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从绝对音感开始的指挥之神 > 第三百八十六章 天价合同

陈秋能够非常明显地感受到众人对他的关注。

确实,和声交响乐团的存在实在太过于特殊,太过于独树一帜了。

目前海城这边前面的四支交响乐团,每个乐团的后面都有一大批支持者。

比如说海城交响乐团,背后是海城市的支持,以及部分海城本土企业的支持。

海城爱乐乐团,这个就是纯粹海城本土企业以及一些个人的支持。

海城歌剧院交响乐团……

这个略微有些特殊,这個算作是国企,特别是在吞并了海城广播交响乐团,海城市立交响乐团后,现在在海城这边,这家乐团基本上可以算作最大的政府交响乐团。

这个里面是没有任何个人乃至于企业注资的机会的。

在这原来前五,现在只剩下四支的交响乐团中,和声交响乐团是最为特殊的一支。

他们背后没有任何资金。

如果说政府的话,勉强可能有一个海城音乐学院?

但是海城音乐学院那边并不算注资。

他们只能算作一点点赞助。

并且这个赞助的金额非常小,对于乐团的金额来算,基本上可以算作忽略不计。

企业注资就更是虚无缥缈了。

没有任何企业找到机会对和声交响乐团注资。

他们的一切运营,全部都是依靠他们的观众。

这种以观众为主的运营,再加上陈秋以及乐团里的其他人实在太过于神出鬼没。

让很多的企业对于和声交响乐团都有些束手无策。

说实话,真的很多企业想要对和声交响乐团进行投资。

首先对这种文化的投资是可以算作慈善捐款的,而这种慈善捐款在年末的时候也可以进行减税。

除去减税外,企业可以获得一些音乐会的票,用来给企业里的员工作为员工福利。

如果这些乐团比较牛逼,企业那边给的钱也够多,你也可以给这家乐团冠名,或者给他们的音乐厅冠名。

当然也可以在节目单上印上自己公司的广告以及名字什么的。

用打广告来提升自己乐团的知名度。

当然!

前提是不要弄太多,以免让观众反感。

一场音乐会什么都没听呢,结果全部都是广告。

这就得不偿失了。

总而言之。

基本上这种投资可以算作稳健投资,不会特别的亏本。

这也就是为什么赵一出来跟那些投资商聊天,大家都表示的比较欢迎的主要原因。

毕竟不会特别亏本的生意,谁不喜欢。

而现在,赵一又将目前最为神秘,最为火热的和声交响乐团的指挥,陈秋给带了过来。

众人对于赵一的好感度又上了几层。

在宴会上,大家都没有表现出特别激动的情绪,不过很明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在宴会结束后,还没有离开呢,陈秋就收到了好几个邀请。

希望他能去好好聊一聊,聊聊看关于乐团后续发展的问题。

比如说企业注资之类的。

这种注资更多的是一种投资,而并非是花钱买下和声交响乐团。

所以赵一表示陈秋可以尽可能放心地跟这些公司讨论相关的事情。

不要太过于担心。

与此同时,赵一在这一次的宴会后,也同样带着陈秋跑了一下他在国企里的关系,问问看海城这边有没有什么想法。

比如说给和声交响乐团开开通道,或者加入和声交响乐团的运营之类。

不过答案却是比较可惜。

赵一带着陈秋去跑了几次,海城那边都没有给出确切的答案。

对于他们而言,海城交响乐团以及海城歌剧院交响乐团这边已经足够他们使用。

海城和声交响乐团这边,他们除了叮嘱他们要成立一下某些必备的组织外,其他的什么都没有说。

很明显,他们并不在意和声交响乐团。

这种不在意让陈秋有点不舒服,差点就打算直接将海城和声交响乐团换成和声交响乐团,直接叫HSO。

不过看在海城交响乐团也同样叫做HSO的份子上,陈秋还是收回了自己的想法。

这种两个乐团重名的情况如果发生,那么这两支乐团基本上就只有一支能活下来了。

或者是另外一支衰弱,提到这个名字的时候,并不被他人所熟知。

这种情况陈秋以及赵一并不想见到。

两者没有什么深仇大恨的情况下,没有必要搞得这么僵硬。

特别是在赵一一直给陈秋引荐那些资金的情况下。

面对那些人的漠然,赵一表现的也略微有些遗憾。

他就是一位普通的指挥。

虽然在音乐界中可能有一些影响力,但是在那些人面前,不过是一位普通人。

因此很明显,他帮不上什么忙。

他带着陈秋聊过几轮后,便放弃了挣扎,让陈秋一个人去跟那些企业聊天,看看能不能薅到一些羊毛。

而在那群人之中,陈秋还真的找到了一位很有投资**的人。

龙玉轩,莲河集团负责人。

重实体产业,负责矿产开发与转化、代加工厂、农贸品、重型机械制造。

最近刚刚将公司从粤州那边开到海城,准备转型,开始涉足金融投资、国际物流方面。

集团的注册资金是20亿,实缴。

这一次过来的时候,他是跟着其他人一起来的,本来是凑个热闹,并不太清楚陈秋的相关信息,只是听说有很多的大佬要来,然后跟文艺界有点联系,所以他就来了。

毕竟作为粤州的老板,他对于这种文化界很是感兴趣,只是可惜一直没有什么机会踏足,因此只是简单的欣赏,而并非投资。

他自然而然也没有想到这一次居然能给自己碰到这样的大鱼。

一家海城前列,没有任何资本进入的顶级交响乐团。

有一说一。

如果不是带他来的是他的朋友,他的商业伙伴,两人在商业上的关系很紧密,属于那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非必要的情况下不会坑害他,他第一反应这个是一场针对他的骗局。

