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科幻 > 大反派也有春天2 > 第1章 巴尔干半岛的超级英雄

大反派也有春天2 第1章 巴尔干半岛的超级英雄

作者:熏香如风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4-04 02:16:21 来源:小说旗

1.1803 巴尔干半岛的超级英雄

“和凯蒂谈笑风生的男人是谁?”第二选角助理安娜·莫菲特将目光投向选角副导演凯蒂夫人。

“纳粹东南军区司令莱尔上将。”做足了功课的“SA3姐妹团”团长,首席选角助理战地女郎丹妮尔轻声答道:“出自《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剧情时空。”

“凯蒂和他谈些什么?”第二选角助理安娜·莫菲特总感觉选角副导演凯蒂夫人似乎有求于他。

“没什么。凯蒂向他抱怨自从抵达巴尔干半岛,就没见过优秀的女性。”用凯蒂夫人的口吻说出这句抱怨的“SA3姐妹团”团长,首席选角助理战地女郎丹妮尔旋即笑道:“暗示如果有‘名女性’,可以送来我们的演员培训班。”

“啊……”第二选角助理安娜·莫菲特立刻醒悟:“这是要招募剧中人物,为接下来的冒险积聚力量。”

“SA3姐妹团”团长,首席选角助理战地女郎丹妮尔紧接着又补充道:“而且是用剧情推进剧情的方式。”

“对的。考虑到眼下的时局,这位东南军区司令莱尔上将手中一定有大把的资源。”第二选角助理安娜·莫菲特悄悄转动旋钮,将专属发箍式跳频加密耳机调整到“超士号”内部监听频道。很快,选角副导演凯蒂夫人和莱尔上将的谈话就传入耳机。

“夫人,我理解您的意思是身份不限对吗?”莱尔上将习惯性的扶了扶眼镜。

“对的,将军。”选角副导演凯蒂夫人大方的说道:“您知道《国家荣耀:大战役》之所以能够取得空前的成功,正是因为我们一直秉持实景拍摄的先进理念。服装道具,枪支武器,甚至飞机大炮都是实景。许多战斗场面也取材于真实战场。类似审讯战犯,也是由各地集中营和战俘营送来的囚犯在镜头前真实上演的拷打画面。”

“啊……”莱尔上将信服的点头:“难怪有人评论说,‘真实是最能打动人心的表演’。您的需求,我想我理解了。最快明天早上您将收到第一批‘巴尔干优秀女性’。”

“感谢您慷慨,将军。”选角副导演凯蒂夫人完全懂得如何跟男人恰到好处的友好交流。

“能为您效劳,是我的荣幸。”莱尔上将绅士的回应。

招待酒会的目的之一,就是将参加观影礼的军政大亨和各界名流聚齐。这样一来,先到的也不会感到等待的焦虑,迟到的也不用担心赶不上观影礼。

而且借着难得的盛会,彼此联络感情,敲定私下交易,也是类似招待酒会的重要目的。从参与性而言,电影首映礼是时下最受欢迎的上流聚会。比私人沙龙高级,又没有政治的压力。更重要的是,这是帝国宣传部特许的远东专列,即便考虑到政治正确,也是完全没有风险的聚会。而且自从“超士号”使出柏林,沿途经停大小站点所举办的观影礼无不引当地名流汇聚,成为头版头条的大新闻。一路上的轰动效应,随着《国家荣耀:大战役》的票房不断走高,迅速沿铁道蔓延。

据说,帝国宣传部已经启动了新一轮的帝国电影拍摄计划。另外,以募集资金名义发行的“帝国电影债券”,也即将提上日程。企业大亨和幕后金主们可以选择通过购买电影公司发行的债券来间接投资电影,这种方式既稳健又有投资收益的可能。

所谓“债券”,时下民众也并不陌生。为了打赢二战,美国就公开发行了战争债券。为推销战争债券美**方更是绞尽脑汁。许多好莱坞女明星都曾深度参与其中。比如,相较于跳频技术的发明专利,反而对海蒂·拉玛的美貌更感兴趣的美国海军,甚至直接建议她去推销战争债券。尽管当时已经获得美国国籍,不需要如此卖力的海蒂·拉玛还是在10天之内前往16个城市卖出了2500万美元的债券。

又比如,在影片中塑造了一系列令人难忘的喜剧形象,表演风格自然流畅,充满智慧和魅力,深受观众喜爱,因此成为了当时好莱坞片酬最高的头号喜剧女明星的卡罗尔·隆巴德(carole Lombard),就在1942年巡回出售战争债券途中遭遇飞机失事,不幸逝世,年仅33岁。

卡罗尔·隆巴德的逝世让影迷们深感震惊和痛心,她的才华和美丽被永远铭记在人们心中。1999年,美国电影协会将她列为“百年来最伟大的女演员”第23位,这是对她演艺生涯的最高赞誉。

当然,对于在一年多后就会轰然崩塌的第三帝国为数不多的余晖中,正如胎死腹中的欧洲高速铁路计划那样,这个所谓的“帝国电影债券”也一样会草草了事。所以这些都不是即将展开东兴之旅的“SA3姐妹团”需要关注的重点。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在《大战役》“类二战剧情碎片相似相溶的跨剧情融合(碎片)时空”下,所有被吸引来的“类二战剧情碎片”,随着黑洞效应而彻底泯灭的,都不会影响《大战役》的衍生主线。换句话说,一路上“错位拼贴”或“同位拼贴”的其他“类二战剧情碎片”彻底崩坏后并不会影响《大战役》的融合时空。

举个简单的例子,就好比是电影底片和电影贴片的区别。贴片全剪掉也完全不影响观感。

当电影开场,偌大的礼堂立刻空空如也。

除了收拾残局的沙龙女郎,还剩下一些不为看电影的访客。

其中一位专心对付满桌子战时紧俏物质烹制的美味的神秘访客,被“SA3姐妹团”团长,首席选角助理战地女郎丹妮尔看破身份:“您是皮劳特先生?”

“啊,女士。您从哪里打听的我?”说话间,神秘访客还忙着往嘴里塞。

“当然是我的好姐妹。”说着“SA3姐妹团”团长,首席选角助理战地女郎丹妮尔刻意当着他的面,用发箍密耳呼唤:“丽莎,你来一趟。”

“好的,丹妮尔。”很快《信号》杂志驻巴黎首席特派女记者,第七局特工,丽莎·施特贝就走到神秘访客身边:“你好,瓦尔特。”

“您究竟是谁?”被人一语道破身份,神秘访客终于放下刀叉,又一把抓过餐巾抹了抹嘴。

“我表面上身份是一名德国新闻记者,但真实身份是打入纳粹内部的苏联情报人员。”《信号》杂志驻巴黎首席特派女记者,第七局特工,丽莎·施特贝大方的说道:“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七局特工丽莎·施特贝,以‘阿尔塔’的代号进行秘密情报收集工作。最先将‘巴巴罗萨计划’传送给国家安全委员的我,本该于1942年12月24日被送上臭名昭着的鳊鱼湖监狱断头台,但幸运的活到了现在。”

“你好,同志。”巴尔干半岛的超级英雄瓦尔特,郑重的伸出手。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