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从绝对音感开始的指挥之神 > 第三百七十八章 向你们隆重介绍我们的首席,苏玥!

第一首大海的结束,让在场众人彻底明白了和声交响乐团的实力。

不管是那些听过和声交响乐团演出的,还是没有听过和声交响演出的,他们对于和声交响乐团的表现有了更多的改观。

他们望着和声交响乐团的目光中,充斥着难以言语的情绪。

此时此刻巴登巴登音乐节那边的哈勃等人,甚至有一种想要直接掏出手机给朋友发消息的**。

他们太想要倾诉了。

他们想要告诉所有人,他们今天听到了什么。

这特么怎么可能?

不是,这个究竟为什么啊?

为什么和声交响乐团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表现出那么优秀的音乐来?

这个才多少天?

之前第一次听和声交响乐团演出的时候,和声交响乐团甚至还有一点点幼稚,大家的合作也并没有达到那种天衣无缝的感觉。

就好像还有一些人是刚刚加入乐团,大家还在磨合,并没有彻底融合的感觉。

当然,这个并没有彻底融合并不是说他们的演出上乐器与乐器之间没有合在一起这种低级的错误。

这只是说,和声交响乐团的音乐表达上,有一些地方听起来还有两种完全不同的音色存在的感觉。

甚至是两种相似的情绪。

就有点像是开心与快乐这种。

虽然都是表达积极向上的那种喜悦情绪,但是实际上,两者之间还是有一点点细微的区别的。

这个就是之前很多人听和声交响乐团时候的感觉。

然而现在呢?

听着此时此刻和声交响乐团的演出,众人很惊喜地发现。

隔阂没了,差别没了。

整个乐团彻底融合在一起,彼此之间表现的天衣无缝了起来。

音乐变得圆润。

所有人的力气都向着一个方向涌去。

这个感觉太棒了。

也正是因为所有人的方向都在跟随着陈秋的方向走,音乐所表现出来的张力也变得更大。

音乐之中的那些细节也呈现的更为漂亮。

如果不是他们真的听了这群人之前的演出,哈勃等人可能真的难以相信,这是同一家乐团。

这个差别也太大了一些吧?

哈勃等人望着和声交响乐团的演出,已经完全不知道自己应该说什么。

只是感觉自己对于和声交响乐团的理解,可能略微有些肤浅的过头了。

这并不是一支已经成长完成的交响乐团。

这是一支拥有着无限潜力,并且能一直向着更高处不断攀登的交响乐团。

这个,就是和声交响乐团!

和声交响乐团的音乐潜力给了哈勃等人一点小小的和声震撼。

他们不敢继续用过去的思维去看待现在的和声交响乐团。

他们只能将这支交响乐团当成一支新的交响乐团去看待,去聆听。

否则他们感觉自己可能永远没有办法理解和声交响乐团的音乐。

而相比较巴登巴登这边这群人的苦恼。

其他人就显得平静了许多。

毕竟他们之前没有听过和声交响乐团的演出。

他们对于和声交响乐团的理解也仅仅只是停留在一些比较浅显的位置,并没有进行深入。

特别是萨尔茨堡音乐节的那些人。

他们仅仅只是有些惊叹和声交响乐团的表现,觉得和声交响乐团的表现和之前巴登巴登,修道院的那群人说的差不多。

却是很是惊人,很是震撼,给了在场众人一种全新的音乐感觉。

不愧是能让其他音乐节大为赞叹的交响乐团。

名副其实!

这绝对能算得上是名副其实!

除了这个名副其实之外,众人便也没有想特别多其他的内容。

说到底,他们对和声交响乐团的过去不怎么了解。

而在这个将近千人的音乐厅里面,有一群人则是已经完全说不出话来。

这群人便是海城歌剧院的那群人。

巴登巴登的那群人是只听过和声交响一次的。

萨尔茨堡的这群人是没有听过和声交响乐团的。

而海城歌剧院的那群人,是跟和声交响乐团有过很紧密的接触,甚至跟和声交响乐团合作过的。

他们的感受要比其他人要更深一些。

不,不是一些,而是许多许多。

他们难以置信地望着面前的和声交响乐团。

大脑一片空白。

不是。

这为什么啊?

这凭什么啊?

这个世界究竟发生了什么?

这个世界是抛弃了他们了吗?

还是说他们一觉睡过去,睡了五六年?

这个才刚刚经过多久啊?

和声交响乐团就达到了今天的实力?

如果说之前看到和声交响乐团能被萨尔茨堡音乐节这边邀请,众人的情绪也仅仅只是不爽,感觉和声交响乐团走了狗屎运。

即便吴健海邀请他们去听,他们也还是对和声交响乐团带有一点点偏见的话。

那么此时此刻。

听着耳边的音乐。

他们对于和声交响乐团的偏见已经失去大半。

甚至几乎完全丧失。

他们现在的想法只有一个。

那就是为什么和声交响乐团能演奏出如此漂亮的大海。

凭什么,和声交响乐团能演奏出如此漂亮的大海?

