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科幻 > 我看到了一切 > 第二百二十章 稳步推进

我看到了一切 第二百二十章 稳步推进

作者:岭南仨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01 09:39:15 来源:平板电子书

新世纪基金虽然完成对于新亚银行的吞并,但这并不代表万事大吉了。

接下来等香江证监会、银监会处理好量子基金的事情,肯定会调查新世纪基金吞并新亚银行的事情。

虽然新世纪基金没有任何明面上的违规操作,但为了以防万一,钟理文还是要尽快处理好新亚银行,包括重新恢复营业。

不过这一次濒临破产的情况,加上新世纪基金宣布要让新亚银行私有化退市,肯定会面临一系列调查。

等所有事情处理好,再到成功私有化,估计至少要一年时间。

不过幕后操控这一切的江淼,倒是不急,海陆丰公司在国内还没有发展到进无可进的极限,现在还不需要急着进入海外市场。

而且江淼并不打算随随便便就进入海外市场,免得遇到太多不确定因素,只有准备好万全之策,他才会允许海陆丰公司进军海外市场。

2027年,2月20日。

元宵佳节。

彻底恢复正常运行状态的海陆丰公司,管理层也开始了地区轮值工作。

蒋海波去漠南分公司。

张信诚前往赣南分公司。

江淼坐镇是汕美本部。

而经过半个月改造,公交公司已经确定了新的管理层,并通过了江淼的任命。

代理总经理刘德明,将相关工作移交给了新总经理王翰博,便回去秘书部工作。

王翰博来到了位于腾飞路的枢纽站,这里也是负责公交车维修、改造的场地,占地面积有近53亩。

考虑到这里是公交公司重要核心场地,王翰博当场决定将公交公司的总部办公室迁移到这里,方便管理的同时,也好盯着公交车改造工作。

改造车间内。

十几个维修工正在一辆k7公交车上忙碌着。

“李总监,现在k7的改造工作如何安排?”

一旁的技术总监李远声提了提眼镜,向王翰博介绍起来:“王经理,情况是这样的,我们考虑到续航里程,改用了电池规格,目前是两个规格,一种是采用一立方米电芯,加上配套外壳,整体重量为1.8吨左右,蓄电量为400度,续航里程为600公里。”

“400度?”

“另一种就是半立方米电芯,整体重量为900公斤,蓄电量200度,续航里程为300公里。”

王翰博摸了摸下巴的胡茬:“咱们公司是三班倒,每一班六个小时,这个电量绝对是够用了。”

李远声点了点头:“是的,毕竟公交在市区的速度就二三十公里每小时,郊区才会达到六七十公里每小时,加上老板要求开车平稳,电量绝对是够用的。”

其实这几天,王翰博还做了一个事情,那就是将开车习惯不太好的司机,全部调到了海陆丰公司的物流事业部那边,去开大货车了,别来祸害公交车。

毕竟客车需要服务态度,脾气不好,或者开车习惯不好的司机,很容易导致客人投诉或者以后不坐公交车。

为了让公交公司起死回生,王翰博必须想方设法改变以前的一些弊端。

“李总监,日常更换电池如何进行?”

李远声解释道:“k7是从底部更换电池,我们将电池做成一个个标准的箱子,一个箱子就是20度电的电芯,用完几个,换班的时候更换几个。”

“更换方便吗?”

“方便,我们借鉴了以前的老设备,加上人工辅助,五到十分钟可以更换一辆,目前计划每一个枢纽站,设置10∽30个换电室。”

看着公交车车厢内的自动售货机,王翰博询问道:“加一个自动售货机,会不会导致重心变化?”

“会的,因此我们改用了卧式自动售货机。”李远声带着他到了上了一辆改造的公交车车厢。

两个卧式自动售货机就在车厢中间,一上车就可以看到,被座位卡在中间,同时还使用了不锈钢框架进行固定,避免自动售货机在行驶过程中出现移动。

走过去,是利用中柱改造的小座位和限位器,客人可以坐在类似于长条条凳的位置上,操作自动售货机购买东西。

王翰博坐下,背后被钢管挡住,前面又非常狭窄,坐下去后,下半身很难移动。

“这样设计,是为了避免顾客购买东西之后,赖在那里不动。”

“如何操作购买?”

