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昇身后的亲兵也听到了这个消息,他们虽然没有出声,但各个露出了不屑的神情,鞑子还真是猖狂,居然敢和赵家军这边比试火炮,真是不知道怎么死的。
“敌军火炮落位开始轰击,不允许齐射,射程允许的火炮,每次只许三分之一的火炮开火。”陈昇沉吟片刻,传下军令。
命令立刻被传递到了炮阵那边,炮阵这里也有负责旗语的兵丁,已经和合适方向上的旗手开始通信消息。
旗语联系本来是海上势力的手段,赵进却把这个引入到战场上,这样的传信联络比起亲卫快马传递要便捷快速许多,不过这个手段也有他的缺点,一旦开战,哪怕没有火器开火引起的硝烟弥漫,人跑马踏,尘土扬起,战场被尘土弥漫,视野不通透,这靠着视力观察才能起效的信息传递法子也就不管用了。
不过在此时的战场上却有个好处,那就是雪地,不管是积雪还是踩踏硬实的雪地,都不会有什么尘土扬起,这让望楼的观察瞭望传递消息,起了最大的作用。
建州女真那边的火炮和赵家军这边的火炮,虽然名目一样,可完全不是一个武器,建州女真的火炮仅仅就是一根粗重的金属炮身,而赵家军的火炮则是有炮车和炮架,六磅以下的轻炮或许没什么,但九磅以上的重炮,建州女真要花费比赵家军多几头十几头的牛马才能拖拽活动。
在这个时代战争中,在这个时代的战场上,火炮是威力最大的武器,能不能让这种威力强大的利器能和大军有同样的机动速度,就代表着能不能把这火炮的威力发挥到最强,能不能把军力发挥到最大。
赵家军已经可以做到大军动,火炮动,甚至骑兵动,火炮动,而不是彼此等待,耽误最好的时机,耽误大军的行进。
眼下的战场上就是如此,赵家军的火炮已经落位,和暂编第一师以及丰沛团一起在战场上展开,而建州女真的火炮才刚刚出营。
实际上,能让火炮出营这已经是个创举,在建州女真和明军的惯例中,这火炮更多的是守城和攻城时候的利器,而不是阵战野战的兵器。
过重本就影响移动,他们又缺乏在战场上移动火炮的手段,没有炮架和炮车,在开火的时候,要先设置炮台,用木箱泥土和绳索铁钉等固定火炮。
既然被这样固定住了,自然就谈不上射角和方向,临战的时候,想要调整火炮射击的方向和射程,就要花费很多很大的工夫。
除了这些之外,建州女真手里的大炮还有炮弹和火炮不能通用,火药质量不平均,导致装药量的没办法恒定,这在战场上就谈不上什么准确性。
可即便这样的火器,在明军眼里是军国利器,可以一炮糜烂数十里,死伤千万人的神器,在建州女真眼里,也属于非人力能为的造物,有了这个,从前要花费无数人命填进去的攻城战只需要远远的开火轰打过去。
所以传闻里把赵家军火炮描述的毁天灭地,建州女真诸将却并不相信,在他们看来,充其量也就是自己所见过的火炮威力了,那已经是所能想象的极致。
建州女真的火炮已经落位,遮蔽着他们的骑兵开始散开,汉军炮兵或情愿或不情愿的开始设置炮台,在这个天气里,地面冻得铁硬,就地取土已经不可能,所以连泥土都是事先准备好,用大车带来。
“九磅炮落位,五百步外,第一轮射击,四门开火!”
炮阵营正开始发号施令,赵家军的炮兵们开始动作迅速的准备了,有人在炮长那边嘀咕了句:“我看鞑子那边有二三十门炮,咱们就四门炮开火,万一被人打回来怎么办?”
“你缺心眼了吗?咱们只要开炮,鞑子还能忙活什么?”这边喝骂一句,转头又是大喊道:“准备完毕后,齐射开火!”
战场上的确很安静,不过近万骑数万人再怎么安静,依旧嘈杂喧天,所以四门九磅炮开火的时候,并没有太多的人注意到。
即便赵家军的火炮技术远远领先于建州女真的火炮,但依旧是这个时代的火器,不可能太过精确,做不到看见目标就能打中。
不过大概的准头还是有的,炮弹呼啸着飞来,建州女真炮队的士兵们要比骑兵和步卒更警惕,他们身为炮兵,可是知道这呼啸声代表什么。
当赵家军那边火炮轰鸣的时候,建州女真的炮兵就开始紧张了,一听到这呼啸声,立刻一哄而散,护送他们的骑兵甚至还没反应过来怎么回事。
四发炮弹都是落空,即便跳弹也没有对炮队造成损害,建州女真这边倒是知道火炮火药很危险,很容易炸膛,而且大部分骑兵的马匹都对炮声轰鸣很不适应,所以众人尽可能的闪开,这片区域算是空荡,跳弹也没有伤到其他人。
因为炮队都是投降过来的明军官兵,所以护送炮队的建州骑兵其实也有押送的职责,他们还没反应过来怎么回事,就看到这些人一哄而散,炮弹落地时候激起土石,把他们也吓了一跳。
等意识到没有受伤,带队押送的参领顿时大怒,心想这是什么胆子,战场上连炮声都听不的了吗?
“你们胆子被狗吃了吗?知不知道大金的军法厉害,快给老子滚回来开炮,你们也别愣着,骑马过去圈人,再他娘的跑,直接砍了!”
在这边愤怒大吼之下,又有骑兵抽刀威逼,建州女真炮队的士兵们重新聚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