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我们的崛起时代 > 第142章 破碎与末日

我们的崛起时代 第142章 破碎与末日

作者:巫马行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1 10:55: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2008年10月份。

末世的阴霾,笼罩在无数人的心头上。

全球化的时代浪潮里……

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在这场浪潮中,危机迅速从金融向实体经济蔓延,从最初的股市,再到出口行业,再到房地产……

一夜间,无数人走上天台。

也在一夜间,无数人从身价过亿的殿堂中,瞬间便跌落。

而其中……

最惨的是,华夏的光伏产业。

光伏产业最核心的部件,就是多晶硅。

然而,自2006年至今,多晶硅严重依赖进口,那时年产量不足100吨,仅用于半导体行业……

而此时,国内光伏产业属于典型的“来料加工”,缺乏定价权和话语权,仅靠“世界工厂”的廉价劳动力优势维持,在面临外界风浪时毫无抵抗力……

不过……

当时的无数人,正受西方的“新能源,碳排放”等口号的的影响,沉浸在赴美上市的浪潮中。

2007年时,中国光伏产业已近千家,占据世界光伏产业的半壁江山,已经有11家光伏企业在美国上市,它们在国际市场组成了声势浩大的“华夏光伏天团……

沉浸在疯狂的荣耀之中的所有人……

都未意识到,这场金融风暴,竟会如此的疯狂!

……………………………………

“多晶硅,从500美元每公斤,降到200多美元了!”

“亏了,亏了,我们亏了!”

“完蛋了!”

“……”

【苏州灵德】会议室里。

无数人表情凝重,死死地看着电视机里,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

眼看着【苏州灵德】这支股票,从9月中旬开始,疯狂地往下坠从100美元每股,仅仅一个月时间,就跌到了30美元一股!

投资人脸色惨白……

绝望地看着一片发绿的数据……

会议室门口,时不时地有人进进出出,汇报出了一系列的坏消息。

当看到“多晶硅”从500美元每公斤,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就降到了200多美元以后……

作为【苏州灵德】的掌舵人王恒利,竟在主位上当场晕了过去。

抢救了接近十多分钟以后,王恒利这才才幽幽转醒,只是,转醒以后,他仿佛一瞬间老了几十岁以后,曾经叱咤风云的王恒利王总,此时此刻不断地喃喃自语谁都听不懂的话。

靠近了很久……

这才勉强能听到几声“完蛋了”“完蛋了!”“我们【苏州灵德】完了!”之类的话。

主心骨尚且如此失态。

其余坐在会议上的所有人们,此时此刻都更是犹如热锅上的蚂蚁。

有些人拿出手机,纷纷拨打着各种电话,在欧洲方寻求能否在“多晶硅”原材料上进行合同解约。

但,欧洲方此时此刻,压根就没有任何回复,纵然是回复,也带着些许强装镇定的慌张。

老美这场金融危机席卷了全球,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整个欧洲,从大英开始到德国、西班牙,整个股市和贸易市场,原材料市场全部都乱套了,已不知道多少产业濒临崩溃……

所有人已经无暇再顾忌华夏光伏产业如何如何了!

2005年。

受西班牙、德国等欧美国家太阳能电池优惠政策刺激,海外太阳能电池需求呈爆炸式增长,从而导致全球性多晶硅原料缺乏,多晶硅价格出现暴涨,每公斤价格超过400美元,2008年年初最高时甚至达到500美元/公斤……

华夏没有自研能力,但华夏的光伏产业,此时此刻正如火如荼,在欧洲遍地开花,完全被卡了脖子。

从08年年初开始,华夏接近10家光伏产业巨头联合起来,奔赴欧美,进行为期3个月左右的谈判!

付出了巨大代价,这才签订了一份5年的合同。

5年的合同里,多晶硅的采购价是500美元/斤,5年内无论市场怎么变化,都是这个价格。

为了囤积更多的原材料,有人甚至一下就贷款,掏空家底预付了8年的多晶硅预定单……

最稳妥的企业,也购买了3年的多晶硅预定单。

然而,签完这份协议后的没多久,就在无数华夏光伏产业老总在松了一口气,奠定胜局的时候!

欧美那边突然狠狠拿出了一把刀,狠狠捅了所有人一下。

回国后,老板们屁股还没坐热,前段时间疯狂上涨的多晶硅价格开始停滞了……

起初,所有人都以为这只是小幅度的调整……

但后来,从7月份开始,随着欧美金融市场越来越诡异,整个原材料市场也开始跟随着金融市场,突然发疯似地往下跌……

而这一跌!

华夏整个光伏产业,近乎遭到了重创。

……………………………………

“我们是单晶硅!”

“我们是研发单晶硅,我们不是多晶硅,我们是华夏人,我们是有自己的技术的!”

“多晶硅的市场,不会影响我们单晶硅,只要我们研发出来,接下来,我们就有巨大的利润!”