毕竟这个也太离谱了。

一家在华国最发达的城市里排名前三的交响乐团。

背后没有任何的资金,没有任何的推手?

你这个能相信?

就好像说我们这边上市了一家新公司,是几个很牛逼的人搞的,未来一片大好,现在估值能上几百个亿,背后没有任何人,但是出现了资金问题。

现在只要你投资几个亿,回头绝对能赚翻!

这怎么看怎么像杀猪盘啊!

只要有那么一点头脑的人,都不会觉得这家公司很可信吧?

这个便是龙玉轩对于和声交响乐团的第一印象。

因此,在众人讨论和声交响乐团的时候,他就拿着手机不停地搜索和声交响乐团的信息。

越看越惊诧。

随后他将手机放下,开始观察陈秋。

他感觉这些人可能在联合起来骗他。

网上的信息也太全了。

简直就像是做戏做了全套一样。

甚至连陈秋的个人简历都出来了。

每个时间点每个细节都有。

就像个活生生的人。

你看不出来任何造假的感觉。

这个可就太恐怖了。

能将信息伪造的不像假的,这个造假的实力有点恐怖。

他甚至都有一些怀疑,自己是不是想多了。

实际上这是一次真正的招收新的资金注入,而并非是杀猪盘。

但是,他还是有些犹豫。

毕竟网上的消息只能做参考,可信度实在太低。

特别是某些百科。

那些百科都是骗人的。

他当时又不是没有花钱搞过百度的竞价排名,他对里面的弯弯绕绕最清楚。

就连一些新闻广告他也不怎么信。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学新闻学学的。

新闻这种东西是可以美化的。

他对于这些东西只能说参考一下,让他全相信是不可能的。

因此,他开始观察陈秋。

仔细看看陈秋的为人。

相比较网上的信息,以及其他人那边获得的不知道从哪来的消息。

他决定还是相信一下自己对于人的判断力。他能将企业弄的那么大,其中很多次的投资都是对人的投资,而并非是对于某个企业的投资。

正所谓低级的投资投资公司,中级的投资投资产业,高级的投资投资人。

他相信自己对人的眼光。

只要自己看人的眼光不会出现问题,那么,自己的投资,应该就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

况且这个文艺界的投资本身就是他一直想的方向。

这种投资也是属于风险比较小的投资,他也能及时收手。

就算亏本,一年也就简简单单亏个几千万而已。

嗯……几千万的亏本。

龙玉轩的预算,给这种文艺界的投资最多一年5000万,这种就像零花钱一样,随便调用不需要找人开会审批的。

如果想要更多的话,就需要走公司的帐,然后开会审批,流程很麻烦,而龙玉轩最讨厌的就是麻烦。

抱着这样的心态,龙玉轩忐忑地约了陈秋见面。

见面的地点并没有放在其他地方,而是放在了他的家中。

对于出生粤州的他而言,这种家宴永远是最重视的。

而他也跟自己的老婆说了这件事,因此他老婆提前好几天便去买了当时最新鲜的海鲜吊汤,准备款待陈秋。

时间很快便来到了陈秋与龙玉轩所约定的时间。

下午五点三十分。

陈秋站在龙玉轩家的门口,稍微整理了一下自己的仪容,确认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后,这才缓缓吐出一口浊气。

