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进化之眼 > 第1647章 亡国与亡天下

进化之眼 第1647章 亡国与亡天下

作者:亚舍罗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01 03:47:1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白晓文心想,陈榕妹子你多虑了。

干涉红尘事务,会让道心蒙尘,修为难以进步?

对于原住民修道者来说,确实如此,但是对于白晓文这样的进化者来说,却不尽然。

宋蒙战争,应该是绍定位面的王朝争霸主线,投身其中,有机会触发大量任务,而任务就意味着感悟光球。

有了感悟光球,还怕修为不能进步吗?

修为方面的收益暂且不提,如果白晓文能掌控一个帝国,就能从中汲取源源不断的庞大资源,真正是倾整个位面世界之力,帮助白凰领发展。

以上两方面的收益,足以让白晓文带着麾下四大天王,投身王朝争霸的历史风云。

当然了,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正直青年,白晓文不能这么回答陈榕。好在抛开收益论,他的理由仍然充分。

白晓文转而说道:“我不是担心大宋亡国。我对于赵官家并没有什么额外的好感,这天下姓赵还是姓李、姓王,对我来说没有任何区别。”

陈榕皱眉:“那你为什么……”

白晓文接口道:“我不担心大宋亡国,我担心的是汉人‘亡天下’!”

迎着陈榕疑惑的目光,白晓文缓缓说道:

“两汉、隋唐的亡国,不过是朝廷换了个姓氏,属于改朝换代。政治、法律、科考等等各方面的制度,都是一脉相承,可以说是汉人衣冠的延续。

“但是,蒙古灭宋则不同。蒙古人是马背上的民族,他们入主中原之后,会把草原上那一套落后的制度推行天下,对汉人的文化传承造成毁灭性的打击!使中华文明出现断层。这便是‘亡天下’。”

白晓文说的这些,并不是信口胡诌,而是有理有据的。

地球历史上,中华文明一直领先西方,为什么后来被反超,有了近代百年的屈辱历史?

因为从蒙古(元朝)开始,中华文明就开起了倒车。

首先是统治者思想大幅度滑坡。

南宋御史方廷实曾告诫宋高宗:“天下者,中国之天下,祖宗之天下,群臣、万姓、三军之天下,非陛下之天下”。也就是说,宋朝的官员认为,皇帝只是代替天下人管理天下,必须时时反躬自省,才能做个好皇帝。

而来自蒙古草原的统治者,却把草原的观念带到了中原,把人口、土地等财富都当成是自己的私产,甚至又开始推行落后的分封制!这一点就算在明朝都有体现。

其次,严苛死板、难以逾越的阶层划分。元朝废掉了宋朝的募兵制度,将百姓按照职业分为军户、匠户、盐户、儒户等等,身份世代相承,终身不许更改。这一步历史的倒车,同样影响了明朝。

还有对财产权的退化:元朝官吏可以随意“籍没”百姓的身家财产(包括家属),而籍没制度在宋朝是有严格限制且极少使用的。

还有刑罚再度严酷:从汉文帝时期废除的肉刑又死灰复燃。

司法制度被大肆破坏:大理寺被取消、律学被取消、刑法考试被取消,就连“鞠谳分司”(审、判分离)和“翻异移勘”(犯人推翻口供必须重审)等优良制度也被悉数废弃不用……

这一系列的倒车,导致了什么?

在经济上已经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在文化上已经有了些许“文艺复兴”趋势的华夏帝国,陷入了沉睡之中。

一百年后,西方开始了文艺复兴,而中华文明,却因为野蛮的统治者的到来,陷入了长达几百年的黑暗倒退。

明清时代的读书人,只能从唐诗宋词中,想象前代士大夫的高贵风骨。

蒙古攻占长沙,岳麓书院的数百名书生全部壮烈战死;南宋崖山灭国之时,大臣先仗剑驱妻子入海,然后背着小皇帝跳海自尽,大宋宫廷、臣民纷纷跳海殉国,“浮尸出于海十余万人”。

而明朝崇祯自缢的时候呢?陪在身边的只有一个太监。

究其原因,是因为元朝之后统治阶级的残暴(明朝受了蛮族影响也有残暴一面),无视生命价值、钳制思想,以致于面对外侮,大多数汉人麻木不仁,被抽走了精神的脊梁。

白晓文无法对陈榕说太多,毕竟元朝以后的历史发展进程,是没办法说的。

陈榕也很难听懂,她没有白晓文的开阔视野。

白晓文便说道:“陈掌门,你出身江南织造世家,布匹行销天下,对吧?”

陈榕点头:“能有这份家业,全赖陈家祖辈四代人的开拓。”

白晓文道:“如果有一天,太守看上了陈家的财产,随便安排一个罪名,就可以判陈家钱财全部籍没入官,男子为奴,女子入教坊……陈家还会有这样的动力,积极开拓、壮大家业吗?”

陈榕懵然说道:“这……这不可能吧?这样的大事,一个太守怎么也不能一手遮天。就算他审出罪名,也轮不到他下判决。陈家想要翻案的话,还有大理寺呢。除非太守和大理寺沆瀣一气,不过地方官和京官会这样勾结吗?”

白晓文说道:“你想太多了。假如蒙古灭宋,那群来自草原的野蛮人统治中原,别说一个太守,就是一个县令都能让人破家灭门。退一步说,蒙古人残暴好杀,最喜欢屠城。陈家能不能活到战争结束,都不好说。也许蒙古人不许汉人继续农耕手织,要把中原的农田都变成牧场呢。”

停顿了一下,白晓文总结道:“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顾炎武《日知录》)

白晓文从陈榕家族入手,终于让陈榕意识到了,所谓的“亡国”和“亡天下”的区别所在。她也似乎明白了,白晓文为什么要投身滚滚红尘,逆转天下大势。

对白晓文来说,即便绍定位面不是正统历史,也不能等同于地球,在这里改变蒙古灭宋的历史进程,对于已经发生过的地球华夏历史没有意义,改变不了什么。

但对绍定位面,对白晓文而言,却是有意义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