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灵异 > 三眼神探系列作品 > 第二十三章胶着状态

三眼神探系列作品 第二十三章胶着状态

作者:捕鱼者说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3-11 11:04: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黄确两人从咖啡店回到停在路边的车里,古一明看到黄确系上安全带后,就斜靠在椅背上,微闭着双眼,没有像平常一样和自己分析案子的情况,轻轻摇了摇头,只好默默地把车开了出去。

可此刻黄确的头脑里却在不停地翻腾,一刻也没有闲着。从刚才对崔晓颖的反复问话中,她虽然表现出有点不耐烦,还算是认真配合,情绪也显得比较稳定。

可就是在古一明试探着提到她当天在五点半前,有没有在回到家里换车后,再次进入杜昂工作室里,并因争执冲突杀了杜昂的这一问题时,崔晓颖面对古一明对她的质询,非但没有惊慌,反而显示出了一种强势的态度。大声驳斥了他的这一说法,反问古一明,她有什么理由要杀杜昂。

在这件案子发生后,视频组通过小区门口的监控视频得知,在当天五点半前有一部属于崔晓颖母亲的豪车开进了小区里面。可究竟是不是崔晓颖在回到家后,换了车再次进入杜昂的家里,并和他产生过冲突,以至把他杀了。但因小区门口的监控没有拍下清晰的画面,旧式小区的保安也相对不完善。警方也就不能据此认定开车进入小区的人就是她。

尽管目前还不知道,崔晓颖当天有没有再次进入杜昂家里,黄确却很清楚,自己仍然对当天开车进入小区的人是谁,一直心存疑问。凭多年讯问嫌疑人的经验,直觉告诉他,崔晓颖的强势态度是出于一种正常的应急反应,也是很难故意装出来的。

从崔晓颖口中知道,她从杜昂家里离开后,就到了男朋友那里,却因为无法向警方证明她在那段时间的去向,也就不能排除她有换了车后,再次进入杜昂家里作案的可能。

可让人更加迷惑不解的是,从对当天在场三个人的交叉询问情况看,他们都各有一定的依据,不承认和杜昂的死亡有关。除了凌岩外,叶小秋和崔晓颖看似都有不在场证明。由于没有确凿证据,让案件的侦破从开始就陷入了一种胶着状态。

崔晓颖离开杜昂家时,听到里面有声音,曾经隔着卫生间的门和叶小秋打过招呼。通过对小区门口的监控视频知道,她说在四点五十左右开车出去,和监控上记录的时间是吻合的。并且她的车再也没有在附近的交通监控画面中出现过。

凌岩是案件的报案人之一,也是让自己最早怀疑的对象之一,从和他多次的接触中,尽管他说出了在六点左右到达杜昂家里时,就发现他已经死亡,并在搜查中找到了收藏针孔探头的小铁箱的整个过程。在黄确的心里,至今仍觉得他与杜昂的死亡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据凌岩说,他当天是在和杜昂谈那本《散乱的密码》结尾部分的修改过程时,听到叶小秋说崔晓颖为《火之墙》这本小说的问题来找杜昂。谈话无法继续下去,凌岩只好和杜昂约定交稿时间后,才离开那里的。

监控拍下凌岩开车再次出现在小区门口时,已经是五点五十左右。对凌岩从小区进入杜昂家里,并发现他死亡,寻找针孔探头以及发出那本小说结尾部分的这个过程,需要多少时间黄确之前曾经粗略计算过,基本上是和他六点二十分发完稿后,从那里离开的时间对得上。

凌岩从小区门口到杜昂家门前停好车,走到大门前按门铃,没有见到叶小秋和杜昂来开门,才会扳动门把手,发现门没关,上到二楼的工作室,这段时间应该需要约八至十分钟。

打开工作室的门,就会看到倒在那里的杜昂,凌岩肯定会从他倒地后头部的凝血状态上知道,这里刚发生过凶杀案。并从工作室里留下的女式鞋印,他很容易就联想到凶手有可能是崔晓颖,或者是叶小秋她们中的一个。

在过去的一个多小时里,如果换了车后的崔晓颖和杜昂是在他的工作室里,再次争执过《火之墙》这本小说的下架销毁和公开道歉的问题。可以想象得到,两个脾气都有点急躁的人会互不让步,才造致崔晓颖在忍受不住的情况下,用羊角锤袭击了杜昂,然后在凌岩到来之前逃走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由于凌岩多年来一直都惦记着杜昂偷拍他和欧阳倩在一起的那个针孔探头,现在发现杜昂死亡,以为机会实在难得,马上开始了在他家里的搜查,终于在卫生间的天花板上找到了那个锁着的小铁箱。

