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科技:从倒闭厂,制霸世界 > 083-084章:汽车的新革命!(5000字)

第391章 083084章:汽车的新革命!(5000字

第391章 083-084章:汽车的新革命!(5000字)

知道高怀钧要搞一款新的汽车类产品,包括王凤英在内的高瓴车辆高管,都是充满了期待。

高瓴科技的上市表现,他们也是看到了眼里,看到闵伟国等人一个个都成为了千万富翁,怎会不眼馋?

高瓴车辆的销量相比较高瓴科技还要高,但是因为高怀钧觉得销售潜力还没出来,一直压着不给上市。

所以,现在能够有一款新的产品上市,有了更好的产品,自然就离高瓴车辆上市就更进一步了。

在这个世界上,谁不想自己即能实现社会价值,又能实现财富自由呢?

更何况,这一次高怀钧在记者见面会上说了要出一个创时代的作品,那更是吊起了所有人的胃口。

当高怀钧来到了高瓴车辆总部会议室的时候,所有高管此时都目光炯炯地看向他。

那眼神,充满**和渴望性,就像看到一個绝色大美女一般。

“你们这样看着我做什么?”高怀钧又好气又好笑地看着下面的这群高管。

“王总,新的产品研发,你认为应该从哪个方向着手?”高怀钧坐下之后从一旁的李尹馨手上拿过自己的明朝汝窑茶杯,回头问道。

王凤英不由得直了直身体。

她知道高怀钧虽然有一定思路,但是肯定会听从一些他们这些高管的意见。

毕竟,现在高瓴车辆的技能点越点越深,分叉的方向也是越来越多,自然是需要佐证各方面的意见。

“其实从赚钱的角度上来说,我认为我们在下一步,应该专注于高瓴唐技术下沉于高瓴秦!”

“在高瓴秦这款紧凑型的SUV上下功夫。”

“毕竟在市场上,SUV是同个平台里头,最赚钱,稳定性最高的产品,我们只要把高瓴唐的技术部分下沉高瓴秦,并且对高瓴秦进行成本控制,并且更新一下外形,这绝对会是一款爆款产品。”

王凤英沉声说道。

在场的高管们都是不由得连连点头称是。

SUV兼顾了轿车的舒适性和硬派越野车的通过性,而且坐姿较高,体积较大的优势,也能满足大家对于面子上的需求。

此外,空间大,视野好的额外加分项也是深得大部分购车人的心。

试想一下,现在手里拽着15万左右预算的,自己一家三、四口,有时候还需要载上父母,时不时还要返乡,而且只有能力买一辆车的情况下,相信大家都不会因为自己的私心去买一辆双门跑车吧?

类似这样的情况其实就是绝大部分三四线城市居民的购车需求,无疑SUV就是最适合的车型。

因此,在华国,尤其是皮卡车无法进城的前提之下,SUV成为家庭奶爸车的最佳选择。

而现在高瓴秦在市场上虽然有分类前十的水平,但是这却是远远不够。

要快速收割市场,在SUV进行猛攻,是一个不错的选项。

营销板块出身的王凤英,是敏锐地看到了这个市场的发展前景。

在高瓴科技上市之后,高瓴车辆的定位,在她的心里已经变了!

现在高瓴科技的高溢价,把整个高瓴的品牌都给树立了起来,也是让高瓴车辆的高管们,觉得我们也可以。

高怀钧点了点头。

王凤英还是比较有市场敏锐度的。

SUV市场的深拓,绝对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比如后世的李想汽车,就是一款李想ONE,加长缩短,变成了三款车型,就这样,也能搞到上千亿的营收。

而起步早的小朋汽车,乱开战线,轿车和SUV一起搞,反而样样搞样样都不精。

“艾格先生,您的意思呢?”高怀钧向一旁的艾格问道。

“我部分同意王总的意思。”

“不过我认为,高瓴秦和高瓴唐中间,还缺乏一款车型,如果拥有这样一款车型,高瓴在市场上的产品,会更为齐全一些。”

艾格思考了片刻回答道。

如果他刚刚来,绝对不会说这个。

任何汽车公司,都不会追求大而全,整体产品系列。

比如后世的李想,就只专注于SUV,问界,也是专注于SUV。

中小企业靠着一个小系列突围,是最简单的事情。

不过,常规情况是常规情况,这招架不住高怀钧基本上一出手就拿出一款能在市场上热卖的产品啊!

从A0级别的两厢车,到高瓴唐,就没有说有一款滞销的产品。

就算是两田汽车和BBA,都有一大堆起补充作用,但是不赚钱的产品。

但是,高瓴居然没有!

神奇,太神奇了!

高怀钧听闻点了点头。

艾格这个思路,其实和后世的问界很像。

M5,M7,M9,三个产品,三个档,直接把20万以上的SUV主力人群全部覆盖,抢走华国最为肥美的蛋糕!

