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儒道赘婿 > 【003】人族三道,古来有之!

儒道赘婿 【003】人族三道,古来有之!

作者:我能有什么坏心思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1 09:39:40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三公子,能说一说我父亲的事情吗?”

苏平不想在这个问题上纠结,连忙岔开话题,“他与贵府上那位长辈,是什么关系?”

“我以为你会先问我到底来自哪里,沈家又是什么背景。”

直到这时候,沈玉书才觉得苏平像个少年。

“我父亲他…我唯一知道的就是苏云这个名字。”

苏平露出落寞的神色。

“嗯,不过要说你父亲,还是要先从沈家开始说起。”

沈玉书停顿片刻后,娓娓道来。

十六年前,蛮族趁着大庆东部闹蝗灾的时候大举南下,攻城掠地,将整个中州的北方闹得满目疮痍。

当时的沈家,还只是商贾之家,虽然在阳京定居,但距离权贵二字,还有不小差距。

国难当头,朝廷眼睁睁的看着北地遭受荼毒,却无计可施。

然而,有个人却看不下去了,那就是沈家家主沈天南。

年逾五十的沈天南挺身而出,向先皇自荐,愿意耗尽家财募军,北上抗敌。

敢在这个关头站出来的人本就这么一个,更何况自费钱财募集军队?

先皇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于是沈天南卖掉全部产业,包括房屋、田地这些祖产,将妻女、儿媳全部送回娘家,带着三个儿子,一路募军募粮,往北而去。

而苏云,就是在这时候与沈天南遇上的。

“令祖真乃不世英杰!咦?不对啊!”

苏平感叹,转而又疑惑道:“令祖自阳京一路北上,但安平县在阳京以南,我爹怎会与令祖遇上?”

“家祖说,令尊是单人单骑,从南方一路追到北方,堪堪在与蛮族交战前夕才追上他的队伍。”

沈玉书看了苏平一眼,心道父子就是父子。

苏家的血脉,不赖。

“家祖并没有说太多细节,我只知道你父亲在最危险的时候,以命抵命,救下了家祖。”

“后来,家祖在整理你父亲的遗物之时,不见了一枚鱼形玉佩,便料想是寄回了家中。”

“可家祖问了一圈,也只知小河村,不知安平县……你知道整个大庆,叫小河村的地方有多少吗?”

“直到去年腊月,你典当出去的玉佩辗转流落到了国公府,我们便一层层顺着线索,终于找到了安平县。”

沈玉书一边说着,一边暗中观察苏平的表情,“离京之前,家祖交代我一定要带你回去,还说没有你父亲,就没有他这个定国公。”

国公?

而且封号还是一等公的定国,只在皇帝和皇室血脉才可封的王爷之下。

有点厉害啊。

苏平略微咋舌,不过并不感到意外。

在他心里,更厉害的是那个连原身都素未谋面的父亲。

千里走单骑,就为了参军报国。

甚至还救下了抵抗蛮族的领军人物。

可以这么说,大庆能有如今的太平,有苏云一份功劳。

唯独可惜的就是战死了。

“怎么了?”

见苏平神色有异,沈玉书开口问道。

“呃……我只是没想到,那个从未谋面的父亲居然这么厉害。”

苏平摇了摇头,回答道。

“哦?”

沈玉书有些不解。

“能在国家危难之际跨千里参军,当为男儿楷模,更何况,他还救了令祖定国公。”

苏平笑了笑,道:“不难想象,在与蛮族的征战之中,令祖的位置有多重要。家父他,救的不是令祖…”

苏平从石头上站起来,指了指远处河岸。

那里正有一些妇人,借着河水洗菜洗衣,身边有儿童嬉戏。

隐约还能听到带着乡土气息的歌谣远远传来。

苏平眼中泛着奇异的光芒:“他救的,是天下百姓。”

经历了上辈子那个一切追求都浮于表面的人生,苏平本身并不热血,也很难热血。

但这丝毫不妨碍他向奉献者送上敬仰。

沈玉书定定的看着苏平所指的方向,过了很久,才缓缓吐出一口气:“可惜家父没能亲眼看一看如今的大庆。”

“是啊……额?”

