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三日,阳谷之内的兄弟们轮值,除了在岗上的兄弟,其他人全都回到家里,与父母妻儿团聚。
只是,终究有些已经在燕云战死的兄弟,再也没能回来,让欢乐的氛围里多了几丝哀伤。
张平与张良本来是不希望武大出府,到各家拜访的,但武大依旧坚持着去了,尤其是战死的那些兄弟家里,武大挨家挨户全都去了。
或许,宋徽宗更喜欢是将武大活捉押送至汴京,然后遥控武大麾下在燕云的大军。
古有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今有宋徽宗,意图挟武大遥控燕云。
两者皆为无耻之徒,只是前者曹操成为一代奸雄,建立宏图霸业,而宋徽宗能成功吗?
一切尚未有定论。
……
在吴刚率领三千人马北上的同时,大宋境内各地武大名下的作坊之内的各大掌柜,以及一部分工匠,也化为无数股小队伍,乔装打扮,北上燕云。
其中,钱庄的动作是最快的,财可通神,古往今来,向来如此。
除了将大笔银钱通过四海镖局的渠道运往燕云之外,钱庄的各大掌柜的一部分人,也开始北上。
他们的任务很重,除了要帮西门庆将钱庄的银钱落实到实处之外,他们还需要在燕云境内开始逐步开设钱庄。
除此之外,苏氏私塾当中对北上燕云一展胸中抱负,蠢蠢欲动的学子们,在得到了两位苏老的首肯之后,也开始分批北上。
他们没有隐藏身份,或许是不屑于吧,三五成群,呼朋唤友,随便带上几名护卫,任意挑一支四海镖局的镖队,便动身了。
他们当中,不乏朝廷派往燕云的密探,更不缺各大豪门世家子弟。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豪门世家与宋徽宗的想法是不一致,毕竟,即使大宋灭亡,他们这些世家也有可能保存,而且几率很大,甚至有一定的几率继续为官,但宋徽宗不一样,他是皇帝,大宋灭亡了,他整个皇族基本也就不复存在了。
各大豪门世家的想法很简单,既然武大的燕云需要人,既然皇帝陛下宋徽宗需要探子,那么他们便大肆派家里的子弟入燕云便是了。
如若他日大宋要灭掉燕云,那么那些在燕云的子弟便可以作为内应;如若相安无事,或者燕云的武大要挥师南下,真的将宋徽宗取而代之了,那么那些在燕云的子弟近水楼台先得月,早已站稳了脚跟。
如此一来,从任何一个角度来看,他们派家里的子弟入燕云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何乐而不为呢?
既梁山与摩尼教,以及各路江湖人士北上入燕云之后,大宋人士大范围的北上的潮流,浩浩荡荡的再次拉开了序幕。
以前除了作为战争归属地,毫无其他利用价值的燕云十六州,在武大强势入驻后,终究开始变得炙手可热。
这样发展下去,对武大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但对燕云十六州的益处则更大。
无论如何,既然如此之多的有志之士大范围涌入燕云,对于我们汉人掌控燕云都是绝对有利的。
但是,武大到底在其中的哪一支队伍里呢?
不好意思,武大哪儿都不在,他依旧停留在阳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