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科幻 > 超能:我在十一维空间轮回 > 第223章 有赌为输 下

超能:我在十一维空间轮回 第223章 有赌为输 下

作者:落笔生苏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01 09:43:3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老缅的矿厂,翡翠原石每天都要经历一番这样的筛选。

这些环节下来,所有的石头,第一经手人首先是老缅本地矿主或者“也木西”,第二经手人是国内的行家,第三才是国内的小商家,最终才卖到赌石玩家手上。

值钱的玉石本就高度稀缺,而且又经过了各类探照灯和行家的筛选,赌石人还能有“捡漏成功”的机会吗?

理论上是有的,这个世界没有“黄金瞳”,因为没有人能通过肉眼看出一块表皮已经氧化的石头中是否含有绿色,但这机会,具体落到某一个赌石玩家手上的概率,实在是太低太低了。

所以,在赌石的博弈中,结果基本早已铁定,“买家”战胜“庄家”的几率约等于0。

所以,这个事儿本质上,还是割韭菜。

上世纪90年代刚兴起时的翡翠行业,尚未显山露水,可以说是个满地皆可淘金的行当。

像“花180元从老缅民手里买原石,随后交给珠宝店柜台,就能卖出1.8万元”这样,一转手即是百倍收益的情况,数不胜数。

发展到现在,随着老缅翡翠产量下降,翡翠价格飞升,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这一行的暴利,“韭菜”也慢慢生长起来。

现在的赌石交易,风险很高。这个风险,不仅是指赌石本身的不可预测性,还有交易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陷阱。

就拿原石本身来说,原石表面越能让人相信里面有好翡翠的,就越能卖个好价钱。而原石“赌性”的延伸,让“愿赌服输”成为赌石行当的惯例。

等买家花高价,把看似非常“有戏”的原石买下后,结果切开后发现“垮了”,也只得认“输”。

现在的市场上,有大量仿冒翡翠的赌石泛滥。有的造假者在无色的原石上开一口(行话为“开窗”),并镶嵌一块色正质地好的翡翠,以掩盖内部的劣质部分。

外行人看到如此具有诱惑力的大块原石,理智和判断力早已被满脑子一夜暴富的**所打败,只想着赶紧掏钱买下来。

翡翠原石造假的利润太大,诱使不法商家不断提升赌石“整容术”,有时连资深老行家都会上圈套,赌石交易也越来越成为一个深水行业。很多内行买家甚至商家,大都只愿意买明料或者毛货,就是为了减少风险。

现场看石,尚且难辨真伪,那些在深夜直播间赌石的韭菜们,必定是比翡翠还绿。

赌石玩家在直播间,只能隔着屏幕观察玉石,而由于镜头和光线问题,实物和视频存在色差,很多瑕疵和细节等都看不清楚。

不仅原石开窗有猫腻,整个画面都是可以造假的。可以说,外行小白能接触到的线上赌石,大部分都是毫无用处的砖头料,整个环节更像是精心设计的赌石圈套。

直播间里,十个看客九个托的情况,屡见不鲜。这些假冒的观众和买家一起互动,营造出一种销售火爆、机不可失的热烈氛围,路过直播间的观众很容易被吸引。

此外,主播和假冒的境外卖家,一唱一和,动不动就拍桌子带节奏,要价十几二十万的翡翠原石,被主播砍到了不足一万元就可以成交。

实际上,所谓的报价、砍价都是演双簧,观众还以为自己以低价购买了好原石。就这样,无本的买卖,直播可以做到一本万利。

所以说,现在的赌石,赌的不是运气,更是赌人性

等消费者收到货,实物在手,发现货不对板,维权也非常困难。

因为赌石交易比较特殊,很难界定假冒伪劣商品,而且原石是经买家确认后才开切的,在卖家切割原石时,买家需要声明切涨切垮均由自己承担,不得以商品质量问题或描述不符退换货。

一句“原石涨垮非人力所能掌控,全靠运气”,就足以成为赌石直播套路的遮羞布。

退一步再想想,这些商家和主播,在赌石方面,肯定比直播间里的外行观众更专业吧?

如果商家和主播真的认为一个原石确实是有赚头的,那他们为什么还要把这块原石让给你买呢?

换句话说,只有商家和主播都觉得这块原石没有赚头,才会忽悠你来买。

你说这块石头里有什么?

没错,绿油油的,是韭菜!

