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还会有一章加更,感谢书友牙牙乐打赏一万书币,谢谢~)
张良停马,扭身,横刀,准备誓死一战。
即使他心知无法阻拦追兵太久,但他仍旧希望尽自己所能,为武大争取一丝时间,哪怕只有那么一瞬,也足矣。
便在此时,丁卯突然也停下了马儿,与张良并肩而立。
张良微愣,丁卯脸上极为难得的挤出了一丝笑容,咧了咧嘴,“陪你一起。”
陪你一起?一起死?
张良了然。
他们都不懂医术,只要吴刚带着武大逃脱便够了,他们二人不如留下来阻拦追兵,更能为武大赢得逃走的时间。
只是,以两人之力,来阻拦上千的追兵,必死无疑。
而且,他们身上已经没有震天雷,何以阻拦追兵?
丁卯取出了他原本最擅长的铁锥,左手刀,右手锥;
张良微笑着,低着头,轻轻抚摸着胯下的马儿。
丁卯想起了很多,前半生在七星盟的岁月,不值得回忆,他更多想起的,是在阳谷,是在武大身边的生活。
只有到了阳谷之后,他才觉着自己是个人,而不是一名只知道杀戮的杀手。
他很满意。
或许,能这样生活了两年,此生足矣。
张良想的更多,他这一生,无怨无悔,有家人,有兄弟,有方金芝,有阳谷,有武府,够了,无憾矣。
他只是有一丝淡淡的担忧,他不知道武大是否能活下来。
无需喊口号,无需提士气,唯有死战。
张良与丁卯,同时动了起来,冲锋,冲向敌人,一往无前。
不求杀敌,唯求给追兵造成最大的困扰。
所以,他们没杀人,而且专挑战马。
每倒下一批战马,势必会给追兵造成更多的困扰。
平日里嚣张无匹的童府二少爷童路,如今安稳的就像一个老实的稚子,被禁军拿下;
哪怕就连有腿疾坐在轮椅上的童睿,也被禁军拿下。
整个童府,所有与童贯有血缘关系的子侄家眷,以及家丁护院丫鬟,全都被抓,下狱。
只有童雪儿因为并不在汴京,而免于这一场灾祸。
童府的动静,震惊了整个汴京。
即使大多数人并不知晓这到底是为何,但,所有的势力都保持了沉默。
他们只是有些担忧,如若被正在北方统兵的童大将军知晓此事后,不知又会掀起多大的风浪。
与此同时,西北大军中突起骚乱。
童贯童大将军亲手培植起来的偏将、尉官,奋起反抗者,尽数被杀,投降者被囚。
童贯的大儿子童斌,在睡梦中被杀。
而朝廷对外宣称,童家造反,童斌意图不轨,在混乱中被乱刀砍死。
很明显,咱们大宋的皇帝陛下宋徽宗,为了除掉童贯,为了泯灭军中有可能出现的变数,早已提前做了布局。
朝廷平定了汴京与西北之后,剩下的重中之重,自然就是阳谷。
首当其冲的,自然便是在此掌兵的童英。
按照常理来说,童英手底下能调动的兵马极少,连西北的童斌都被拿下了,童英也理应不在话下才对。
然而,事实却恰好相反。
朝廷虽然顺利控制了阳谷的兵马,但童英却被人救走了。
确切的说,在朝廷的人马尚未到来之前,童英已经不知所踪。
原因很简单,阳谷毕竟是阳谷。
这里是武大的大本营,朝廷的人马,甚至还没有进入阳谷地界,武府已经收到消息。
西门庆很聪明,虽然他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他敏锐的察觉到这件事一定与童英有关。
毕竟,童英在阳谷驻兵,朝廷连个招呼都没打,直接就扑了过来,这里面必定有问题,所以他立刻派人通知了童英,把童英提前唤了出来。
然而,西门庆的精明也就到此为止了。
他没有想到,朝廷的人马除了去了童英那里之外,居然也来了阳谷。
封城门已经来不及了,他也不敢封城不让朝廷兵马进城,那样岂不是意味着造反?
所以朝廷的人马堂而皇之的进了阳谷。
但是,他们的脚步也就到此为之了。
因为……他们进不来武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