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科幻 > 超能:我在十一维空间轮回 > 潜龙勿用 第174章 全球局势

提醒:下面有点干,建议速度不要太快,又或者直接跳过!

————

萧易寒两人单独出去游玩了两天,两个人的心更加紧密相连了。

而且默契非常的高,经常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知道对方什么意思,想要做什么。

颇有心灵相通的味道。

于是,他们都很期待上完课之后,去全国各地游玩的甜蜜旅行。

感觉像是期待去度蜜月似的。

上课的地点,是一个安静的,类似于学术机构或者政府大院的地方。

院子里满是高耸的参天大树。这么高的树木,在城市里确实算是参天大树了。

还有浓郁的人文气息。

感觉这里面的,都是好像李许那样的读书人。

博学多才,宠辱不惊。

课室是一间很普通的教室,里面甚至没有什么高科技的设置,还是用着很落后的黑板。

也许是用黑板现场书写教学,更有味道。

给萧易寒他们上课的,是一个儒雅的教授,五十多岁的样子。

是个普通人。

他明显知道这群年轻人是拥有非人的特殊能力,但他却只当这群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是一群有潜质的优秀学生,他要做的,就是倾囊相授。

就是这么简单。

至于什么异能,逆天能力,都与他无关。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萧易寒感觉,这教授就是这种心态:专心、专注、钻研。

异能不在他的研究范畴,所以专心做好自己的研究就是了,多想无益。

教授在讲台上环视了一遍座下的年轻的学员,沉稳地朗声道:“今天要跟大家讲的,就是我们地球上的各个国家之间的关系和局势。”

“全球最顶级的三大玩家,美国、欧盟、我国,这三个相信你们都比较熟悉。今天就给你们讲讲三大玩家下面的其他玩家情况。”

接下来,教授引经据典,旁征博引,给大家讲述了目前的全球局势。

首先讲的,就是俄罗斯。

教授虽然没有深入研究灵力者的体系,但是对国际上的灵力者组织确是了如指掌。

俄罗斯,是一个非常有野心的大国。

符拉迪沃斯托克,俄语里面的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意思,就是统治东方。

俄罗斯历史上,被称为大帝的人,有两个。

第一个是彼得大帝。彼得差不多和康熙同时代,与康熙继承的辽阔疆域一样,他的先祖也为他打下了一块横跨欧亚的广袤领土。

但地盘大并不一定就是大国。

就像春秋初期的秦国一样,地盘划拉得大有啥用?在身居大周王朝文明中心的山东各国眼里,还不是个‘蛮夷’,连聚会都懒得通知你!

当时俄国的地位就是这样。

在彼得即位之前,俄国就是个鸟不拉屎的穷乡僻壤,全国95%的人都是农奴,从首都莫斯科随便拉来100个人,认字的最多不超过3个。

相比之下,欧洲已经迈入了那个思想与科学的启蒙时代,荷兰已经横行海上近百年,英国已经完成君主立宪正在快速壮大,法国在太阳王路易十四的带领下成为了欧陆强者,整个欧洲大陆看起来繁荣、新潮而又有活力。

对比如此悬殊,鼻孔朝天的欧洲老爷们自然看不起这个傻大粗的邻居,将之当作了野蛮、落后的典型,大哲学家笛卡尔,就是提出“我思故我在”的那位,甚至认为偌大一个俄国,其重要性还不如神圣罗马帝国中最小的日耳曼公国。

本来呢,沙皇就挺怕欧洲那种相对自由的思想把本国年轻人给带坏了,再加上欧洲又一直这种看不起人的态度,于是干脆一缩脖子,关上国门,禁止普通百姓出国。

彼得大帝看到了其中的问题。

他即位后,从宫廷侍卫中挑选了50个年轻人,亲自带队,跑遍了荷兰、普鲁士、英国、奥地利等国,去学造船、学数学、学天文、学解剖、学印刷、学纺织,或者就是去博物馆挖科学家、去工场挖匠人…然后回国强力推行改革,誓要“用野蛮消除俄国的野蛮”。

于是,在同时代的康熙还在宣布海禁的时候,彼得用了三十年的时间,针对俄国的闭塞和守旧进行了全方位的西化改制,从游走在欧亚边缘的“蛮夷”,正式跻身欧洲牌桌,成为可以用贸易和枪炮与诸强一较短长的大国。

就像大诗人普希金描述的:“俄国就像下水的海船…进入了欧洲!”

