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科技:从倒闭厂,制霸世界 > 423-424章:员工的震撼,手机还能这样玩!(4000字)

高瓴要重新启动mate系列研发的消息,在高瓴内部直接炸裂式地传播开来。

随着自裁的不断深入,高瓴内部缺芯,不再是一个新鲜出炉的新闻,而是大部分员工都知道的沉甸甸的事实。

就是这样的环境。

缺芯以后,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工作正常化。

其实所有人的心中,都没有底!

台及电和三桑半导体,说不卖就不卖,你还真的拿他们一点办法都没有。

这已经不是经济行为可以解释得了的了。

高瓴不怕正面的碰撞和交锋,但是对于这种规则之外的阴招,大家都觉得几乎无法防范。

就是在这样的前提之下,所有人其实都做好了要苦熬三年以上的准备。

而平时一些会偷偷摸鱼的员工们,也是如临大敌一般,主动在每天晚上留下来加班。

没办法,现在看起来一切平静高瓴,等到mate和P系列无法销售的时候,那么大的一块销售额,从哪里补充?

这一大坨利润的缺失,必然会让整个高瓴为之动荡!

可是,在这样的一个节骨眼,熬了一年的军心有些动摇的时点上,高瓴科技内部,已经宣布启动新一代的mate系列手机的研发,而且还是罕见的由高怀钧主导的研发,可以说是瞬间在高瓴内部放下了一颗重型炸弹。

“什么?高瓴科技还继续进行mate系列的研发?还是高总亲自介入?”

“是有什么新消息了吗,台及电那边给我们进行芯片代工了?”

“老天爷,这是我们这一年来听到的最好的消息了。”

“mate系列如果在接下来半年进行新一代的研发,标志在半年内公司的框架不会有太大的变动,这是好事儿。”

“高瓴去年上千亿的利润,养一个mate系列和P系列的团队,那是轻轻松松的。”

“的确,现在高瓴属于世界五百强前五十的排名,这样的一家公司,那影响力可是方方面面的。”

“那可不是,我们公司的销售额,现在已经是超过了五大银行的后两个,比起华国人寿这些巨无霸都多,国家肯定会出面帮我们施压的。”

虽然高怀钧一直对未来极度的乐观,他从2023年重生回来的时候,中为刚好被自裁三年左右的时间,就做出了新一代的mate系列手机。

而那个时候,中为几乎是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弄出来的。

而现在,高瓴在这些年陆陆续续做了准备,非常多的零部件提前进行国产化改造,而且还偷偷搞了芯片厂,留了后路,所以高怀钧并不认为自己真的需要等三年时间才度过这场危机。

可是,高瓴集团内部可不知道啊!

这种大碰撞,不要说一个企业了,就算是一个非五大流氓的小国被这样搞一下,都是伤筋动骨的结果。

而高瓴未来会变成怎么样,虽然高瓴上层一直是在打气,但是所有人其实都没有底。

但是现在底下的员工,看到高瓴科技在行动,又开始启动mate系列的研发,自然是在心中稳住了。

高瓴科技mate项目研发部。

“这个图纸的迭代好大胆啊!居然能够这样玩儿!”在一旁的一个员工不由得赞叹道。

他最开始还不以为然,觉得现在的手机都发展到现在这个程度了,其他的友商把能够想到的点子都想到了,那我们怎么还有大迭代的空间?

最多,也就是在原来的mate13的基础之上,进行小小的修改罢了。

就算是高怀钧来亲自把控,他又不是神,自然能做的,也是很有限的东西,不可能给一款产品带来特别大的改进的空间。

然而,当他看到眼前这份总图方案的时候。

他知道他错得离谱。

什么堆叠芯片,什么卫星电话,什么虚空抓取,这有一个算一个,简直就是神迹。

这哪里是小迭代啊。

简直就是要把华国手机行业,翻个底朝天嘛!

“你还是不太了解高总啊,高总做产品,要不不做,要做就是一鸣惊人,直接颠覆一个行业的那种。”在一旁的他的帮带老人感叹地说道。

在他看来,这新来的小年轻,是不知道高老板的恐怖。

要知道当年,高老板可是赤手空拳,第一次转型到做MP3,第二次转型到做手机,第三次转型到做汽车,第四次转型到做芯片,第五次转型到做人工智能,那可是每一步都踩得扎扎实实,没有一步是错误的。

现在这个高瓴mate20,只不过是小事一桩罢了。

“不过。。。”

“这个卫星电话的设定,可是真猛啊!”

“在我们国家,可从来没有人想过在一台手机上,设定一个卫星电话呢!”

他语气有些凝重地说道。

和那些粗略地看过,惊叹于创意牛逼的人不同。

他是在mate系列整整干了五年以上的老人。

而且,他的主要领域,就是射频芯片。

他明白,这样一个小玩意儿,完成起来,到底是有多难!

一个是天线小型化与集成。

成功地将天线小型化并内置到手机中,这是一个世界级的工程难题。

天线设计是通信设备中的关键技术,尤其是在需要与地球同步轨道卫星通信时,信号覆盖和传输效率至关重要。

在眼前的方案之中,希望新的mate20采用了宽波束天线设计,这使得信号覆盖更广,能有效应对高轨道卫星通信的低增益和高损耗问题。

多天线聚合增强技术通过多个天线同时工作,提高了数据传输的速率和效率。

这个方向,就算是他看到了,也是不由得眼前一亮。

但是,这也对射频芯片的功率,有了更高的要求。

不管是稳定性,还是持续性,都是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小迭代的问题。

这需要高瓴芯片那边,重新对最新版的鸢鸟射频芯片进行底层逻辑的修改和重新流片。

单单这个,花的钱最起码上亿不说,时间来不来得及,都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二个是软件优化与通信协议。

在软件层面,高瓴需要解决的是如何在极低带宽下实现清晰的语音通话。

利用高级编码和人工智能赋能和优化,高瓴需要将语音通话所需的带宽降至非常低的水平,这与传统理解的通信需求大相径庭。

此外,还需构建或接入一个高效的网络调度系统,确保用户在卫星通信中的需求得到满足,这在技术上和经济性上都是一个巨大挑战。

总的来说一句话,这样玩儿,你在通信方面没有深厚的研究,是不可能实现的。

高瓴不是中为,可没做过基站的研发!