在试过无法打开后,想起工作室那个羊角锤,一时糊涂,用它撬开了锁头,发现了里面的针孔探头和照片。冷静下来时,凌岩才想起羊角锤是凶器,不得不将上面的指纹和手印擦抹干净,在将它放回储物间后,为了怕留下证明他来过的鞋印,只好销毁了现场的痕迹,这似乎也有他当时处于慌乱状态下,无法顾及后果的道理。

凌岩也许在这时才想起了这次到杜昂家的目的,他打开电脑,将U盘里已修改好的《散乱的密码》结尾部分发给了李斌编辑。做完这一切才下楼离开了杜昂家里。从凌岩到杜昂家里开始到结束,整个过程用去三十分钟左右,从时间上可以说也是合理的。

可问题随即也出现了,由于法医鉴定杜昂的死亡时间在五点半到六点半之间,他到达杜昂家里时,也在这个时间范围內。如果凌岩没有杀杜昂,在进入小区之后,就有可能会看到开车从杜昂家里出来的崔晓颖,或者是刚从那里离开的叶小秋。

也许这正是,凌岩在工作室看到已经死亡的杜昂,为什么没有选择报警的原因,可以理解为他想要找到一直困扰自己的那个针孔探头。可他为什么又要销毁现场的痕迹,是不是和他已经看见了逃离的凶手,让他产生了所谓的恻隐之心有关呢?

至于凌岩说的在八点半又开车到杜昂家,是按照当初和他约定的时间,怕引起别人的怀疑,才不得不到达他家里,并给叶小秋打电话让她过来。难道他这样做只是为了避免受到牵连,想让她给自己作证?

据凌岩说,他是在杜昂家的卫生间马桶上发现了鞋印,注意到上面的天花板有异样,才从藏着的那个铁箱中找到了针孔探头的。侦查员在凌岩家确实找到了那个铁箱中的物品。也检测到了他用羊角锤撬开锁头的痕迹。

至于杜昂家马桶盖上的鞋印是谁踩踏上去的,在刚才询问崔晓颖时,她两次回答都一样,在离开时曾经隔着有灯光的卫生间玻璃门,和里面的叶小秋打过招呼,从她听到里面传出的模糊声音判断,当时叶小秋也许就正站在马桶盖上,鞋印应该就是叶小秋留下的。

凌岩在发现铁箱后,却没有看见锁头的钥匙。唯一的可能就是叶小秋早就知道上面有个铁箱,才会踏在马桶盖上,把铁箱拿下来,用钥匙打开过,从里面取走了什么东西,那把钥匙应该就在叶小秋的手里。

可凌岩曾经说过,欧阳倩生前曾在家里暗中搜查过多次,一直都没有发现杜昂收藏针孔探头的地方。叶小秋是怎么知道杜昂把它放到卫生间的天花板上的?案发当天把铁箱拿下来,并且从里面拿走的东西又是什么呢?

叶小秋在询问中说过,在崔晓颖走后,曾经到过杜昂的工作室外,隔着门和他说想回娘家一趟,听到他的答应后才离开的。这就值得让自己怀疑了,叶小秋没有进入杜昂的工作室,并不是像她所说的怕打扰到杜昂的写作,而是和她发现铁箱中的东西有关,应该是不想让杜昂看出她当时的神态不正常,从而引起他的猜疑。

在案发后对叶小秋的询问时,并没有说到崔晓颖离开时,她在卫生间里的情况。作为杜昂的妻子,她对丈夫的死亡如果感到蹊跷,正常情况下,知道铁箱中收藏的秘密,那就应该把这件事向警方说出来,以利案件的侦破。可她为什么要隐瞒,是不是和她取走了铁箱中的那些东西有关呢?

换一个角度看,从未被警方怀疑过的叶小秋,会不会正是发现了铁箱中的某件物品与她有极大牵连,而引起了她对杜昂的厌恶憎恨。在回去娘家后,实在无法平息心情,不久后又折返回来,向杜昂讨要一个说法。

在争吵的过程中,叶小秋拿出了那件东西,出于一时气愤冲动,用羊角锤趁他不备时,把杜昂打成重伤,慌乱之中以为杜昂已经死亡。杜昂在醒来时,即使拼命向门口爬行一段距离,也不愿报警求救的疑点,似乎就可以解释得清楚了。

如果真是这样,对于谙熟小区出入情况的叶小秋,想躲过门口的监控似乎对她来说,就是很轻易的事了。在五点半至六点那个时间段里,就算她看到开车进入小区的凌岩,也很容易就能躲开他。

黄确有这样的推测,就是根据凌岩被拘传后,交代出他发现了卫生间马桶上的鞋印,从天花板上找到了那个铁箱,发现里面装的针孔探头,从而推断出叶小秋当天在卫生间里,可能取走了与崔健被杀案相关的证据后,才怀疑上她的。