俄国历史上的另一位“大帝”,是叶卡捷琳娜二世。

这个14岁就从德国远嫁而来的少女,初来莫斯科的时候,只带了几件随身的衣服,但是人的野心和才华是藏不住的,这段跨国婚姻很快就演变成了一个宫斗故事——一位除了不讨自己老公喜欢全国上下谁都喜欢的异族王后,踏着丈夫的尸体走上了这个帝国的铁王座!

如果说彼得大帝在技术和制度层面让俄国“欧洲化”了,那么这位比武则天还传奇的叶女皇,就是在思想和艺术方面,让俄国成为了精神层面的“欧洲人”。

有一个类似“千金市马骨”的故事。

法国启蒙大思想家狄德罗,为了嫁闺女要卖掉自己的藏书,叶女皇知道后,特意派了俄国大臣告诉狄德罗:16000金币,我们俄国全买了,唯一的条件是你得继续使用这批藏书。而且借着这个契机,叶女皇还聘请狄德罗为俄图书馆馆长,一口气支付了50年的工资!

这股子壕气一下子就震住了欧洲人!

从那以后,整个欧洲舆论都唱起了叶女皇和俄国的赞歌,整个欧洲思想界都成了叶女皇的朋友,尤其是深受知遇之恩的狄德罗,更是干起来中介的买卖,往俄国输送了大批的欧洲顶级人才。

在叶女皇登基五年后,她亲自起草完成了一部《圣谕》,这部法令的开门第一句话,首次明确了俄罗斯的国家定位一一“俄罗斯是一个欧洲国家。”

甚至她的遗言也是关于欧洲的:“假如我能活到200岁,欧洲全部就会落到俄国脚下。把我孙子取名为亚历山大吧,我希望他像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一样,建立一个横跨欧亚的大帝国一一大俄罗斯帝国!”

就像后人评价的:彼得大帝塑造了俄国的躯体,叶卡捷琳娜女皇则塑造了俄国的灵魂。

两位大帝先后奠定俄罗斯人“欧洲国家”的身份,这个“躯体”和“灵魂”,就是俄罗斯融入欧洲后的文明归属。

包括直到前些年,普京都还在说:从地理角度看,俄罗斯是一个欧亚国家;但从文明角度看,俄罗斯毫无疑问是一个欧洲国家,因为它具有欧洲文明。

但是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普先后四次申请加入欧洲,但是都被拒绝了,甚至被美方领导的北约势力步步紧逼,最后不得不铤而走险发动战争,才勉强瓦解了危机,后果就是元气大伤。

现在,俄国仍然被各大西方势力封锁,举步维艰。

俄国的路在哪里?

统治俄国几十年的男人顺着地图往上看,眼睛突然发亮,他发现了一个俄罗斯民族巨大的战略空间。

最近有一条不起眼的短新闻,夹杂在星链条约和委瑞拉内乱等其他大事中,普通人很容易遗漏掉——俄罗斯将在今年年内恢复中断35年的北极地区战机空中巡逻,这一任务将由俄罗斯北方舰队和太平洋舰队的两个米格-31BM远程截击机大队承担。

这条静悄悄的新闻背后,和整个俄罗斯国家命运生死攸关。

这种远程截击机的航速可达每小时3000千米,升限位20.5千米,在不进行空中加油的条件下平均航程为3000千米,由四架战机组成的飞行编队能控制800至900千米宽的空域。

每架战斗机的每小时综合飞行成本,大概几十万人民币上下,这样大把的烧钱,必定事出有因。

男人的嘴角微微上扬——是的,北极很有可能,成为俄罗斯的金钥匙。

北极的寒冰正在融化。

2005年1月,法国海洋动力学和气候学研究所教授卡斯卡尔发表文章称:25-30年内,由于温室效应,北冰洋的冰将全部融化掉。

北冰洋的冰融化掉以后,北冰洋即可全面通航,将重新划分世界海运版图,北美、北欧、东北亚之间的距离将拉近,华盛顿到莫斯科的航线比经过欧洲的航线缩短1000公里,从伦敦到东京的航线从2.8万公里缩短到1.64万公里,欧、亚和北美之间的航道缩短了6000-8000公里。

