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科幻 > 人类失踪,幸好我有亿万克隆体 > 第八十八章 悟空!

终于有效的解决了相当一部分因为通讯延迟所导致的战力暴跌的问题,李青松心中满是喜悦。

尤其是,李青松还知道,伴随着后续自己继续进行的大规模对抗演习,伴随着继续生成的大量作战数据,战斗AI还会更加智能,带来更大的战力提升。

再伴随着自己芯片技术的继续发展,超算算力的进一步暴涨,未来,说不定自己的作战半径还将进一步扩大,说不定就算双程通讯延迟高达一小时——这对应30光分,也即5.4亿公里的距离,自己仍旧可以让舰队保持较高的战斗力。

到时候,自己就算在地球上,都能遥控指挥位于小行星带外侧的星际战斗!

尤其是,李青松此刻还有一个想法。

有人控制的战斗飞船固然有其优势,就算通讯延迟高达一个小时,自己也总能通过对克隆体的控制,不断执行一些智能化程序无法做到的事情,像是内部对飞船的维修、高难度的战术动作、整体上的战略布局之类。

无人控制的飞船便没有这种优势了。

但它们具备另外的优势。

它们可以造的很小,更加灵活。它们的平均战力远远比不上有人飞船,但它们的数量可以很多,依靠数量去淹没对手。

最重要的是,无人作战设备,譬如无人飞船、武装卫星之类,自己可以完全交给战斗AI去操纵,无需耗费自己一点精力!

它们固然不够智能,因为自己无法直接控制它们。但无所谓,只要数量够多就行!

这样的话,就算自己在地球上,距离地球一百亿,乃至一千亿公里的地方,自己都可以部署武装力量!

虽然此刻李青松还造不出符合要求,具备实战意义的无人武器,不过不耽误他此刻便开始进行作战理论的铺垫与思考。

“如此一来,我未来的作战方式将会是这样的:

首先是大规模大范围布设超算,布设大量的无人作战设施,让战斗AI全自动操控着它们去战斗。

同时,以我本体为核心,在周边一定范围内布设有人飞船组成的舰队。

这些舰队是我整个作战力量的核心,伴随着战场局势的变化,有人舰队可以方便的移动。

如此,有人加无人,AI加我自己的智能,两层作战力量相互配合,便能爆发出远超单一一种控制方式的作战实力……”

几乎在考虑到这种可能性的一瞬间,李青松便察觉到,有人加无人,几乎一定是未来星际作战的通用方式。

不仅自己,其余的文明,也包括即将到来的蓝图克文明,几乎也必然是这种打法。

没办法,有人加无人,规模化的无人飞船和无人作战武器,加精锐化的有人战斗飞船,两者相加,优势太明显了。

同时,李青松还察觉到了在这种作战模式下,普通星际文明的优势与劣势,还有自己这种特殊存在的优势劣势所在。

自己的优势很明显,万众一心,没有内耗,便可以在通讯延迟较低的作战半径内,实现有人舰队战力的极大提升,同时,无人作战力量自己也必将远超同等技术水平的对手。

因为自己的生产力更高。

但劣势在于,在距离自己本体较远,通讯延迟较高的地方,自己有人舰队的作战实力必将低于对手。

因为对手的有人战斗飞船可以由智慧生命个体自主决策,无需指挥官遥控。

同等技术水平的对手的优势与劣势正好与自己相反。

“明白了优势和劣势,未来的作战战略与战术就好安排了,无非是扬长避短而已,尽可能的增加无人作战力量,同时尽可能避免在延迟较高的地方使用有人舰队与对手交战。”

确定了这一点,李青松脑海之中忍不住开始畅想未来自己的作战模式。

太阳系之中,众多相互联网的超算分别布设在各地,远至太阳系边缘的洛神星,敌神星,内太阳系则遍布每一颗大行星与卫星,整个太阳系到处都是战斗AI操控的无人作战力量,自己的核心精锐有人舰队则在这些无人作战力量的支持与辅助下,纵横整个星系……

战斗AI,是李青松未来星际作战的重中之重,地位仅次于自己本体。

“既然如此,有必要为你起一个专门的名字了。

东方的神话传说之中,玉皇主管天庭,所以玉皇是总AI,但东方神话里似乎没有一个主管战斗与战争的存在。

哪位神话人物与战斗最相关?”

李青松思考了片刻,瞬间锁定了一个人物。

斗战胜佛,大闹天宫的孙悟空!

“好,以后就叫你悟空了!以后,由你主管一切无人作战力量,同时,辅助我进行有人作战!

现在你还很弱小,也不够智能,不过没关系,我会继续喂养,继续训练你的。”

在李青松的命令之下,甲乙两支舰队再度升空。

其中一支由李青松直接控制,另一支则由悟空AI控制,双方在太空之中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便在这激烈的战斗之中,源源不断的数据如同江河入海一般汇聚到了最新建造的这一台超算之中,成为了悟空AI的养料。

又完成了此刻这一项重大的科技突破,李青松仍旧没有放松。

他的主要注意力立刻转移到了另一件事情上。

核裂变反应堆小型化!

在这些年之中,李青松始终没有放松对于核裂变电站的升级改造进程。

他始终明白,能源的获取方式,才是对于现阶段的自己最重要的事情,也是自己其余所有方面的基础与支撑。

就比如悟空AI领导下的无人作战体系,没有足够先进的能量来源,怎么让无人飞船和无人武器去战斗?

依靠化学燃料?

恐怕就算李青松把自己的舰队全都变成燃料运输舰队,都供不上无人作战体系使用。

同时,没有足够高质量的能源供应体系,新式发动机也无从谈起,作战武器的航速也始终会被限制在极低水平。

此刻,在这十余年如一日的,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研究之中,李青松拥有的核裂变技术终于发生了一次重大突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