在产品矩阵板块,这三款产品可以把年收入10万级以上的客群全部包含在内了。

不过这一次,高怀钧并不想在SUV上下文章。

他拿出一个U盘,让在一旁的助手把资料放到投影仪上。

当所有人看到资料上的内容,全都露出惊讶的眼神来。

纯电型轿车!

高老板居然想直接玩纯电型轿车。

在这个时代,虽然市场上有了部分的纯电型的轿车,但是电池功能都不怎么行。

所以销量都不怎么样。

高老板这样要挑战新难度啊。

“在市场上,虽然纯电汽车有一些,但是不多。”

“而且公里数实在是太小了。”

“这一次,高瓴电池和高瓴中研院将拿出一款续航里程能够达到工况续航400km的纯电车!”

“高瓴电池测试过,实际续航能够达到工况续航的八成的水平。”

“这在汽车时代,绝对会掀起一场能源革命!”

高怀钧语气平淡地说道。

“什么!!!”

“工况续航400km的纯电车!!!”

“不是吧,高瓴电池现在那么**???”

“实际续航能够达到工况续航的七成???”

在场的一些高管不由得失声叫道。

高怀钧看到他们的表情,不由得微微有些得意。

工况续航是指汽车在特定环境条件下所能行驶的预期距离,这个数值是一个理论值,实际行驶里程会因车辆的具体使用情况而有所变化。

一般来说,不要说在2015年,就算是2024年,实际续航能够达到工况续航的七成,就非常牛逼了。

因为有很多因素,会限制电池的使用。

比如上高速路,你开个100km/h或者是开一个150km/h,消耗的电量,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还有冰雪天气,以及车上的载重数,也会影响汽车续航里程。

能做到七成的平均续航里程,真的算非常不错了。

有接近300km的续航数目,就意味着,这辆车如果充满电,基本上可以在附近150km范围内的城市,搞个来回了。

而且现在高速公路上,陆陆续续有充电桩出现,高瓴车辆出纯电汽车,也不算意外。

只是。。。这太快了!

“王总,会不会技术不够成熟?”

“单车的成本,高瓴车辆是否能够接受?”

在场下王凤英向一旁的高瓴电池负责人王世充问道。

“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现在是5.3万元/吨,这就意味着,现在三元锂电芯目前的成本价分别在0.46/h至0.53/h的水平!”

“按均价算,以35kh电池包为例,三元锂电芯的成本价要达到3万元左右的水平。以电芯占电池包总成本的80%反推,一个35度的电池包三元锂的成本价为3.71万元。”

“纯电型新能源汽车的成本问题主要集中在电池成本上,我们大致测算过,电池成本占整车成本的比例差不多在40%左右的水平。”

“也就是说,按照初步计算,9万块出头,就可以做一款新的A级别车!”

王世充大致把最新研发的三元锂电池的情况,向在场的高管们,进行了一个相应的回报。

在场的高管们,都不由得面露喜色。

在以前电池技术不成熟,关键点并不是碳酸锂价格太贵,核心点还是在于电池包电芯集合的成本太贵了!

高瓴在多个赛道上,只选择三元锂电池进行集中攻坚,现在算是结出了硕果!

虽然,现在的电池包电芯的单元价格,还是后世十年后的单元价格的两倍,但是现在这个300公里只需要四万不到的电池包,已经是很划算了。

这个的关键,就是在于高怀钧要求他们在电池级上,在正极材料上试试锂镍钴锰氧化物(LiNiCoMnO2,简称NCM)或锂镍钴铝氧化物(LiNiCoAlO2,简称NCA),负极材料采用石墨技术。

而在电解液之中采用包含锂盐的溶剂。

这些可怜的化学知识,还是他穿越前,某次和一个美女约会,她是做4S店销售的,想和她装装逼,复习的一些装逼资料。

没想到这只言片语的让高瓴电池团队,大大缩短了研发时间!

按照王世充的话来说,他对于电化学材料中的材料合成的评价就是三个字,碰运气。

这类碰运气的学科,表面是科研靠玄学,深层是基础理论发展跟不上实验。

有时候,这个材料玄学的玩意儿,有效成分就是杂质。

而高怀钧给他们的这个材料物品,他们试了N次以后,发现其中让三元锂电池发挥作用的,是不起眼的微量锂镍钴铝氧化物!

“我滴个乖乖!”他的心中暗自激动。

没想到电池技术的直接突破。。。还得靠自己老板的指点!

其实材料科学要进步,就是不断试错,然后不断在错误之中接近正确的原点。

高怀钧告诉了他们锂镍钴锰氧化物以及锂镍钴铝氧化物,其实这两个单词说出来,就已经是缩短他们的研发时间,最起码三年以上!

就是在这两种化合物不断的原料配比,合成,搅拌,等等微小的地方进行改进就可以了。

试错的范围,大大减少!

