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从绝对音感开始的指挥之神 > 第四百零八章 陈秋时代的和声交响

吉喆怎么也没有想到,他原本是打算采访一下陈秋的,但是在陈秋的影响下,居然变成了采访和声交响乐团里面的所有人。

说真的,他之前从来没有这样采访过一个乐团。

他做的采访基本上全部都是针对某个人进行的采访。

如果稍微多一点的话,他也是采访一下室内乐的四人组,或者五人组之类的,毕竟室内乐这种东西,每个人都非常重要,人数也不多,采访起来其实刚好。

但是对于乐团而言,特别是这种几十人上百人的交响乐团。

他从来没有考虑过采访全团的人员。

原因很简单。

人太多了。

一个人一分钟,100多个人两个小时就过去了。

就更不要说其他那些比较重要的人。

比如说乐团的首席,乐团的指挥之类。

然而吉喆怎么都没有想到。

自己居然听这些乐团成员讲述乐团,居然听到了一个他之前从来没有关注过的视角。

他在自己手上记录着很多的素材。

从一些一路跟着陈秋一直走过来的,到中途加进来的,再到最近大范围招收新人招进来的。

每一个视角都极为有趣。

从这些视角里,吉喆对于和声交响乐团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刻。

比如说为什么他们这群人会选择在一开始的时候不要钱就跟着陈秋一起干。

还有乐团中间钱比较少的时候,他们又是如何坚持下来的。

再到现在乐团彻底建立起来,乐团后面有了专门的赞助商后,他们自身的选择。

这些东西都非常有意思。

特别是之前大家一起过苦日子的时候。

吉喆非常清楚目前国内音乐环境的现状。

说实在的,国内音乐环境为什么成绩差,最为核心的一个因素就是钱。

大家搞音乐没钱。

搞音乐没钱这个就会带来一个什么样的情况?

大家对于乐团没有归属感。

进入乐团更多的是依靠自己的兴趣。

突然来了兴趣,然后就加入乐团里面去工作了。

然后因为时间冲突,他们需要去做那些有钱的工作,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离开乐团了。

正常一个乐团可能能有个四五百人,然后每次排练也就去个五六十人,每次排练的五六十人还不固定。

你就想一下,你是一个项目的负责人,你需要去做一个软件,然后你手下的员工彼此都看不懂对方写的代码。

最理想的情况肯定是几个员工一起负责某个功能,然后将其实现。

但是今天是小A跟小B两人写,然而第二天是小B跟小C写,小C看不懂小A写的,然后就只能自己去写,写了另外一遭代码。

然而小C还没写完呢,他就有其他的事情不干了,然后活交给小D跟小E去做,没有任何的工作交接,大家彼此还是看不懂对方写的代码,所以他们还是只能重写。

搞音乐也差不多。

我跟我组里面的几个人排练,我们是要求所有人都相同的进度,然后在指挥的带领下完成同样的一首作品。

结果回头排练的时候,每个人的进度都不一样,每个人的实力还不一样,指挥指挥的方法也没有办法一样。

在这种情况下,你指挥能指挥出一个完整的作品就算不错了,还指望出成绩?

简直就是做梦。

所以如果你想要有一个完整的乐团,你基本上就只有那么几条路。

一,大家都有钱有闲。

比如说像某些老年乐团,某些与其他国家的友好乐团,再或者是单位里面的乐团。

反正没啥事,大家找个指挥一起来排练弄就是了。

二,把钱给够。

比如说贵城交响乐团那样,每年三四千万的费用,每个乐团成员都可以以乐团为生,大家也会更将这件事当成他们的职业去做,而不是当成闲暇的娱乐。

最主要的便是这两点,其他的可能还有,但是也都不是什么正路。

就比如说像和声交响乐团。

大家一开始的时候最主要是想要向其他人证明自己,然后逐渐从证明自己,变成了获取更高荣誉。

他们是非常清楚,自己完全可以通过陈秋,通过和声交响乐团走上职业之路,所以他们才敢向陈秋下注,让自己跟着陈秋继续走下去,而不是中途下车,准备找其他的发展方向。

和声交响乐团的发展很是少见,但是能发展成现在这样,只能说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最主要还是陈秋指挥的个人魅力。

他跟乐团成员聊了一会儿后,便被陈秋请到了音乐厅的角落,让他去角落采访,他们乐团那边的人要开始排练了。

和声交响乐团的排练并没有避讳吉喆。

吉喆也很清晰地看到了乐团排练时候,陈秋与众人交流时候的方式。

他不得不承认,陈秋的指挥,是他见过所有指挥之中,最有意思的,最友善的,也是最让人信服的。

陈秋他会听很多人的意见,然后跟大家讨论,寻找到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去演绎。

可能这个就是和声的感觉?

吉喆不太确定,但是陈秋的排练给了他很多的想法。

他原本给陈秋定下的标题也不由的产生了一些变换。

他开始思考怎么给和声交响乐团写传记了。

并且这一次,他并不打算只采访陈秋。

他打算将和声交响乐团里面的所有人全部都写进去。

想到这边,吉喆在自己手中的本子上,写了许多许多的内容,然后在乐团排练的时候,不声不息的离去。

没有任何人知道。

直到陈秋排练完,让众人稍微休息,准备今天晚上乐团内的演出之时,他才突然发现这一点。

对于吉喆的不告而别,陈秋并没有放在心中。

毕竟只是一次简单的采访,没什么大不了的。

他采访还能采访出什么东西吗?

