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科技:从倒闭厂,制霸世界 > 246-247章:开卷吧,高瓴星曜!(5000字)

第471章 246-247章:开卷吧,高瓴星曜!(5000字)

德意志,沃尔夫堡,大中总部。

“刚才我们讲到了大中公司欧洲分区的情况,现在由我来说明一下,整个华国片区的销售”

“按照最新的数据显示,在整个的2016年,一汽-大中实现整车销售1,904,276辆,这是终端销量,包含奥帝进口车,同比下降12.7%。”

“现在我们相比较原定的200万辆的销售目标,相差了10万。”

“其中大中品牌销售1,315,188辆,同比下降17.3%;奥帝品牌销售589,088辆,同比下降3.7%。”

“在豪车领域,大中集团受到的冲击没有那么大,而大中品牌汽车,则是受到了华国新势力非常严重的冲击,下降了接近20%,大大出乎我们的预期之外。”

在大中总部的某个大型的会议室上,一个带着黑框的眼镜的消瘦中年人在台上边说着,边擦着自己流到了鬓角上的汗水。

他面对的是整个大中的董事会成员和大中汽车的专家组成员。

这是一年一度的大中各大区财务汇报工作。

不过以往零零散散的,基本上不是差这个,就是差那个。

毕竟大中汽车一直以来业绩都是岁月独好,嘎嘎涨得太香了。

一辆成本只有几万块的桑塔纳,甚至可以在华国溢价卖三十多万。

完全可以说,他们完全都没有业绩压力。

很多参会成员,甚至只是在会议后随意看看报表就行。

但是今天可不一样了,整整齐齐的,所有董事会成员,哪怕是生病了的,都被抬到了这次会议上。

所有的专家组成员,更是一个不拉!

现在,所有人无一例外,都是神色严肃地看着眼前的这份方案。

随着中年人的继续称述,他们本来十分随意和不耐烦的表情,变得越来越严肃起来。

甚至,已经到了德意志时间下午五点钟了,也是没有任何一个人有想站起来的意思!

要知道,在平时这个时间点,大中汽车公司早就人去楼空了,甚至就连普通的制造工人都走光了。

他们一般下午三点就下班了,要不然,为啥德意志足球如此发达,孩子们学习的时间是如此的多。

但是,正是因为如此反常,所以他们也是意识到了,大中汽车,在华国这个他们最重要,且没有之一的市场,遇到了大麻烦!

要知道,大中对于华国市场不是轻视了,而是集中了非常多的资金进行对应的研发。

2016年,一汽-大中在华国发布十余款重磅新车,如全新一代迈腾、全新一代奥帝A4 L、全新高尔夫·嘉旅、大中品牌首款跨界旅行车蔚领,以及更加时尚、年轻的新款奥帝Q3等车型,都充分满足了消费者多元化和个性化的需求。

可以说,在大中尽可能的努力下,推出了几款还算是不错,在欧洲销量都非常好的产品。

但是。。。

在华国不吃香!

追究其原因,是因为以高瓴为首的新势力们,冲击力实在是太强了。

你以前一款桑塔纳二十多万,三十万,在九十年代都嘎嘎乱杀。

但是现在,在华国你就算是卖8万块钱,别人都是兴致缺缺。

同等价位买一辆海豚不香吗?

但是现在大中内部山头林立,各大派系都有自己的小心思,这真的是死结之中的死结!

“论研发费用,大中那么高的研发费用,结果连个靠谱的混动都拿不出,纯电也是垃圾。”

“论企业的运营效率,凤天37万员工,每人卖出30辆车,大中67万每人卖出13辆车,是效率来说是最低的那一档了。”

“大中过去二十年的辉煌是依靠华国市场的崛起,去年销量两百多万,占到了大众的近一半,现在少了十万了。”

“但是我们的产线,依然是按照两百万去规划的。”

“明年呢?”

“后年呢?”

“冯思翰,你们有没有想过如果我们失去华国市场,后果是什么?”

大中总裁海兹曼说话慢条斯理的。

但是说到后面,冯思翰的冷汗都差不多要冒出来了。

虽然海兹曼说的语气是反问,但是冯思翰知道答案是肯定的。

那就是,如果大中如果失去华国市场,那么将只剩下欧洲市场可以存活。

显而易见的,他冯思翰和海兹曼两个人,都需要滚蛋!

大中华国混成这样,有非常复杂的背景,他现在也是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

但是,很多东西不是他,甚至是海兹曼说了算的。

他也知道,海兹曼现在这样说他,不过是在找一个解脱的借口,让旁边的人闭嘴罢了。

要不然,冯思翰被赶走,华国的局面估计更不好收拾了。

“不仅仅是销量下降那么简单,利润更是下降了20%以上!”

“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降价了,依然无法取得量的回升?”

在一旁的一个八字胡的清瘦男人似乎无视海兹曼的愤怒,在慢悠悠地说道。

场下此刻一片寂静。

他们知道,这个八字胡的清瘦男人在向海兹曼开炮!

