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科幻 > 我看到了一切 > 第二百三十三章 冲击已至

我看到了一切 第二百三十三章 冲击已至

作者:岭南仨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01 09:39:15 来源:平板电子书

羊城。

江南批发市场,全国首屈一指的水果蔬菜批发市场,也是东南亚进口水果的核心批发市场之一。

批发市场的a区,就是专门做东南亚水果批发生意的,c区也有东南亚的进口水果,不过c区主要是一整货柜拿货的区域。

此时a区的榴莲批发商脸色异常难看。

“老黄,情况如何?”

被询问的中年人,苦着脸摇摇头:“海陆丰的榴莲已经冲进了珠三角,他们在珠三角的专营店、仓储超市,价格都在十七十八块钱一斤,出货量非常大。”

“他们种了多少亩呀?”另一个拿着冰红茶的年轻人眉头紧皱。

老黄摇摇头:“我和老家的朋友打听了,海陆丰公司在汕美就种了十几万亩,琼州也有二十几万亩,今年是初产,夏季有五万多吨,年底开始,每个月都有五六万吨。”

“靠!这么多?”

“老土,你今年在暹罗订了多少货?”

一开始问话的中年人,一边看着货柜里面的一箱箱榴莲,一边愁眉苦脸地说道:“订了两百吨金枕。”

“你订多少钱?”

“ab果三十三块钱一公斤,加运输费用和其他费用,到岸成本差不多四十五块钱左右,现在这个价格没法干呀!我这上千万投入,估计只能收一小半回来。”老土脸色非常难看。

“现在怎么办?”

一个廋皮猴一样的老板咬牙切齿:“怎么办?快跑路,赶快将榴莲运到北方,趁海陆丰公司没有北上,先将存货全部卖掉。”

“对对对,老猴子说得对。”

“老黄,你呢?”

“我打算将这批货甩卖了,然后回去种榴莲了。”老黄笑呵呵回道。

老土一脸无语:“海陆丰公司的榴莲这么便宜,种榴莲有屁赚呀?”

“你们以为国内是暹罗?”老黄笑着摇摇头:“我打听了,海陆丰公司的榴莲采用新技术,两年结果三次,第二次采摘就是高产期,每一次可以亩产四到六吨。”

“这么多?”

老猴子一脸震惊:“暹罗那边的高产老树,每年才可以达到五吨左右,国内琼州前几年不是说,亩产一千多公斤吗?”

“呵呵,其他公司的技术可以和海陆丰公司比?”老黄笑着提醒道。

老猴子点了点头:“呃…海陆丰公司确实很厉害。”

另一个老板摸了摸下巴的胡茬:“如果是两年三收,一次收四到六吨榴莲,一亩一年倒是有点赚头。”

老黄没有隐瞒自己打听的消息:“我都打听好了,一亩的农药化肥浇水农机和人工等杂七杂八的费用,加起来就一万五左右,再加上地租,三千到五千一亩,海陆丰公司的a果收购价格是12块钱一斤,次果6块钱一斤,一年一亩差不多有7.6万收入,大概可以赚5.6万左右。”

“你小子有地吗?”老土冷笑问道。

“呵呵,还真有,我老家跑城市居住的人太多了,现在就只剩下二十多户,将整个村的荔枝龙眼芒果给砍了,加上荒坡,估计可以搞个五六百亩。”

老猴子微微点头:“五六百亩?那一年倒是可以赚两千多万,比干批发好。”

“老黄,有没有门路?我也想回去老家种榴莲。”另一个老板热切地问道。

“呵呵,阿伟你就别想了。”老黄摇摇头。

“为什么?”

“海陆丰公司昨天发公告了,宣布只在琼州和汕美两地推广新技术榴莲种植,而且总种植规模限制在一百五十万亩以内,你想包地,只能去琼州那边碰碰运气。”

“靠!为什么搞限制呀!”

“不限制,大家一窝蜂一起种,到时候大家都赚不到钱,一百五十万亩已经够多了。”

“有道理,我马上去琼州。”

“老刘,你不是琼州人嘛?带兄弟一把!”

“滚滚滚,谁是你兄弟?”

“别这样,你小子别忘了,前段时间咱们去淡水的…”

“靠!你别乱说…”

批发市场的榴莲批发商各奔东西。

有人迅速将榴莲运输到北方甩卖,他们害怕海陆丰公司会北上,因此价格也压得非常低,几乎是逼近成本线销售;

有人要求暹罗和安南的工厂延迟发货,试图避开海陆丰公司的榴莲上市时间;

有人前往汕美或者琼州,准备包地转行种植榴莲或者香蕉。

另一边。

羊城仓储超市。

一个水果店老板:“阿林,榴莲来100件,再来20件红大麦克。”

“可以,要配送吗?”