他们才跟和声交响乐团分开多久。

他们明明之前才刚刚合作过。

然后他们这边的表现就越来越差,甚至在演出的时候还有人中途离场。

而和声交响乐团这边的人,居然……

变得越来越强?

这个进步的速度就好像是成人刚刚开始学习钢琴那样。

一天一个样。

第一天认音,第二天就可以开始弹旋律,第三天就能左右手一起开始弹一些简单的曲子。

这个也太离谱了。

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进步速度能有这么快的交响乐团。

甚至这个已经不能算得上是进步速度了。

这个跟换了一支崭新的交响乐团,有什么区别?

之前还在讨论乐团的管乐那边差呢,跟国内的管乐没有多少区别,听起来也就那样。

然后现在呢?

管乐居然支棱起来了?

居然有一种不逊色于弦乐的感觉?

不是,陈秋他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怎么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将管乐培训到现在这个层次?

你特么有这个能力你不早点拿出来,真的就扮猪吃虎呗?

可是我们一群都准备退休的歌剧院音乐人,哪里值得您来扮猪吃虎啊?

众人的情绪复杂,甚至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去欣赏面前的作品。

他们感觉到了差距。

和声交响乐团的演出,是他们没有办法达到的一个高度。

他们就算再怎么努力,也没有办法将自己的乐团弄到和声交响乐团的层次。

因为,双方的管乐差距太大了。

他们能很清晰地听出双方管乐之间的差距。

明明是一支新的交响乐团,明明都是一群学生啊!

海城歌剧院的那群人,目光变得复杂。

他们一时间甚至不知道自己应该用什么样的情绪去面对和声交响乐团。

至于是不是乐团多了一些人。

海城歌剧院的人则是没有多想。

毕竟他们自己的例子在这边。

他们也是进行了补强,吸收了很多海城市立交响乐团的人员。

但是结果很明显。

他们就仅仅只是让乐团能正常工作都花了很久的时间。

就更不要说让乐团的水平跟和声交响乐团这样突飞猛进了。

和声交响乐团有些太过于离谱。

你说和声交响乐团开始精简人员他都信。

至于增加人员?

还是别做梦了。

海城歌剧院的众人神色复杂地看向舞台,一言不发。

只有吴健海一人,察觉到了不对劲。和其他人相比,他是跟和声交响乐团认识最久的。

虽然不说特别熟悉,但是他也大概知道和声交响乐团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

现在的和声交响乐团,跟他所认识的和声交响乐团似乎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管乐上的突飞猛进,就好像加了一位管乐的首席,直接将管乐给整合在了一起一般。

管乐的首席……

他的大脑飞快运作,视线扫过交响乐团,很快便注意到了正坐在人群之中的苏玥。

他顿时明白,和声交响乐团实力大增的主要原因。

之前跟他们排练歌剧的时候,和声交响乐团的表现也就那样。

再往前和声交响乐团在比赛的时候,和声交响乐团的实力也就那样。

比赛的时候,排练歌剧的时候,好像是没有这位单簧管首席的。

然而现在乐团的实力再度往上走了一个层次。

那么必然是多了这位单簧管首席,将管乐的力量完全统筹在一起的缘故。

陈秋他究竟是从哪里找到这样一位顶级的单簧管首席的?

是在欧洲这边临时找的吗?

还是说……

吴健海陷入了沉思。

他开始思考,海城歌剧院,不,海城歌剧院中的广播交响乐团的残余团员,是否可以通过引入一些欧洲归来的学生,达到提升水平的效果。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现在最重要的,还是继续听和声交响乐团的演出。

在他的视线之下,和声交响乐团的第一首作品很快便陷入了尾声。

伴随着最后一颗音的落下,众人掌声响起,时不时还传来几声“Bravo”。

就连远处几千公里之外的京城,余涂都不由得为和声交响乐团的演出鼓掌。

虽然他对和声交响乐团没有那么多的情感,他更关心的是陈秋。

但是能听到这样的演出,他确实感觉自己应该为他们鼓掌。

和声交响乐团,值得这样的掌声。

在众人的欢呼声中,陈秋微笑着转身,对着众人表达出自己的谢意,随后看向乐团的管乐部分,对着那位身着黑色长裙的单簧管乐手伸出手,轻声道。

“来吧,到你的舞台了。”

“嗯……”

苏玥小声回应。

在众人的视线之下,她优雅且高冷地从自己的位置上起身,从乐团的位置之中穿过,来到乐团的最前方。

掌声再度响起。

众人等待着和声交响乐团接下来的作品。

只有吴健海的眼睛不由的睁大。

他愣住了。

他认识苏玥。

他记得自己好像见过这人。

这人之前不是好像也是和声交响乐团的吗?

但是怎么……

难不成说,自己的猜测是错误的?

其实乐团就是这么一点点的排练,练习,然后来到了世界前列的位置?

吴健海陷入了迷茫。

他也开始疑惑为什么和声交响乐团能提升那么多了。

这不应该啊。

在这完全没有补强的情况下还能提升那么多的交响乐团,这个世界上真的会存在吗?