最近的这段时间,陈秋跟着很多人见了面,也跟很多人聊了。

大家所给出来的条件他都不是特别满意。

要么是单纯想白嫖的,比如说资源互换,他们一分钱不给,只是帮忙通过他们那边的方式宣传,然后换取和声交响乐团的广告的。

要么是想要看看能不能花钱冠名的。

比如叫做XX和声交响乐团,去掉前面海城的名号。

更过分的,还有一些想要氪金,直接叫做海城XX交响乐团。

虽然说他们想花的钱陈秋确实有点心动吧,但是海城和声交响乐团这个名字陈秋绝对不想有任何变化。

这个算是他唯一的坚持。

在这种坚持下,愿意注资的人少了不少。

只剩下来一些价格谈的不是特别好,双方还在磨的。

对此陈秋并没有什么办法。

乐团这边如果想要发展,基本上就只有两条路。

第一,提高票价。

乐团这边的票价陈秋还在纠结。

最低的票价能弄到168,整体的票都往上提高一个层次会不会太贵了一些。

毕竟现在乐团这边就算票卖完了,一场收入也就10万。

去掉给乐手的5万。

剩下来的5万再扣除运营的费用以及一些成本。

实际上剩下不了多少。

而这个价格如果想要加人,那么就更困难了。

毕竟要加人也就意味着进来分钱的人多一些。

同样也意味着大家的工资要稍微降低许多。

他算了一下,按照目前的情况,保证乐团成员之前的收入,那么乐团最高的人员数量大概就只能维持在50来人,最高不超过60人。

如果再多,大家的工资就要降。

乐团这边也很难开出额外的奖金以及福利给乐团成员。

甚至可能会削减福利待遇。

陈秋实在不太好做出这种有点类似于背叛乐团团员的行为。

这看上去有点太像黑心老板了。

陈秋做不出来这种。

那么,如果想要发展,便只有第二个方式。

找人注资。

如果能有额外的钱,乐团的收入并不仅仅只是停在10万一场这边。

那么陈秋所能控制的资金也能多上许多。

他也能在保证目前众人的工资下,用更多的钱去吸引更多的乐手,推进乐团的发展。

这也就是为什么陈秋不停地找人聊关于注资的问题。

陈秋算过了。

如果按照目前大家的薪水,普通成员月薪8k,乐器副首席10k,首席15k,总首席20k来算。

16个首席,16个副首席,1总首席,总人数113人来算,每个月的工资106万。

目前的缺口,一个月大概有50来万。

所以,乐团最起码需要搞到600万的注资。

如果可以,每年能有个1千万最好。

这样他们还能给乐团的成员年末的时候发点奖金。

陈秋感受到了压力。

他缓缓吐出一口气,看向自己面前的大门,嘴角恢复了笑容,露出之前在宴会上的笑容,伸手敲开了门。

咚咚。

“来了~”

仅仅只是两声,屋内便传来一声温和的声音。

一位身材苗条的女子打开了门,看着陈秋,露出了粤州温柔的笑意,对着陈秋点点头道。

“陈秋指挥来了?轩哥在里面等你呢,”

“轩哥?”

陈秋一愣,随后想到了那位大老板的名字,龙玉轩,笑着走进门对着那位女子道。

“轩哥应该没有等久吧?毕竟我这做客人的,让主人等不太好。”

“没事的,这只是一场家宴,不要紧张。”

女子温柔地笑道。

她带着穿好鞋套的陈秋向着屋内走去,在餐桌上已经放了九盘完全不同的时令菜。

从海里游的到地上跑的,全部都被端上了桌。

龙玉轩坐在对面,见到陈秋过来,格外爽朗地哈哈大笑了两声,对着陈秋迎了上去,握住陈秋的手,嘘寒问暖道。

“陈秋指挥好久不见,您这光临寒舍,让寒舍蓬荜生辉啊!来来来,坐。”

龙玉轩带着陈秋坐下。

之前引导陈秋的那位女子则是进屋端了一碗汤递给陈秋。

看着陈秋不解的神色,龙玉轩对着他笑着道。

“这个是爱妻特地为你熬的汤,你尝尝,看看合不合口味?毕竟我们都是粤州人,来海城做生意,海城的口味我们也不懂,做的都是粤州的一些家常菜。”

“不错,很厉害,很好喝。”

陈秋喝了一口后,眼睛一亮,将其一饮而尽,赞叹道。

而在喝完开胃汤后,那位女子则是给陈秋端了一大杯豆浆,对着两人笑了笑,先行回到了房间。

很明显,龙玉轩提前做过功课。

他很清楚陈秋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

就连桌上的菜也基本上是在避免了陈秋的忌口下,尽可能贴合粤州风味的菜做的。

龙玉轩的热情招待让陈秋动筷,大快朵颐了起来。

不得不说,龙玉轩考虑的确实很到位。

他弄得现磨豆浆非常符合陈秋的胃口,喝的陈秋都有一点想要问问龙玉轩他老婆,这个豆浆究竟是怎么做的。

而龙玉轩很明显注意到了这点,他笑着让他老婆帮陈秋多准备一些豆浆,等下让陈秋带回去。

双方在一开始的时候都没有直接讨论后续注资的事情。

一直到两人酒饱饭足,吃了差不多的时候。

两人才来到一边的茶室内。

龙玉轩小心翼翼地关上门,确保他们的声音没有被其他人听到后,这才来到陈秋的身边坐下,点燃檀香。

香气四溢。

烟雾缭绕下,龙玉轩笑着对陈秋问道。

“那个陈秋指挥,这次我邀请你来的目的伱也应该很清楚吧?这样,你直接给我一个价,一个诚心的价格,如果价格合适,我们就签约,我的需求不高,这样,你们年末的时候来我们年会演出一场,平时给我们预留几张票,如果可以的话,给我们做点宣传,你看如何?”

“嗯,很合理。”

陈秋望着龙玉轩的笑脸,稍微想了想,对着龙玉轩伸出一根手指,小心翼翼地说道。

“那么,我想要这个数。”

龙玉轩愣住。

“啊?1个亿???”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