和声交响乐团都已经这样了。

每天晚上的门票,除了周二到周四的这些不重要的门票外,其他的门票都已经快要供不应求了,他给和声交响乐团增加知名度还能咋样?

总不可能凭空变出一些位置出来吧?

所以对于陈秋而言,采访不采访的,真的不重要。

乐团里有部分人对此稍显在意,不过看着周围其他人不太在乎的模样,也不太好说自己很想要去参观,因此便只能装作一副不在乎的模样,默默等待着后续的结果。

不知道什么原因,吉喆的采访一直没有做出来。

陈秋以及乐团的人便也逐渐忘记了这件事。

他们带着乐团在快狮海城交响音乐厅演出了马勒第二,第三,第四

马勒二所获得的好评程度直接来到了9.56分的高分,按照四舍五入的分数计算,这个表现直接算入9.6分!

马勒三虽然成绩稍微差了一些,但是也有9.47分,也能进入9.5分。

至于马勒四,则是略微有些可惜,只有9.44。

就目前而言,和声交响乐团的马勒整体评分居然能稳定在9.5分。

这个分数已经不能算得上是震惊,这绝对能算得上是恐怖了。

隔壁海城交响乐团的演出连续出错几次,勉强才来到9.4分,只有一次碰到9.5分。

两者之间的差距似乎变得愈发明显。

和声交响乐团在2018-2019季度的演出,已经开始出现了争夺海城第一的风范。

这个风范的出现简直可怕。

要知道海城交响乐团一直以来都是海城这边的明星,海城这边的支柱。

也是海城这边争夺全国第一最有力的竞争者。

他们一直在想着说要超越京城的余涂。

赵一便是他们的希望。

他们怎么都没有想到,赵一还没有拿下余涂呢,他就快要被陈秋给拿下了。

并且赵一还没有退化,他还是在保持原样的时候被陈秋给拿下。

这个就有点可怕了。

往好了说,海城的音乐有希望了,他们有两个奔向国内第一的交响乐团。

往坏了说,这边还没有成为华国第一就开始内斗,真不愧是内斗州的耶路撒冷啊。

当然,这些对于乐迷而言没有坏处。

和声交响乐团越强,隔壁海城交响乐团也会被激发起更多的斗志出来,他们所能听到的作品也就越多。

好好地听不好吗?管那么多的内斗事情干嘛。

大家听个乐呵就完事了。

事情正如同观众所想的那样。

因为和声交响乐团的强势,海城交响乐团也开始表现出更多的斗争意图。

他们新增了很多的名曲来诠释演绎。

什么布鲁克纳,肖斯塔科维奇,甚至是一些更小众的作曲家都拿出来。

试图用这些作品来针对和声交响乐团的马勒大全集,看看能不能让他们自乱阵脚,临时去演绎一些他们之前没有排练过的作品。

结果怎么说呢。

确实正如同海城交响乐团所想的那样。

在他们拿出一些压箱底的曲子后,和声交响乐团毫无犹豫地直接开始了军备竞赛。

不就是比拼底蕴吗?来就是了!

然后在众目睽睽之下,和声交响乐团在除了马勒全集之外,也开始增添一些新的作品。

国内的,国外的。

各种各样的作品。

搞的赵一整个人都懵了。

他怎么想都想不出来,和声交响乐团究竟是怎么排练的?

他们怎么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排练出这么牛逼的作品?

你特么的是人?

和声交响乐团的军备竞赛搞的他极为被动。

他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你说跟吧……他不知道和声交响乐团还有什么后手。

你说不跟吧,这不就等于还没打就举手投降认输?

这也太难以抉择了。

面对和声交响乐团如此态度,赵一非常聪明地选择了举手投降。

算了,惹不起他还躲不起吗?

我直接举手投降得了。

我就按照之前的节奏去演奏,什么都不管,你爱咋地咋地,你自己一个人去搞吧。

和声交响乐团自然而然也不会蹬鼻子上脸,非要痛打落水狗。

因此,他们也将曲目库的内容稍微调整,在保证新鲜度的同时,不会太过超纲,让乐团众人难以诠释。

在随着他们马勒四结束,乐团这边开启跨年圣诞音乐会以及跨年音乐会的时候,他们的票彻底卖爆。

他们怎么都没有想到,他们的票居然能在网上翻倍去卖。

甚至翻倍还买不到。

陈秋搜着网上的消息,他是真的想要对那些翻倍购买和声交响乐团音乐会的人说上那么一句……

你们钱多了给我啊!我要啊!你们给黄牛干嘛啊?

