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科技:从倒闭厂,制霸世界 > 182章:全网热议,高瓴科技想玩什么动作!(第三更)

第155章 182章:全网热议,高瓴科技想玩

第155章 182章:全网热议,高瓴科技想玩什么动作!(第三更)

‘夏’的技术草图。

已经分发到了凌霄科技和高瓴科技的各个相关部门。

而凌霄科技,则开启了一轮较大的人才社会招聘!

除了前期的1000人以外,高瓴科技后期的人才梯队,尤其是研发团队的人才梯队,除了高级别的P9往上的员工以外,基本上都是校园招聘来的员工。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人才。

没有人就意味着没有竞争力,因为人才的差距是最大的,最不容易弥补的。

对于一个快速发展的企业来讲,需要进行观念更新,需要能跟得上最新研究成果的年轻人,而高素质的年轻人不正在高校里吗?

现代企业管理讲究人才梯队建设,每个企业里各个年龄段的人才都有并且均衡才能实现人才更迭。

尤其是研发决定出路的企业,更需要吸引高素质和能力的人才。

而且,最关键的是,这群年轻人能进来,基本上都是认可高瓴科技的企业理念,对于维护企业的纯度来说,非常关键!

不过,这样也让一些想社招进入高瓴科技的社会人员不由得哀道没有机会进入这样的高潜公司!

现在,高瓴科技的马甲公司,凌霄科技,居然开启大规模的社会招聘,尤其是机械相关研发岗招募。

这在社会上,引发了相当大的震动!

一家电子科技厂商,要招募机械,车辆等毫无相关的研发岗位,他们想干什么?

要说这段时间,哪个企业在当今互联网上较为活跃,当属高瓴科技了!

这家公司不仅仅以喜欢高投入的研发而著称,而且现在以及研发出了华国第一款soc级的芯片,在整个华国,都算是小有名气的了。

这让本来只是在电子科技圈小有名气的高瓴科技,在家国情怀的加持之下,是小火了一把!

很多人,都在期待这家公司,下一款产品的表现。

可万万没想到,这个原本应该做电子科技的公司,竟然和机械,以及车辆,挂钩了。

现在居然动真格的,开始启动大规模的社会招聘?

这不由得引发了社会上的议论纷纷。

“高瓴科技为什么不专注于电子科技行业啊,电子科技行业发展潜力非常巨大,养一个世界500强,搓搓有余的。”

“卧槽,这做车辆工程的公司可太多了,齐瑞,长城,几大国有企业,好多好多,不看好高瓴科技的马甲凌霄科技的这一举动。”

“下注下注,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大家都猜猜,高瓴科技将新造的是什么产品!”

一时间。

由于高瓴科技未针对新的产品进行官宣,他们要造什么东西,成为了全民热议的话题。

高瓴科技,在搞了芯片后,就在互联网有了一群忠实的铁粉,不管什么动作,都自带一些小热度啊!

现在很多人回过头来,震惊的发现。

原来,这家原来默默无闻的公司,竟然已经有了如此热度啊!

蹭着这股热度,凌霄科技,只是在各大招聘网站发了一条招聘广告而已,就引来了大量相关工作经验的人员进行简历投递。

出乎高怀钧意料的是,基本上每个岗位,都有500多个应聘者投了简历!

说是500里挑1,都不为过。

这可是08年!

不是23年!

有经验的应聘者都应该知道,一般一个岗位,有100个投递简历的,都算是竞争激烈了,这500里挑1,从中可以看出,应聘者对于高瓴科技的喜好度。

现在,随着‘夏’这个吸金器的上马,以及高瓴科技端业务的全面展开。

高瓴公司已经进入了双线耗钱模式,资金链开始紧绷起来!

高怀钧也是想过,在金融危机前,悠着点。

可是,他最宝贵的东西,其实不是金钱,而是珍贵的信息差!

现在高瓴科技对于这个世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他不知道,耽误了半年以后,会对企业造成怎么样的影响。

所以他只能一往无前。

开公司是真不容易!

现在高怀钧在金融危机到来之前,面对这样的局面,只有两个选择。

一个是稳住公司的所有节奏,除了凌霄以外,不再进行大规模的扩张动作。

毕竟金融危机不比其他,一但有其他大新品上市,万一销售出现了问题,那高瓴科技就会出现大问题!

二个是进行B轮融资或者是银行贷款!

现在才08年3月份,距离金融危机,还有大半年的时间。

这样的一个大节点,不顺便赚一点钱,高怀钧感觉和自己过不去。

再加上由于他的前期动作较大,现在不融一笔大钱,他其实对于高瓴科技,能不能安全度过金融危机,其实心头没底!

那么狂暴的金融海啸,华国接近30%的公司会破产!

这可真的容不得半点玩笑!

而且现在正是热钱最宽松的时期。

所以此时,得到一笔外部额外资金,就显得很关键了!

这种方式,他可以通过股权的二轮稀释,让一些有兴趣的风投或者机构进行入股,以时间换空间,在08年金融危机这个关键节点,打开融资通道,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不过现在高怀钧让宁远和各大银行沟通过,高瓴科技选择银行贷款有一定的问题。

那就是。

第一是高瓴科技通过银行质押出来的款项,会受到华国银间会的严格监管,基本上不会有太多的可能,能通过鹏城的地下的钱庄,大规模出海,为捞取外快做好准备,最多就是维持一下高瓴科技和凌霄科技的日常运转而已。

第二是银行贷款,是会严格评估民营企业的经营风险的,你让他们借贷几千万没有问题,但是上亿元的借贷,难度很大!

于是,他让宁远跟众多对高瓴科技感兴趣的风投,提出了出让10%股份的融资条件,让这些风投公司给出各自的估值。

几天之后,宁远联系了一些在美丽国的私募基金和在华国有投融业务的银行,他们虽然大部分在了解了高瓴科技业务情况后,都表现出了较高的兴趣。

并且,他们的报价也是陆陆续续传到高瓴科技。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