他们本来需要在无数种化合物,无数种化合物的比例分配,无数种化合物进行调试。

但是现在,这些东西,统统不需要了。

这就是高怀钧的金手指的恐怖之处。

你不需要像有个系统一样知道得一清二楚,只需要有个方向,就可以减少90%以上的工作量。

而这个工作量的减少,结结实实就是研发效率疯狂的提升!

这也是为什么,高瓴电池的三元锂电池,能够在几年之内,把这样一款重量级的电池研发出来的核心原因。

而在场的高管们,听到高瓴电池公布了如此重磅的技术突破,安静得就像久久不能呼吸一般!

这。。。

太牛了!

工业革命,表面是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实际是能源供给方式的变革。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蒸汽机的机械能代替了人力、畜力的生物能。

第二次工业革命,则是电能代替了蒸汽机的机械能。

但是,在汽车这个领域,迟迟无法像火车以及家用电器一样,替换掉机械能的汽车三大件,使得在汽车这个领域,无法实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全转换。

这也让很多国家,对于电力纯电汽车,投入了诸多精力。

原本大家伙都认为,纯电力汽车大规模的出现,还有很长的一段时间。

最起码还需要五年时间。

但是。。。

高瓴电池的三元锂电,现在居然直接横空出世了!

这个横空出世,不是零到一的那种,而是能够在汽车上,实现大型汽车载具的电动化。

单车的成本,还不高!

这就太关键了!

现在为什么大部分的汽车公司,尤其是作为新能源引领者的高瓴,就算是要做新能源汽车,也是做增程汽车。

为何?

不就是以前电池成本太高,搞个400公里工况续航的汽车,得20多万块钱有关!

20多万,怎么可能和只有10万出头的增程车比性价比?

这还是A级别车,如果用到B级别车上,这估计都得奔30万去了。

没法玩儿!

高瓴这个品牌,要在B级别车市场和BBA硬碰硬,价格卖得比BBA还要高,还是有点不太现实。

而现在。。。

高瓴真正的纯电新能源车型,而不是原来高瓴夏那种类老头乐小车,真的算得上革命性的进步!

因为,这款车涉及到了汽车使用能源的变革!

弯道超车!

真真意义上的弯道超车!

现在,汽车居然可以甩掉汽车三大件之中的两个拥有大量专利的发动机和变速箱,尤其是令人无解的变速箱,想想就令人感觉到兴奋。

别说什么百年内燃机牛逼,在电机面前,啥百年内燃机的动力驱动都不算个事儿。

谁能拒绝一辆动力堪比轿跑,可以随时在家充电的入门级轿车呢?

更何况。。。

这款车价格定价不需要太贵,比现在的高瓴宋高一点点,就很有市场了!

这还不包括,这款车的销量加高所带来的成本降低。

想到此处,在场的高管们都不断地颅内**了。

“高。。。高总,这款车用在高瓴宋上,绝对能打!”王凤英都兴奋地说道。

生产成本不足十万,就算再加上各种税和费,这个价格也不算高。

在市场上绝对卖得动。

只要在市场上卖得动,就可以带动产业链的发展,缓慢迭代,以后的成本绝对会是越来越低,越来越能打。

高瓴的研发水平,可是高管们都很有信心的。

高怀钧看到王凤英等人跃跃欲试的表情,瞬间就懂了他们的心情。

在华国,汽车领域被国外汽车厂商,压制得太久太久了。

久到那些像买办车企们,躺在外资车企的身上,安逸得都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

众所周知,在华国汽车还没起来之前,进口车在国内的售价要比国外贵很多,动辄多一两倍,而诸如埃尔法、陆地巡洋舰之类的热门车型,在指导价的基础上,还得加价才能买到。

以丰田埃尔法为例,在岛国只卖华元三十万元左右,到了国内卖到上百万,还要加价二三十万元才能提车。

陆地巡洋舰(兰德酷路泽)岛国28万元起步,到了国内100万了,像雷克萨斯LX570岛国售价仅仅是70多万,国内落地至少200万元。

虽说进口车有关税等其他费用,但即便算上这些,埃尔法也不过是来40万,如今动辄卖到100多万,已经是翻了好几倍,可见这其中的暴利有多大。

而这些,其实相当一部分的利润,都是国内买办企业获得!

如果一个消费者想按照指导价买一辆大中或者风天的热销汽车,他们会和你说,“对不起先生,我们汽车厂商没有那么优惠的价格的。”

而且,如果你是全款买车,让4S店搞不到贷款回扣以及金融服务费的返点,那更是不得了,他们卖都不卖给你!

而现在,高瓴终于有机会打破国外汽车公司的垄断,开始玩一个崭新的赛道了,他们作为其中的参与者。

能不兴奋吗?

这绝对是里程碑式的事件!

看到各位已经脸色喜笑颜开的众高管们,高怀钧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

在他看来,没有家国情怀的高管,是造不了好车的!

“纯电汽车不错,但是这还不够,我需要这款新的高瓴宋,拥有更为强大的赋能功能!”高怀钧坚定地说道。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