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我们的崛起时代 > 第166章 盛况!

我们的崛起时代 第166章 盛况!

作者:巫马行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1 10:55: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如果说,各省电视台都有鲜明的形象,那么【齐鲁卫视】的形象就是——“土”。

土到了什么程度呢?

一句话可以概括。

广告全特么是化肥、挖机、不孕育……

纵使多年以后,这些魔性广告,依旧在无数人的耳中回荡,经久不息……

除了广告以外,各种奇葩的综艺节目,层出不穷。

特别是一些综艺类节目……

在此时看来,颇有种展示野生才艺,致力于给观众带来最直接、最原始的冲击感觉。

不过……

虽然土,但收视率,却在全国而言,都相当有竞争力。

2008年之前,收视人口近7亿,曾荣登收视第一的宝座,纵然2008年之后,画风开始略微有些抽象了,各种“土里土气”的节目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拉低了些许收视率……

但09年的收视率,始终稳居省级卫视排行前十,风骚的不行。

“什么?真的假的?昨天的新闻你看到了吗?”

“什么新闻!”

“有人一天时间就开了网店,草莓一天就卖出了3000块!”

“3000块是什么意思?”

“就是一天就赚了3000块钱,我听说,现在那个什么【桂花水果店】地里的水果卖完了,现在正在往村里人要呢!”

“真的假的?”

“当然是真的了,【齐鲁卫视】都播了,昨天新闻你没看?”

“没看,不过,这些都是噱头吧?”

“管他是噱头不是噱头,就距离我们这里100里左右的【前杨村】,那个人叫桂花姐,是我老公的亲戚,对了,她以前还是我们隔壁村嫁过去的!”

“真的假的?”

“管她是真的假的,我们过去看看再说!”

“好!”

“……”

【齐鲁省】作为农业大省,农民群体自然而然是【齐鲁卫视】主要受众,收视也证明,在农村电视市场,齐鲁卫视可谓是一枝独秀。

3月10日。

【齐鲁卫视】播放的【《前杨村》农民一天赚3000元】的新闻,在整个【前杨村】周边的小县城,造成了一阵前所未有的轰动!

有些人难以置信地盯着3000元的数据,又看了看新闻,觉得新闻就是假的,觉得这就是个别幸运人……

但有些人……

懂点互联网的年轻人,却仿佛看到了什么机会一样,匆匆忙忙地朝着【前杨村】的方向狂奔。

一天赚3000元!

而且,是动动手指就能赚到钱!

不管是真的假的!

反正距离这边很近,去看看就好了!

等到3月10日!

这一群人来到【前杨村】的时候……

发现【前杨村】的路口,停满了各种各样的电动车和汽车。

除此以外……

他们竟然还看到【央视】的采访车,都停在了路边,一群扛着摄影机的摄影师和记者们,匆匆忙忙地从车上下来,激动地挤开人群,朝着远处走去。

…………………………………………

“你好,桂花姐,我们能采访你一下吗?”

“抱歉,我现在在忙,我们的【桂花水果店】里的草莓已经定不下了,我得给客人们发货过去,【正阳速递】的小哥,你等等哈!我马上就好!”

“就采访一下,我们想问问你……”

“抱歉,抱歉!”

“……”

【前杨村】,在整个【齐鲁省】泰亨县而言只能说是一个穷村。

虽然汽车能通到,也是石板路,但因为常年没人维护,通往村里的石板路,早已经坑坑洼洼的,甚至你一度都看不到几块完整的石板。

千禧年的时候,这个村子倒挺热闹,全村总共有1000多户人,是整个【泰亨县】里远近闻名的大村。

但这些年,因为周边的厂房陆续倒闭或搬迁,以及资源逐渐枯竭,年轻人们都陆陆续续都往外跑了……

学校虽然依旧还有,但学生却越来越少……

等到2009年的时候,相关单位调查了一下【前杨村】的人口,整个村的人口,少了接近一半。

这样的县城对所有人而言,都是悲观的,如果没有意外,这样的县城很快就会变成那些资源枯竭的城市一样,渐渐变成了“**”。

然而,就是这样的县城,却更容易成为典型,更容易给人造成心理上的冲击感。

……

此时此刻,整个【前杨村】的村口,挤满了人。

这些人,有些是来自隔壁村的,有些是隔壁县的,甚至一些隔壁市的人,都看到了新闻陆陆续续赶来了。

村里的停车场早已挤满了车,几个爷爷辈分的管理人员拿着竹竿,不断地拦着车,指挥着停车!

……

短短一天时间!