苏平正要点头,又猛地反应过来,“令尊已经……?”

“没什么不可说的。”

沈玉书回过头笑了笑,毫不避讳道:“如今除了家祖之外,沈家只有我与二哥两个男丁……”

原来,在抵御蛮族的征战之中,沈家大少爷,二少爷,三少爷,全部战死。

大少爷之子,也就是国公府的嫡长孙沈玉良,在得知父亲战死沙场后,居然也跑去北境参军。

然后……又战死了。

如今国公府的第三代男丁,只剩下二少爷之子沈玉春,和三少爷之子沈玉书两人。

“这……”

苏平有些咋舌。

二代死绝,三代也没了一个。

还真是满门忠烈。

若不是大庆有异姓不得封王的规矩,就这功劳,就这牺牲,沈天南绝不会止步国公。

“可惜,家祖不准我与从兄参军。”

沈玉书有些感叹。

“???”

苏平一脸不可理喻。

都这样了还想上战场?

非得把沈家香火给玩断了才满意是吧?

“不说这个。”

沈玉书摆了摆手,转而问道:“对了,我在你屋中发现不少儒道典籍的手抄本,可是有参加科举的打算?”

“唔……自然是有的。”

苏平含糊不清的回答道,“葛员外说,若是能考上秀才,嗯……安平县县尊也会礼遇几分。”

“秀才?你就只想考个秀才?”

沈玉书有些惊讶的问道。

“秀才就能生活的很好了,考举人也没必要啊,我又不想当官。”

苏平直言回答。

“原来如此,看来……你并不理解什么是儒道。”

“儒道?”

这次,苏平终于听清了这两个字。

上辈子什么儒学、儒门、儒教、儒术都听说过,儒道还是第一次听,难道有什么不同?

“也罢,既然闲着,我便与你讲讲。”

沈玉书起身,面对河流负手而立:“上古时期……”

上古时代,神州大陆妖邪四起。

人族诞生于中州,在艰难之中摸索求存,开创出可与妖邪搏杀的武道,终于得以在乱世中站稳脚跟,不至于被灭族亡种。

随着族群慢慢壮大,创造出了文字,又有先贤创立玄道,以妖邪的血肉骨骼炼药制符,无须经年累月的打磨肉身、习练技巧,也能与妖邪对抗。

而此时,妖邪终于将人族当成了威胁,群起而攻之。

种族存亡之际,一部分人族远走西洲避祸,一部分人坚持抗争,誓不与妖邪妥协。

在这个过程中,儒道应运而生。

“我们人族,可以在体内酝酿才气。”

沈玉书抬手,指尖有一缕淡淡的青色气流缠绕。

酝酿一缕才气,代表着踏入一境儒童,二缕才气便是二境儒生,三缕则是三境儒士。

在这三个境界的过程中,人的五感会逐渐清晰和灵敏,记忆力也会随之变强,更像是一种精神层面的增强。

而三缕才气合一成为文气,就是四境儒师。

到了这个境界,儒者将迎来第一个特有的能力。

夜视。

听到这里,苏平已经是嘴口大张,被震惊的说不出来话了。

武道?

玄道?

儒道?

还以为是低武的凡人世界,结果谋划了这么久,感情是个高武的玄幻世界?

“那后面呢?后面会怎样?”

苏平急切的问道,“是不是可以言出法随,诗词杀敌,一人能当百万军?”

“一人当百万……话本都不敢这么写?”

沈玉书一脸怪异的看着苏平,“据我所知,后面的五境正儒、六境大儒、七境鸿儒,都做不到你说的这样,再往后的半圣和亚圣,我也不太清楚。”

“噢……好吧。”

苏平将口中的馒头碎渣吞下去,短暂的失望过后,又突然兴奋起来。

就算不能以一敌百万,那也了不得了!

