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灵异 > 我有一个诡王朝 > 第148章 巫术(2)(求月票)

我有一个诡王朝 第148章 巫术(2)(求月票)

作者:青蚨散人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2-01 09:41: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桑雀经常和姜枣一起看恐怖片,还听姜枣讲过不少民俗恐怖故事,碗中立筷这种她肯定听过。

见桑雀点头,余大继续一边带路一边道,“这种驱鬼巫术叫‘送状头’,对付普通的邪祟上身很有效,也不会伤到人。作法时,家有邪祟病人,或昏迷、或胡说狂笑、或突然抽搐,则在病人卧位的头上置一只水碗,倒入清水。”

“然后用一双筷子,一只横在碗中央,一只立于水中紧靠横筷,边立边呼唤各种邪祟的名字,一旦筷子立住,便认定是被叫中名字的邪祟在作祟。这时,就要低声请邪祟宽恕,并答应献祭和还愿条件。然后收起筷子,将水碗端出门外,向远方泼洒,表示邪祟已送出家门。”

桑雀暗暗记下来,这跟她在现代了解到的差不多,她又问,“那要是叫错了邪祟的名字,引来其他邪祟怎么办?”

出了城西范围,走在去城东的主道上,路上行人渐渐多了起来,认识余大的人很多,经过时都会跟他打招呼,包括周围店铺里的伙计和掌柜,也会特意走出来,笑呵呵的跟余大招招手。

桑雀发现,余大在望山城中的人缘特别好。

余大一路不停地跟人点头,慢慢跟桑雀道,“这确实是个问题,有些邪祟本来不会出现,但要是被人叫了名字,尤其是夜间,反倒容易被招来。这时候还有一种卜算的巫术,可以知道到底是什么邪祟上身,叫‘过阴术’。”

“方法和要用的东西依旧很简单,取被上身之人衣服上的一块布蒙在脸上,再抓他家里几粒米在嘴里干嚼,感觉到烟火味道时,就说明给你办事的阴崽来了,然后烧三张纸,插一根香。”

“喝一口水含在嘴里,双脚剁地唱诵巫词,阴崽就会帮忙探查这家作祟的是哪一种邪祟,香燃尽的时候,以口中水喷在纸灰上送走阴崽,纸灰下就会显示出作祟的邪祟大致样子。如此一来,便能准确的知道是何种邪祟上身,再用‘送状头’的办法送走就行了。”

桑雀听得认真,余大也确实在这方面经验丰富。

试想一下,对于一个有二层或三层实力,又能随便杀人的日游使来说,遇到邪祟上身的情况,一刀把邪祟连人一起砍了,是最省时省力的办法。

没有复杂的仪式,也不需要事后祭祀和还愿。

但弊端肯定有,处理不干净的话,只会激怒邪祟,引来更严重的反噬。

余大的办法麻烦了些,却能保住人的性命,还能得到人的感激,化为香火。

而且邪祟得到了满足,就不会反噬。

桑雀觉得她可以先用余大的方法‘讲道理’,要是邪祟恶鬼不听,那她也略懂一些‘拳脚’。

余大继续道,“巫术驱鬼用的大都是自然中能见之物,譬如树木花草中的桃木,芦苇,荆棘,桑木,白茅,兰汤,艾蒿,茱萸等等。”

“还有动物之中的鸡犬牛羊,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污秽之物,灰土,石头,烟火,爆竹,包括五谷也有驱鬼的效用。突然想起一个小巫术,不知你是否遇见过一种讨饭的饿祟,会在阴天出现在家门口,举着破碗带一股恶臭之风。”

“这种饿祟,要是你给它食物,它就会经常上门,不给食物,又会以恶臭之风害你生病。对于寻常百姓有个简单的处理办法,就是脱鞋扔进饿祟的破碗里,之后以桃木将其打散即可。”

“这也算是一种简单的巫术,用鞋和桃木就能施展,只可惜,为了不让邪祟恶鬼因为人们口口相传而强大,许多东西都不能被记录下来,导致这种简单有效的巫术也逐渐失传……”

余大一路结合着各种例子讲,桑雀跟在他身边听得津津有味,这可比上课学的那些有趣多了,还很实用。

不过听余大说的这些,让桑雀忽然对现代跟巫术相关的历史有了一些兴趣,想等下次回去之后查阅一下,看看两边世界在这方面是不是共通的。

不一会,前面传来爆竹声,吸引了桑雀注意。

只见路边一个大宅子张灯结彩,鞭炮齐鸣,路边围着许多人,府邸中的管家带着小厮,兴高采烈给路人派发红封。

管家远远看到余大,赶忙分开人群迎上来。

“老余你来的正好,来来来,讨个喜头。”

管家拿出两个红封,给了余大一个,也给了桑雀一个。

“老余,这位是?”

