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科幻 > 超能:我在十一维空间轮回 > 第233章 万佛之国

超能:我在十一维空间轮回 第233章 万佛之国

作者:落笔生苏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01 09:43:33 来源:平板电子书

考古是一个冷门专业。

我们也很少听说从事考古的人,会成为大明星或者富豪,但是今天,给大家讲一个跟“考古人”有关的故事。

八十多年前,一群风华正茂的年轻人,他们或从海外留学归来,或从名牌大学毕业,却在最炙热的青春年华,放弃更为优越的生活。

选择去人迹稀少的荒凉大漠里,苦苦守候半个多世纪……

八十多年里,他们做了一件对得起祖宗、对得起全天下炎黄子孙的大事……

1600多年前的一天,夕阳的余晖正映照着西北大漠,一位叫乐僔的和尚行脚至此,他蓦地抬头一看,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对面的三危山金光万道。

那一刻,他万分笃定,眼前这盛景就是“佛光显现”!

他在这里开凿了敦煌的第一个石窟,在此后整整一千年里,无数的僧人、工匠汇集此地,硬生生在这寸草不生的沙漠之地,开凿和绘制成一方璀璨瑰丽的“万佛之国”!

然而,我们很难想象,就是这样一座穿越千年而来的中华民族文化宝库,曾经在近500年的时间里无人管理、任人破坏偷盗,大量文物被洗劫一空!

到二十世纪初期,已经有很多洞窟被黄沙灌满,壁画和石像随时会灰飞烟灭,莫高窟危在旦夕!

就在千年文明继绝存亡之际。

一场冥冥之中的邂逅,开启了一个人、一群人,一代代人,与这座“千年佛国”的相遇……

年轻油画家常书鸿是其中的第一个。

那是1935年秋,在巴黎塞纳河畔的旧书摊上,常书鸿翻到了一本图册,伯希和编著的《敦煌图录》。

书中的壁画和石像,让他震惊不已:这些千年前的作品,与西方当时各流派的艺术相比,丝毫不落下风,甚至高于其上!

佛祖温润含笑的嘴角,万千细腻婉转的线条,似乎画册的每一个方寸之间都藏着一个无比广袤的神秘世界。

而这个世界,正是来自他的祖国,万里之外的中国敦煌。

当时,31岁的常书鸿在欧洲艺术界已经颇有名气,可他从不知自己的祖国,竟有这样一座艺术宝库存在,他忏悔着责怪自己:“数典忘祖、惭愧至极!”

只一眼,便是千年。

而这一眼,竟是改变一切的机缘。

常书鸿的命运就此改变,万里之外莫高窟的命运,也将被改写……

1936年,常书鸿不顾所有人的劝阻,只身回到了战火纷飞的祖国。

他要去敦煌,越快越好!

1943年3月,常书鸿冒着抗战的炮火、穿过破碎的山河,艰难跋涉数月终于到达了敦煌。但当他真正走进莫高窟,才发现自己日思夜想的艺术圣地已经是一片狼藉,一层洞窟基本被流沙掩埋,满窟的塑像倾倒垮塌,大量壁画严重空鼓、大片脱落……

眼前的一切让常书鸿无比痛心,他决定留下来。

以全部精力来守护敦煌!

1944年元旦,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莫高窟近500年无人管理的历史因常书鸿而彻底终结。

妻子带着一双儿女与他在敦煌团聚。他们脱下洋装换上棉袄,住破庙、睡土炕、点煤灯、喝咸水,冬天,屋里冷得滴水成冰,一场大风过去,满屋子里厚厚一层黄沙,甚至连喝水,一家人得拎着筐去河里打冰!

与他们多年在巴黎的优渥生活相比,这样的艰难可想而知……

1945年,妻子终于忍受不了,留下了尚年幼的儿女逃离了敦煌,当常书鸿终于意识到妻子的出走,纵马去追时早已经来不及,他在戈壁上坠马昏厥,被人救回来才捡回一条命!

在子女的哭叫声中,常书鸿默默地承受着失去妻子的痛苦,悲痛至极的他一个人站在莫高窟里,看着《萨埵太子舍身饲虎图》。

他想,萨埵太子可以奉献自己的身体救活一只奄奄一息的老虎,我为什么不能舍弃一切侍奉艺术,侍奉这座伟大的民族宝库呢?我如果为了个人的一些挫折与磨难就放弃责任而退却的话,这个劫后余生的艺术宝库,很可能随时再遭劫难。

他暗暗发誓:不能走!不管有多少艰难险阻,都要与敦煌终生为伴。

为了守住敦煌,他四处“招兵买马”,只要遇到年轻人,他逢人便问:“你愿不愿意来敦煌?”