不过陈秋并没有在乎吴健海的想法。

他只是微笑着对着众人开口道。

“接下来,请各位欣赏,德彪西,第一号为单簧管与乐团而创作的狂想曲,以及伯恩斯坦,钢琴与单簧管,管弦乐团改编。”

众人掌声再次响起。

而陈秋却并没有停下,而是继续对着众人道。

“然后,我想向各位介绍,我们乐团的单簧管首席,乐团的管乐首席,玥,苏!海城音乐学院本科毕业,吕贝克音乐学院演奏家文凭在读,师承萨宾梅耶!”

舞台下众人顿时响起一阵惊叹声。

其他没有什么,这个师承萨宾梅耶可就令人有些震撼了。

萨宾梅耶啊,单簧管女皇啊。

目前全球最厉害的几位单簧管演奏家之一。

望着众人的惊叹,陈秋的脸上不由的露出一抹笑意,对着众人继续道。

“同时,她也是上一届日内瓦国际音乐大赛,单簧管项目的,总冠军!”

此时此刻,众人已经不仅仅只是惊叹了。

掌声也同样轰鸣。

这个时候就不得不说萨尔茨堡那边的海报做的烂了。

海报上仅仅只是苏玥一个人占据一半的位置,大家都不知道苏玥究竟是什么来头。

仅仅只是当成那种合作音乐家的类型。

大家主要还是过来听和声交响乐团。

但是怎么都没有想到,这人的来头居然这么大。

甚至还是和声交响乐团的单簧管首席。

这个可就有意思了。

掌声响起。

陈秋的脸上满是笑意,似乎所有对苏玥的掌声也是同样给予他一般。

而苏玥则是略显习惯地对着众人点了点头,随后紧了紧自己手中的单簧管,视线平静地看向陈秋,轻声道。

“开始吗?”

“嗯,开始。”

陈秋颔首,对着舞台下的观众鞠躬,随后转身看向乐团众人,手中的指挥棒抬起。

哗。

乐团众人立刻将自己的乐器准备好,等待着陈秋的指引。

苏玥也同样将单簧管放在了自己的嘴唇前。

等待着音乐的开始。

在众人的视线下,陈秋的视线略微闭起。

他的大脑开始将音乐的一切思索。

首先是德彪西的为单簧管与乐队而创作的狂想曲,作于1909-1910年。

当时是作为音乐学院的年度考试作品,1911年改编为乐队演奏版,并一直流传了下来,成为德彪西的单簧管作品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作品之一。

而这一首作品,也和德彪西的其他作品一样,作为他音乐创作风格的一个有力代表,也是他晚年音乐创作的两个倾向。

一种是音乐语言的继续复杂化,突破了传统的和声与形式的约束,出现了多调式因素。

一种是将音乐创作恢复到法兰西古典器乐曲的传统道路。

第一狂想曲这一首作品,便是前者的完美体现。

和声色彩鲜明、走位飘忽。

和弦之间交错更叠,即独立存在,又相互溶化吞没。

音乐时而虚幻飘渺、模糊朦胧,时而光彩夺目、熠熠生辉。

有一种“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感觉。

绘画是静态的音乐,而音乐,则是动态的绘画。

这个便是德彪西这种印象派作品的主要特征。

正如同印象派绘画反传统的画风那样,对主题的再现现实不以为然,提出自然而随意地表现生活与客观物象。

乐曲结构虽仍带有奏鸣曲和回旋曲的曲式特点,但在曲式结构上惯用的“松散模糊”的艺术表现手法更贯穿始终。

这便是所谓的“德彪西式结构”。

也是属于“块装拼贴”的第二种状态,也可以叫做主题或段落的“挪位”。

或许是因为一开始只是打算给学生用的缘故,这一首乐曲的结构安排与传统的曲式结构相比,显得比较松散,对乐曲发展的逻辑性也不很看重,并带有即兴色彩的痕迹。

就好像是似法国印象派绘画大师毕沙罗的《农家女》般纯真与朴实,描绘了“感觉到的第一印象”。

因此,作为音乐底色的乐团,陈秋需要将音乐表现的更为朦胧一些。

只有这样,才能让苏玥更好地在上方泼墨。

挥洒出属于她的色彩。

陈秋对于这一次的演出看的很清楚。

前半部分是他们乐团的表演,给众人展现和声交响乐团的实力。

而后半部分,陈秋就打算给苏玥搭建舞台。

毕竟,这次的演出如果没有苏玥,他们甚至没有这样的机会。

吃水不忘挖井人。

苏玥既然将她的机会让给了和声交响乐团,陈秋必然不会让苏玥受委屈。

因此,陈秋的脸上露出一抹难言的笑意。

他的视线与边上的秦弦接触,两人同时缓缓点头。

伴随着陈秋手中指挥棒的落下。

弦乐部分的众人在秦弦的指引下,带来一阵朦胧的嗡鸣。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