“波罗斯基,如果不是你们行动缓慢,现在大中在华国早就上一款有竞争力的产品了,最起码我们可以先有一款有竞争力的增程车试水。”

“你觉得现在燃油车很有前途吗?抱着那丢破烂玩意儿在那里孤芳自赏!”

“现在时代变了,波罗斯基先生!”

冯思翰也不是好惹的,他背后也有主子,他正在气头上,完全不给波罗斯基面子,直接反驳道。

“你!!!”波罗斯基没想到冯思翰那么硬刚。

“你什么?现在你们都不了解情况,华国的A级别新能源车都卖到了14万华元的水平,而我们的燃油车宝来、捷达、速腾等,几乎还有同等价位,但是我们的产品,相比较他们来说,差了不止一个时代!”

冯思翰这一着急,就不由得说漏了嘴。

大中的产品实际上迭代非常缓慢。

但是大中的各个高管们,却是像活在梦中一般。

一直以为大中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汽车公司之一。

这就像1841年左右的清王朝一样,他们依然觉得自己是天朝上国。

其他地方,就是蛮夷。

其实历史在重复,大中的心态,尤其是其高管的心态。

一样的!

在场的各个董事会成员们都是纷纷吃了一惊,他们不敢相信,冯思翰居然说出这样的话来!

“冯思翰,不要胡说。”海兹曼瞪了一眼冯思翰说道。

他知道,在今天这么重要的董事会上吵架,没有任何的实质性意义,反而会彰显他的无能。

一个公司一把手如果这点场子都控制不好,还怎么解决公司存在的复杂问题?

“光靠降价,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意义,我们的零部件,大部分从德意志过去,这是这里的团体的核心利益,也是德意志的核心利益,我想这一点大家认同吧!”

海兹曼环视一下周围,一旁的董事会成员们都点了点头。

德意志发明了汽车,大中又是非常德意志的牌子。

大中的成车成本是偏高的。

老实来说,论及技术实力,整车厂,不论是大中,通用还是伏特技术能力都比不过那几大垄断零部件供应商。

大中整合各个零部件供应商的系统,技术上,恩,其实也就那样,牛逼的还是他们的供应商Bosch、Conti etc.相对比来看美丽国的OEM技术上还是比欧洲OEM技术要厉害的。

同一个部件,零部件供应商的工程师天天都在研究这个,他们知道不同厂家的设计需求标准,知道什么东西能用什么不能用,他们对于主机厂来讲是专家,主机厂的工程设计需求需要零部件供应商的参与才能够完成。

零部件供应商由于所做单一而非整个系统,所以专业,所以能够优化成本,提高质量,能够在市场、客户的驱动下不断研发新的产品继续占据大的市场份额。与此同时,整车厂对零部件供应商的依赖越来越强,彼此之间的分工也越来越明确,层级越来越分明。

目前这种供应格局基本上已经形成,很难很难被打破。

但是正是因为如此,由于这种共生关系延续了太长,太长的时间,这样也就导致了大中根本就不敢在华国去掉这些零部件供应商,而尝试性的使用一些新兴的华国供应商。

要知道,华国汽车新能源品牌为什么崛起?

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硬件方面,消费电子对汽车行业的渗透,COEM更开放,更有意愿尝试其他行业的新技术和流程,消费者也愿意付费。

这一点,是高瓴带头在做的。

本来高瓴就是一家电子科技强企。

现在高瓴搞这个,根本就是轻车熟路,完全没有大中的路径依赖。

你大中越往后,越没法玩儿!

二战后的马歇尔计划和美丽国向西方阵营开放资金、技术和市场,苏(河蟹)联解体以及接此而来的新增的东欧市场、优质人才涌入、廉价能源,给德意志的汽车行业注入了极大的活力。

但是现在深深了解华国汽车市场的冯思翰却是有了深深的危机。

因为他知道。

老本要被吃光了!

“正是因为如此,现在我们的抱怨,没有任何意义。”

“但是同时,抱残守缺,那就是等着找死!”

“我敢说,华国的汽车公司,就只是龟缩在华国市场上出不来吗?”

海兹曼说到后面,重重地敲了敲自己前面的桌子,俯视着一旁的诸位董事会成员,严厉地说道。

在场的董事会成员们,此刻都若有所思,有些似乎对海兹曼的话有所认同,但是一部分却是不以为然,依然活在原来的强大德意志的梦中出不来。

这大中在汽车市场上沉浮了上百年。

岂是你一个小小的华国新势力,十多年可以撬动的?

