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衍对那惊龙打量片刻,道:“我观此妖身上不但有气血流转,还有灵机变幻,道友可是使了手段,令其合二法于一身么。”
陶真人道:“正是如此。山海界中妖魔只修气血,其神通全是仰赖祖荫,而这惊龙却不受此之限,可如九洲妖物一般学得道术神通,无需也平日修持,只吞吃此界妖魔便可补纳精气,说得上是身兼两者之长了。”
张衍问道:“现下这惊龙有何神通手段?”
陶真人道:“此龙能大能小,可隐可变,有携人潜风入浪,遁海行空之能,眼前这一头,大约就可比拟东荒国中灵形境玄士,只消放了出去,就可替我扫荡外间妖魔异类,其潜力无穷,若能持续喂养气血药石,或灵丹妙物,豢养个数千载,神通当就不在此界妖圣之下了。”
张衍不觉点头,道:“若当真如此,却可成为我辈手中利器。”
不过他也知,这等妖龙日后是要交给各派门下弟子御使的,要培养到那般地步,所需气血药石肯定不在少数,怕是少有人能做到了。
他又道:“那凶物生诞下三个生灵,不知那另两个又在何处?”
陶真人道:“真人请移步。”
两人来至另一处洞窟之前,待陶真人撤去禁制,这里便显露出一头身躯如狐,头上长有独角的妖物来。
它本在酣睡,察觉到外人到来,很是警惕地自草垫之上一跃而起,其眼神灵动,鼻头短短,身形不过一抱大小。似是感应到两人身上气机强横,受了惊吓,立时抱头缩下。发出呜呜之声。
陶真人笑道:“此为獴龙,通人性。晓吉凶,能沟通万灵,找寻宝药,各派弟子出行,得这龙相助,当可放心游走于山海界中。“
这獴龙很有灵性,似是听懂了陶真人夸赞,在里叫唤了两声。
张衍笑了一笑。世间万物,各有短长,只从外貌判断,獴龙似是不及方才那一头凶横,可细论起来,此妖用途实则更大一些,尤其找寻宝药那个本事,对九州各派可谓帮助极大,他道:”陶真人,只凭此妖。我便为能记上一大功。“
陶真人打个稽首,道:‘多谢真人。”随后又道:“那最后一头妖龙身形稍大,故是囚在了下方。真人请随陶某来。”
他当先举步,沿着一条甬道往地炉深处行走。
只在半途之上,张衍便听得下面有阵阵如雷吼声传来,待到得那地界后,眼界现出一个数里方圆的洞坑,里间有一个龟足蝎尾,半狮半龙的妖物走来步去,其头脸颈脖处俱是浓盛鬃毛,身躯一抖。好似飘起一团赤紫火焰,很是威猛。那吼叫之声正是从此妖身上发出。
陶真人道:“此妖名为啸龙,可驱雷驭火。弄风使气,长于正面搏杀,吼声之下,能震慑鬼祟,修士得之,可用来看守山门洞府,如是在外行走,等若得一护法。”
六十年过去,溟沧派真人又添得二位洞天真人。
杜德不负众望,闭关数年之后成就洞天,而洛清羽则是在张衍支持之下,于四十年前踏入此境。
二人为尽快掌握自身功法神通,都是出外寻找妖魔对战,一人去了海外,一人则是选择去了北方。
张衍考虑片刻,言道:“稍候传我谕令,着洛真人往南罗百洲与我北洲天堑交界之处筑阵镇守,以防备此地妖魔过来。”
景游打个躬,道:“小的明白。”
张衍又拿起最后一封书信,此是却自灵门送来的,待看过之后,他顿时来了几分兴趣。
信中交代,灵门修士在地底深处发现了一块奇石,无论任何物事,只要摆到此石三尺之内,就会被吞吸进去,再也不见踪影。
灵门众修曾捉来一头妖圣相试,却也差点被这怪石吞了,因不知该如何处置此物,故来书上报。
张衍心念一转,暗道:“要是真如信上所言,这怪石倒算得上是一件奇物,甚至可以寄托玄术也说不定,看来需我亲去走一回了。”
一月之后。
一名俊朗青年得修士落在地火天炉之前,对门前看守之人拱手言道:“烦请通禀陶真人一声,玄元洞天门下韩佐成前来拜见。”
看守弟子听闻他是张衍门下,不敢怠慢,立刻转去禀告,少顷转出,言道:“韩真人,陶掌门有请。”
韩佐成道谢一声,往里步入,才方入得天炉内,就见有一头好如狐猫的小兽蹦跳到了他面前,上身竖起,对他叫了两声,而后往一条甬道窜去,到了那里,又回头轻叫了一声,似在催促。
韩佐成眼中放光,衷心叹服道:“这应就是恩师所说那獴龙了,嗯,果然灵性十足,陶真人手段好生了得。”
世间有灵性的生灵极多,但这是天地孕养而出,而以后天手段造就,这便极不寻常了。
他跟着那獴龙上去,沿着甬道下行,来至一处宽敞洞厅内,却见陶真人坐于法坛之上,而下方却数百头妖龙,不但有方才所见到得獴龙,更有此前听闻的惊龙、啸龙等妖物,还有好几种无法辨识的龙种,此刻皆是趴伏在地,呼吸粗重,似在沉眠之中。
他目光顿被吸引,不过未曾忘了正事,走上法坛,打个稽首,道:“陶掌门有礼。“
陶真人道:“韩师侄到此,可是得了张真人谕令?”
韩佐成感叹道:“正是,恩师已命小侄主理清剿洲中天鬼部众一事,此来是查看妖龙数目是否应是足够,眼下观来,比先前料想只多不少。”
陶真人笑道:“张真人前番送来了六具妖圣尸首,得这般供养,这月中那凶物共是诞下了三百一十五头妖龙,韩师侄可把众弟子唤来,在此处结血为誓,就将可之带走了。”
……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