想想看,四境儒师就能夜视了,五境顺风耳,六境千里眼,不过分吧?

若是有这些能力,还需要担心自己活的不够滋润吗?

想到这里,苏平一颗心脏怦怦直跳,脸色也变得微微潮红起来。

沈玉书看在眼里,总觉得苏平有点想歪了,轻咳一声,道:“别把儒道看得这么容易,八岁读书,到八十岁入土都没能酝酿出一缕才气的人,比比皆是。”

苏平:“……”

这真是一盆冷水当头浇下,让苏平心里瞬间凉了不少。

他是穿越者是事实,但他从没自大到觉得自己是气运之子。

既然有人一辈子无法踏入儒道,那凭什么自己就不会是其中之一呢?

想到这里,苏平连忙问道:“要怎样才能酝酿出才气?”

“有三种方法。”

沈玉书耐心的解释道:“其一,通读儒道经典,天长日久,有一定的可能会酝酿出才气,我的儒道一境就是如此而来,不过这个因人而异。”

这么说,是纯靠运气了?

苏平皱了皱眉头,问:“其二呢?”

“其二,科举功名。”

沈玉书笑了起来,“这就是我为什么说你不懂儒道了。举人、贡士、进士,这三大功名,每中其一便可增添一缕才气。”

嘶……

苏平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三大功名,一个只给一缕。

这么说,即便是考中了状元,也才只是个儒道三境的软脚虾?

“第三种呢?”苏平又问。

“最后一种便是六境以上的儒者赐予,这个连我都不敢想。”

沈玉书无奈的摇了摇头,“六境往上,都是我人族顶尖存在,人家岂肯为你损伤儒道根基。”

“……都这么难么?”

苏平苦着脸,“上古的人族是怎么凭借着儒道抵抗乃至扫除妖邪的?”

“因为儒道有圣人。”

沈玉书傲然道。

圣人出,四海靖。

第一位圣人,让人族成为了神州大陆当之无愧的第一种族,被尊称为元圣。

此后另三位圣人,虽然同样于人族有大功德,但境界只有九境的亚圣,与第一圣人的‘九境之上’相差难以计数。

“更因为,儒道对妖邪,有着无与伦比的镇压效果。”

沈玉书笑了笑,又道:“就比如你说的一人当百万,若是面对妖邪,我儒道顶尖大能未尝不能做到。”

原来如此。

苏平略一思索,差不多彻底明白了。

儒道,相当于就是针对妖邪应运而生,等到妖邪不再是威胁的时候,又顺应时势,往治国之道延伸,只是那些特殊的能力被保留了下来。

苏平又马上联想到沈玉书说的‘妖邪附体’一事,不动声色的问道:“那现在,世上还有妖邪存在吗?”

“自然存在。”

沈玉书点了点头,“玄道第一代玄尊留下了谶言,妖邪之祸无法彻底灭绝,或有再次爆发的可能。”

“妖邪……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

苏平紧接着问道。

“怎么?怕了?”

沈玉书好笑的看着苏平,“放心吧,只要能酝酿出才气,一般妖邪难奈你何。”

我不是怕妖邪奈我何,我是怕你们把我当妖邪给奈何了……

苏平心中嘀咕,不过想起方才沈玉书亮出才气,又稍稍放宽了心。

按正常套路,如果自己真的是妖邪,面对才气应该会出现被镇压或者心悸的感觉,可刚刚并没有。

“那武道和玄道呢?”

苏平厚着脸皮继续提问。

“玄道中人多隐士之辈,外人难知一二,不提也罢,武道……”

沈玉书正说着,被另外一边的动静吸引。

原来是那些骑兵们已经吃饱喝足,整装待发了。

“先上车,武道明日再说。”

“苏平,谢三公子解惑之恩。”

苏平退后半步,整理了一下衣衫,然后规规矩矩的长揖到地。

“嗯。”

沈玉书坦然受了一礼,然后往马车的方向走去。

苏平仰头,深吸一口气。

阳京。

我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