些比较重要的会议结束之后,向九州星海公司的高管层透露,他们可以帮忙牵线搭桥,让大夏航天集团再次合作火星探索项目。

只不过这次九州星海公司的技术高管们却没有接受这极为珍贵的援手,而是暧昧的拒绝了这些帮助。

工程师李建和张天浩更是在百忙之中抽出空,亲自参与了火星探索车的发射全过程。

当看着火箭冉冉升起,发射中心的媒体区一众摄影师在那里拍拍拍,张天浩却没有松懈。

蓝星与火星的公转轨道和与月球是不同的,有着极大的差异,并且两颗星球的最近距离也足足有5400万公里,如果发射窗口时间很差,距离甚至可以远到上亿公里。

现在九州科技虽然在航空航天领域已经是独一份的强悍,更有最强的能源技术和引擎动力技术,但是在面对这遥远的距离时,还是要尽可能的缩短距离,节省燃料和缩短时间,这次火星探车发射的最佳窗口,是等待了26个月才等到的机会,这次错过了,下次要么继续等26个月,要么就要面临更大的行程考验。

工程师李建像是察觉到了张天浩心中的焦虑,这位在九州科技公司工作多年的老人,有着相当豁达的心态和强悍的心理素质。

他在张天浩身旁说道:“在我们没有进行火星探车的发射任务之前,国际上的火星探测器平均飞行速度一般在数万公里每小时,虽然看似很快,但那都是宇宙的浩瀚伟力,与我们人类的科技能力并没有太大关系。

并且轨道修正、载荷重量的差异,也会导致速度波动。当初咱们大夏的‘天问一号’就是耗时半年,才勉强抵达火星,除此之外,还有欧洲‘火星快车探测器’也同样是耗时半年,才完成星际航行,所以咱们压力不用太大,这是最佳的发射窗口,但不是我们九州星海公司永远最佳的发射机会。“

张天浩听到李建这位已经年迈七十的“大爷”安慰,微微颔首。

他这些年啃了不少专业书籍,也在桃夭和其他特殊补剂的帮助下,进行过压榨式学习钻研,自然清楚,如果是在非理想发射窗口发射火星探车,因为轨道设计变长、变复杂,探车在过程中的飞行时间可能延长至数年。

但那是“其他机构”,不是星海公司!

九州星海公司自从独立以来,甚至在没有独立出来之前,就没有一次发射任务是失败的!

火星探车这次任务如果失败,那就是让九州星海公司的百分百成绩出现破损!

虽然所有人都知道这个世界就没有百分百完美的成绩单,但张天浩不允许这张成绩单第一次扣分,是在他负责期间出现的失败!

所以在听完了安慰之后,他沉思了片刻,最后还是深吸了一口气,转身走向不远处的一个小房间。

李建见状,只能带着几位核心高层赶忙跟上张天浩的步伐,就他那轻快的步伐,根本就不像是一个七十几岁,应该退休的老头子,甚至比一些常年坐办公室的年轻人还要灵活。

几人进入这个小房间的时候,此次发射任务的总指挥林锦礼,仅仅是瞥了眼自家老师的动作,就收回了注意力,随后一脸严肃的说道:“从现在开始,按照规划方案进行间隔检测……”

火星探测想要从蓝星安全送抵月球,起步发射是开始,中间漫长的行程是旅途,最后抵达火星,才是最大的考验。

在经过半年的航行之后,所有减速系统装置必须要确保完好,才能够保证火星探车安全抵达火星。

要是临门一脚出错,这次发射任务就是彻底失败。

为了能够保证在特殊情况下,设备出现问题,火星探车和火箭内部除了有多阶段减速设计,还有一些小型工程类机器人,它们能够在得到系统检测到的异常数据之后,开始执行实地探查、维修工作。

林锦礼想到的,也是张天浩此时正在做的。

这位钛坦星部门的核心负责人,此时正结合最新的系统检查数据,重新进行人工推演和“查漏补缺”。

沉浸在工作状态的年轻人一言不语,手指翻飞、大脑飞速运转。一旁的工程师李建,则是为身旁其他工程师做起了解说,培养这些人能够跟上脚步。

“为了能够万无一失,我们的第一辆火星探车的搭载系统,拥有极为强悍的气动减速系统设备,进入火星大气层时,气动外形设计的钝头隔热罩会产生足够阻力,将速度从约公里每小时降至1600公里每小时,同时还有姿态控制引擎系统避免发生剧烈翻滚和失控情况。

因为有月球新材料的帮助,这次的隔热罩能够耐受2500c以上的高温,在实验条件下,可以坚持10小时,保证内部设备不受损。

与此同时,我们仍然没有丢弃降落伞减速设计,这也是你们当中有人负责的项目,我只是大致说一下,在速度降至亚音速后,展开超音速降落伞,可以将速度降到400公里每小时,就是成功,所以你们也不要骄傲自满,这可以说是最不应该出问题的环节。

倒是有一点,火星大气密度只有我们蓝星的百分之一,这对开伞系统的稳定性还是有一定挑战的,不过在灵境生态实验模拟器当中,近一万次模拟,已经没有出现差错……”

当李建讲到这里的时候,张天浩再次核对了一遍面前投影上的参数,突然开口说道:“抛离降落伞或者降落伞未能成功打开,反推发动机点火,通过推力与重力平衡实现悬停,并利用雷达和光学传感器扫描地表,让【司南】AI自主选择平坦着陆点。

我们搭载的雷达和光学传感器,虽然已经十分优秀,但精密仪器在半年时间里,还有降落的过程中,肯定会有一些震动,我们有做固定设施,但备用方案也需要时刻处于激活状态。

不能一切都想当然,着陆腿必须要在能够吸收冲击力之前,让最后的反冲引擎做好最完美的降落姿态辅助工作,确保探测器平稳触地,而不是依靠着陆腿的材料特性去硬抗。

所以这里面最重要的一点,我们火星探车的AI,必须要极为稳定……所以你们认为,这半年时间里,我们需不需要对这个【司南】AI进行实时升级?毕竟它在灵境生态试验服务器当中,一直都表现得极为出色。”

张天浩将这个问题抛了出来,也是让原本就皱着眉头当“好学生”的其他几位九州星海公司核心高管层有些犯难。

在航空航天领域,并不是新的就一定会比旧的好。

在这个领域当中,不止一次的出现过这种情况,那就是新升级的设备总是出错,而那些老东西,往往能够在关键时刻表现出色。

但这又是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因火星与蓝星的距离太远,其他国际机构,包括大夏的机构在内,两者之间的通信延迟都在十分钟到半小时时间,着陆程序根本就不可能听凭蓝星指挥中心的命令,只能完全依赖系统自主计算与执行。

万一升级导致计算和执行出现问题,那就是功亏一篑。

但万一因为不升级,导致AI缺陷没有解决,着陆时又恰好出现这类问题,那绝对是让人后悔到拍断大腿。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