“不用,我叫了车,快点将货给我。”“等一下,我开单给你,你去隔壁仓库提货。”

“好好。”

虽然拿货物价格达到16块钱一斤,但他们卖19块钱一斤,加上配送上门之类的服务,还是可以卖出去的。

看起来一斤就赚两块多,但是在薄利多销的情况下,这个水果店两天可以销售一百件榴莲,每件都是标准的17公斤到20公斤。

包括麦克系列的香蕉也是一样,在薄利多销的情况下,还是有利可图的。

目前海陆丰公司每天向珠三角地区,输入大约1.8万件特优级榴莲,仍然表现出供不应求的情况。

毕竟海陆丰公司的榴莲都相当于暹罗的a 果,而且品质非常稳定,还带有比较好的香味,加上树熟优势和价格优势,一到货就被消费者和水果店抢光了。

很多消费者都是一箱一箱的买。

虽然比农场直接采摘的15块钱一斤贵几块钱,但很多消费者不想去产地,只能接受高几块钱的叠加成本,其实去产地可能费会更多,毕竟交通住宿和吃吃喝喝需要不少钱。

因此去不去产地,那就看消费者自己的想法了。

如果没有时间,或者懒癌晚期,那就在附近的专营店和水果店购买。

如果有钱又有闲,就去产地一边旅游,一边享受价廉物美的新鲜树熟榴莲。

那个水果店老板拿到了货物单,就急匆匆跑过去隔壁的仓库区。

连挑都不挑,他就和自己的店员,将100件榴莲和20件香蕉搬上小货车,其实这些榴莲已经是精挑细选的产品了,购买了好几次的水果店老板,懒得去一箱箱检查。

就在此时,他肩膀被人拍了一下。

“老吴,你来进货?”

转过头定睛一看,吴老板才发现是隔壁水产店的老板老戴:“是呀!你也过来买东西?”

“我来买一批红鲑和粉鲑回去。”

老吴看一眼不远处,正在打氧的水产小货车:“这是什么鱼呀?”

“就是三文鱼。”老戴笑着回道。

老吴看着那红艳艳的红鲑:“三文鱼?三文鱼不是银白色的?怎么有红色的?”

“这是另一种三文鱼。”

“海陆丰公司还养殖这种鱼?”

“他们在汕美有养殖基地。”

老吴突然小声问道:“老戴,我听说淡水养殖的三文鱼,就是那种有寄生虫的虹鳟鱼,这红鲑也不会有寄生虫吧?”

“不会,这红鲑是海水养殖的,而且海陆丰公司你又不是不知道他们家的东西,出了名的品质好,而且对于食品安全非常严格。”老戴显然和海陆丰公司做过很多次生意。

不一会,两人的货物都装好了,便各自押送东西回店里。

老吴的榴莲一到店。

几个客人就包围上来,其中一个带着金丝楠木手串的中年人迫不及待地问道:“老板!这是海陆丰的榴莲吗?”

“肯定呀!我可不敢卖假货。”老吴赶紧拿起美工刀,划开包装带子:“几位老板,看看,这些都是特优果。”

看着果型、大小,还有淡淡的榴莲香臭味道,几人点了点头。

“多少钱一斤?”另一个中年人询问道。

老吴也不含糊:“一整箱18块钱,单卖19块钱。”

几个中年人在一旁小声讨论了一会,合资拿下了一箱。

拆开箱子后,一共有六个果子,他们却是五个人,便决定当场劈开一个。

老吴这几天卖这种树熟榴莲,也非常熟练了,提刀下手,那手法快准狠。

“不错,都是干包黄肉。”戴手串的中年人直接上手拿了一块。

另一个中年人一边撕开榴莲肉,一边说道:“这种鸡肉丝的质感,以前我在暹罗吃的榴莲就是这样的。”

老吴刚刚劈好榴莲,又有几个客人过来买榴莲,这几个客人更加豪横,直接提了三箱。

香蕉也卖掉了两件。

他的水果店私域,也在一个多小时内,陆陆续续来了二十几个订单,很多都是要求处理好果肉,然后送货上门的。

这也是很多水果店赚钱的核心方式,因为树熟榴莲不像进口榴莲,是不能采用掰开的方式打开的,而是要使用水果刀直接劈开。

而很多消费者第一次遇到这种榴莲,还真不容易打开榴莲,而不少水果店就抓住了这个特点,推出了直接卖果肉和送货上门的服务。

通过私域过来的订单,十有**都是这种直接购买果肉的订单。

而很多消费者也在逐渐习惯这种消费模式,采购果肉更加方便,而且价格虽然高一点,但他们可以接受,毕竟图的就是一个方便。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