为了赌石,很多赌徒都像疯了似的。这些现象缪天凡见过太多太多了,他知道这些人为什么会这么疯狂,因为这些赌徒的脑海里,从来就没有想过输,眼里、心里看到的想到的,全部都是赢的画面。

所以这些人会输得这么彻底,也不无道理。当然,也有不少人遇到捡漏的情况,但是,除非这些人不再碰赌石,不然的话,迟早会全部输回去。这也是为什么有很多人去特区赌场意外赢了几万几十万,但是最后还是输了回去,甚至还把自己的身家都输光的原因。就是因为尝到了甜头,忍不住继续深陷下去。

来钱太快,会让人上瘾,让人无法停止下来。

但是这个世界上,又能有多少人能够控制自己的**?

当你走上赌桌的那一刻,其实你就已经输了。

越早离开赌桌,就损失得越少。这句话反过来也是一样的道理,这就是真实的情况。

有人说赌博的输赢是概率问题,大多数人对概率的无知,体现在决策时对基础概率的漠视。对于特别美好和特别糟糕的事情,我们总是夸大其概率。例如发大财的人毕竟是少数,靠赌发大财的比例更低。我们的大脑尤其不会计算叠加概率,所以总是会弄混条件概率。{图}

我们经常能在“成功者”中看见赌徒(又或是赌性较重的人),但这并不意味着赌能令一个人更成功。

贝叶斯定律会告诉我们,“成功的赌徒/赌徒”依然是一个极小的数值,并且期望值为负,和彩票一样不值得去买。

其实对这些都门清的缪天凡,也会时不时买些原料,他买原料的目的不是为了赌石,也不是为了切割开来那一刻的紧张刺激感,他的目的说出来可能很多人都不信,他就是为了锻炼心性。

正如明朝王守仁科举落榜一样:“世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

别人因为落榜为耻,我以因为落榜而乱心为耻。

缪天凡“赌石”,就是为了让自己不管在石料切开是暗是绿,心境都能古井无波。但是缪天凡从来不会投入太多,看到顺眼的石料,价格不超过一万块的,而且当时手里有闲钱的前提下,他才会开价,一旦超过他心里的预算,当场放弃。

在这方面,过于执着,其实也是赌徒的一种行为。而无处不在的庄家,最擅长的就是一步一步地吊着这些赌徒的心理,慢慢地将他们引导至地狱,直到输个精光为止。

说白了,这些无处不在的庄家,全特么的是心理高手,而且眼力不比那些所谓的心理学专家差。

正如这首《不足歌》写的一样:

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

衣食两般皆俱足,又思娇柔美貌妻。

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

门前买下田千倾,又思出门少马骑。

槽头栓了骡和马,又思无官被人欺。

一品当朝为宰相,还想山河夺帝基。

心满意足为天子,又想长生不老期。

一旦求得长生药,再跟上帝论高低。

不足歌不足歌,人生人生奈若何?

若要世人心满足,除非南柯一梦兮。

人心不足,总想要得更多。这也是为什么有人说人生就是一场修行,是修心。

《道德经》有云:“知足者富”。

所以缪天凡常常告诫自己要知足,也常念叨这首《知足歌》:

世间万事怎能全,少得温饱即感天。

我虽淡饭充饱腹,还有饥饿叫可怜。

我虽布衣遮身暖,还有露体冷凄然。

我虽破屋蔽风雨,还有茅蓬常漏天。

我虽妻小多负累,还有孤苦独自眠。

我虽薄田种几亩,还有地无一垄田。

凡事但将下等比,我今所得已多焉。

日月两轮悬,乾坤几万年;

华屋量人斗,娇妻送客船。

良田身外物,儿女眼前冤;

世人谁不染,知足是神仙。

缪天凡认为自己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但也庆幸自己生在太平盛世,没有战争兵祸。庆幸我们全家人都能有饭吃、有衣穿,不至于挨饿受冻。第三庆幸的是家里床上没有病人,监狱中没有囚犯,这便是清福!

这一天,缪天凡将他花费了8000块买来的原料拿来切割,这是一块外表看上去平平无奇的石料。

他平静地站在切割师傅的后面,在切割机割开石料的刺耳声中,旁人传来一声惊呼。

“哇……”

“满绿……”

“这种满绿的水种,这块石料起码得价值三千万……”

“恭喜呀,天凡……”

此时的缪天凡无动于衷,他在有赌即为输的“赌石”行径中,意外获得价值三千万的翡翠玉石,他也不为所动。

这一刻,他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宁静。

灵台空明。

万物寂籁。

同时,缪天凡也因为此等超然心态,获得了心境的突破、灵力的觉醒,体内腹部的首个先天灵窍,轰然而开。

就这样,缪天凡于泼天财富突如其来地砸在身上之时:他,觉醒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