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阴阳诡匠 > 第109章 天灯一亮、万魅伏诛

阴阳诡匠 第109章 天灯一亮、万魅伏诛

作者:洛小阳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1 09:47: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那是王先生在焚烧堆在一起的小动物尸体,见到那火光的第一眼,我就伸手捂住了自己的鼻子,脑海里自动就浮现出火烧头发恶臭。

可奇怪的是,那绿色火光冲天起,火焰之上却没有想象中的滚滚浓烟----别说是浓烟了,就连一丝一毫的黑烟都没有!

不仅如此,这火焰燃烧的速度极快,几乎是几个眨眼间,就将那小山一样的尸体给焚烧干净。

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当火焰散去,院子里,竟然半点灰烬都没有留下,就好像是那些尸体凭空消失了一般。

这绿色火焰有古怪!

我想起在回来路上,吴听寒也用这种火焰烧过那纸人,也是没有留下任何灰烬!

他们匠人的手段未免也太神奇了吧?我感觉他们全身上下都是宝,随便捞出来一样,放在市场上都绝对能挣大钱!

就比如这绿色火焰,要是能量产的话,拿来去焚烧垃圾,岂不是可以做到完全无污染无残留无公害?

到时候申请个专利,全世界各个国家都要来找我买这项技术,别说是国家首富了,就是世界首富也不在话下啊!

等村子里的事情处理完了,我高低要磨着王先生给我教这手本事,我就不信我好吃好喝的伺候着他,他还能好意思不给我教!

就在我幻想着美好未来时候,额头突然一痛,我低头一看,是一头大蒜,然后就听到吴听寒的清冷声音传来,她讲,天黑了,少做你的白日梦!

我嘿嘿一笑,说麻绳差不多泡好了。

吴听寒没跟我多计较,让我把麻绳拿出来晾在一边,然后捡起大蒜,转身叫王先生进来,找出堂屋门槛正中间的位置。

她自己则搬了一把椅子,坐在我刚刚蹲过的角落,先是把那头大蒜剥成一粒一粒的放在一个空碗里,然后变戏法似的拿出一枚绣花针,从手腕处抽出一截红线,穿进绣花针尾部后打结。

随后她便十指灵活的来回穿梭,把那些剥开了的大蒜用针线串在一起,每两粒大蒜之间,间隔差不多有一拳之距。每四粒大蒜之间又相隔三挎之距,然后被她扯断放在一旁。

我仔细数了数,前后一共九段,不知道她要干什么。

她在弄这些的时候,王先生已经找好门槛中点位置,站在我身边认真的看着。

我问王先生她这是在干什么,王先生依旧是摇头,不明所以。

而吴听寒此时收了针线,取其中一段双手灵巧的编织着,动作太快,根本看不出她在编什么。

但一旁的王先生见了,却主动开口对我讲,她这是到编灯笼。

灯笼?

王先生刚说完,我就看见吴听寒停止了手上的动作,拿着她刚编好的东西提了提,恰好是简易灯笼的形状----简易到只有四根骨架最后汇成一点,而每一根骨架的中下段,恰好有一粒大蒜。

并且每一粒大蒜的外凸部分都是朝着外面,直线那部分朝着里面,角度和弧度,与红线的弧度完美契合。

我刚把第一个‘灯笼’的构造给看清楚,吴听寒就已经弄好了第二个,速度之快,令人咋舌。没一会儿,九个‘灯笼’便全部成形。

这时她起身,指着麻绳的一端,对我讲,把这头扔过上面的那根横梁,要保证这个点恰好在横梁上。

我看了一眼,发现她指的是有四挎距离的那头,而她说的那个点,恰好是倒数第二根鸭毛,也就是距离麻绳末端刚好四挎,距离前面那根鸭毛刚好三挎的那个点。

我一脸幽怨的看着吴听寒,讲,我觉得你可能太高估我的实力了。

横梁那么高,距离屋顶的距离又那么近,就光凭膀子这么甩,我一晚上都不一定能把麻绳甩得过去,你居然还要求我把指定的点甩到横梁上?

不管王先生现在怎么想的,反正我现在很怀疑你吴听寒就是不想救我们村的人,甚至还有可能想要跟我们同归于尽!

我讲,要不我去找个梯子?

她摇摇头,讲,不能用梯子,用了梯子就不灵了。

我问,这是什么讲究?

她讲,点天灯点天灯,既然是天灯,那横梁现在就相当于是天,要是梯子都能够得着,那还算是天么?

好吧,虽然我听得不是很明白,但只要记得青天高不可攀就对了。

不过为了增大成功几率,解约时间,我又对吴听寒讲,要不让王先生扔?他力气比我大,准头也肯定比我好。

吴听寒再次摇头,讲,我们三个当中,只能你来扔。

我懵了,这又是什么讲究?看我年轻好欺负么?到时候没扔过去好骂我的时候没有负担么?

尽管心里一肚子的疑问,但我还是按照她的意思去做。

只是在扔之前,我讲了句,要是我没扔过去,你可别怪我哈。

她摇头,讲,只要你拿着倒数第二个记号点去扔,就一定能准确无误的扔过去。

切,现在给我戴高帽,一会儿肯定就会往死里骂。

无所谓咯,反正我也挨骂都挨习惯了,不管成不成,先扔了再说。

于是我看都没看,闭着眼睛就把手里的麻绳往上面一扔,然后就等着他们两个叫骂声。

可我等了一会儿,堂屋里只传来脚步声,并没有人开口骂我。

我睁开眼一看,这才发现,那根麻绳居然稳稳当当的挂在横梁上,而且另一边垂下来的距离,看上去应该正好是四挎。

也就是说,我握着的那个记号点,真的就搭在横梁上了?