当然,这个是玩笑话。

音乐厅的座位总共就那么多,他们所能提供的门票也就那么多。

除了给一小部分给龙玉轩老板,也就是莲和集团的那位赞助商外,他们的门票几乎放出去的一两个小时就全部卖光。

就算他们想要涨价,但是他们也没有必要因为这个去涨价。

他们非常清楚。

就算他们将票价翻倍,黄牛也只会更多,赚的更多,不会变少。

因此众人只能给购票的地方加上了一个身份证限定,一张身份证只能购买1张,并且只可以退票不可以转让。

当然做归做了,这样有没有用就不太清楚了。

毕竟网上黄牛的价格不降反升,似乎那群人还有特别的针对方法,和声交响乐团又不是专门做计算机的,他们能弄个官网订票就非常不错了,想要玩计算机攻防,还是稚嫩了一些。

当然,这些都是题外话。

除开票价不管,和声交响乐团的圣诞音乐会以及新年音乐会都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不仅如此,他们乐团的【乐团摇滚乐团】也同样获得了成功。

和乐团摇滚乐团,是一支由鼓手艾鼓,贝斯手芮佳,小号手肖浩,长号萨克斯手常诰,键盘手吴杰以及吉他手赵锡共同组成的一个硬核摇滚乐团。

其中常诰他还担任作曲,带着大家写一些乱七八糟的作品出来。

而贝斯手芮佳则是负责给大家点外卖……

什么经典贝斯笑话?

还好芮佳跟乐团里面的键盘手吴杰不太熟悉,吴杰是个新来的,为人特别的晓巧,跟乐团里每个人的关系都处理的非常不错。

不然陈秋看着这个摇滚乐团的阵容,他真怕哪天芮佳会跪在地上抱着吴杰的手,然后哭着喊着。

欧尼该,如果没有你在我们摇滚乐团的话,瓦达西……

好吧,这个只是有些幻视。

陈秋并不怎么关心摇滚乐团的发展。

毕竟能发展成什么样都是他们自己的事情,陈秋只是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平台让他们自由发挥。

常诰以及肖浩两人还在那边吵架,不过有一种关系越吵越好的感觉。

陈秋是真的没有办法理解这两人是怎么莫名其妙就关系好起来的。

两人还能这么没有间隙地加入这个摇滚乐团。

常诰顺带还兼任了萨克斯管。

至于乐团这边的吉他手赵锡则是让陈秋有些意外。

陈秋知道赵锡这人有点玩世不恭的模样,在乐团的时候,几个月换几个对象,主打一个寻找心灵伴侣。

一旦两人电波没有对上,两人就直接分手。

当然!他从来不吃窝边草,不会在乐团里面找对象,也不会用小提琴去吸引女生。

陈秋当时以为赵锡这人就是纯粹靠耍帅吸引女生的。

但是没有想到,这人居然是靠吉他。

怪不得都说吉他手要么是社恐,要么玩的花呢。

望着和乐团的配置,陈秋不由地有些感慨。

他们除了摇滚乐演奏外,还有专门爵士乐演奏。

据说他们的爵士已经是海城这边的巅峰团队了,甚至还有人跟他们洽谈国内巡演以及上综艺节目的事情。

但是很明显。

这些人都只是将这件事当成爱好去做,并不当成事业。

因此那些过来挖角的人只能放弃。

而这件事也让陈秋有了一个警醒。

他让李喵喵成立一个专门的经纪公司,将乐团里面人的合同全部归纳到他们自己的经纪公司里面去。

如果后续还有类似的情况,就可以让那些想要招揽芮佳他们的人,过来找李喵喵去谈,而不是直接找到芮佳他们,然后再从芮佳他们那边找到自己。

对于陈秋而言,乐团成员在外面找兼职没有问题,只要不耽误乐团本身的工作即可,乐团众人也表示理解。

终于,时间过了元旦,开始正式进入2019年。

乐团也开始准备起马勒第五交响曲。

马勒第五交响曲是马勒从死到生的一首作品。

刚好这一首作品也算得上是和声交响乐团去掉2018年的所有成绩,备战2019年的第一首作品。

因此众人准备的格外认真。

他们希望用这一首作品给他们自己开一个好头。

不管怎么说,最起码拿到9.6分以上吧?

2018年因为时间太短,他们跟海城交响乐团打得难舍难分。

但是现在2019了,一切都从头开始了。

今年,他们必然要将海城交响拿下!

毫无争议地拿下2019年的海城第一!

然后下一个目标,2020年,华国第一!

乐团众人斗志昂扬地准备着马勒第五交响曲。

然而,就在众人准备着新年作品的时候。

音乐家杂志最新一期终于出来。

随着这一期杂志一起出来的,还有2018年的最终评分等级。

当这封音乐家杂志华国版以及国际版开年大刊寄到所有音乐爱好者以及音乐人手上的时候。

他们无比震惊地发现。

封面变了。

平常华国版本的音乐家杂志都是跟着国际上的封面走,国际上用什么他们用什么,很少会有自己的想法。

毕竟这样绝对不会出错,出问题也都是国际版本挨骂,跟他们没什么关系。

然而现在。

国际版的封面是彼得连科。

讲述的主题是《彼得连科时代的柏林爱乐》

而华国版的封面则是和声交响乐团。

讲述主题。

《陈秋时代的和声交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