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喜欢简朴这是好事,可是太简朴了也没必要啊?再说了,皇上代表的是朝廷的威仪,要老是住在这么简朴的军营里面,外面怎么看?”陈宏还是不太认同丞相的意见,“不过,请回皇宫倒也没必要,皇上不喜欢幽居深宫和外界隔绝,这是好事。”
“皇宫确实不是什么住人的好地方。”丞相突然叹了口气。
以前在徐州当个读书人的时候,他暗自也羡慕过大明的皇上、畅想过皇上在紫禁城里面的生活。可是他现在的办公地点就在皇宫,所以对皇宫的好感和憧憬也就直线下降。
那里大归大,可确实不是什么住人的好地方,冬天冷不透风,而且大殿的起居相当不舒服。所以虽然他也觉得皇上住军营里有些不大得体,但是也没有坚决请求皇上迁居宫中。
“所以我们这些做臣子的应该为君分忧,让皇上有个好地方可以住。”正当他还在感叹的时候,陈宏突然顺着话头说了出去,“紫禁城不大好住人,我们就另外找个好地方啊?”
“怎么?”丞相更加严肃了,“你是说……”
“是啊,我们干脆提请,给皇上修一座别宫吧。”陈宏点了点头,“我们这些大臣一起联名提议。”
“修别宫?”丞相微微皱了下眉头。“这件事我们做大臣的不好提吧。”
“有什么不好提的?这件事就是我们最好提!皇上自己下令修一座离宫,虽然名正言顺,但是天下总有些人会说怪话,我们联名去提请的话……”陈宏微微笑了起来,“那皇上正好也可以顺应天下臣工之请了不是?这对皇上可是方便太多了。”
丞相默然了。
“皇上可不一定喜欢这个提议。”
工相是指现在在内阁当中任大臣的卫国公徐厚生,他负责的就是全国的工矿和建造事业,如果要修建离宫的话,选址、建造都离不开他的主导,也只有他能够组织起足够的工匠和人手把事情办成。
更何况,他是皇上的妻弟,和皇上的关系更加非同寻常,如果他也参与到陈情的大臣们的行列里面,皇上更容易被说服。
“工相现在在郊外,督造棱堡,这个构想我当然还没有来得及跟他说。”陈宏笑了笑,“不过,想来他应该不会反对这个主意吧?”
前明经营了京师很多年,原本京师可以说得上城高池深,防御拿着刀枪弓箭的步兵和骑兵可以说是固若金汤,但是现在时代已经不同了,枪炮的威力已经越来越大,原本京师周边的那些防卫措施越来越显得无用。在前明的最后几年,赵家军几次北上进军,京师的防御都可以说是不堪一击,城墙在赵家军的大炮面前显得格外孱弱。
既然把京师定为了新朝的首都,那么京师的防御就显得格外重要,而朝廷上上下下的共识就是京师现有的防御设施完全不堪使用,必须整个推翻重建。因此从几年前开始,新朝就开始了京师外围防御设施的建设。
和之前历朝历代不同的是,这一次的建设是由工相徐厚生亲自领衔负责的,而且他的身边还有一些来自于西洋的建筑师作为顾问。
此时,西洋各国已经用枪炮交战了百年之久,就在不久之前还曾打了持续30年的各国混战,所以他们对建造防御枪炮的要塞最有经验,因此新朝一开始就注意吸取他们的经验,通过传教士从西洋聘请了不少建筑师来协助徐厚生,在京城郊外修筑防御性的棱堡。
这些棱堡十分厚重,而且行状呈六角星形,里面多置枪炮,可以从各个角度对攻过来的敌人射击。在工匠们的设计当中,要修建十几座这样的棱堡,星罗棋布围绕京城一圈,可以真正让京城的防御变得固若金汤。
卫国公徐厚生素来行事谨慎认真,而且京城的防御工事又是头等的大事,所以自从他领到了这个任务之后,他一直亲自督办在工程的第一线,经常在各个棱堡之间来回视察,生怕下面懈怠,影响了眼见临近年关了居然也没有回家休息,着实让人有些敬佩。
“他应该不会反对。”丞相也马上同意了陈宏的看法,“只要有他在,这倒好办了许多!他最近不是在京城郊外天天跑吗?那给离宫选址的事情不就可以一并办了?”
“顺便,棱堡修完了之后,工匠们和工人们可以就地迁到别宫那里,方便。这样就更加不算劳民了吧?”陈宏的想法也和丞相差不多,接着,仿佛是想到了什么似的,他又大笑了起来,“那些西洋工匠们也不是只会修碉堡吧?我看可以找他们问问西洋的宫殿怎么修的,然后取其精华也用在离宫那里,这岂不是融汇东西万邦之长,显露出****的气象来?”
“把西洋建筑也一起修在别宫里?有意思,有意思,就这么办!”丞相也觉得这个主意很好,同样大笑了起来。
不过,笑着笑着,他慢慢地又想起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欸,不对啊,劳民的事情你说了,可是伤财呢?修别宫可是要花上大钱的吧?钱可是个麻烦事啊?”
*******
感谢“段逸尘,网络连接中断、殇嵩v深、风中龙王”几位新老朋友的打赏,感谢大家的订阅和月票,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