整个村子就热闹成了这样。

当在家里睡了一觉,走出屋子的时候,丁荣都震惊了!

甚至一度感觉自己是在做梦!

还在恍惚呢……

一个不知道是什么媒体的话筒就递到了他的嘴边。

对方问他对【小麦商城】日入3000的看法……

他憋了半天……

都憋不出什么看法。

起初觉得,这特么是张扬请的一些演员,但后来,他突然意识到,这好像又特么不像是演员!

就在这个时候……

“大家不要急!”

“我知道大家的热情!”

“但是,大家慢慢来!”

“【前杨村】是我们【小麦商城】的第一个试点,很幸运,我们【前杨村】的第一家网店【桂花的水果店】受到了网友们的追捧……”

“这是我们县科技振兴农村战略的一小步,但是,却是我们整个【齐鲁县】的一大步!”

“昨天晚上,对,昨天晚上,我和张总睡在上下铺,我们聊了很多东西……”

“张总承诺,在【家电下乡】这段时间,他将会跟着【小麦商城】的工作人员们,一起守在我们【齐鲁省】大大小小的农村!”

“以最大的热情和真诚、支持我们的科技振兴!”

“……”

丁荣下意识地看着不远处。

只见不远处的县高官面对采访,目光却看着远处陆陆续续赶过来的人群。

激动地指了指远方的摆着的摊位!

摊位里……

穿着【小麦商城】的工作人员们忙疯了。

有些人在耐心解释着怎么开店……

有些人在回答着村民们的一些问题……

有些人甚至正在帮忙搬电脑,牵网线,指导着怎么发快递……

场面好不热闹。

……

而这种热闹持续了一整天……

这一天时间!

【前杨村】好消息一个接一个传来!

又传来【桂花的水果店】销售额已经突破9000了的!

两天时间,销售额突破9000!

09年!

这是整个村很多村民一年左右的销量和收入!

而不止【前杨村】,【桂花的水果店】有好消息……

村里更多刚开的网店里,也陆陆续续传来了各种消息。

有人开店五个小时,卖出了一千块钱!

有的人开店六小时,也突破了两千块的农产品……

有的人则是拿了一些袜子在卖,没想到,也卖出了不少钱……

……

村东头。

临时做了一个大荧幕。

而荧幕里几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显示村里的谁谁谁开了网店……

然后,开了网店以后,卖什么东西,多久卖出了多少钱!

央视的记者们往返村子里外……

直击现场,不断地采访着各种各样的开店的人……

……

看到热火朝天,人山人海的村子。

丁荣感觉脑壳嗡嗡声直响……

这种热闹程度,让他一度有些难以置信了。

等他回到家,再打开家里电脑的时候……

发现【农产品】页面,在一晚上的时间,突然开了接近50多家店……

50多家店里,卖【草莓】的占大多数,也有卖【土豆】、【青菜】以及一些本地干果的。

不知道是不是曝光很多的关系。

这些店的营业额都不低!

【正阳速递】的工作人员们,根本就忙不过来!

……………………………………

傍晚6点钟。

在村里的床上睡了一会,养了点精神的张扬从屋里走了出来。

走出来以后……

看到门口围满了人。

“张总,张总!”

“张总!”

“张总,我们是【央视新闻】的记者陈冰冰,能采访您几个问题吗?”

“张总,我是【豆泥视频】的记者小李,能问您几个问题吗?”

“……”

“张总,你这里是不是要建站点?我家住在村东头,现在快递都在我家里了,我们实在是没地方放了,这样,干脆你将【正阳速递】的快递点摆在我们家吧!我已经将我家那位,还有进城打工的儿子全部都叫过来了……”

“……”

“我这里也可以当快递点,张总,一个件是一毛钱揽收吧?我们做!”

“……”

“张总……我也可以帮忙做!”

“……”

“我家里有三轮车……”

“……”

张扬看着一个个争先恐后的村民们,脸上露出了一个笑容。

开始一一点点头。

“这样!”

“大家现在都换上我们【正阳速递】的衣服,都换上衣服!”

“送快递的事情,大家先不要忙……”

“我们【飞鸽电动车】还有一些电动三轮车马上就要过来了,一些打包好的土特产,可以用【飞鸽电动车】和其他我们【国产电动车】联盟的车来拉……我们也别说开站点什么的,我们先将这一批货,给完好、完整、完美得拉到我们县城里的快递揽收点,等真正交到我们用户手中以后,我们再聊站点的问题,好吗!”

“对了,如果买我们【国产电动车联盟】里的牌子电动车,我们可以额外补贴一些红包,对的,比其他电动车更优惠!”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