“海兹曼,已经六点了,会议已经超时严重了,说说你的想法吧。”在一旁的一个白发老人打断了海兹曼的说话。

“尊敬的卡文迪许阁下(德文希尔公爵在德意志贵族之中有着很高的地位,它作为第一世的公爵,姓氏就为卡文迪许,所以以后就用卡文迪许代替了家族性。),那我废话不多说了,我说说我的想法。”

“我认为,现在我们在华国的新能源研发部门,得到的支持远远不够。”

“我打算将在德意志的相关资源,全部给在华国的新能源研发部门,同时我在董事会上申请,改研发部门,拥有独立的研发审批权,费用申请流程,只到我这里为止!”

海兹曼说的话,简直就是引发了一阵哗然。

要知道,大中的研发部门,一道非常鲜美的大餐。

是各个势力兵家必争之地。

因为研发板块费用多,员工工资高,权责大。

你如果全部搬离到华国去,那其他的势力怎么安插人手?

不方便啊!

而且,如此大规模的动作,德意志政府,说不定都会不同意。

大规模的产业团队转移,是一件非常敏感的事情。

“现在华国的汽车研发思路,已经完全迥异于我们德意志。”

“如果我们跟不上脚步,那么根本就无法在未来的竞争之中,站稳脚跟。”

冯思翰在一旁插嘴说道。

以前总说“in China for China“,这次是真的想要落地了。

那是骗鬼的。

前景怎么样要看最近两三年能折腾出什么有竞争力的车型。

不过现在高瓴等新势力咄咄逼人的架势,再不做出改变,大中真的要完蛋求了!

“这个事情,你们商量一个方案上来,我来做决定。”卡文迪许似乎和海兹曼有一定的默契,沉声说道。

海兹曼闻言不由得一阵大喜,连忙点头称是!

虽然组织机构无序且工作职责和流程混乱,从一定角度说新公司没办法避免的,但是如果不迈出这关键一步,就永远拖着不知道怎么样进展。

不过现在问题也很多。

从产品定义和营销上大中都有硬伤,在产品定义上大中电动车项目缺少或者几乎没有合格的产品经理。

内部所谓的产品经理更像车型项目协调。

另外,挂大中标的电动车存在跟传统车品牌定位无法区分的问题,用户对大中燃油车的固有印象会带入新能源产品上,不解决产品定义和新能源品牌营销的问题,大中电动车销量难有起色。

价格和质量有时候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大中如何去平衡也是一个考验,把狼堡过高的标准进行本地化改良,如何控制这个度?

不改产品成本下不来,改多了容易出现售后问题影响品牌影响,大中所剩不多的质量和工艺好的口碑也会不复存在。

进入2017竞品都在进一步降价,蓝海已经变得不仅仅是红海了,现在是血海!

本来就在竞争中落后的大中会更加捉襟见肘。

不过,危机危机,危中有机,大中已经到了不得不变的时候,谁知道5年之后会变成什么样呢?

没准内燃机还能复兴,混动和增程变成主流呢!

但是这一切,都需要大中主动求变。

如果大中不变,这家公司其实很多高管都看到了,无法生存下来,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海兹曼阁下,现在卡文迪许阁下已经发话了,我们会尽力配合你们的工作。”

“但是我丑话说在前头,这次如果两年之内还没有起色,别怪我们不客气!”

在一旁的波罗斯基冷声说道。

他作为发动机主管部门的大佬。

这一次是丢人又丢面。

完全可以说是不得卡文迪许为首的董事会信任。

核心还是华国市场上的降价潮,实在是太吓人了!

现在华国的A级别车,甚至价格只有德意志的二分之一还不到。

这种工业成本控制能力,就算是资深如他,也是被吓到!

二分之一的售价,这啥概念?

这意味着,你就算是给了它百分之八的关税,它进来依然可以干你。

你说你是卡文迪许,胆不胆寒?

这已经不是工业能力,这是工业魔法了!

这也卡文迪许痛痛快快答应的核心原因。

像他们这种大权在握的人,其实是最容易看得出来风向的。

因为,这是他们手上的银子!

你们这群人的内部斗争都放在一边,如果谁坏了大中的根基,那就是跟这群董事过不去!

“哼!你放心,如果这次不成功,都不用你说,我海兹曼直接走!”海兹曼冷声说道。

本来渐渐散去的董事会成员们,都是不由得一呆。

这好家伙!

海兹曼看起来还挺有血性的啊!

卡文迪许心头一乐,上了前去拍了拍海兹曼的肩膀,“海兹曼不要冲动,波罗斯基也是担心公司的发展,你做的事情,我和董事会董事们都看到眼中的,你干得不错,好好干吧!”

在管理者眼中,不怕执行管理者犯错,就怕他害怕犯错,在那里混着不干事儿。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海兹曼的确是一个还不错的管理者。

现在到华国设置独立研发机构是一步险棋,但是卡文迪许等人,还不会因此而放弃海兹曼。

“我们一定会在华国重新攀登上新的巅峰的!”海兹曼立刻站直了身体,高声说道。

PS(不要钱的话):今天看国足,比起新能源来,真的太不争气了,明天补1000字,写7000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