可想到这里时,又感觉叶小秋这样做的可能性不大。就算是叶小秋早就发现了杜昂在铁箱中收藏崔健一案的证据,作为夫妻完全可以直接质问杜昂,为什么会在这次的争吵后,才激起了她对杜昂报复的冲动,这似乎说不通,也完全没有必要因为这些事而导致杀了他。

当然,夫妻关系往往不能依靠常理来判断,或许在他们 之间存在着更复杂的情感问题,只是目前自己尚未知道而已。

不管凌岩在进入杜昂的家里之前,有没有看见崔晓颖和叶小秋之中的哪一个从凶案现场走出来,或者是从工作室上留下的鞋印,想到她们中会有一个凶手,凌岩又为了什么要销毁现场的证据,而用一句动了恻隐之心的话掩饰过去?

黄确不明白凌岩为什么要这么做。他似乎并不急于洗清自己的嫌疑,但他在案件中的破绽也太多了。尽管如此,如果警方没有证据表明凌岩是杀害杜昂的凶手,在法律上就无法对他定罪。正是因为有这诸多的疑点,才让黄确在前一段时间陷入了进退两难之中。

正是凌岩从铁箱中找到的针孔探头和照片,才真正使黄确揭开了杜昂与凌岩之间的关系。许多之前一直尚未明白的问题才随之得以澄清了。

杜昂在参加工作后不久,就获得了文学新人奖。由于他的文学素养并不是太出众,后期出版的作品表现平庸,小说也就没有多大销路,更不要说有资格参与四年后的文学大赛了,为此他曾一度陷入了焦虑之中。

正在这时,他从欧阳倩的口中知道凌岩写的一本《龙吟》小说,故事是以凌岩和欧阳倩在故乡龙舟节上相遇的恋爱过程写成的。在他看过这本小说的稿件后,知道凌岩有极高文学创作天赋,就冒出了将它占为己有的想法。

杜昂很清楚欧阳倩在与他结婚前就是凌岩的前女朋友,为了控制凌岩,首先利用他们背着自己仍在暗中来往这一点,给两人设了一个圈套,并在凌岩家里偷装了针孔探头,拍下他们在一起时的证据。然后以合作为由逼迫凌岩放弃《龙吟》小说的署名权。

《龙吟》小说一经出版,迅速引起了年轻人的注意和热捧,很快就成了畅销书,并在四年后的文学评比大赛中获得了大奖。杜昂由于对凌岩有了承诺在前,对他和欧阳倩在龟目山下拍照的事,才会故意装做视而不见。

让杜昂意想不到的是,也许就是在五年多前,欧阳倩竟然在崔氏公司遇到了崔健。并且这对高中时就早有过亲密交往的情人在几十年后又走到了一起。这对于当年高中时就用匿名信向校方举报,崔健强暴欧阳倩的杜昂彻底崩溃了。

自从凌岩找到了杜昂偷拍到的崔健和欧阳倩的多张照片。才逐渐揭开了崔健五年前在富豪大酒店里被一个女人杀害的真相。从杜昂把这些照片和针孔探头秘密收藏在卫生间的天花板上被发现,黄确当时就可以推测得到,当晚杀害崔健的凶手如果不是欧阳倩,她也极有可能是那件凶杀案的一个知情人。

顺着这条思路往下推理,就很容易知道,杜昂对欧阳倩在崔健凶杀案发生那天晚上的行踪是非常了解的。并且有可能是在跟踪欧阳倩时,杜昂就知道了,当晚欧阳倩就曾经在崔健的酒店包房里。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在《火之墙》这本纪实性小说里,杜昂能将崔健在富豪大酒店当晚发生的凶案现场,和两人之间的那种亲密关系,描写得那么详细清楚的问题了。

可让人匪夷所思的是,由于警方在案发现场找不到证据,这案件久侦不破之时,知情人欧阳倩却在一场至今尚未查明原因的交通事故中死亡。

杜昂为什么要以欧阳倩在这场交通事故的死亡,作为这本《火之墙》小说的结尾?从整本小说的内容来看,杜昂似是想借这本小说揭开那件凶杀案的谜底,告诉警方欧阳倩就是杀害崔健的凶手。

这无疑为欧阳倩在那场交通事故的死亡,又增添了一层神秘的阴霾。从欧阳倩和崔健被杜昂偷拍的照片的亲密角度看,在那段时间里,两人的关系应该是相当密切的。而且从两人身材相差悬殊的情况看,除非是偷袭,欧阳倩根本不可能把崔健杀了。

让人生疑的是,如果她不是凶手,也没有和杜昂说过那天和崔健在酒店约会的情况。那就证明黄确自己当初的分析是对的,杀害崔健的凶手,就极有可能是另有其人。

这个凶手如果不是杜昂,那还会有谁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