“有显示屏,直接点需要的,通过扫码付款,或者直接投币和插公交卡都可以。”

看着自动售货机里面有雪糕、冰淇淋、甜筒,他用纸币尝试了一下,购买了两个英雄乳业生产的香草甜筒。

一边吃,一边看向车厢内部的座位,

除了被自动售货机占据的三个位置,后排的高位是13个座位,中部是6个座位,前部1个,一共就是20个座位。

如果加上条凳,就是23个座位。

为了增加舒适性,王翰博计划压缩站位,避免乘客挤在一起,对于市区早中晚的客流量高峰期,直接加派公交车即可。

这种考虑,主要是为了增加乘客在车上的消费**,要是都像沙丁鱼罐头一样挤,那乘客肯定没有心情购买东西。

两人紧接着又来了另一辆公交车车厢里面。

这里面的自动售货机则是计划销售快餐的,虽然名头上说是快餐,其实这快餐不会敷衍了事。

做快餐的工作就交给江海食府。

除了三明治、热牛奶、热咖啡、热豆浆之外,还有汕美本地的大包、肉饺、菜粿、萝卜糕之类和水果。

这种公交车早上是专门接待学生和上班族、游客的,属于专车专用,就是不接待老人。

毕竟老人消费习惯有问题,他们不会在车上购买东西吃,加上老人容易摔倒,到时候更加麻烦。

因此老人只能坐普通版本的公交车。

来到游客专车。

里面的装修都不一样了,自动售货机除了一台专门销售饮料,一台则销售本地特产和海陆丰公司的产品。

比如苜蓿蜂蜜、英雄奶酪、皮皮虾干、虾干、大地鱼粉等东西。

为了避免质量问题,海陆丰公司可是专门签约了很多个体户,专门生产中心特产。

毕竟很多在市面上销售的东西,其生产环境真的很难控制,因此对于食品之类的食品,海陆丰公司是尽可能不在市面上采购,而是通过签约个体户,提供原材料、技术升级和管理培训,加上时刻监督,才可以保证质量。

比如虾干,使用什么新鲜度的虾,晾嗮环境如何,日常如何保存之类,都可能出现食品安全隐患。

对于所谓的自然晾晒海鲜制品,用脑子思考一下,就知道这种生产模式不靠谱。

其他灰尘之类,其实还是小问题,真正的大问题,是无法避开苍蝇。

各种小作坊晾晒的海鲜制品,几乎都很难避免这个问题。

海陆丰公司是派了专门的技术指导小组,给个体户提供了改进工艺,采用现代化的室内干燥设备,才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靠太阳晒,一方面时间太长了,另一方面天气变化无常,这些因素都限制了产量,也会导致质量参差不齐。

死守着传统工艺和生产方式,不愿意拥抱现代化,迟早会被市场淘汰。

毕竟很多年轻人可不愿意学习这种又困又累又赚不到钱的老老手艺。

这是时代的鸿沟。

一道无形的障碍。

这些愿意接受改变的个体户,很多都是家里面年轻人当家做主了,才有这种改进工艺和生产方式的深度合作。

一部分还是老人当家做主的小作坊,一听到海陆丰公司要他们改生产方式和生产工艺,就非常不乐意。

一副老子手艺天下第一,老子干这一行都几十年了,还需要你们来指导?或者是担心海陆丰公司偷他们手艺之类。

遇到了几次这种事情之后,公司的农业合作事业部也有经验了,挑选合作的个体户之前,第一个筛选的情况,就是先看当家做主的人,其年龄学历情况。

一般情况下,受教育程度越高、年龄越年轻,可以接受新鲜事物的概率就越大。特别是那些读过工科理科的大学生,这些人对于改进生产工艺,有很好的配合度。

怪不得说,要改变社会整体观念,只能通过熬死老人的方式来进行。

看了特产自动售货机,王翰博虽然觉得特产品类不够多,但也差不多够用了,毕竟就一个自动售货机,没有那么大的空间。

“李总监,我们去看一下新公交亭的设计。”

“好的,王总这边请。”

两人来到一片空地,里面已经搭建了几个模拟实验的公交亭简易模型。

这些公交亭都设置了光伏板,替代了原来的遮阳板。

“光伏板面积多少平?”

“8~16平方,每天光照充足的情况下,发电12.8~25.6度左右。”李远声拍了拍公交亭的广告灯箱:“我们在广告灯箱内部安装了海绵电池,可以储存200度电。”

王翰博仔细观察起公交亭的各项配置。

除了常见的广告灯箱、公交线路图和指示牌,上面就是取代遮阳板的光伏板。

广告灯箱中间被切了一个口,镶入两台立式自动售货机,自动售货机上面是一台空调,可以在夏天向周围吹冷风,在冬天向周围吹热风。

其中一台自动售货机是购买公交卡、找零钱和租赁充电宝的,另一台才是专门出售冷饮或者热饮的。

四个角还有四个监控摄像头。

“光伏板的电不够用吧?”