大爷的,我运气未免也太好了吧?

联想到吴听寒之前说我们三个人当中只有我能扔,所以这也是跟我身上的气运有关?

王先生讲,放你屋滴狗屁,都讲咯好多次咯,运气是运气,气运是气运,你啷个就记不住呢?再讲咯,你能扔过去,和你滴运气没得半点关系,靠滴是吴前辈滴耍咯一套好匠术。

我瞪大眼睛,看着正在门槛那边忙碌的吴听寒的背影,低声问王先生,她什么时候使用匠术了,我怎么没发现?

王先生指了指头顶上的那根麻绳,问我,麻绳落下来滴那头是几挎?

我讲,四挎。

他又问,那你刚刚扔滴那头呢?

我讲,三挎啊,怎么了?

王先生一拍大腿,讲,这不就得咯,吴前辈用滴这个匠术就喊过‘丢三落四’,你拿到三挎滴麻绳丢出去,落下来滴就一定是四挎,所以只要你扔,就一定会成功。

听完王先生的解释,我愣住了,一个好好的成语,在你们匠人手里,还能这么玩儿?我以后写作文的时候,还能不能正视这丢三落四的成语了?

而且,既然都有匠术加持,为什么一定要我扔呢?让你王先生扔,不一定也百分百成功?

王先生摇头,讲,我也是匠人,一般滴匠术对我没得用。

好吧,还真是跟我身上的气运没关系,完全就是因为我是匠门小白,所以才能扔得这么准。

在我让王先生解惑的时候,吴听寒已经把麻绳的另一头用钉子固定在了门槛的中点处,并且还把前面的几个‘灯笼’都挂在了那麻绳上。

剩下因为太高挂不到,她就招呼我和王先生把八仙桌挪到横梁下面,而她自己则跳上去继续绑剩下的几个‘灯笼’。

我讲,不是不能登天的么?你这样算不算在攀天?

吴听寒一边挂‘灯笼’,一边没好气的讲,你哪只眼睛看见我挨到横梁了?你在天底下喘气都可以,我在天底下挂个灯笼怎么了?

这女人,真是哪里都好,就是这一张嘴,太毒了!

她把横梁这头的九个灯笼都挂好后,便让我把捣青菜汁的大瓷碗端过来,然后手腕一抖,拿着那根红头判官笔,沾上青菜汁后,涂在‘四口井’的井壁上。

不知道是不是我眼花了,我看见那判官笔的笔头,竟然软乎乎的,就跟真的画笔一样,哪里有半点金属笔头的坚硬和铿锵?

我瞪大眼睛,一脸疑惑的看向王先生,他直接讲,你看我搞么子?要是判官笔只硬不软,哈能喊过判官笔迈?

我知道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关键是我很难接受啊。这世上能随意软硬的东西,我就知道一种,号称是生命的起源----水!

除了这东西外,哪有金属能软硬兼具的?

不仅如此,我看见吴听寒仅仅只是简单的几笔,那四口井就完全变成了青色。

她收起判官笔,从手腕处扯出一大截红线,在我面前眼花缭乱的对着陈谷子的遗像四角绑了一圈,然后提起来汇成一个点,指着头顶垂下来的麻绳,对王先生讲,挂上去,让那根鸭毛的尖端对准这根黄纸卷。

王先生的身高不够,不得不把角落里的那把椅子放上去。

看见王先生一大把年纪了,还要爬这么高,我是真担心他会一个不小心摔下来,于是对吴听寒讲,要不让我来吧?

吴听寒闻言丢给我一个鄙视的眼神,然后对我讲,你一枚铜钱都挪不动,还想把这遗像给挂起来?

直接一句话把我给怼死!

说实话,如果可以,我真想蹲在堂屋的东南角画圈圈----骂不过你,打不过你,我画个圈圈诅咒死你!

别看王先生年纪大,但他手脚利落,没一会儿就把遗像挂好,而且挂的四平八稳,连摆在上面的灵位,都立得稳稳当当。

遗像挂上去后,那根麻绳瞬间绷紧,时不时的还发出一阵咔咔的声音,仿佛是承受了千斤重量一般,随时都有崩断的可能。

吴听寒见得此状,不再迟疑,拿起装煤油的壶,就往八仙桌上一字排开的九个瓷碗里倒煤油,都是满满当当的一碗。然后在这些碗里插上一根用棉花卷成的灯芯,依次放进前面挂着的九个‘灯笼’里。

最上面的那几个,她没有再上桌,而是让我爬上去代劳。

在放置瓷碗‘油灯’的时候,我才明白过来,为什么要在红线上穿上大蒜,原来是用来固定瓷碗用的。有这些大蒜的存在,瓷碗就被紧紧的束缚在‘灯笼’里,想要斜个角都不行。

放好所有油灯后,吴听寒让我和王先生把八仙桌归位,然后退出堂屋,站在阶沿上。

我看见吴听寒此时已经站在门槛外面,手持判官笔,神情严肃,嘴里轻声念叨着什么,听得不是很清楚。

等我伸长脖子去听的时候,只听到‘三千世界妙法朝天,十万众生灯花百结,天灯一亮、万魅伏诛,给我着!’

言罢,她手持判官笔在虚空中随手一划,一道火光在她笔头燃起,被她准确无误的点在那麻绳上,一抹黄色火焰,瞬间席卷而上,沿途吊着的灯笼,一盏接着一盏亮起,势如巨人,步步登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