虽然高瓴中研院拉了一大帮子以前中为的人马,在搞相关领域的研发,但是他觉得真难度可真的非常大。

三个是硬件与信号处理。

除了天线设计,高瓴还需要开发或优化调制解调芯片,以适应超低信噪比条件下的信号完整性,以及提供足够的功率来保证发送信号的质量。

这相当于重新设计一款符合现代技术水平的卫星电话,涉及到复杂的硬件设计和信号处理技术。

这些东西,都还是技术层面的。

最后是高瓴已经在自裁的影响之中了,如何在全球范围内合法使用卫星通信,以及如何创造盈利模式,是高瓴需要解决的问题。

还有就是包括通信方法、装置和天线设计,这些专利构成了技术壁垒,卫星电话的一些技术壁垒是需要绕过去的。

这个也是他们过一段时间的核心大难题。

这就不是技术层面的东西了。

“卫星电话这个点子却是很毒,现在的高端人士,哪个不想为自己的安全上一道防护锁。”

“仅仅是这个功能,就算是芯片差一点,卖个几百万台的销量,那简直就是轻轻松松的事情。”

在一旁他的徒弟佩服地说道。

其实这些点子说难也不难。

卫星电话在很多远洋轮船上都有,几乎可以说是一只船就匹配了一个卫星电话。

但是,谁想到把卫星电话和手机相匹配呢?

尤其是现在这个档口,因为高瓴自裁,所以所有行业的国产化是全部放到了进程之中,所以现在就算是高瓴地图用的导航系统,都是用的最新刚刚发射完毕的北斗卫星系统!

在北斗卫星缺乏用户的情况下,现在有一个手机厂商,想要开发卫星电话,如果你是上面的负责人,你会不会对这个动作进行大力扶持?

其他不说,国家单位的公务猿们,那很多人都要人手一台了。

那将会是多大的一个市场啊!

这种羚羊挂角式的,将两个毫无相关的事物连接在一起,但是又突然产生奇妙化学反应的事实,他只能是用佩服来形容。

高老板不亏是经营之神,随随便便的一个组合,就放了一个大招。

“其实亮点不仅仅是只有这个卫星电话,你看看这个,虚空抓取技术,太牛了!我都不知道好不好落地。”在一旁的老员工激动地说道。

在他看来,这个虚空抓取技术,实际上是指一种基于AI的隔空操作功能,它允许用户在不直接接触屏幕的情况下通过手势来控制手机。

这个功能,初看起来实际用途非常小,但是事实上辨识度极高,装逼作用很大。

买新手机,如果不能让别人知道你买了一个又贵又潮的新机子,那我有啥换机的动力啊!

“这个技术的难点还是挺多的。”

“一个是精确的手势识别,要准确识别用户的手势,需要高度精确的传感器和先进的机器学习算法。”

“这涉及到对用户手部动作的快速捕捉、分析和理解,确保在各种光照条件和背景干扰下都能正确识别。”

“这边不知道高瓴人工智能那边,搞得怎么样了。”

“二个是低延迟响应,为了提供流畅的用户体验,系统必须快速响应用户的手势,这意味着从手势识别到执行命令的整个过程需要极低的延迟。这要求软件和硬件的高度优化。”

“三个是用户界面的适应性,虚空抓取技术需要与现有的用户界面无缝集成,确保手势操作直观且易于学习,这对于UI/UX设计是一个挑战,需要重新思考用户与设备的交互方式。”

“四个是环境干扰的过滤,在日常使用中,背景动作和环境因素(如其他人的动作、光线变化)可能被错误识别为手势,因此需要算法能够有效过滤这些干扰。”

“说实话,看到这些难点,我都觉得很难,技术是很酷炫,但是实现起来,那可就不容易了!”

一旁他的小徒弟沉声说道。

在一旁的老员工听到他说的,连忙满意地点了点头。

看得出来,他的小徒弟成长速度是非常快。

以前他进来的时候,高瓴的体系和框架,其实都还没有完全完善,新人要成长起来,是非常磨人的。

工作又多又杂乱,你需要扛住工作的压力的同时,还需要抽空进行学习。

如果自律能力不强的新员工,半年不到就有可能被淘汰。

几乎所有的新员工,在入职之后一年内的淘汰率,都达到惊人的40%以上。

留下到第三年的,估计连最开始来的10%都不到。

不过现在有了一套健全的研发体系。

他小徒弟这一代,存活率高了许多。

不过机会相对于他那个时候,也是少了许多,也算是有得必有失。

“这种技术要实现,难度是有,但是关键还是高瓴人工智能方面的。”

“不过,这个技术总给我一个感觉,是一个过渡技术。”

“按照我对于高老板的认识,他不会搞一个功能性较小的技术出来。”

老员工看了眼前的图纸,嘴里喃喃说道。

在一旁的他的徒弟也是陷入了沉思。

虚空抓取。。。

手势识别。。。

用户界面。。。

环境干扰。。。

最开始的时候,这个新员工还没往这方面想,等到老员工提醒的时候,他才把这些关键词进行串联起来!

“这个。。。是3D裸眼技术的前置技术!”他脸色带有一丝骇然地叫了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