李远声没有否认:“确实不够用,冷饮自动售货机一天需要8∽12度电,另一台自动售货机也需要2∽3度电,加上灯光、空调、监控和通信管控,夏天可能需要30度电,因此我们采用换电进行补充。”

“那就好。”王翰博点了点头。

公司有高效低成本的电池,在用电上确实可以大胆一点。

而且公交亭的空调也不是时刻开启的,只有夏天白天会开启,冬天不冷的话,就没有必要开暖气。

除此之外,公交亭的核心业务其实是卖卡。

除了公交卡和纪念明信片之外,那台自动售货机还可以购买到海陆丰专营店、江海食府的优惠劵,而且这个机子还可以抽奖,充值1000块钱,就可以抽奖一次。

同时实体事业部已经和公交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尽快推动一卡通业务,那就是公交卡的充值除了坐车,还可以直接去海陆丰专营店、江海食府、自动售货机刷卡消费。

通过增加业务关联度,进一步增加用户黏度。

之所以推公交卡,主要是扫码付款有时候不方便,特别是在上下车的时候,有些人需要打开手机,输密码等,一套动作下来,至少要几分钟。

使用公交卡直接刷卡,加上人脸识别,上车时间才是最节约的。

这也是为了方便不会使用扫码付款的老人,以及小学生。

看了新公交亭的设计,王翰博非常满意,虽然这需要一大笔投入,但对于提升公交公司的多元化经营,是非常有必要的升级改造。

“还有一件事,为了适应不同的客户群体,我们需要改变公交车以往统一涂装的外观。”

“王经理有什么想法?”

“普通公交车还是绿色涂装,接待游客的公交车改为蓝灰色涂装;接待学生和上班族的公交车,则改为橙色涂装。”

“没问题。”

“既然要推动专车专用,那标签提醒上,要贴在醒目的位置。”

“我晓得。”

王翰博交代了李远声一些事情之后,就回去安排总部迁移,以及各个枢纽站的改造工程。

一部分改造之后的公交车,此时已经在汕美各地开始了试营运。

一大早七点多。

一辆公交车缓缓行驶在路上。

红海大道的一处公交亭上,几个老头有说有笑,还有几个学生和两个年轻人在等车。

公交车缓缓停在公交亭一侧。

其中一个老头想先上去。

司机提醒道:“大爷,这是学生和上班的专车,你们等下一辆吧!”

“公交车还有专车?”老头一脸蒙圈。

但是学生和年轻人已经上去了。

好在不一会,另一辆普通公交车紧随其后。

那辆载着学生、上班族的公交车上,一个年轻人看了一眼旁边的自动售货机,发现一个中学生直接在上面购了一个大包和一杯热豆浆。

他看了看时间,发现快八点了,去买东西吃又来不及,干脆在这里买一点。

进入限位器坐下,他随便点了一份肉饺和一杯热豆浆,拿起肉饺的盒子,年轻人眼神之中露出一丝惊讶:“咦?这还是阿叶肉饺?”

“阿叶肉饺?”他朋友也是一脸惊讶。

这家餐饮店也是近期被海陆丰公司纳入签约合作个体户的合作者,她家肉饺在城区非常有名。

年轻人打开盒子,撕开酸甜酱包,吃了几个肉饺后,他点了点头:“确实是阿叶家的味道。”

“你小子别占着位置,我也买一盒。”

一路下来,从六点开到九点,在三个小时是早高峰,也是早餐销售的高峰期。

由于选品的不错,这些早餐产品都销售一空。

虽然载客量比平时少了近三成,但营业额却飙升了很多,6辆改造成为学生上班族专用的公交车,平均每辆一早上销售了300∽400块钱的早餐。

毛利大概在25%左右,每一辆车赚了75∽100块钱。

听到这个消息,王翰博松了一口气,同时也信心高涨起来。

虽然这种销售额,每年只能做学生开学期间,但平常如果可以每天卖出一两百早餐,加上午餐和饮料之类,一辆公交车也可以增加十几万起步的营收,加上车费、车身广告,这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当然,王翰博并没有得意忘形。

他知道公交公司可以起死回生,一方面是因为电池更新换代不用付出太多成本,如果还是以前的老电池成本,公交公司营收再增加,也扛不住每年的电池更新换代成本。

同时这也是集团力量的帮扶,如果没有海陆丰公司的其他部门和子公司帮忙,公交公司也没有办法控制好产品的品控。

做食品行业最忌的一件事,就是无法控制源头生产。

为什么很多网红带货,往往结局都是一地鸡毛。

原因就是网红不懂生产,也管控不了生产。

品牌方完全可以用a货来给网红做样板,然后再给消费者发b货。

而要实现类似于海陆丰公司这样,牢牢抓住生产源头,那是需要投入成本和精力的。

公交公司则是属于搭便车。

因此王翰博非常有自知之明,明白公交公司有起死回生的迹象,他只是沾了总公司的光,现在这个位置换一个能力一般的人来管理,其实结果也是差不多的。

有自知之明的他,继续着各项工作的安排,也吩咐下面做好调研,随时准备调整。

公交公司的改变,也引起了不少好奇心爆棚的市民关注。

虽然鹏城公交公司也有卖早餐的业务,但毕竟是网络和新闻,隔着屏幕和亲身经历,那是两回事。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