“收了个小徒弟。”

“哎呀,那可要恭喜你了。”

桑雀接过之后,看那些路人拿了红封都是直接拆开,她也拆开来看。

里面是一枚铜钱,却跟正常流通使用的铜钱不一样,钱币一面是星剑龟蛇四种图案,一面是‘驱邪辟恶’四个字。“……你快忙去吧,我们还要巡街。”

管家点点头离开,余大看了眼桑雀手里的钱,解释道,“这是厌胜钱。”

桑雀心头一跳,手里的铜钱差点掉地上。

“钱可通神,可使鬼,道门常用铜钱做法器,巫术里也有铸造厌胜钱当做祈福和镇压邪祟器物的做法。凡是家中有喜事的大户人家,就会特意铸造这种钱派发给路人,用来祈福,这些厌胜钱也能留到除夕,给家中孩子当压岁钱。”

“对了,还有个除灾去厄的小办法,就是用二十八枚各处收集来的厌胜钱,压住卧房四角,就能免灾。据传曾经有人就这么做过,后来他所住的巷子起火,整条巷子都烧没了,偏偏烧到他所在的卧房时,忽然起风下雨,叫他幸免于难。”

桑雀收好手里的铜钱,“那我能再找他们要二十七枚吗?”

余大哼笑,“别人主动给你才有效,你去索要就没那个意思了,走吧,过去看看接子仪式。”

余大带桑雀走到张员外家正门口,桑雀看到大门左侧悬挂着一张用红绳绑缚的弓和六支箭。

管家和小厮们派发完红封之后,一个八字胡的员外郎骑着马从侧面的巷子里出来,绕回正门之后下马。

宅子正门里面,一个衣着华贵的妇人,头上绑着防风的抹额,还有些月子里的富态,身后跟着一个奶娘,抱着襁褓之中的孩子。

这时,桑雀感觉襁褓中那孩子周围有些漆黑的影子,不是特别清楚,但是让人感觉很不好。

张员外走到宅子正门左侧,取下弓和箭,分别射向天地四方。

“桑弧蓬矢,本太古也,天地四方,男子所有事也,望我儿得四方鬼神护佑!”

随着箭矢射出去,襁褓中的孩子突然哇的一声哭起来,周围那些黑影也烟消云散。

张员外把弓交给管家,上前抱起襁褓中的孩子。

余大和桑雀站在人群后方,余大给解释道,“那是桑木做的弓,蓬草做的箭。接子仪式是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就在大门左侧悬挂弓箭,待到孩子出生满三日之后,再由父亲射箭驱散四方邪恶的仪式。”

“比起只写命帖,进行过隆重的接子仪式,孩子得到的庇佑更多,也能更顺利的长大,减少被邪祟侵扰的几率。”

“鬼祟,也是欺软怕硬,欺善怕恶之辈,一些仪式和祭祀的声势越是盛大,鬼祟越不敢出现。”

桑雀突然想把自己的草纸本拿出来做笔记,老余今天早上就这一小会,给她输出的知识有点超过她脑容量了,她真怕自己记不住。

“老余!老余!可找到你了!”

一个白役气喘吁吁地跑来。

“马蹄巷那边出事了,整个巷子的人都在家中昏睡不醒,我们查不出什么原因,你快去看看吧。”

章节中关于‘巫术’的一些说法和例子取自:

①《中国巫术》张紫晨所著,1990年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

②《中国古代巫术》胡新生所著,1998年山东人民出版社。

*

‘送状头’是东北民俗。

‘过阴术’是苗族民俗。

‘桑弧蓬矢’是成语典故。

我有经过一些适应故事的改造和加工,但以上都是封建迷信,只是单纯的民俗文化,并不具备任何奇怪的作用,请大家相信科学,相信科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