教授顿了顿,拿起面前的保温杯,吹了吹里面还滚烫的茶水,抿了口接着道:

“花了这么长的时间讲述俄罗斯,就是为了给大家引出当今世界的势力分布——一个多极化世界。”

“当今世界,美国虽然已是日落西山,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它仍有垂死一击的能力。”

“但是世界上的另外两大巨头——欧盟和华夏,不会给它这样的机会。”

“再说了,美国其实就是一群资本组合体,他们没有冒死出击的基因。因为他们只有一次机会,发动全面战争后,他们就会沦落为地区势力。这么多年,这么多的敌人,这么多的血海深仇,他们是绝对不会放过已经不强大的美国的。”

“所以,当今世界的格局,分为三大顶级势力和始终不肯站队或者说始终不甘心的要独自强大的几个野心国度。”

“三大势力是,全面收缩战线的虽然孱弱但依旧强大的美国势力,经济强大但军力未曾整合优化的欧盟势力,政治、经济、军事综合最具潜力但仍需要时间的华夏势力。”

“不甘心、没有像其他国家一样依附三大集团势力的野心国度分别是印度、土耳其、俄罗斯,印度寻求大国地位,土耳其复苏奥斯曼帝国,以及俄罗斯复兴苏联体制的野心。”

“俄罗斯刚刚讲过了。接下来讲讲印度和土耳其。”

“印度在南亚一路南下北上,东征西讨,正如他们开国领袖尼赫鲁在书里写道:‘印度……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么就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就销声匿迹。’印度从未掩饰过自己的野心,有的没有的机会,他们都想把握住。然而,在其内部,国家的力量没有整合,国民的整体素质没有上来,民族和国家凝聚力不行,各邦权力与中央权力并立,门阀政治积重难返,利益集团互相交织……很多时候也只能是力不从心,望洋兴叹。所以看到各种稀奇古怪的印度新闻时,也就不足以为奇了,什么摔战机,舰艇起火……”

“……”

“……”

“土耳其,唯一一个加入北约的伊斯兰国家,作为古奥斯曼帝国,土耳其也有过荣耀时刻,比如曾经灭了东罗马,跟蒙古人打过架,版图也曾不断扩大,风光一时!现在嘛,小姐的身子丫鬟的命,经常找不着北,思路比哈士奇还清奇,他们的骚操作,一本书都写不完。从土耳其的历史来看,分别经历了匈奴、北匈奴、匈人帝国、白匈奴、突厥帝国、阿瓦尔、回鹘汗国、喀喇汗国、迦色尼、塞尔柱帝国、花剌子模、金帐汗国、帖木儿帝国、巴布尔帝国、奥斯曼帝国。这些塞外民族,都挺狼性的,但是对于天生找不着北的土耳其来说,只能算是哈士奇了。”

“……”

“……”

当今世界。

有的国家垂死挣扎,在崩溃的边缘奄奄一息,只求几口饭吃,能让自己苟活。

有的国家逐渐走向疯狂,满世界找茬,与全世界开战,试图转嫁内部矛盾。

有的国家依然安定,在他们的民众眼里,只是地球上某个离自己很遥远的国家发生了一场暴乱、一次抗议;另外一个国家发兵入侵了他的邻居,仅此而已,还是娱乐明星和今天午饭吃什么更重要,哪儿有什么战争?

很多人因为生活在和平的国家太久了,才产生了一种幻觉,认为生存成了唾手可得的东西。

对于整个人类文明而言,战争、冲突、流血、死亡,才是生活的常态。

战争,战争永远不会改变!

“不是你们认识的世界变了,而是这个世界一直都是这样。”

教授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讲述,让萧易寒等人清晰地了解了当今的国际形势,受益匪浅。

“好了,先休息一下,午饭后到讲《金融格局》了。”

萧易寒等人个个都这么年轻,而且作为灵力者,没那么容易会疲惫,但是教授不行,普通人到了午休阶段,还是想休息一下的。

下午,还是这位教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