他的召唤很快有了收获,此后,一批又一批热爱敦煌艺术的青年们在荒滩戈壁上扎下根来。为了带领大家守护好敦煌,已经在西方美术界赢得荣誉的常书鸿干脆放弃了个人的艺术创作。

他带领着第一代莫高窟人,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几乎是用双手清除了数百年堆积在300个洞窟里的积沙;他们给洞窟编号、测绘、照相、临摹;他们不停地种树,修建了一千多米的防沙墙……

有一位学国画的大学生,名叫段文杰,他响应了常书鸿的号召,临行前,因为牵挂家中妻子和孩子,他计划着就是到敦煌看一看。

谁能想到,这一看,竟是九年后才见到妻儿,这一看,他把一生都许给了敦煌!

段文杰一放下行李就奔向洞窟。第一眼看到壁画时,他又惊讶又感动:一千多年前的画工们,究竟是怎样一笔笔地在这样黑暗的洞窟里创造出如此绚烂的万佛世界?

从那以后,段文杰眼里再没了其他,唯有敦煌!

血气方刚的他,跟越来越多来到敦煌的年轻人一起,拎着一个暖水瓶钻进洞窟,借着镜子和白纸反射的光,在阴冷黑暗的洞窟里,整日整日地临摹,从北魏的佛国,到隋唐的山水、人物、建筑,衣袂飘举、光影交错……

我心归处是敦煌。

一代又一代的莫高窟人,以寂寂无名、鲜为人知的方式,守护着敦煌。

他们远离故土、告别亲人,牺牲了爱情,耗尽了韶华,却挽救了遭受数次劫难的中华文明宝库,让眼看着就灰飞烟灭的“万佛之国——敦煌莫高窟”“起死回生”!

而到了现在,“代代传承”的莫高窟人里,领头的是一个叫钟方容的女孩。

虽然她年纪轻轻,但是她能力突出,并且早早就许下芳心,要将青春乃至整个人生,都献给考古。

当时家境并不好的钟方容,她以省文科第四名的成绩,考上了北大。但是她选择的专业,却让很多人为之惋惜。

“考古专业冷门,毕业后可能找不到工作……”

“到就业的时候就哭了,分分钟教你做人……”

“好不容易考上北大,为什么不选个热门的行业……”

身边所有人都不理解她,但是钟方容有她的坚持。

她的事情惊动了整个考古界,整个考古圈为这个女孩送去祝福和礼物,甚至连她的“偶像”也给她来信鼓励她。

这让钟方容觉得,她的成长有了更多的力量。

她希望成为“敦煌的女儿”,她希望找到心灵的归处。

世人都觉得,活在这个社会上,就应该飞黄腾达,就应该名利双收,就应该富甲一方。

但是在钟方容看来,这些都是浮华,真正让自己内心笃定的,是那于无名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让自己沉醉其中的事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会到心灵的安顿、生命的升华。

有多少人,是活在虚荣中,活在攀比中。

每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总会有一个声音在问自己:这真的是我想要的吗?

也有很多人用别人眼中的所谓的成功,不断地麻醉自己!

而钟方容则屏蔽了这些杂音,专心一致地走着自己的路,一步一步地走到了敦煌,走到心中的圣地。

择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匠心。

钟方容在敦煌莫高窟数字化展示《梦幻佛宫》的基础上,升级为全息影像化,由高清2D提升为3D高清全息显示,将数字敦煌的魅力,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层次。

而在壁画、文物的保存、补救方面,钟方容也在探索着新的技术方案。

这天,钟方容的工作间来了两个陌生人。

“找我什么事?”

已经找到心灵归处的钟方容,她内心笃定,虚怀若谷,一看到来人,钟方容就察觉出对方的不简单。

他们是灵力者。

具有此等匠心的钟方容,早早就觉醒了。

只是,觉醒了灵力,对于钟方容的帮助,仅仅是体能、精力有了很大的提升,让她可以在工作上投入更多。

拥有了灵力,并没有改变钟方容的初心。

她还是按照她的规划,扎实地、稳步地做着她的工作,不曾有过异心。

不管是外界的繁华,还是神秘力量的诱惑,在她面前,都是时间的尘埃,不值一提。

“我想邀请你加入我的团队。”

钟方容问道:“你们是做什么的?”

“惩恶扬善,守护这个世界。”

钟方容直接拒绝道:“对不起,我没兴趣。”

“我们能帮你提升实力。”

“你们走吧!”钟方容摇头道:“我有我的使命,我不会离开的。”

面对心如磐石的钟方容,李寻醉只能放弃。

像丛冬瑶、钟方容这样的人,能够在某一领域里面,投入所有,这样的人,她们的天赋绝不是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

所以,李寻醉寻找新队员更多倾向于这样的人才。

但是,像钟方容这样的人,不管面对什么样的诱惑,是不会动容。

李寻醉也就来试一试,也顺便看一看,见识一下这样的匠心人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