“我们单晶硅不止是光伏产业,更有更多的利润……”

“我们单晶硅第一代,如果研发成功,我们就能适用于高性能半导体器件,如大规模集成电路(LSI)、微处理器、存储器芯片,以及高效能的太阳能电池板……”

“我们就差一点点,就差一点点!”

“……”

05年。

当华夏市场,所有的光伏产业,都拥抱欧美的多晶硅,全部发疯似地在资本的炒作下,赴美上市的时候。

苏州一家名为【胜蓝科技】的老板刁光斗却仿佛是一个执拗的筋的偏执狂,拉了接百来个研究人员,一边做着多晶硅产业,一边将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到了单晶硅高端领域里。

起初,当华夏的光伏产业纷纷赴欧美上市,所有中小型资本都觉得,这才是未来的时候……

刁光斗自然也在这产业里,拉到了不少投资。

巅峰时期,他的研究所一年的投资,就接近3亿人民币的花销!

那可是05年的3亿,绝对是惊人!

然而……

资本却是一个渴望见效快的群体,一年投资,明年就希望能出结果。

从05年开始到07年,光伏产业最疯狂的时候,其他光伏产业纷纷赴美上市,狠赚一笔的时候,这家【胜蓝科技】却因为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导致财政紧张,上市的钟声戛然而止。

07年,资本看到研发了2年时间,【胜蓝科技】什么玩意都没有研发出来,找人去询问,对方永远都说“差一点”“就差一点”以后……

资本终于没了耐性,开始纷纷撤资。

08年,刁光斗的【胜蓝科技】从最初的百来个人,最终渐渐因为熬不住的苦闷,和各方企业的挖人,最终只剩下20多核心的人员了。

10月12日。

办公室里。

刁光斗绝望地打着一个又一个电话。

他眼神通红,已经接近疯狂,整个人仿佛机械一般,不断的重复着,单晶硅的好处,不断跟资本聊着只差一点点,他就能研发成功了。

然而,得到的回应却是很冰冷的回应,以及大范围的撤资。

资本对所谓的“单晶硅”研发,已经完全失了兴趣。

就算他将研发成果,学术报告一股脑儿地发到资本那边,得到的回应都是。

“算了吧,我自认倒霉,这趟水,我不踩了!”

“……”

“老刁啊,你看看,现在是什么时候了,金融危机了,全球金融危机了,你知道欧美的光伏产业,现在怎么样了吗?”

“……”

“金融危机从股市到房市,再到货币,实体经济,分析师非常严肃地告诉我,欧美那边,对光伏产业的需求,正在疯狂地减少……你再等1个月看看,看华夏到底有多少家光伏产业,要破产,你再看看现在的股市,光伏产业那边,哪一个不是跌停的?”

“……”

“我知道你的研发成果,到了最关键的时候了,可是,整个市场都没了,你有什么用?”

“……”

“就算你的单晶硅可以引用于半导体芯片,但问题是市场呢,没有市场,你的技术再厉害,又有什么用,就是个屁,什么是屁知道吗?我他妈的,从05年陆陆续续给你投资了接近2个亿,你什么玩意都没有回报给我!”

“……”

“抵押?你现在什么能抵押?你的公司吗?上市光伏企业的市值,现在已经缩水成什么鸟样了,你知道吗?”

“……”

“别跟我谈梦想!就是你这狗屎的梦想,让我亏了接近2亿!”

“……”

“你的研究所,你的公司,现在谁爱接手谁接手!我的股份,你让接手的转给我就行了!”

“……”

“妈的,现在哪个大冤种在这个时候接手啊,简直是神经病!05年,信了你的鬼话,真倒大霉了我!”

“……”

窗外。

夕阳漫天。

办公室里。

刁光斗被一连串的问责,给问得哑口无言。

随后……

电话被挂掉。

再打过去的时候,是对方律师接手的,对方律师希望在这段时间,估值一下研究所的价值,能再拿点钱如果能补一补损失,就更好了!

刁光斗默默低下头。

看着窗外的研究所,表情一脸灰白。

“刁总……”秘书从门口推门进来,脸上带着绝望。

“你说……”

“华夏光伏产业正在面临着大面积的裁人和失业,我问过了接近二十多个资本,没有人愿意在这个时候,投资我们……”

“你跟他们说,我们马上就要成功了,最多半年,对,最多半年!我再测试一下,一些技术报告,我还没有攻破!”

“没有人会信的,三年了,三年时间,我们什么都没做出来,也错过了单晶硅最疯狂的时代,我们……现在一败涂地了,刁总,我们接受现实吧……研究所现在的成果,如果出手,或许还能卖个几千万……”

“不行!再等等,再等等,还有机会,绝对还有机会,我们打电话,我们再打电话,总有识货的人的。”

“……”

就在刁光斗情绪有些失控的时候……

门口传来了一阵敲门声。

紧接着……

他看到一个戴着眼镜的年轻人。

年轻人身后跟着一个胖子,以及律师模样的人。

就在刁光斗以为是之前投资的资本,过来讨债的时候……

却发现年轻人率先走过来。

跟自己握了握手!

“刁总!”

“你好,你是……”

“我是张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